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卡夫卡生命中的原罪情結及其《變形記》

2024-04-22 08:23匡明明
青年文學家 2024年6期
關鍵詞:高爾變形記格里

匡明明

卡夫卡作為二十世紀西方現代派文學著名作家之一,他在文學創作上有著獨樹一幟的一面,而他的人生經歷也有著一定的傳奇色彩,這些經歷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非凡的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對卡夫卡生命中的原罪情結的解析,借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深入剖析卡夫卡寂寞而又深含恐懼的一生,通過對其代表作《變形記》的解讀,進一步走進作者的內心,深入地體味卡夫卡內心的恐懼與寂寞。

一、移情:破碎了的史詩

兒童與父母的同化,實際上是移情的一種特殊表現。用心理學移情的觀點來審視卡夫卡的童年及其成長的過程,我們會對他的命運獲得一種更為深刻和細致的理解。通過心理學的移情觀點,我們能得以深刻理解卡夫卡的生存悲劇。在卡夫卡的內心深處,在畏懼和敵視父親的同時,他也對父親充滿了敬慕之情。和多數普通人一樣,父母是他移情的對象。父母,特別是父親這“身影龐大的人”,代表著無窮的廣闊世界,代表著生存和成功的法則,是生活的強者。融入父母之中,與他們正常地同化,是卡夫卡作為人的本能的選擇??ǚ蚩ǖ慕K生的朋友馬克斯·布洛德曾做過這樣的回憶:“從我對青少年時代的卡夫卡的印象來看,父親赫爾曼對他的影響之大,實在令人吃驚。而卡夫卡的生性又使赫爾曼的形象更為巨大,大得簡直過分了?!保◤埵夭ā对囌摽ǚ蚩ǖ男睦韺ζ渥髌返挠绊憽罚白鳛橐粋€畏父和尊父的矛盾體,卡夫卡一直把父親的贊許當作至高無上的福音,而事實上,父親沒有給過他任何贊許?!保ā逗單隹ǚ蚩捌渥髌贰醋冃斡洝抵械母缸記_突》)父親經常給他的一句話就是“放到床頭柜上去!”

實際上卡夫卡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父親是控制他在這個世界中能否成功生存的先決條件。正是基于這一點,他在考上大學后斷然放棄了自己喜愛的文學創作,而幾經周折后選擇了法律專業,以一名律師的身份走向社會。

卡夫卡在保險公司上班時,盡管對承擔社會職業有著抱怨情緒,但他仍然不時地表現出“男子漢”的雄心與壯志。這些都顯示出卡夫卡作為兒童時的移情的潛在作用。據報道,雖然卡夫卡自己寫作負擔很重,但在父母身體欠佳時,他毅然決然地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在公司,他從來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正如他在筆記中寫道:“我在斗爭;沒人知道這一點;有些人感覺到了,這是無法避免的;可是沒有人知道。我執行著我每天的義務,可以說我有點兒漫不經心,可是不多。當然每個人都在斗爭,可是我斗爭得比其他人多?!保ㄈ~廷芳《卡夫卡全集》)

然而,關于移情的問題,卡夫卡在婚姻情感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縱觀卡夫卡短暫的人生,婚姻問題成為他生命中一個重大的“綜合征”。他一方面非??謶只橐?,另一方面他又多次卷進婚姻事務。按照卡夫卡自己的說法,這一“綜合征”其關鍵就在他的父親身上。父親是卡夫卡永遠不能逾越的鴻溝,對于父親,他似乎永遠存在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他在給父親的長信中曾明確說明了這種感覺形成的原因,“但這一切是多么微不足道??!說到底,這事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因為它發生在我的生活中,若在別處便會根本就看不到;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在我童年時作為預感,后來作為希望,再后來作為絕望籠罩著我的生活”(葉廷芳《卡夫卡全集》)。

從上述事實,我們不難發現兒童時代的卡夫卡移情的事實和程度。在潛移的深處與平常人別無他異,他也渴望譜寫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但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就移情而言,我們只能說,他的“移情史詩”是失敗的史詩。

其實通過移情,人既想擺脫孤獨,又想保持孤獨,但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可能解決的謬論。只是正常人可以通過其他方法“繞過”這一種謬論,但卡夫卡很難“繞過”他的移情謬論,相反這種謬論在卡夫卡身上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種“恐懼—渴望”的惡性循環??ǚ蚩ň褪且驗檫@種惡性循環而終究無法走出自己的陰霾。從某種意義上說,命運對卡夫卡是殘酷的??ǚ蚩ㄒ彩强杀?,就像作品《城堡》中的主人公,面對城堡只能可望而不可即,直至生命的盡頭也未實現其愿望,只能在夕陽的余暉中“含恨而終”。

二、原罪:未曾綻放過的生命

卡夫卡在《致父親的信》中怒斥父親使他感到恐懼和不安,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卡夫卡的內心也隱藏著他對父親的那份原罪感,即在父親面前“孩子獨有的那種內疚”。他也曾多次談到他對父親的感受:“你對我的寫作和與之有關的、你不知道的各種因素所持的反感倒是比較正確的。在這方面,我確實獨立地離開你的身邊走了一段路,盡管這有點讓人聯想起一條蟲,尾部被一只腳踩著,前半部掙脫出來,向一邊蠕動。我在此獲得了一些安全,得以松口氣。你一開始就對我的寫作產生了反感,這種反感卻例外地受到我的歡迎。你對我的書的歡迎方式已為我們所熟悉,它雖然傷害了我的虛榮心、我的抱負:‘放在床頭柜上!”(葉廷芳《卡夫卡全集》)卡夫卡還曾指出:“在這一點上,母親總是與父親配合得天衣無縫。父母的做法總的來說讓我感到是罪有應得?!?/p>

無論卡夫卡所感受到的東西是否真實,或是猜想,或是事實,現在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最終的結果就是,由于對父親感到恐懼和不安,他的內心積累了深深的內疚和罪感。在《致父親的信》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像“內疚”“罪”“齷齪”“污穢”等詞的頻繁出現,明顯超過了其他詞語的使用,這充分體現了卡夫卡的內心深處對“罪”的敏感,同時也表明那深深的罪感從兒童時代植入他的身心,在“以死求生”的絕境中像花朵或傷口一樣綻放開來,并且呈現在他自己目不忍視的痛苦目光之下。

在與《致父親的信》同樣重要的《致密倫娜的情書》中,卡夫卡在反復討論“恐懼”的同時,也在反復地談到了“罪”“污穢”“骯臟”等問題,并且對罪感做了概括性的表述:“在人與人的共同生活中事情只能如此,罪過層層堆積著,無窮無盡地排列著遙至遠古的原罪?!?/p>

在卡夫卡的世界中充滿了“罪感”與“渴望”,正是這些殘酷的生活壓力無情地銷蝕著他的生命和能量,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在他身上形成了渴望、罪感、不安和恐懼的交相混雜,最終形成了“恐懼—渴望—罪感—恐懼—渴望—罪感”的循環。

三、《變形記》:對人類大愛的無限渴望

《變形記》是卡夫卡生前發表的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說,對世界文壇的影響是巨大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經回憶起早年寫作的經歷,他談到有一天自己躺在床上讀《變形記》,讀完之后無比激動地跑下床,然后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小說可以這樣寫的話,那我也行?!瘪R爾克斯在隨后的創作中的確巧妙地汲取了卡夫卡小說藝術,采用寓言形式展現了南美洲那片神奇的土地。其成名作《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ǚ蚩ǖ淖髌吩谠S多方面對歐美小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變形記》以“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竟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殼蟲”開始,到格里高爾變成甲殼蟲之后家人對他的一系列變化,再到格里高爾以一個動物的眼光觀察著周圍的事態及形勢,最后以一次充滿陽光的旅行結束。作品雖然結束了,但作者的內心仍在思索著,觀察著,體驗著人世間的冷暖。主人公格里高爾的這一變化即從人到物的變化,用馬克思的異化理論來解釋被認為是最權威的解釋。有人指出,格里高爾之所以會變形,就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個人受到破壞,不再可能作為真正的人而存在,因此發生了異化變成了“非人”。但筆者認為,致使格里高爾成為“非人”的更深層的原因是人與人之間愛的缺失,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世界中,人就變成了行尸走肉。面對著世態炎涼,每一個人都沒有任何表情,而相反充斥于人們內心的只有自私、自利,只有利益的高低而缺少愛的給予。一旦你沒有了利用價值,就像格里高爾這只甲殼蟲一樣,最后在冷漠的目光之下默默地走向死亡。作者卡夫卡正是用格里高爾這一“變形”了的動物形象來觀察著這個世界,用其冷峻的目光環視著周圍的人情冷暖,用那最后僅存的信心來四處搜尋著那存于人心的愛。

在作品中,格里高爾是孤獨的,正如作者卡夫卡一樣缺少愛與去愛別人的勇氣??ǚ蚩ǖ那槿嗣軅惸仍浢枥L她眼中的卡夫卡:“他的真誠和獨特使得他就好像一個赤身裸體的人,生活在衣冠楚楚的人群當中,完全是一個無比尷尬地生存在我們這個庸俗的世界之中的孤獨者形象?!笨ǚ蚩ㄔ谌沼浿羞@樣說:“我在自己的家里,在那些最好、最親愛的人們中間比陌生人還要陌生?!蔽覀儾浑y發現格里高爾這一形象其實就是卡夫卡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側面,格里高爾的遭遇也正是卡夫卡所恐懼的,卡夫卡缺少愛,他更缺少愛人的勇氣。他是矛盾的,他生活在不安之中;他是恐懼的,他生活在溫柔的地獄之中。

作品中格里高爾從被愛到失去愛,到試著去愛別人,再到失去愛別人的權利,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開始的被愛,是因為“格里高爾是一位旅行推銷員”,他的收入負擔著家庭的大多數開支,他是大家的依靠,因而大家愛他。當他變成了甲殼蟲后,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父親用手杖驅趕他,母親一見到他就暈倒,妹妹開始還是照顧他的,但在格里高爾以甲殼蟲的這一形象嘗試著像往常一樣愛妹妹,妹妹卻公然宣布人不能和動物生活在一起,最后格里高爾由于長期不吃東西而悄然死去。

在生活中如此巨大的反差是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小說中的格里高爾的死正是由于對愛的渴望,卻永遠得不到愛的青睞所致,最終離開了人世,可能他并不屬于這個世界,他來到這個世界純屬偶然,可他還是來了。更糟的是,這個世界傷害了他,最終他選擇離開。這也許是一件好事,起碼他的靈魂得到了安慰,雖然他的身體死了,但他的心仍然活著,仍然渴望著,仍然追尋著,因為他渴望愛。他知道,只有愛才能改變人生、改變生命、潔凈靈魂。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愛,包括格里高爾的家人。盡管在格里高爾面前,他們顯得無比渺小,但他們作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擁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他們也擁有去追求幸福的權利,但他們的愛與被愛是多么蒼白、多么渺小,可能他們所需要的愛與格里高爾所需要的愛是不同的吧,前者是靈魂的大愛,后者是物質上的小愛。格里高爾的死證明了一個世界愛的缺失,以及一個世界對愛的渴望。格里高爾的死是一幕略帶傷感的喜劇,或許格里高爾的離開又是他的一個新的開始,因為他對愛的執著的追求沒有改變,相信他會在遙遠的世界之外,尋找到那份永遠只屬于他自己的愛。

卡夫卡就如一位彈琴的歌手一般,用心在歌唱,歌唱著那值得期待的愛與純潔,正如卡夫卡自己所說:“沒有人能唱得像那些處于地獄最深處的人那樣純潔。凡是我們以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們的歌唱?!?/p>

卡夫卡,這位來自“二十世紀上半葉無名的騎士愛情歌手”,他的歌正是來自黑暗的地獄之歌,是發自內心震徹靈魂之歌,是骨子里的溫柔之歌。也許只有深知卡夫卡內心之不安,之恐懼,之黑暗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領悟他那愛與生命之歌的溫柔。

本文系2022年通化師范學院“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東北民俗文化”(項目編號:2022KCSZ050)的研究成果;2023年通化師范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新工科‘通專融合的通識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東北民俗文化課程為例”(項目編號:JY202304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高爾變形記格里
探討《變形記》中“甲蟲”的結局
黑天鵝格里布
變形記
甜甜圈變形記
西湖綺夢
變形記
“去”字變形記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拼音大比武
《變形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