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日?;c在地性:生態藝術美學的三個重要發展趨勢

2024-04-23 04:36孫曉娜
齊魯藝苑 2024年1期
關鍵詞:日?;?/a>發展趨勢數字化

摘 要:“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參展作品具有多元創新性,其中,生態藝術美學的創新特點較為突出。文章以此為契入點,梳理、研究生態藝術美學的三個重要發展趨勢:審美媒介數字化、虛擬化程度加強,生態藝術審美的日常生活化,以及全球視域中藝術在地性生態美學特征的典型化,思考探索當代藝術創新與突破的新維度、國際生態藝術美學話語體系的建構,及其與城市和國家文旅、美育共生共建的新路徑。

關鍵詞:濟南國際雙年展;數字化;日?;?;在地性;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J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236(2024)01-0071-04

“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以下簡稱“雙年展”)引發了摩肩接踵的觀展熱潮。其原因在于參展作品具有多元創新性,其中一個重要的維度就是生態藝術美學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鮮明觀點,以新時代新的生態觀賦予生態藝術美學新的內涵,同時還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保?]這對于藝術家開展生態文明主題的藝術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和啟示意義。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以藝術的當代視角審視生態現象,思考生態問題,積極參與到新時代生態文明的建設中來。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體現并推動著生態藝術美學發展的三個重要趨勢:審美媒介的數字化、虛擬化程度加強,生態藝術審美的日常生活化,以及全球視域中藝術在地性生態美學特征的典型化。

一、審美媒介數字化、虛擬化程度加強

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非常典型的特征之一是科技為藝術賦能。山東美術館相關數據顯示:“最受觀眾歡迎的大體量裝置和影像類作品數量較首屆雙年展增加約三分之一?!保?]包括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在內的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了藝術審美媒介的跨越式發展。藝術審美的媒介由物質實體向現實與數字虛擬交織的趨勢日益凸顯。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認為:“如果對媒介的本質及其運作方式缺乏理論理解,那么人們在理解當今社會、文化及經濟形式時就會愈覺其困難?!保?]可見,新媒介的出現和發展對“當今社會、文化及經濟形式”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還引發了藝術時空概念的根本性變革?!杜=蛩囆g史》主編肯普(Martin Kemp)指出:“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于20世紀初在物理學和繪畫兩個領域中同時經歷了根本性的和摧枯拉朽式的變革?!保?](P1)中國古代美術作品中的散點透視方式曾為觀者帶來“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視覺與思想、精神的跨時空審美體驗。在當代社會,藝術媒介的巨大變革使觀者得以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徜徉在真實時空與數字虛擬時空的交織之中,或許可以稱其為虛擬化、數字化的“真實”。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的策展理念和參展作品中所蘊含的生態藝術美學思想,也因為科技和新媒介的加持以及時空觀念的變革,而強化了其審美教育意義和藝術感染力。雙年展策展人之一、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魯曉波認為:“數字媒介這架強大的時空機器擁有征服時空、重組感官的力量,它以虛擬的方式重塑人的注意力和情感,進而承載思想的生成和表達?!保?](P30-31)

雙年展策展人之一、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在談到“濟南雙年展新媒體部分策劃理念”時說:“濟南國際雙年展作為當代藝術展,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動用新媒體、新技術和新觀念來展示一種對世界未來和人類發展的探索?!保?](P37)Black Void(洪昀、蔡藝璇、王圓圓等)以有聲雙頻影像、信息圖表作為表現方式的《大氣煉金術》作品,以全球幾百個城市的氣象數據以及二氧化硫和粉塵氣溶膠等的變化數據作為數字化呈現的基礎,展現出因工業化和荒漠化程度的差異所引發的數字云的形態、色彩、運動方式和質感的不同程度的變化。關乎多項氣象、氣候變化關鍵指標的數字云成為生態藝術審美和批評的對象。其藝術表現也因為數字化的方式緊密地聯系了藝術與氣象、氣候的變化,從而以云端無數的虛擬節點連接了藝術、科技與自然以及個體行為和人類共同的命運。Black Void嘗試以NFT的數字藝術形式向受眾展示自己關于當下和未來的思考,以虛擬與現實相交織的審美體驗方式,使受眾感同身受地觀照和感悟個體生命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受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藝術家的生態美學觀念。薛雷的《愚人船之河》以“愚人船”之殤為媒,建立了中世紀和當今疫情之間的意象聯系,并以互動虛擬的數字化藝術表現方式,將西方古代人文和以瓷器元素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相關聯,展現出藝術家對疫情的反思和對藝術之用的追問。

數字虛擬與現實時空的藝術探索和審美表現,在幫助人們享受極大豐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全方位激發了人體各個感官的潛能及其相互之間的聯動,引發了審美及其體驗方式的巨大變革。受眾的視覺、心理和精神獲得了更加立體、多元的審美愉悅。他們沉浸于新媒介場域、新時代語境中,擁抱新科技,享受著主客與虛實“兩相忘”的、同異時空交互的審美體驗和參與之感。受眾的身心與虛擬時空、現實世界相融相生,打破了時空以及真實與虛幻的界限。

二、生態藝術審美的日常生活化

中國生態美學“真正快速發展、蓬勃發展是21世紀的事情,從 2001年開始,特別是2007年黨的十七大召開,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引導下,在全國范圍內,生態美學研究得到了蓬勃發展”[7]。在生態美學觀念的影響下,中國生態藝術美學也得到了較大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自覺地將生態美學觀念運用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并在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反思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和媒介語言等,推動了生態藝術審美日常生活化的進程。

從雙年展的參展作品來看,生態藝術的主題、媒介材料等均呈現出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發展趨勢。例如,徐國峰《景觀墻》和《母子》兩件作品的主題和藝術媒介的選擇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以日常廢棄的塑料玩具作為主要媒介語言,使觀者更加直觀、深刻地感受到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巨大危機。他以陌生化的視角將日常的母子情與生態問題進行并置、夸張和對比,引發了視覺和心理的強烈沖擊。又如,蔡玉水《藝術也瘋狂——藝術家的鄉村實驗》以電影、雕塑、設計手稿、大地藝術和裝置等綜合表現的方式為受眾營造了“藝術改變鄉村”的沉浸式審美體驗語境。受眾在虛實、同異時空的交織和多感官的聯動中,感受著藝術改變鄉村日常生活的神奇力量,思考著人類活動對于鄉村生態的多重影響和作用。生態藝術美學場域在藝術家和受眾的共同參與中建構完成。

此外,郭振宇的《河》以來自自然、原生態的質料媒介進行創作。該作品表明了生態文明本就是宇宙秩序和日常生活正常運轉的應有之意,展現出藝術家關于“人類怎樣與自然相處,才能保證文明的延續”的思考。董仲舒曾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了“人副天數”的觀點:“人有三百六十節,偶天之數也;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川谷之象也;心有哀樂喜怒,神氣之類也。觀人之體,一何高物之甚,而類于天也?!保?](P474)郭振宇在現當代科技成果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和思考人的生理結構與宇宙、銀河系等構成體系之間的共同之處。他意識到,包圍我們的整個時空,大到宇宙,小到一朵花,甚至是一個量子的內在規律和秩序之間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他將這種思考運用到自己對于藝術多維視角的發掘和藝術表現形式的創新之中。郭振宇暢想,如果將來科技更加發達,宇宙萬物都將成為信息的載體。屆時,所有的界限和時空都將不復存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也將進入高維狀態。同時元宇宙革命也將更加徹底,新的生存時代和新的能量場也將出現,整個宇宙的整體性和生態性都將會進入高級狀態。因此,他強調材料是有料性的,藝術家與創作媒介材料之間應該是交流互通的關系,而不僅僅只是使用和被使用的關系。如此,來自自然和生活的本真材料才能通過藝術創作真正參與到真實的日常生活之中,從而實現日常生活審美的生態化。

可見,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們嘗試以陌生化的生態視角重新審視日常生活,帶給受眾多維多元的生態美學思考。這一方面反映出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運用生態美學觀念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則映射出受眾對于生態藝術美學觀念的接受程度也得到了大大提高。藝術家與受眾共同推進著生態藝術審美日常生活化的進程。

三、全球視域中藝術在地性生態美學特征的典型化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里希認為:“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保?](P21)“觀念和要求的變化”改變甚至是重塑著藝術形式,乃至整個社會。隨著諸多生態問題的出現及其帶來的嚴重后果,藝術家開始以藝術的方式進行反思,并在不斷的反叛與重構中將生態的視野與意蘊納入藝術美學范疇和美感生成機制。他們堅持思考和試驗如何借助科技的創新和新媒介的迭代,推動生成自然、生態運轉的社會可持續發展機制,探索文化藝術的多維創新視角。這一美學觀念和意識上的重要轉變從雙年展“共生世界”的主題選擇便可窺豹一斑。恰如雙年展策展人之一、山東美術館館長楊曉剛所言:“當今世界,形勢復雜,地區沖突不斷,能源匱乏枯竭,世界經濟低迷,人類需要共同面對這些政治經濟危機、生存安全危機,人類越來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面對這些問題,藝術何為?藝術正成為一種參與重塑和改造社會的力量?!保?0](P92)在新時代語境中,生態美學成為了藝術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審美創新范式,并對其“What-How-Why-How”四元模式[11](P34)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原有本地和本土藝術全球化趨勢蓬勃發展的基礎上,藝術觀念又發生了重要改變。藝術家開始轉向更加注重在全球視域中思考藝術的在地性問題。生態藝術美學也轉向追求在地性的典型化表達。

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以自己獨具特色的藝術創作方式積極投身于當代生態文明的建設中。孫美華、鄭建鵬和李健等創作的數字影像作品《鵲華十二時》以時間為主線,原創主題音樂“鵲華秋色曲”伴隨著“鵲華十二時辰”影像展現出“耕稼陶漁”和“平川舟渚”的生態之美和人文之樂。該作品在帶領觀者重新回望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及其所蘊含的文化符號意義的同時,又結合當代數字技術與藝術觀念,對其原有的經典性、符號性進行了當代再塑試驗。它凸顯出在地性和生態性的新的藝術審美特征。此外,該作品還在原有空間經營布局的基礎上,增加了時間和音樂的新維度,營造出生態與人文交相輝映的詩畫濟南,大大豐富了受眾的感官和心理的審美體驗。此外,裴延學、杜偉偉的新媒體互動裝置《飛越黃河》,以沉浸式的方式觸發了受眾從視覺到心理如臨其境、天人合一的審美體驗。受眾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生態保護之于黃河和附近居民的價值和意義。王克舉的油畫《黃河岸邊的棉棉細語》,以黃河岸邊的棉花物語,及其與河、人的對話,表現出自己對黃河母親的感恩和深情,以及關于人、河與土地等之間關系的深度思考。雙年展策展人之一、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裔萼認為:“藝術家以卓越的創造力表現人與自然的親和畫卷,不僅僅是表達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共生,更為了追求人的生命的和諧圓融。藝術的意義不外于此?!保?2](P54)她的觀點恰恰揭示出此類主題藝術創作的核心思考和本質所在。

可以看出,在全球化、數字化語境中,沉寂在藝術家血脈中的故土情懷和自然性又被重新激活。他們選擇以在地性的生態藝術表現方式塑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家園形象,展現出自己關于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如何更加和諧、生態發展的問題意識、當代思考和責任擔當。

總而言之,“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以自身的“中國氣質,國際視野”展現并推動了生態藝術美學發展的三個重要趨勢,通過沉浸式的館城聯動、審美共建的方式,將生態文明建設現代化的審美意識和思想深植于公眾心中?!皾蠂H雙年展的舉辦,刷新了外界對于山東偏于保守的刻板印象,慢慢在改變對于山東的認知?!保?3]可見,系統梳理、深入研究本屆雙年展生態藝術作品的創新方式和成果,將為探索當代藝術創新與突破的新維度、國際生態藝術美學話語體系的建構,以及展覽場館與城市文旅、展覽與學術、民族與世界共建共生的新路徑帶來新的思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張宜指出:“展覽的目的和意義就應該是引導觀眾去思考,這是一個展覽應有的重要作用之一?!保?4]此外,雙年展還拓展了如何將對公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沉浸式地融入當代城市美育的新理路。同時也為思考如何以科技為藝術賦能,更好地解決二者之間出現的焦點問題帶來了有益啟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3-21].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山東美術館.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引發參觀熱潮 開展4天迎來近3萬人次觀眾[EB/OL].(2023-01-10)[2023-03-21].http://www.sdam.org.cn/art/2023/1/14/art_106061_10274744.html.

[3][英]邁克·費瑟斯通.無處不在的媒介[J].張慶民,陳晶晶譯.江西社會科學,2008,(5).

[4][英]阿瑟·I·米勒.愛因斯坦·畢加索:空間、時間和動人心魄之美[M].方在慶,伍梅紅譯.關洪校.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6.

[5][6][10][12]馮遠.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23.

[7]程相占,孫美娟.中國生態美學發展狀況及其話語建構[J].社會科學家,2019,(10).

[8]董仲舒.春秋繁露[M].張世亮,鐘肇鵬,周桂鈿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9][英]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M].范景中譯,林夕校.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11]程相占主編.環境美學概論[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21.

[13]劉雨涵.山東美協主席張望:濟南國際雙年展提升城市氣質[EB/OL].(2023-01-10)[2023-03-21].https://www.ql1d.com/general/20632332.html.

[14]張宜.科技為藝術賦能,打造立體式國際文化名城[EB/OL].(2023-01-10)[2023-03-21].https://www.sohu.com/a/745662939_121687424.

(責任編輯:劉德卿)

收稿日期:2023-05-28

作者簡介:孫曉娜,女,博士,山東藝術學院公共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和設計理論、文藝美學、文化遺產等。

項目來源:本文系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跨界與破局:通專耦合視域下藝術學概論TRIP+動態教學改革研究”(L2021Y10290368)的階段性成果。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4.01.011

猜你喜歡
日?;?/a>發展趨勢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哈爾濱醫藥(2016年1期)2017-01-15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4期)2016-12-01
數字化制勝
分析我國品牌營銷的管理及發展問題
日?;捍髮W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新視角
認識論的自然化、日?;c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