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家精神引領,培育“好校長”

2024-04-23 06:50鄧阿嵐謝紅芬
教育家 2024年13期
關鍵詞:校長種子科學

鄧阿嵐 謝紅芬

近年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工作,努力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的教育家型校長,助力區域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云南省“萬名校長培訓計劃”是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頂層設計和引領下,對新時代校長培養作出的一項有益探索。項目自2018年9月啟動,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10000名全省中小學校(園)長 培訓。這10000名校長就如同10000?!胺N子”,播撒在云南紅土高原上,承載著基礎教育發展的殷切希望。

長期跟蹤調查發現,他們在培訓返崗后逐漸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與學校結為生命共同體相伴成長,為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新變化。在此過程中,教育家精神是實踐的源泉,引領著邊疆民族地區的校長們不斷突破外部環境制約、內生動力不足的困境,扎根地方土壤成長成才。

仁愛精神:種子成長的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仁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自古以來師道傳承的重要精神內核?!胺N子”不僅是生命力的象征,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教育工作者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下,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中汲取力量,懷有仁愛之心,堅定教育信仰,相信正確的教育道路必會收獲希望,將教育家精神化為實踐動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X校長參加培訓時,剛剛從普通教師走上校長崗位,內心還帶著些許焦慮與不安。通過學習,她凝練了自身的教育思想:守住根、打開窗,讓鄉村教育自然生長。返崗后,她面臨的實際困難遠遠超出了預期。山區教學資源匱乏、教師思想觀念有待提升、大家和小家之間難以兼顧……面對這些困境,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給予了她力量:再困難也要堅守,讓山區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讓優秀民族文化的根脈綿延不絕。在“大愛”的驅動下,她用心梳理學校的現狀和困境,科學制定學校發展規劃,積極爭取外界資源,和師生同心共創,用優秀民族文化作為精神連接守住“根”,用閱讀思考打開“窗”,建構了師生感興趣的、有生命力的閱讀課程體系,促進鄉村教育蓬勃發展。

勤學精神:種子成長的基礎

勤學是一種刻苦學習、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行為。在終身學習時代,校長實現生命質量提升、主動發展和精神解放的理想路徑就是學習。培訓結業并不代表學習的結束,而是新征程中學習的開始。本項目培訓專家朱永新教授曾提及:“閱讀是整個教育的基石。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鼻趯W精神激勵著中小學校長在培訓返崗后持續加強自我學習,保持閱讀與思考的習慣,并結合實踐進行反思,不斷提升本土化教育領導力。同時,校長們還用勤學精神影響和帶動著學校師生的閱讀與學習生活,從根本上加強了他們對先進教育理念的認同感,讓培訓成果轉化走深走實。

譬如,保山騰沖Y校長從師范院校畢業后,回到邊境小山村從教。20余年的從教經歷讓她明白:不讀書的教師教不出會讀書的孩子。通過項目培訓,她從理論的高度對閱讀有了全面系統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不讀書的校長帶不出好的學?!?,最終凝練了以閱讀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她越來越愛讀書、會讀書,跟著書本不斷成長,并在學校全面推進立體閱讀項目,獲得全國“十佳最美校園閱讀推廣人”稱號。閱讀成就了她,也成就了學校,她感言:“閱讀讓我更幸運?!?/p>

篤行精神:種子成長的關鍵

篤行精神強調經世致用,是一種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地踐行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從長遠來看,只有校長將培訓成果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培訓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而環境差異越大,將培訓成果運用于實踐的難度就越大。在此情況下,更需要校長迎難而上,弘揚篤行精神,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前行。

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S校長為例,在剛剛培訓返崗后不久,受怒江邊遠山區環境制約,他一度感到“心里失落,本來有一腔熱血,結果什么也改變不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努力邁出了第一步,帶頭在困難中不斷前行,在行動中不斷探索,也不斷地完善自我。一年后,他從副校長升為正校長,這讓他深刻認識到:“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只要想干,就不是問題。自己帶頭去干,事情就越來越好干?!彼\用培訓所學,在學校實行制度化管理、制造儀式感、建設少年宮、改進大課間、實施分層教學等,讓學校的教風和學風都得到了明顯改善。S校長也更加充滿信心,目前最大的愿景就是要把學校打造成“校長的搖籃”。

科學精神:種子成長的方向

科學精神是指尊重科學、遵循規律,以科學為行動準則的精神??茖W精神誕生于科學領域,但早已不局限于科學領域。弘揚科學精神,對教育管理實踐有著重要意義。校長如果培訓返崗后沒有清晰的思路,沒有長遠、系統的規劃,培訓收獲的新思想越多,就越容易迷失方向,可能會將次要工作當作主要工作,實施起來雜亂無章,最終導致教育理念落實不到位。對此,校長們應在科學精神的指引下,結合學校實際理性分析、合理取舍,做出科學、系統的培訓成果遷移設計。

例如,楚雄祿豐L校長在培訓中形成了“做有溫度的德育,講有故事的課堂,筑教師成長平臺,奠學生發展之基”的教育思想。返崗后,他與領導班子梳理了學校近期發展目標和遠期發展目標,以精細化管理為切入口,以骨干教師培養為著力點,以名師引領為助力,以教學改革為窗口,將自己的教育思想內化到學校發展規劃中,形成一整套落地實施的方案,使學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其經驗值得借鑒。

創新精神:種子成長的動力

創新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的一個鮮明標志。陶行知先生指出,第一流的教育家必須“敢探未發明的新理”,即具有創新精神。然而,創新不僅僅是開拓,也是在舊理論的基礎上解決現實問題。學員們需把培訓學習的成果融合進課堂改革當中,進行新的創造。

從實踐層面來看,創新精神對“種子”成長的引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被動走向未來”變為“主動走向未來”,許多優秀學員在創新精神指引下,調整心態、轉換思想,以主位的視角思考問題,在本土化語境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建立支持性的環境氛圍,走出先進理論難以運用于邊疆實踐的困境;二是從“差距思維”轉向“特質思維”,立足地脈和文脈,發現所在學校的特質,從特質中尋找信心,而不是一味與優質學校比差距而望洋興嘆、止步不前;三是立足實際進行創新,不僅有創新的魄力,更注意創新的方式,針對學校實際情況,按照從易到難的原則,在引導中慢慢革新,逐步打破慣性思維。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Z校長說:“返崗后最成功的事情就是重新推進課改。一開始老教師不太理解,集體抵制,覺得教了一輩子的書都是那樣教的,不愿配合課改。我就從年輕教師入手,逐個做思想工作,經常在和他們的聊天中談到別人是怎樣改的。年輕教師進步很快,老教師看到后也慢慢轉變思想,主動融入課改。漸漸地,課改效果已經反映在學生充滿笑容的臉上?!?/p>

猜你喜歡
校長種子科學
桃種子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可憐的種子
科學拔牙
論校長的修養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校長給力“九個一”
衰落的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