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利益導向,深化員工激勵

2024-04-22 12:47湯凱寧丁糧柯
人力資源 2024年3期
關鍵詞:個人利益利益沖突管理者

湯凱寧 丁糧柯

從某種程度來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利益緊密相關,或者是個人利益,或者是集體利益。因此,如何處理好利益關系是每個組織在生產實踐活動中應關注的重要問題。企業發展的速度、質量、穩定性受員工利益分配協調性的影響,而在利益分配中,管理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要處理好管理層與基層之間的利益關系,還要協調好各層級內部個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及企業與外部的利益關系。企業內部利益關系往往錯綜復雜,正確處理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是企業維持運轉的關鍵。對于管理者與企業利益而言,如果企業發展更多是為管理者個人利益服務,就會使他人利益不斷受到侵蝕,造成利益的直接沖突;對于員工個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而言,協調的利益關系可促進企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企業工作效能。所以,建立管理者與企業之間的共生關系,確保員工之間的利益分歧在可控范圍內,均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協調利益關系的建立與維護不僅要求企業管理者有靈活的處理能力和較強的協商技巧,還要求其能夠建立和完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機制,使之成為維護企業穩定發展的保障。

管理者不同于企業里的一般員工,他們居于法定或實際上的企業中心地位,相對而言,其地位和責任高于普通員工。管理者是企業利益分配方式的制定者,企業中各種利益矛盾都需要管理者牽頭解決。解決企業內部利益沖突的根本途徑是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構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時,加快企業發展步伐,擴大利益對象的有效供給,塑造公平、公正的企業文化,確保管理者與企業發展之間和諧共生也十分重要。

激勵的利益基礎:做大蛋糕,增加利益分配空間

經濟發展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根本辦法之一。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做大蛋糕”這一根本途徑,擴充利益空間,提高利益對象的有效供給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企業內部多元的利益需求,緩解企業內部緊張的利益關系。企業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視企業的生產性活動,因為物質利益是基礎,大部分員工工作的主要目的還是生計,具有獲得合理勞動報酬的需求,而升職加薪無疑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激勵方式,可以讓員工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管理者的肯定,自己獲得了實際性收益,這有助于緩和利益沖突導致的緊張氛圍。

如近年來,白酒行業擠壓式存量競爭態勢正在持續演進,行業格局正在加快重塑。五糧液公司為了筑牢品牌自信與品質自信,提出引導和重構濃香型白酒在消費群體中的價值認知,做大濃香型白酒的市場“蛋糕”,為提振企業員工士氣奠定物質基礎。

激勵的利益共識:營造氛圍,形成利益共享企業文化

觀念性要素是防止利益沖突的思想基礎,對人的利益觀進行正確引導可以有效協調利益關系。利益沖突發生的可能性和激烈程度取決于人的思維方式對自身行為的限制性。

首先,管理者應善于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使其能夠正確看待和處理好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要注意自身與企業員工之間利益關系的協調,理順同級之間、上下級之間的利益關系,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確保員工的逐利行為在合理限度內,以達到彼此間的協調。其次,管理者還應組織員工參加培訓,使員工通過學習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從而提升自身專業技能與工作效能。最后,對于員工渴望挑戰與發展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適度安排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工作,讓他們可以此檢驗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并同時實現對其價值的挖掘。企業員工的需求往往是復雜多變的,管理者應善于從多角度了解和解讀員工的個性化訴求,進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激勵方案,切實滿足員工的合理需求。

激勵的利益落實:分好蛋糕,建立利益協調機制

●管理者要明確利益協調的目標

利益協調過程就是把各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調整并使之秩序化的過程。直接目標、核心目標和最高目標組合而成的目標體系構成了利益協調的綜合目標。第一,利益協調的基本目標是要降低利益沖突的程度。制造利益差異是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促進資源有效整合的必要手段,但管理者需要通過理性手段將利益差異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差異懸殊容易造成企業內部矛盾激化,環境失序。第二,利益協調的核心目標是構建合理的利益制度,利益制度應面向所有人,為每個人提供均等的機會,并著重關注弱勢群體利益,力爭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兼顧。第三,利益協調的最高目標是保障集體利益。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是維護各方主體的共同利益,即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同向而行。為此,管理者應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協調好員工短期利益與企業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

●構建利益沖突預防制度

第一,建立良好的利益激勵機制。企業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考評機制,做到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定期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對考核結果優秀者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回報;另一方面也應該加大對不良競爭的懲罰力度,尤其要嚴格查處公共領域內的利益侵犯行為,通過正激勵與負激勵的結合,更好地發揮激勵機制在利益沖突防范中的保障作用。第二,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機制。信息不對稱容易阻礙管理者對企業利益分配狀況以及員工訴求的了解。為此,管理者應優化組織結構,構建網格化的信息溝通機制,為員工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溝通反饋渠道,以加強對員工訴求的了解,以及有利于盡早發現利益沖突,實現早預防、早介入、早處理。

如濟鋼集團通過強化風險研判,建立了風險信息匯集分析機制與預防處置機制,從源頭上有效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多次把不穩定因素迅速排除。

●健全責任追究制度

企業是公共領域中的實體,其利益主要以集體利益的形式體現。管理者在企業發展中具有引領職能,其不能僅考慮自己任期的業績,而應總攬全局,統籌前任、顧及后人,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目標與責任是統一在整個企業發展歷史過程中的,這樣才能避免“一任領導一張藍圖”的情況。因此,企業應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一旦發現問題,即使管理者已經離任,也要嚴格審查其在任時的情況。

如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不斷健全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責任追究報告機制,明確實時報告和定期報告的工作要求,注重提高制度執行力和剛性約束力,加大違規問題線索查辦力度,強化懲治教育作用。

●完善監督與反饋機制

不同形式、程度的利益沖突往往伴隨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在利益矛盾處理工作中,一些員工會礙于管理者的權威而出現“表面求同,實則存異”的情況,以致矛盾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容易在后續越積越深,使矛盾升級。因此,企業應建立監督執紀問責制度,即管理者在處理好利益矛盾、糾紛后,還應進一步開展后續跟進工作,通過過程監督與獲取反饋信息,實現對利益沖突的進一步控制,以及對相關主體利益訴求的把握與平衡。

如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建立了黨委全面監督、紀委專責監督、職能部門聯動監督的體系,嚴格監督集團各級管理者在煤炭銷售、工程建設、物資采購、招投標等領域行為,嚴防管理者侵害員工利益行為的發生。

作者1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 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作者2單位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政治學教研部

猜你喜歡
個人利益利益沖突管理者
社會關系在分析師調研過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沖突和信息優勢的視角
集體主義話語權的重構
先占制度的法律探究
劉明懷: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當有所作為
社會質量理論視角下鄉村社區治理中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統一
高校防止利益沖突的對策研究
“三公”消費領域的利益沖突研究
管理者當有所作為
給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