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情感與現代自由的對立與共存

2024-04-22 10:35童妤婕
三角洲 2024年9期
關鍵詞:閩南地區閩南價值觀

童妤婕

《蕃薯澆米》是以閩南地區的老年女性群像為題材的閩南語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工業文化大量涌入時代背景下的泉州泉港以林秀妹和青娥為代表的農村空巢女性的老年生活。在電影中,秀妹與阿水師在長期接觸中所產生的隱匿的愛情也因受傳統思想影響的周圍環境而受到阻攔和以其為因素之一所產生婆媳矛盾。電影同樣刻畫了獨立將兩個兒子撫養長大的老年女性青娥在患病后因長期節儉的習慣而賣藥換錢買油、主動貼補家用和勤儉持家,以及她為求謀生和年齡與時代的鴻溝導致了身邊親人的長期缺席。作為與秀妹相互慰藉和治愈的好姐妹,青娥也是個苦命人,家庭與經濟來源兼顧的她面對長期被家暴與他人抱怨后選擇隱忍、繼續痛苦的婚姻生活,后因突如其來的意外與世長辭。青娥的離世也給秀妹帶來沉重打擊,在“神、人、魂”的幫助下,一步步尋找自我存在和價值。

本文以電影分析為基礎,探究電影中出現的在極具區域色彩的文化背景下,在面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沖突中閩南女性扮演的社會角色。同時,閩南地區即福建省南部,其中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主要地級市。在這一特定區域的地理條件下,本文也將分析影響因素,例如閩南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影響該地區女性的價值觀以及面對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閩南女性該如何在此環境下尋找自我價值和自我定位。

山川阻隔中積累的傳統文化觀

閩南地區丘陵河谷錯落其間的復雜地理環境造成的交通和交流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古代中原士民不斷進入閩南后,在這一地區逐漸形成具有特定機制的社區基層組織,依靠地緣和血緣的聯結鞏固形成閩南村落家族。依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開墾為百姓提供生存資料?!霸谌丝诓涣鲃拥纳鐣?,自給自足的鄉土社會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動的”。這也引發“由農耕性和自給性出發必然導致家族村落的封閉性,表現為與外部缺乏常規性的聯系,沒有經濟的、文化的、人際的廣泛交往,家族呈現出某種超穩定性,包括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心態的穩定性等等”。所有的這些使得“村落家族成為穩定的文化載體,一旦形成或接受了某種語言、習俗和觀念,則這些東西具有高度的穩定性,通過家族的自然延續而得以不斷承襲下來,不易受到動搖與破壞”。所以傳統儒家文化例如從禮文化和理學價值在時間的洗禮下也正因此得到很好的保存。體現在古代男子至雌強權,占據主導地位的封建禮制制度下建立的貞節觀得以隱匿保存——在電影中秀妹與阿水師對老年愛情的遮掩與幻滅,以及在此文化環境下賢妻良母形象的塑造和這一社會角色的呈現。電影中秀妹為妻為母,其賢良淑德、勤儉持家、安分守己的寡婦形象的塑造就是很好的體現。貞節觀的譴責雖不像之前重則喪命,但仍然潛移默化地存在于女性的價值觀念之中,無法從一而終的愛情是不被接受的、是違背世俗社會規訓的。秀妹的兒媳婦們也因此與秀妹產生了矛盾,認為秀妹與同村人阿水師即將形成的第二春愛情是不顧家族的臉面,是敗壞道德名聲的。迫于異人的眼光和自我內心的煎熬,秀妹最終也接受傳統的枷鎖主動放棄了這段愛情。這也側面反映了閩南人對于家族的重視。閩南地區的社會環境也正符合了霍夫斯泰德六個維度理論中集體主義傾向的社會“注重族群內關系,關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可以給人民持續的保護,而個人必須對族群絕對忠誠”。家族成為久經不散的權威基礎,其對于族員不厭其煩的教誨,就根植于和秀妹及她的兒媳婦們一樣的族員的思想深處,成為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代代相承,而這些價值觀的聚合就形成了閩南社會的價值觀。

海岸的閩南女性風情

電影中的地點也同時定位于閩南泉州地區的一個小漁村。電影畫面呈現的動態海洋人文景觀。生活環境的不同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生產資料供其生存。因此,此地理環境也滋生了閩南地區人們靠海吃海的人文生活,同時也是電影中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的女性角色——惠安女。同時創造了惠安女身上別具一格的文化屬性。在這一地區,自古以來男人出海打魚,女性擔負起所有的家計。在電影情節中秀妹在丈夫早年去世后獨自將兩個兒子撫養長大。秀妹步入老年生活后,在患病期間因心疼兒子花錢、害怕成為孩子的負擔而賣藥換錢買油以此來貼補家用。而青娥卻依靠賣菜來維持家計的事例塑造了秀妹和青娥兩個典型的任勞任怨、節儉的,頭戴鮮艷頭巾、簪花的惠安女形象。黑格爾認為“思想本質上的差別”與“地理上的差別”息息相關,他將地理分為三種類型:干燥的高地同廣闊的草原和平原、平原流域和海相連的海岸區域?!霸谇皟煞N區域中,形成了以農、牧為主的大陸文化,在海岸地區形成了以航海貿易為主的海洋文化。希臘民族由出海冒險所形成的打拼精神也存在于勤勞的惠安女身上,經商、打拼顯然是海洋民族的特性”。在海洋的生產環境和閩南存在的海洋文化基因下,閩南農村特有的重商氛圍和重商觀念如電影中秀妹兒媳婦賣海蠣、青娥賣菜和婦女們鹽場曬鹽也因此具象化地體現在閩南女性的觀念中。在這部女性占大多數角色的影片映示下,同時也暗含了男性的缺失以及在時代的變遷下大量青壯勞動力外遷的現狀帶來女性生活上的負擔加重。

期待長期取向的閩南女性

此外,電影中對于男女婚姻制度的局限性帶來的問題——家暴。影片對于家暴并沒有過多的敘述和演繹。而在經歷過數次無所事事的丈夫醉酒家暴后的青娥在向好姐妹秀妹哭訴抱怨后并沒有反抗,而是選擇隱忍,轉身又投入賣菜賺錢養家中。在秀妹的家庭中,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而不在家,即使秀妹在親情上感受到寂寞孤獨也選擇隱忍,轉頭對兒子說掙錢最重要。這些畫面隱隱透露著她們對于男性在心理精神上不自覺的依附,更是她們對于自我感覺和自我感受的自覺隱藏和自我迷失。這對于具有“謙虛、關愛他人等代表性女性品質”的女人來說是常見的?;谟捌?,可以看到的是她們對于自我情感的隱忍在她們看來可以帶來當下這一刻或者一時的家庭安寧和睦。隱忍、謙虛的品質在這些閩南傳統的女性身上顯得更加清晰。她們更加地注重長期取向帶來的期待的結果。在霍夫斯泰德六個維度理論中“長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維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員對延遲其物質、情感、社會需求的滿足所能承受的程度”。在《蕃薯澆米》中,秀妹延遲了自己對兒子親情情感的需要并且給自己買棺木,不希望給后代造成麻煩。延遲了買藥治病對于金錢上的需求和對于阿水師雙方含蓄的愛情的滿足,對于青娥則延遲了丈夫對于自己的包容尊重和理解的需求。體現著閩南女性堅忍、延遲滿足這些不自覺地在社會現實的長期磨煉中塑造的傳統品質。

身處“佛國”的閩南女人

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泉州開元寺撰寫過一副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佛教是傳入中國最早的宗教之一,在“萬道歸一”的儒家理念儒、釋、道合流中盛行,佛教文化經歷世代,深深扎根中國土地,在閩南這片土地上尤為盛行。閩南佛教文化深根于閩南女性的文化價值體系之中。在電影和社會現實中,閩南文化很好地處理了人、神、鬼的和諧共處。電影中,在青娥死后,電影并沒有呈現非常悲情的色調。而是呈現讓秀妹見到青娥的魂靈,在漫長的夜下促膝長談的溫馨畫面。這是對神鬼恐怖色彩的弱化,對奇幻的閩南人文地域性的呈現?!芭栽趥€體社會化進程中接受著當地文化風俗的熏陶,并使心理認同感不斷地得以強化,久而久之地域文化風俗的烙印印刻在女性人格的心理圖式和行為模式上,最終導致不同區域的女性呈現出群體人格特征上的差異”?!懊耖g信仰及其風俗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傳統的沿襲也在閩南女性身上延續著。青娥葬禮以閩南傳統的二十四葬、燒紙錢的形式呈現,而青娥葬禮是在祠堂——祖先崇拜和家族傳統的象征之地舉辦,極具閩南喪葬和生死文化的特色。秀妹信仰媽祖即神明,通過“擲杯”“求簽”的方式希望得到神明的指引,最終在神明的指引下加入腰鼓隊。頻繁出現的紅色物象、神像和香火彌漫的廟宇這些獨特的閩南意象在這部女性視角的影片中無不透露出濃厚的宗教和民間信仰??梢婇}南女性對于神明的崇敬。

在電影的結尾部分,秀妹通過與青娥靈魂的對話、神明的指引,堅定了自己要在晚年活得有尊嚴的想法,力排眾議零基礎堅持學習腰鼓,在“封建日”表演給神明看,這是她轉變的開始,也是她在剩下的晚年時間中尋找自我的初步勝利?!掇頋裁住芬蚤}南方言為借助工具,在極具閩南地區人文特色和以“蔬菜大棚”“電力風車”為具體物象的工業文化沖擊下的環境背景的外殼下探尋閩南女性自我身份的認同,找尋自我價值觀的存在。

在交匯點的閩南女性

時代步入快速發展,城市化加速地席卷而來。閩南地區的任何一片鄉土上都正在經受著工業現代化文明帶來的沖擊,信息洪流迅速地涌入大眾的視野。但從《蕃薯澆米》這部影片中可以體會到傳統未必一去不復返,通過分析歷史環境的原因可得出極具生命力的傳統價值觀仍然根植于社會結構和閩南文化中,農業文化和工業文明的替代不能使它完全覆滅,而將傳統與現代割席幾乎是不可能的。閩南女性也正身處于傳統與現代矛盾的交叉點。這些矛盾點貫穿于整個社會層面和她們的個人現實生活之中。

當代女性意識與社會、經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伴隨著女性不斷提升的女性意識也在時間的推進下給出傳統與現代這個議題的答案,而閩南女性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和社會角色在社會環境中發生著嬗變。

一、了解自我認知,學會自主選擇

在傳統文化中,女性通常被定義為溫柔、順從的代表。因此,擺脫傳統標準,展現女性多樣化個性成為挑戰。人各有志,不斷探索自己,學會了解自己的興趣、優勢和價值觀,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在家庭和職場中追求興趣與激情。在面對外界的質疑、期待和壓力中學會自主選擇并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并且爭取自己的權益和機會。這對于獲得更多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并實現自我價值觀極為重要。

二、融合傳統與現代文化價值觀

在傳統的文化價值觀中尋找積極的元素如家庭紐帶、家風建設、孝道等,與強調平等、尊重和個人自由的現代價值觀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理念,在傳統家庭角色和現代職業發展中尋找自己的平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個人職業抱負,實現自我價值的多元表達。

三、突破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

現代社會賦予女性更多自由和機會,使女性能夠參與職場、社會和政治多個領域。身處這一交匯點的閩南女性可以通過接受教育和追求努力來拓寬知識面,培養批判性思維、勝任力、領導力和創新能力,以此突破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追求更廣闊的發展與世界觀。

《蕃薯澆米》展現了善良的閩南地區女性身上帶有的特定地區風味的品質和人格。在新與舊的碰撞下,閩南女性的傳統情感和現代自由該如何共存是導演和觀眾共同探索且從未停止的議題。但不變的是,女性自我意識的普世化的道路仍任重而道遠。閩南女性的價值觀仍是發展與挑戰并存。至關重要的是,女性對于自我身份的認知、自我價值、權利意識的深入與提升不僅依靠個人,還需整個地區的集體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包容的社會環境,尊重每個女性的個體選擇和權利,讓女性能夠自由地發展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性別平等、多樣性、創新和進步多措并舉,從而構建一個公正繁榮和諧的閩南社會。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猜你喜歡
閩南地區閩南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閩南文化傳承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近50年閩南地區冬季氣溫異常的氣候變化及特征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
閩南,閩南
閩南地區歌仔戲劇團運營機制研究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新媒體與閩南地區歌仔戲的傳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