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整體推進項目學習實施質量的調查研究

2024-04-22 13:40張麗莉
中國教師 2024年4期
關鍵詞:豐臺區教研素養

張麗莉

項目學習被認為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實現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培養未來人才最基本的路徑。2021年7月,北京豐臺與北京海淀、上海黃浦、浙江溫州、山西晉中等地方教育部門成為全國首批指向核心素養的項目學習區域整體改革試驗區。該項目最大的特色是構建了局長、校長、學科專家、教師與學生素養測評團隊系統,旨在以證據刻畫項目學習整體推進中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變化、教師教學行為及專業素養的變化,并對項目學習的實施效果進行科學評估,基于數據改進項目實踐。本研究基于兩次測評數據①,從學生和教師的角度透視豐臺區開展項目學習一年多以來的實施情況和質量,以期為持續推進項目學習匯聚科學證據,思考項目改進的路徑和策略。

一、研究設計

1. 測評對象

測評對象為2021年9月升入初一年級的學生以及相關學科教師。初一年級13所領航聯盟實驗校,62個班級,共2180名學生、30名實驗教師參加測評。除少量新加入的學生和教師以外,所有測評對象均參與了2021年10月的基線測試和2022年6月的第二次追蹤測試。

2. 測評內容

測評主要考查學生的5C核心素養〔包括“文化理解與傳承(Cultural competence)”“審辨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新素養(Creativity)”“溝通素

養(Communication)” “合作素養(Collaboration)”〕和必備品格、關鍵能力[1]21,并通過相關問卷了解學生和教師對項目學習的態度、理解,以及參與方式、項目開展方式等。試圖回答以下問題:豐臺區項目學習的實施質量如何?豐臺區項目學習推進的影響因素是什么?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否有所提升?

3. 測評方式

所有測評內容均采用線上作答的方式。每位學生需先完成45分鐘的高階能力測試,再分別完成兩場40分鐘的學生問卷測試。此外,參測學生的相關學科教師需完成一份50分鐘左右的教師問卷。

4. 測評工具

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測評模型以北京師范大學劉堅教授團隊提出的“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理論基礎[1]26。5C核心素養從不同角度刻畫了21世紀人才必備的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包括“社會責任感”“堅毅品質”及“好奇心”。關鍵能力包括“文化理解與創新”“建模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調研團隊通過對項目學習實施現狀、學校因素、個體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的問卷調查,分析影響項目學習推進的關鍵變量,從區域實踐角度進行原因剖析,抓關鍵問題,指引改進方向。

二、測評結果與發現

1. 項目學習的實施質量:總體水平較高,各校優勢具有差異性

測評從項目特征、學生參與項目的方式、學生對項目學習的認同度、項目開展學科的課堂“黃金標準”表現度幾個維度計算學生在題目上的平均得分,并以此匯總形成學校開展項目學習的實際得分。測評采取百分制,分數越高,代表學校項目學習的實施質量越好。

(1)項目特征

參與測評的學生中85%的學生認為項目中要解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校48和校43均有88%的學生認可項目問題的挑戰性,為最高比例。參與測評的學生中27%的學生表示經常在課后投入精力對項目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探究,校40的學生在課后持續進行項目探究的比例最高,為37%。參與測評的學生中36%的學生認為項目要解決的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校56的項目與生活的緊密度最高,為41%。

(2)學生參與項目的方式

參與測評的學生中29%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提出研究問題,其中校40的學生主動提出研究問題的比例最高,為41%。參與測評的學生中87%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個人或小組討論確定了研究問題。校47和校43的學生選擇“在教師指導下,經過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確定了研究問題”的人數比例最高,為49%。

(3)學生對項目學習的認同度

參與測評的學生中73%的學生希望繼續開展項目學習,其中非常希望開展項目學習的學生比例為35%,比較希望開展項目學習的學生比例為38%。認同度最高的三所學校為:校52(43%)、校43(42%)和校42(40%)。

(4)項目開展學科的課堂“黃金標準”表現度

參與測評的學生中78%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中主動發表過觀點,校48的學生比例最高,為86%。64%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通過演講、海報等方式展示給別人,5所學校在此標準上的比例都達到了68%,超過區域平均水平。85%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同學們會評價、反思、交流學習過程。92%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教師會引導學生尋找不同答案。有4所學校超過區平均水平。

(5)學校開展項目學習總體質量分析

豐臺區項目學習質量總體平均得分是61,各校的得分介于57至65之間。其中,三所學校超過了區平均水平,分別為校48(65)、校43(64)和校49(63)。

2. 項目學習實施的影響因素:區域和學校推進力度強,激勵制度有待完善

(1)教師感受到的學校支持

在經費保障上,校49(33%)、校52(33%)、校54(33%)的比例較高;在校本教研上,校56(100%)和校48(50%)的教師表示每周多次開展相關校本教研;在績效考核上,校54(33%)和校48(48%)的教師表示學校會將參與項目教學的表現納入考量內容。

(2)項目學習的區域支持

在教研支撐上,豐臺區教師在四個試驗區(指北京豐臺、上海黃浦、浙江溫州、山西晉中四個試驗區,下同)中參加教研的時間最長,各項教研時長均高于平均值,主要以區域教研為主,55%的教師接受了專家的直接指導。豐臺區項目學習經費支持、物質支持、資源支持、政策支持的比例均為四個試驗區最高,但在激勵制度上偏弱。

3. 項目學習的實施效果:實驗校指標優于對照校

根據豐臺區學校開展項目學習的情況以及“學校在區縣內的水平”“學校平均家庭條件分類”兩個變量的情況,共形成了6組配對校(校47、校48、校49被認定為辦學水平優秀的學校,未納入配對組)。項目學習實施效果的測評主要針對實驗校和對照校進行橫向對比分析。

從6組學校項目學習的實施效果對比來看,開展項目學習的實驗校大多數指標的進步優于對照校。尤其是合作素養,所有實驗校表現均優于對照校,創新素養和溝通素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上,實驗校和對照校未出現較為明顯的差異。

三、測評結論與改進建議

1. 測評結論

(1)豐臺區整體推進項目學習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通過數據分析,73%的學生希望繼續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科實踐,學生認同感較高。開展項目學習的實驗校學生在5C核心素養和必備品格、關鍵能力上的進步總體優于未開展項目學習的對照校學生。合作素養的表現最為突出,其次為文化理解與傳承、創新素養和溝通素養,審辨思維、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未出現顯著性差異,是未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和著力的方向。

(2)豐臺區領航聯盟實驗校項目學習實施質量總體較高,對項目學習特征和標準理解有所差異

大多數學校項目驅動問題的設置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項目的真實性與實踐拓展性有待提升,大多數項目的探究僅停留在課堂,沒有與學生生活發生緊密的聯系。小組協商確定研究問題的氛圍基本形成,學生個體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師在課堂注重引導學生批判性思考,尋找不同解決方案,注重交流、分享、反思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初步形成了開放性、批判性和合作性的課堂特征。

(3)豐臺區區域和學校整體推進項目學習的力度強、范圍廣、質量高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豐臺區組織項目學習教研活動的時長在四個試驗區中最高,各單項教研活動如區域教研、校本教研和專項活動教研時長均超過其他區域。在保障支持方面,豐臺區購買相應學習材料、提供項目設備、邀請專家指導均達到了100%的比例,除激勵制度和信息資源支持以外,均處于四個試驗區的首位。

2. 改進建議

(1)創設真實挑戰性情境,常態化實施項目學習

真實性是項目學習的黃金標準之一,它直接決定了學生對項目的認可度和項目實施的質量。梳理學科核心素養和大概念之間的關系,提煉出具有真實性、挑戰性和開放性的驅動性問題是每個實驗教師的基本功和必修課。在真實性的選擇上可以從以下幾個要素去思考:一是情境真實;二是完成的任務或采用的工具真實;三是成果對現實世界產生了真實影響;四是符合學生個人的真實興趣。要素涵蓋越多,項目的實施質量和效果越好。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學生的審辨思維、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待提升,這三類素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強調長周期對學生的干預和影響,強調學生在面對不同情境時理性分析、慎重考慮、做出決策的能力。因而,不斷提高教師常態化實施項目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教師開展項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效能感是培養學生這三類素養的關鍵。

(2)以實證分析改進區域和學校推進重點,進一步開展專項研究活動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豐臺區高度重視項目學習的整體推進工作,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形成了融“行政—教研—科研”于一體的組織機構,為推進項目學習打下了堅實的運行基礎,支持和保障力度居試驗區首位。通過各實驗校對項目學習特征和黃金標準體現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各校的理解和實踐水平存在差異。未來將基于數據表現,對各實驗校依據“同質原則”實行“小集群”指導,鼓勵“小集群”學校聯合舉辦項目學習研討活動,聚焦重點問題,逐個突破難點,不斷增強區域支持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尤其要聚焦學生拔尖創新能力的培養,開發與國家未來發展所需的“卡脖子”技術以及關鍵領域的基礎性、戰略性人才需求相關的項目學習主題,引導學生以“科學家”“工程師”“科研員”的視角思考學科知識體系,開展團隊合作,提升學生在感興趣的關鍵領域的學術素養和問題解決能力。

(3)推動豐臺區項目學習評優方案的全面實施,加大激勵保障政策支持

從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教師對豐臺區整體推進項目學習的頂層設計和各項制度表示認可,但希望能在鼓勵激勵制度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注。目前豐臺區已經開始實施《豐臺區項目學習評優方案》,從優秀聯盟學校、優秀種子教師、優秀教學案例、優秀學生作品四個維度來進行量化評比,推進激勵措施的不斷完善,鼓勵更多的學校能夠主動為項目學習的常態化校本實施助力,優化學?,F有的獎勵和分配機制,用更加合理的分配激發教師的主動性,主動為教師搭設平臺,增進教師的職業效能感和成就感。區校形成合力,共同促進豐臺區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銳,劉堅,白新文,等.“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研究設計[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2).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一般課題“中小學教研機構科研成果轉化為教研資源的路徑研究”(課題編號:CGDB202040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院長助理、科研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趙繼瑩

猜你喜歡
豐臺區教研素養
豐臺區各級工會為防疫一線送上“娘家人”慰問
北京市豐臺區少年宮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北京市豐臺區超聲質控調研分析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北京市豐臺區語言文字工作導覽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