?

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24-04-22 09:53秦丹陽

秦丹陽

摘? ? 要:文章針對理工科專業課程在思政建設中思政元素挖掘難深化、思政建設維度難拓展以及課程思政范式難凝練等三個典型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四段式”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提出了專業知識傳授與課程思政育人融合的“顯式+隱式”教學線索設計,并構建了“三度三促”式思政教學體系。另外,對于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現階段建設的痛點與需要注意的內涵式發展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課程思政;思政元素挖掘;線索式教學;內涵式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4-0020-03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時指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同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范大學考察,號召全國廣大教師要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首次提出了“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要求[2]。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3]。2018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形成了對于課程思政的“一二三”認識[4]?!耙弧敝浮芭囵B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二”指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三”指“2個體系”+“1個體制機制”,即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這引發了教育工作者對教育根本的思考與探索,可以歸納為“教育三問”[5],即“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第一問是能力之問,如何建立課程思政體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現思政要素的有機融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形成協同合力,構建大思政格局,便成為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第二問是擔當之問,我們要培養青年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信任者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第三問是信仰之問,我們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一、理工科課程思政建設的難點

教育部在2020年發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需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涵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踐類課程,在建設中要結合專業特點,分類分層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相比于公共基礎類和實踐類課程,高校的專業教育課程是關乎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而相對于新文科、新農科、新醫科等蘊含豐富思政元素與社會事件相關聯的專業領域,理工科因專業理論較深、內容涉獵較廣等因素在課程思政的建設和實施中面臨較大的挑戰[6],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思政元素挖掘難深化

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經常聚焦在科學家與工匠精神等相關方面,比如典型人物的奮斗事跡以及民族情懷等在同一專業的不同課程中往往多次采用,存在交叉與相似,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反復接觸相同元素,思政元素的建立趨于表面化,挖掘深度有限,難以內化。為此,如何實現理工科課程思政元素的有效挖掘是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二)思政建設維度難拓展

在理工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更強調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而在思想水平方面往往關注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不論是何種專業方向,對學生在追求真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培養是高度統一的。這樣的特點盡管可以使不同的專業課程在思想教育維度上同向而行,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全方位發展的空間,使學生感到植入僵硬、枯燥乏味,不利于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培養。為此,必須在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拓展思政建設維度,使專業知識、科研能力和人文素養等方面的培養協同發展。

(三)課程思政范式難凝練

盡管課程思政建設在各個高校、各個專業迅速開展,教師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等多種形式學習到優秀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與案例,并通過日常教學不斷地實踐與完善,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效果,但僅借鑒優秀課程的建設方法和實施方案,并未凸顯課程思政范式的深刻意蘊,建設模式套路化、思政元素重復化、理論與思政割裂化,導致部分教師誤解了范式的真正內涵,也限制了思政建設內涵式發展的進程。那么,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如何讓思政元素與知識要點有機融合,如何打破專業課程固化模式的誤區,如何做到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因課而異凝練范式,是在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二、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與實踐

理工科課程思政建設實施前需要確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課程特點及其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才能合理地確定課程目標。課程思政屬于思想水平目標,也可以稱為素質目標,該目標不能獨立存在,需要與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相匹配,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以研究所依托的程序語言類課程思政省級示范課程為例,素質目標即為“培養學生尊重社會價值,恪守工程倫理,具有工匠精神,厚植家國情懷,使學生具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四段式”思政元素的挖掘

基于思政教育資源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第一著手點,本文提出了包括“在知識點中挖掘”“價值模塊的整合”“建立針對性問題線索”和“多環節思政元素導入”的“四段式”建構方法。

“在知識點中挖掘”強調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務必關注課程知識點的設置,一方面可以關注課程中各個知識點所涉及技術的新近發展,以及所挖掘的元素與知識在產業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關注知識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明確知識的內涵價值?!皟r值模塊的整合”包括知識模塊化重組,從思政元素的深度、廣度和角度,關注人為素養元素和德育內涵發掘,建立知識—思政的關系網絡,實現由點到面的延拓?!敖⑨槍π詥栴}線索”需要根據教學中創設的針對性問題,形成知識與思政元素相融合的線索,引導后續教學任務的開展,同時還需要關注熱點與難點問題,引導學生構想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價值體系與理工科思維的融合?!岸喹h節元素導入”關注思政育人的廣度延展以及課程設

計的多教學環節,創設適用于不同環節的問題,引導相關知識學習的開展,推進沉浸式思政體系建設。

(二)“顯式+隱式”課程思政與知識要素的線索設計

通過“四段式”思政元素發掘,可以建立豐富的思政元素庫。在課程內容的組織過程中,根據知識要點設置“思政+教學”的線索式教學脈絡,以思政元素作為知識點學習線索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貫穿教學始終,切實推進了沉浸式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課程教案應根據大綱要求,增加思政教學實例,根據思政元素的特點采用翻轉課堂、自主探究、討論辯論等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專業知識運用能力更強,專業實踐更精益求精,對課程興趣更加濃厚。在線索設計中,需要從顯式線索和隱式線索兩方面入手。顯式線索是指利用思政元素引導教學知識的開展,并在教學過程中以程序開發、模型構建、算法設計等形式進行隨堂練習或作業設置,用以強化思政元素,使得思政元素與知識要點緊密耦合。隱式線索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顯式線索合理采用討論式、搶答式、翻轉式以及案例式等教學方式,把學生從傳統被動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求知地位上來,做到“教、學、做”合一,推進“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方法內化。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自覺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要通過線索設計,引導課程內容的推進,引導學生關注點的聚焦并引導學生激發學習熱情,合理的線索設計能促進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達到知識傳授與思政育人的同向而行。

(三)“三度三促”式課程思政范式的構建

本研究通過四段式要素挖掘和“顯式+隱式”教學線索設計,構建了“三度三促”式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在筆者負責的省級示范課程中進行實施取得了良好的建設效果,形成了在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中可借鑒的范式。

第一,加強思政深度,促進沉浸式思政教育。課程建立思政與知識相融合、顯式與隱式相支撐的教學線索,引導知識點和任務點的學習。通過線上教學媒介,為各個章節與學習任務設置“課上—課下”+“課內—課外”協同思政融合機制,促進沉浸式思政建設。課程要建立思政要素的動態機制,與時俱進,緊隨熱點目標,自適應調整思政資源與課程線索,進一步促進沉浸式思政育人體系。在思政教學后,課程還需要建立反饋機制,了解學生對每一項思政要素的內化情況,以此實現對思政元素的動態篩選、更新以及優化升級。為了加強思政深度,專業課程要改變原有淺層式的科普和介紹,可以通過在課上或課后設置討論或辯論話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比如,在涉及智能算法等相關內容時,要避免單純介紹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設置話題引導學生對“以人為本”的工程理念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

第二,豐富思政角度,促進全方位育人格局。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體系建設中經常會出現高度重疊的現象,以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課程為例,“華為”“5G”“芯片”等極具代表性的思政要素在不同專業課中被反復提及,如此的重復不僅難以達到思政育人的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本文所構建的課程思政范式中探索了版塊化體系結構,根據課程素質目標以及課程知識結構特點設置3~6個思政角度版塊,每個版塊下形成若干思政要素。以研究所依托的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為例,通過“四段式”思政元素挖掘,結合課程的素質目標,形成了包括“工匠精神”“家國情懷”“工程倫理”“時事政策”“科技發展”和“人文素養”在內的六項思政版塊,每項版塊中包含5~6項案例內容,形成對課程知識點的全方位覆蓋,促進了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第三,拓展思政廣度,促進全過程育人脈絡。課程思政教育要貫穿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環節,推進潤物無聲的沉浸式育人。在建設中要結合課程的環節與形式,有針對性地設計融合方式,才能達到內涵式育人的效果。以所依托的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為例,在課上環節,24次課程設置了24項主題思政線索,引導課堂教學的開展,實現了“周周有主題,節節有映射”的思政教學體系。在課下環節,完善了“兩性一度”的開放式和探索式作業設置機制。學生通過查閱相關內容,了解思政內涵,變“被動思政”為“主動思政”,實現了課上—課下的協同思政建設。在實驗環節,重新梳理知識點,創新實驗項目,引入了“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傳統文化”等思政要素,推動了思政教學的全融合、廣覆蓋,幫助學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在考試環節,延續思政線索,在考試中設置了思政元素與知識點融合的題目,進一步促進全過程的育人脈絡。

三、實踐效果評價與思考

本文所構建的面向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體系,立足于新工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實際需求,依托工程認證教育平臺,分析了目前理工科專業課程開展思政教學中的三個典型問題,提出了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四段式”挖掘方法,設計了“顯式+隱式”相融合的線索式教學方法,建構了“三度三促”式思政融合體系,通過課程實踐與不斷完善,使得知識引導得到了極大的凝練,評價方法得到了多維的拓展,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學生體驗得到了顯著的加強,融合效果得到了廣泛的肯定,較好地完成了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省級精品課程等優質課程的建設。本文提出的方法實現了“全過程育人”與“全方位育人”高度統一,知識傳授與世界觀、價值體系引導有機統一,通過多維度、立體化的思政引入與內化,遵循教書育人規律,提升教師德育意識和價值教育能力,其凝練的建設范式可以推廣至相關課程領域。

專業課程教師經過對課程的設計與學情的分析,結合本文提出的建設方法與實踐途徑,可以獲得較好的課程思政建設效果。經過對多種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的迭代反思與持續改進,可以發現課程思政“難”與“易”的博弈性。

(一)理工科專業課程的建設“難也不難”

在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中,一方面,需要因課制宜,量體裁衣。根據課程性質與知識特點,設置合適的思政目標,自上而下開展。比如,如果思政目標點設置為家國情懷,那么可以從黨和國家發展路線、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中華文化以及憲法精神、法治文化等方面逐層開展;如果目標點設置為品格塑造,那么可以考慮從個人、社會、職業等道德情操、奉獻正義等個人品質,生命觀、價值觀等人格修為,自尊仁愛等人文素養方面開展;如果目標點設置為專業倫理,那么可以從職業精神與行為、職業道德與規范、專業認同等方面入手;如果目標點面向科學精神,那么思政建設就可以從工匠精神、鉆研毅力、求真務實、創新意識、學術誠信等方面開展。另一方面,需要以德為先,涵養情懷。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全面系統及時跟進學習,帶著思考聯系實際學習,要從主觀上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這樣才能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二)理工科專業課程的建設“不難也難”

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不是科普介紹、生搬硬套,不會額外增加學分、學時,不是壓縮專業課堂的知識傳授,而是更深層次的教育理念滲透,是教師教育能力提升的助力,是思政與知識的有機融合、潤物無聲。事實上,目前仍然有部分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不是“挖掘”而是“嫁接”,只會“加法”不會“融合”,從而出現“鹽加水、生硬套、難共情”,部分教師投入很大的精力去設計、實施,結果卻事與愿違。專業課程思政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么到底該如何“潛”,如何“潤”,時代發展如此之快,教育的節奏如此之快,學時是有限的,但是育人卻是無限的,短線的考核與長線的育人脈絡確實加劇了理工科專業課程的建設之難,需要所有專業教師不斷探索。

針對現階段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挖掘難深化、維度難拓展、范式難凝練等建設痛點,本文提出了“四段式”思政要素發掘方法,設計了“顯式+隱式” 知識與思政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線索,構建了“三度三促”式的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得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形成了面向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范式。進一步分析了課程思政建設有待解決的新問題,指出了后續課程建設的方向。課程思政承載著重要的育人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回歸育人內涵,回歸“四個自信”,展現育人的責任與擔當。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要做到“講”與“做”一致,“表”與“里”協同?!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用心、用情、用功,才能讓課程思政不僅入耳,更入腦入心;不僅同向,更同行同頻;不僅共鳴,還要共振共情,課程思政建設沒有終點,將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

(2014-05-05)[2023-01-16].http://www.gov.cn/govweb

/xinwen/2014-05/05/content_2671258.htm.

[2]? 人民網.習近平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號召全國廣大教

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EB/OL].(2014-09-10)

[2023-01-19].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10/

c64094-25629944.html.

[3]? 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

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4]? 新華社.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

OL].(2018-09-10)[2023-02-04].http://www.gov.cn/

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5]? 于鋒.如何理解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養”三問[J].教

育教學論壇,2021(16).

[6]? 肖敏.高校課程思政的特點、難點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

思想教育,2022(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