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邏輯思考與路徑探索

2024-04-22 11:28何情張熙雨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路徑探索高質量發展

何情 張熙雨

摘 要: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擔負著龍頭作用,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又具有其特殊的時代要求。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是高校組織工作的必然要求,首都高校組織部門要對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和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任務,深化對高質量組織工作與高質量發展內涵邏輯的思考和實踐路徑的探索,更好地服務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首都高校;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內涵邏輯;路徑探索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指明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前進方向[1]。2023年6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系統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為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這兩次重要會議,對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也為高校組織工作明確了重要遵循和前進方向。高等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首都教育是全國教育的“龍頭”,首都高校云集,優勢突出,是“龍頭中的龍頭”。首都高校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決定了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具有其獨特的邏輯內涵和實踐路徑。

組織工作服務高校發展的內涵邏輯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校高質量發展,要將黨的政治優勢、理論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辦學優勢[2]。組織工作作為加強高校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高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1.強化思想武裝,為高質量發展凝心鑄魂。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加強黨員干部師生思想理論武裝作為頭等大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四為服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高質量發展把牢方向。

2.嚴密組織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固本強基。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學院黨組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機制,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夯實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3.堅持黨管干部,為高質量發展選賢任能。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堅持政治標準,激勵擔當作為,著力提升干部集政治能力、業務能力、行政能力和斗爭精神于一體的管理能力水平,為學校事業發展選優育強“關鍵少數”。

4.堅持黨管人才,為高質量發展集智聚力。著力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尤其是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結合高校辦學實際,堅持精準引育、高端集聚、人盡其才、分類卓越,為高質量發展聚好用好“第一資源”。

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要求

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意義和現實路徑要求,面向建設教育強國的使命責任,面向首都黨建的首善標準,面向首都高?!褒堫^”地位,面向“四個中心”城市功能定位,首都高校應該扎根京華大地,在服務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謀劃學校發展機遇與發展方向,在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下實現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1.在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中發揮高校功能。首都高校要將大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五大職能與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的功能地位深度融合。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成為全國政治中心建設的重要陣地;二是充分發揮文化傳承創新功能,成為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三是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合作,成為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重要窗口;四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成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

2.在提升對新時代首都發展的貢獻度中贏得發展支持。發揮首都高校的人才和科研優勢,推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貫通融合,實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提高教育供給與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培養符合首都高質量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二是聚焦基礎研究和“卡脖子”核心技術問題,實現更多原創性成果和“從0到1”的突破,助力北京成為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三是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發揮高校對急需緊缺人才、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以首善情懷聚四方之才;四是落實“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在講政治上做表率、做首善,并注重發揮高校智庫作用和首都區位優勢,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和首都發展的具體問題上提供智力支撐。

3.在協同融合的發展實踐中明確辦學特色和辦學定位。根據《2022北京市情數據手冊》,北京有研究生培養機構145所,普通高等學校92所,成人高等學校18所,高等教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首都高校應立足自身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堅持“差異化+協同融合”發展。從隸屬關系上看,北京有中管高校、部屬高校、市屬高校等不同類型;從辦學層次上看,有“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等多種分布;從學科特色上看,有涉及理、工、文、法、管、醫、語言、藝術等行業背景深厚的建校布局。首都高校不同的辦學規模、行業背景、學科優勢、區位特點等決定了首都高校差異化發展是其必然選擇;同時,高校云集的特點也為新時期首都高校優勢互補、學科交叉、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北京郵電大學與中央財經大學的“信息化+金融”聯合人才培養,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協和醫學院的“協和醫班”等探索都已初顯成效??缧?、跨學科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是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4.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拓展發展空間。土地資源是制約首都高校發展的最稀缺的資源之一,高端人才引進、平臺重器建設、育人環境提升均需要土地和空間資源的支撐。以學院路各高校為例,20世紀50年代規劃的校區面積已不能滿足新時代“雙一流”建設需求,北京市區“寸土寸金”的現實情況又限制了高校辦學空間的拓展。近年來,昌平大學城、良鄉大學城的建設為首都高校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校城融合的發展范式,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雄安新區的建設更是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校辦學空間拓展帶來了共贏發展的契機。首都高校應將自身事業發展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結合學校特色和辦學需求,加強區域規劃和功能優化,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拓展新發展空間、獲取新辦學資源。

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首都高校高質量發展

1.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充分發揮組織部門職能作用,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等作為首都高校組織部門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近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學校)建立集“理論學習、業務交流、工作部署、聽取意見”為一體的“學習日”制度,著力破解黨員理論學習與工作時間上的“工學矛盾”、理論學習和業務工作“兩張皮”、組織生活“吸引力不足”等問題,實現“學習日”與組織生活雙促進、雙提升,將“學習日”建設成為以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的有效載體和堅強陣地[3]。

2.著力建設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堅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選準用好干部,打造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和學校事業發展需要的干部隊伍。優化干部成長路徑,完善優秀年輕干部特別是“雙肩挑”干部的發現和跟蹤培養機制,進一步激勵擔當作為。2023年,學校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圍繞 “做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助力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調研,優化政治素質考察方式方法和測評指標,增強政治素質考察和學校事業發展的結合度。堅持事業為上,緊密結合中心工作,著眼事業發展后繼有人,選拔多名國家級人才擔任學院院長,推動一批優秀學術人才走上管理崗位。

3.加快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萍寂c人才是高校的重要優勢,首都高校人才密度大、層次高、門類全,與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集聚度高、協同性強、合作面廣,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與高校人才強校戰略高度契合,應在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引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營造一流人才發展環境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近年來,學校堅持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激發學院辦學活力,試點下放辦學自主權;堅持“破五唯”,推進教師分系列評價與發展;堅持系統思維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優化學科布局,建設科教協同平臺,圍繞學科和平臺引育人才。

4.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強化“?!骸怠比壗M織體系建設,規范學院議事決策機制,提升黨支部建設質量,把好教學、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項的政治關。加強黨務工作隊伍建設,選優配強二級黨組織書記,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配齊建強專兼職組織員隊伍。在推動學校事業發展和保障首都重大政治任務中,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大戰大考中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3,561名師生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關鍵抉擇”方陣任務、880名師生參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文藝演出、428名師生參與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服務,各級黨組織在做好疫情防控、守護校園安全等重大考驗面前切實發揮了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作用。

5.從嚴從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北京高校青年學生和黨員數量巨大,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為黨輸送新鮮血液。堅持以上率下突出重點,著力做好對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教師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堅持嚴把質量規范程序,將優秀青年學生吸納入黨。堅持抓好日常教育管理,著力打造信念堅定、政治可靠、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4]。學校著力吸納優秀一線教師和優秀學生入黨,師生黨員比例均居全國高校前列。在學校工作的兩院院士87%是黨員,長江學者72%是黨員,廣大黨員在教學、科研一線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6. 建設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堅持高質量組織工作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和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高校組織工作與各項事業發展同頻共振、一體推進,統一于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堅持“打鐵還需自身硬”,將政治站位與職責定位有機融合,建設“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模范組織部門和過硬組工干部隊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EB/OL].(2023-07-20)[2023-09-27]. https://www.ccps.gov.cn/xtt/202305/t20230529_158146.shtml.

[2]趙長祿.高校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2021(1): 106-113.

[3]趙罡,鐘玲,張義. 以 “學習日”制度強化師生思想政治引領[J].北京教育(高教),2021(6):63-64.

[4]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EB/OL].(2019-05-21)[2023-09-27].https://www.12371.cn/2019/05/21/ARTI1558449177626771.shtml.

(作者單位:何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組織部;張熙雨,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綜合管理部)

[責任編輯:卜 珺]

猜你喜歡
路徑探索高質量發展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獨立學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探究
高校語文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路徑探析
共享發展理念內涵、障礙和路徑探索
試論標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路徑
“概論”課貫徹愛國主義教育路徑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