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

2024-04-22 22:33馬良娟
家長·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跨學科學科評價

馬良娟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各門學科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笨鐚W科強調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整合在一起,用以解決實際問題或完成具體任務。通過跨學科主題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提升對區域的整體認知,建立各學科的知識連接。

本論文通過對初中地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探索,分析教學設計、實施策略和效果評價,包括探討跨學科主題選擇的原則和方法、分析有效的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評價與反饋機制、總結實踐案例的教學經驗和啟示,旨在為初中地理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一、理論依據

(一)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認知心理學等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理論依據主要來自建構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等相關領域??鐚W科主題學習強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和完成任務過程中通過探究、合作和反思等方式,自主地構建知識體系。認知心理學則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如注意、記憶、思維和解決問題等,為跨學科主題學習提供了關于學生如何整合不同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啟示。

(二)地理學科的特點和價值:培養空間思維、環境意識和全球視野

地理學科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價值。首先,地理學關注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涉及空間分布、相互關系和時間變化等多個維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其次,地理學關注地球環境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使學生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從而培養環保意識

(三)跨學科整合的理論支持:多元智能理論、STEAM教育等

跨學科整合是實現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關鍵。多元智能理論為跨學科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為不同學科往往對應著不同的智能類型。此外,STEAM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強調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融合在一起,以解決實際問題或完成具體任務。這一理念為實踐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鑒。

二、實踐探索

(一)跨學科主題選擇的原則和方法:結合學生興趣、社會熱點和學科特點

在初中地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探索中,首先要進行跨學科主題的選擇,選擇原則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結合學生興趣:選擇與學生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密切相關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如結合學校及周邊發生的自然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二是關注社會熱點:選擇反映社會現實和未來發展需求的主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全球意識;三是體現學科特點:選擇能夠體現地理學科空間思維、環境意識和全球視野等特點的主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跨學科主題選擇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教師引導: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關注跨學科主題的重要性和價值;二是學生參與:鼓勵學生提出跨學科主題的建議和想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專家指導:邀請地理和其他學科的專家,對跨學科主題進行評估和指導,確保主題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二)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任務型教學、項目式學習、案例分析等

在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注重任務型教學、項目式學習和案例分析等策略的運用。其中,任務型教學強調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來達到學習目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項目式學習則要求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案例分析則通過分析具體的地理現象和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和技能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支持。

(三)教師角色的轉變:從知識的傳授者到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主題的探究和實踐,同時組織和協調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足夠的支持。

(四)學生評價與反饋:過程性評價、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

為了全面評價學生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的表現和發展,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參與度、合作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等。同伴評價則讓學生相互評價和反饋,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自我評價則有助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培養自主學習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針對性的反饋和支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實踐案例分析

課堂教學案例:

本節課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落實《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閱讀某地區氣溫數據資料,并據此繪制氣溫曲線圖,說出氣溫隨時間變化的特點?!边@一課標的要求;通過知識拓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等環節,培養落實課標要求的“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等核心素養。筆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學校操場的白楊樹不同季節的奇妙現象,讓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校園,在興趣的驅動下通過觀察圖片來發現“白楊樹春季由下往上綠,秋季下面的樹葉落的晚”這一奇特現象。學生腦洞大開,發散思維,從不同學科尋找答案。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會將地理學科的氣溫、風,生物學科中植物營養物質的運輸,物理學科中動力做功等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將各學科知識融合做出較為合理的解答:根據“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的原理,春季氣溫回升時白楊樹靠下的枝葉最先回暖發芽、生長,秋季氣溫下降時靠下面的枝葉后落;植物生長水分和無機鹽是從根部輸送到莖葉,在水分和無機鹽不夠充分或者動力不足時,首先到達離根部最近的莖葉。除此之外,筆者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環境,周邊是東西向的高層樓宇,“狹管效應”作用可能會使白楊樹周圍的風力較大,白楊樹上部枝葉因擺動幅度較大而更易掉落。

筆者還設置跨學科內容,讓學生有意識地認識到各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將各學科知識密切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真實且熟悉的教學情景,感受到地理學科的生活性,也讓學生有意識地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積累生活經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整個教育過程如表1所示。

四、實踐效果與啟示

第一,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提升:跨學科主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師關注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讓學生更愿意投入到學習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同時,跨學科主題學習強調解決實際問題和完成任務,使學生能夠看到學習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習動力。

第二,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跨學科主題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分析復雜的現象和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這些經歷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對未來社會挑戰的能力。

第三,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跨學科主題學習推動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需要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合作和交流,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和教育視野。這些經歷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能力。

第四,對初中地理教育的啟示:加強跨學科整合,提高地理教育的實踐性和針對性。初中地理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和實踐能力,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選擇具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的跨學科主題。同時,改革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果。此外,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能力,為跨學科主題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五,對未來地理教育的展望:深化跨學科整合,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地理人才。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科技的發展,地理學科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應對未來社會挑戰方面的作用將更加凸顯。因此,未來的地理教育應繼續深化改革,加強跨學科整合,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地理人才。

五、結語

初中地理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實踐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支持。同時,初中地理教學應加強跨學科整合,提高地理教學的實踐性和針對性,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地理人才。

猜你喜歡
跨學科學科評價
【學科新書導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超學科”來啦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