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藝術表現性評價的設計探索

2024-04-22 11:03張麗李嶸
中國教師 2024年4期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教師專業發展

張麗 李嶸

【摘 要】表現性評價通過提供接近真實生活情境的評價任務,測量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強調學生表現的真實性和復雜性。設計藝術表現性評價時,應遵照以學生為中心,強調過程與結果,促進反思與成長的原則,從目標、表現性任務、評分規則三個要素著手展開設計。教師須從“評價學習”向“為學習服務的評價”轉變,理解教學與評價一致性的重要性,提升評價專業能力。

【關鍵詞】美育浸潤行動 表現性評價 教師專業發展

2023年12月20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對學校美育重視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該通知提出了以“浸潤”為目標和路徑,推動美育與日常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通知提出了美育評價機制的優化行動,強調深化美育評價改革,發揮評價在學校美育中的牽引和導向作用。通知中提到探索多元化教育評價方式,包括增值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體驗性評價、表現性評價和應用性評價,這些評價方式的目標是全面關注學生個體成長,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中小學教師如何設計藝術表現性評價,通過分析表現性評價設計的理論基礎、設計的原則策略以及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為提高中小學教師美育評價素養提供參考。

一、表現性評價及其價值

1. 什么是表現性評價

表現性評價的定義多樣,根據不同作者的理解,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以響應為中心(response-centered)的定義側重于評估過程中參與者的實際響應,評估的重點是個人對特定任務或問題的直接反應和處理方式。這意味著評估的主要目標是觀察和評價參與者如何回應給定的挑戰或任務,以此來衡量他們的能力或表現。以模擬為中心(simulation-centered)的定義則側重于通過模擬實際情境或工作環境來進行評估,讓參與者在盡可能接近真實環境的模擬環境中執行任務。這樣的評估旨在觀察參與者在面對類似真實世界時的表現和決策能力[1]。表現性評價具有以下特征:要求學生展示高層次的認知過程,包括分析、評估和創造;通過設計與真實世界緊密相關的任務,使評價更加具有實際意義;評價不僅限于書面形式,還包括口頭表達、實際操作、藝術創作等;學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評價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必要的;評價過程往往包括主觀的判斷標準,強調評價的質性特點。表現性評價被認為與教學活動更為一致,能夠引導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向,促進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多項選擇測試相比,表現性評價更能測量學生的復雜能力,這些能力被視為在當代社會中特別重要??偟膩碚f,表現性評價通過提供更接近真實生活情境的評價任務,更準確地測量學生知識應用的實際能力。這種評價方式強調了學生表現的真實性和復雜性,適用于評價學生在多個領域內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在美育等需要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科中。

2. 表現性評價在美育浸潤中的價值

(1)促進深度學習和個性化發展

表現性評價鼓勵學生通過藝術實踐深入探索和表達個人觀點,這種評價方式重視學生的獨特創意和個性化表達。它不僅評估學生的藝術技能和知識掌握,更重要的是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在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同時,發現自我、表達自我,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2)強化審美和創新能力

表現性評價要求學生在真實或仿真的藝術創作環境中展示其能力,這種直接的參與和實踐活動有助于深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激發創新和創造力。通過親身體驗藝術創作過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藝術作品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寓意,從而提升審美鑒賞力和創造性思維。

(3)密切聯系教學與學習

表現性評價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通過設計與課程目標相符合的實踐任務,使評價過程與學習過程相互促進。這種評價方式能夠指導教學實踐,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即時反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和成長。

(4)建構積極的學習氛圍

通過表現性評價,學??梢誀I造鼓勵探索、尊重多樣性和創新的藝術教育環境。這種環境不僅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也鼓勵學生勇于嘗試新事物,接受挑戰,進而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

(5)反映和塑造文化自信

表現性評價在美育浸潤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藝術實踐活動的參與和創作,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這種教育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從內心深處認同和傳承中華文明的途徑。

二、藝術表現性評價的設計原則

在設計藝術表現性評價的過程中,遵循一系列核心原則對于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至關重要。這些設計原則不僅反映了對教育評價理念的深入理解,也體現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照。藝術表現性評價設計包括三個關鍵原則。

1. 以學生為中心

將學生置于核心位置意味著評價的設計必須圍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需求展開,確保評價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發揮其潛能,不僅考慮到學生在藝術領域的現有技能和知識水平,還關注于挖掘每個學生的獨特才華和創造潛力,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探索藝術世界的機會。這種個性化的評價方法有助于構建一個包容、鼓勵多樣性的學習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美育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 強調過程與結果

藝術創作不僅要達到某個最終的目標,還是一個涉及探索、實驗和個人表達的動態過程。通過強調過程和結果,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藝術學習旅程,包括他們如何應對挑戰、解決問題以及在創作中如何表達個人獨特的視角和情感。此外,這種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珍視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步,從中學習并成長,而不僅僅是追求最終的成果。

3. 促進反思與成長

藝術表現性評價應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深入反思,從而促進個人成長和自我提升。這一原則認為,評價不應該僅僅是對學生藝術技能和成果的一種外部評定,更應該是一個促使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自我發現和自我超越的過程。通過反思自己的藝術實踐,學生能夠識別自己的強項和待改進之處,設定個人成長目標,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制訂實現這些目標的策略。這種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持續的自我反思過程是學生藝術素養提升和個性發展的關鍵。

三、藝術表現性評價的設計策略

表現性評價包括目標、表現性任務和評分規則三個核心要素[2],下面就這三個核心要素闡述設計路徑。

1. 目標

首先,在編寫目標時,須綜合考慮教育目標分類。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在藝術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更要關注學生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創新實踐能力,以及他們對藝術活動的情感反應和價值判斷。內容維度上,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可以分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從課型特點的角度可以分為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創作課等;從提升審美能力的角度可以分為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從課程融合角度可以分為音樂、美術、舞蹈、戲?。ê瑧蚯?、影視等[3]。水平維度上,可運用教育目標分類學、韋布的知識深度框架、可觀測的學習結果結構(SOLO)等作為編寫不同目標水平的依據[4-5]。

其次,教師在制訂評價目標時,應確保評價內容與課程標準相對應。例如,在《叮鈴鈴》聲樂表演活動藝術表現目標設計中,確定聲樂表演活動最重要的核心素養是藝術表現,一級目標是提升藝術表現能力,二級目標是能力提升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分別是歌唱方法、聲樂技巧、聲樂表現和識讀樂譜,三級目標是對應的具體要求(見表1)。這樣的設計既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又能覆蓋藝術教育的關鍵領域。

最后,教師需要將教材內容與評價目標緊密結合。藝術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知識、技術方法和文化背景,是設計評價任務的重要資源。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與之相匹配的評價任務,使學生能夠在完成具體的藝術創作或批判性分析活動中,應用和深化教材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如果教材介紹了某種繪畫技法,教師可以設計評價任務,要求學生運用該技法創作作品,并評價其技術熟練度和創意表現。

2. 表現性任務

中小學教師在設計藝術表現性評價任務時,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考慮。

第一,美育的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這一理解為教師提供了設計評價任務的基礎框架。例如,在審美感知方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描述并分析一件藝術作品的美學特征;在藝術表現方面,任務可能涉及要求學生通過特定的藝術形式(如繪畫、音樂、舞蹈)來表達個人的情感或故事。

第二,教師在設計評價任務時,需要考慮任務的實踐性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踐性意味著任務應當鼓勵學生通過實際的藝術創作活動來展示其藝術理解和技能。任務設計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允許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完成,同時推動更高水平的學生進一步提升。

第三,高效的藝術表現性評價任務還應結合跨學科的學習內容,將藝術教育與學生在其他學科中學到的知識相聯系,促進學生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創造性思考。例如,結合歷史課程內容的藝術項目可能要求學生研究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并創作反映該時期特點的作品。

3. 評分規則

設計有效的評分規則是提升評價質量、確保評價公正性的關鍵。這些規則不僅需要反映學生的藝術創作和表現能力,還要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思維。

必須確保規則與美育課程的核心素養和教學目標緊密相連,這意味著評分規則不僅要涵蓋技術技能和知識掌握的評價,還要包括核心素養的各個維度。例如,藝術表現性評價的評分規則可以設定不同的評分項,針對學生的審美觀察力、藝術創作的原創性、作品的技術熟練度以及作品在文化表達上的深度進行評價,以求全面反映學生的藝術學習成果。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持續進步,評分規則應當鼓勵學生的探索和嘗試,而非僅僅側重于最終作品的完成度。這意味著在評分規則中須加入對學生創作過程的評價,如思維過程、探索嘗試、反思改進等方面。

設計評分規則時,教師需要考慮規則的適切性和科學性。一個合格的評分規則應該是合適的、可界定的、易觀察的、相互區別的、完整的和能夠依據質量的連續性支持描述[6]。例如,對于藝術表現的評價,可以根據學生作品的創意內容、表現技巧、材料使用和情感表達等方面設定具體評分點,并為每個評分點設定詳細的評分標準和級別描述,從而使評價過程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一致性。此外,有效的評分規則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多樣化的藝術表達形式。這要求教師在設計評分規則時,留有一定的調整空間,以適應學生創作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同時,教師應定期審視和調整評分規則,確保其與當前的教學實踐、學生需求和藝術教育的最新發展保持一致。

確定評分規則中各個表現的水平是一個難點問題,需要把每個評分點的說明轉換為反映表現的等級,并建立一個邏輯規則,刻畫學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具體表現[7]。例如,在音樂課《理發師》的創造活動設計中,活動目標是“能用聲音或樂器隨音樂合作表現”(見表2),圍繞這一目標鎖定了模仿表現和小組合作這2個驅動性學習任務,模仿表現體現的是指向個人的音樂能力行為,小組合作體現的是指向團隊的社會適應性行為。根據活動任務聚焦了探究力、模仿力、領導力和合作力4個評分點,每個評分點又設計了4個水平,讓學習過程標準化、層次化、個性化,學習成就表現數據化、可視化、可測化,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四、挑戰與對策

1. 從“評價學習”向“為學習服務的評價”轉變

傳統上,教師對評價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評價學習”(assessment of learning)的階段,即通過期末考試或成果展示來衡量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的學習成果。這種評價方式強調結果的量化和標準化,而忽視了評價過程對學習的促進作用。然而,在美育領域,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藝術學習和創造性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向“為學習服務的評價”(assessment for learning)轉變,通過持續的反饋和形成性評價,指導學生的藝術探索和創作過程,促進其審美和藝術能力的提升。

2. 將評價作為學習過程

藝術評價應該被視為“作為學習過程一部分的評價”(assessment as learning),學生被鼓勵參與到評價過程中,通過自我評價和反思,成為自己學習的主導者。這種評價方式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通過自評和同伴評價等方式,在藝術實踐中深化對藝術概念的理解,提升創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與學生共同探索藝術的價值和意義。

3. 強調“教—學—評”的一致性

評價不僅要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緊密相關,還要與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經歷相協調。在設計評價任務時,教師需要確保這些任務能夠反映課程標準和教學重點,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通過將評價融入日常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更好地觀察和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4. 教師藝術表現性評價專業能力的提升

提升教師在藝術表現性評價中的專業能力是實現高效藝術教學和評價的關鍵。這一過程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教師對表現性評價理論和方法的理解不足、缺乏實踐經驗以及在多樣化藝術形式中應用評價標準的困難。

為了解決教師對表現性評價理論和方法理解不足的問題,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應當提供持續的專業發展和培訓機會。這些培訓應覆蓋藝術表現性評價的基本理論、最佳實踐、評價工具和技術的使用等方面。通過參與研討會、工作坊和相關課程,教師可以深化對評價理念的理解,掌握評價設計和實施的具體方法。此外,引入藝術教育專家和資深教師作為導師,通過面對面交流和指導,幫助教師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也是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針對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的挑戰,學??梢怨膭詈椭С纸處熢谌粘=虒W中實施小規模的表現性評價試點項目。通過這種“實踐中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在真實教學環境中嘗試不同的評價策略,收集和分析評價數據,進而反思和調整評價實踐。同時,建立教師之間的學習社區,促進教師分享自己的評價經驗和創新做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也是提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為應對在多樣化藝術形式中應用評價標準的困難,要求教師具備靈活運用和調整評價標準的能力,以適應不同藝術領域和學生個體的多樣性。為此,教師需要系統地學習和理解不同藝術領域的特點和評價需求,掌握如何根據藝術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和調整評價標準。同時,教師也需要學習如何利用學生反饋和評價結果來優化教學策略,確保評價活動既能夠準確反映學生的藝術學習成果,又能促進學生的藝術興趣和創造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PALM 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authentic assessment: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Practical Assessment,Research & Evaluation,2008,13(4): 1-11.

[2] 周文葉. 中小學表現性評價的理論與技術[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53-5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3.

[4] 諾曼·E.格朗倫德,蘇珊·M.布魯克哈特. 設計與編寫教學目標(第八版)[M].盛群力,鄭淑貞,馮麗婷,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63-69.

[5] 特蕾西·K.希爾.設計與運用表現性任務——促進學生學習與評估[M]. 杜丹丹,杭秀,譯.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54-79.

[6] 蘇珊·布魯克哈特.如何編制和使用量規[M]. 杭秀,陳曉曦,譯. 寧波:寧波出版社,2018:25-28.

[7] Judith A,Jay M.課堂教學評分規則——用表現性評價準則提高學生成績[M].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發展與學生成長的評價研究”項目組,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67-75.

本文系四川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2022年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區域教師評價素養提升研究”(課題編號:PDTR2022-26)成果之一。

(作者系:1.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2.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

責任編輯:孫昕

猜你喜歡
表現性評價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方式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利用云錄播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平臺
微視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表現性評價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教育實習與教師專業發展
淺析中職學生考試、考核評價策略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學生表現性評價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