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芳:“守土衛水”敢擔當

2024-04-22 06:41周強王浩源
資源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水土河南省污染

周強 王浩源

她堅守野外一線,只為打出優質井水,解決群眾飲水難問題;她勇于開拓,在水土污染防治領域創下多個“第一”“首個”“唯一”;她敢于創新,科學引領單位轉型發展,實現連年增收;她是首批國家地質師,也是首屆河南省自然資源青年科技人才、河南省五一巾幗獎章獲得者。她就是河南省地質局地質災害防治中心生態修復所所長、黨支部書記陳文芳。

躬身野外 開展地質研究

2010年6月,陳文芳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畢業后,回到老家河南,投身地質事業。面對艱苦的野外工作,她沒有抱怨,堅持從最基礎的工作干起,

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在學中干,在干中提高。由于表現突出,工作兩年多,她被提拔為水資源分院副院長、技術負責人,帶領大家先后完成多個中央、省財政項目的立項入庫工作,主持完成多個重大項目,有兩項成果經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014年,單位開始實施中央財政項目——嚴重缺水山區1∶5萬水文地質調查,陳文芳是十幾個項目負責人中最年輕的,也是唯一的女性。找水打井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如果錯了就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了準確定位,陳文芳對資料和實地情況進行反復對比,一次次翻越附近的溝溝坎坎,一遍遍比對分析,最終確定最有利的位置,并成功打出優質井水,解決了河南省西部嚴重缺水山區幾千人的飲水困難。

2016年,陳文芳團隊負責實施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項目,她隨身攜帶海量的地下水大數據,并運用到全國地下水資源保護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在處理海量數據時,她憑借多年的經驗有的放矢,采取最適合地質系統的處理方式給出處理路徑,得到了省內同行認可,引得兄弟單位現場觀摩學習。

高端謀劃 助力污染防治

陳文芳本可以在機關衣食無憂,但她義無反顧地選擇到一線工作,很多人不理解。對陳文芳來說,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和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一線才是施展才華的地方。

2019年,陳文芳任生態修復中心主任后,開始主動涉足水土污染調查修復領域,迅速與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等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她深入研究生態環境領域的各項政策,一次次奔波于濮陽市、新鄉市、安陽市、平頂山市、南陽市等地的生態環境局,將國家政策和地方需求相結合,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導向,針對油田開采泄漏、重金屬污染、垃圾堆場滲漏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提出切合實際的處理方案,組織人員完成立項入庫工作。

項目入庫后,陳文芳又開始緊繃神經,一趟趟去當地協調關系,一次次召開研討會,一遍遍審閱,只為確保投標文件的完整和準確。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陳文芳帶領團隊完成中央環保項目儲備庫5批次8個項目,為河南省爭取中央環保專項資金2.8億元。

與此同時,為推動解決石油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陳文芳和她的團隊獨創性地完成了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綜合修復技術研發,成功修復土壤1000余畝,該技術2018年入選《河南省節能低碳與環境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她牽頭編制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復驗收技術規范》地方標準發布實施,成為引領水土污染修復的新方向,對全省乃至全國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篤定創新 引領轉型升級

“生產和科研兩手抓,科研引領生產,生產助力科研”是陳文芳的發展思路。為破解“卡脖子”難題,陳文芳大膽創新,加快推進以能力建設為主導的供給側改革,組織成立省級水土污染修復工程實驗室,完成多個重大科技專項及現場中試,培育油污土地原位綜合修復和重金屬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復兩項國內領先技術,形成了一套經濟、實用的治理方案。

作為省內首家技術單位,陳文芳牽頭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科研院所聯合實施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開展場地地下水污染快速識別與風險監測管控技術研究,并通過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驗收。

陳文芳主持的河南省新鄉市原黃河化工廠鉻渣堆存場地下水修復項目,申請中央環保資金1億元,進行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聯合修復,實現了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復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雙突破。

14年來,陳文芳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青春芳華綻放在她所熱愛的地質事業上。(作者單位:河南省地質局)

猜你喜歡
水土河南省污染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中原“水土”論
支護結構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觀機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