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文化建設的思路與出路

2024-04-23 09:44陳建華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學校文化核心價值觀

陳建華

[摘要]當前,學校文化建設存在空心化、標簽化和空虛化等弊端,這些不良現象導致學校文化建設停留于表淺層面而缺乏實效性。學校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改變不良的、消極的學校文化,建設一種積極的、良好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是提煉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加強各種各樣的文化載體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校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關鍵詞]學校文化;核心價值觀;文化載體

[中圖分類號]G47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與生命之源,沒有靈魂的學校教育,只能異化為各種各樣的工具。學校文化建設,就是改變不良的、消極的學校文化,建設一種積極的、良好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是提煉核心價值觀,在價值觀引領下,加強各種各樣的文化載體建設。

1.當前學校文化建設的三大弊端

一是空心化。

所謂空心化,一般是指一個組織或機構主要功能的喪失。目前,基礎教育領域的一些中小學在文化建設上存在一個誤區,即追求外表的富麗堂皇,追求校園裝修的豪華,追求設施設備的迭代更新。這種注重硬件的“脫胎換骨”,追求浮夸奢華的校園建筑和設施設備,不注重文化內涵建設,不重視學校教育功能真正發揮的做法,導致了學校文化建設的“空心化”。許多修葺一新的校園像極了賓館和企業,就是不像學校,因為其中缺乏“教育”的韻味,難以發揮真正的學校教育功能。

二是標簽化。

標簽化指學校文化定型化或者歸入某一類,當學校文化被貼上標簽后,就會不自覺地向這個標簽靠攏,其呈現的特征也越來越符合這個標簽。標簽化有兩種表現:一是認為文化就是好的,把現實的學校文化等同于理想的學校文化,不少中小學校長習慣為學校文化貼上一個所謂的好標簽,然后會觸發自我感動,殊不知現實學校生活中既有高雅的文化,也有庸俗的文化。這種好標簽對于學校而言屬于鏡中月、水中花。二是把學校的一些基礎較好的項目動輒上升為“XX文化”,如“象棋文化”“足球文化”“機器人文化”。但當有人想了解“XX文化”到底屬于什么樣的文化,進而追問其核心價值時卻一問三不知。

三是空虛化。

所謂空虛化,其實就是空洞無物的意思。一些學校在開展文化建設時,熱衷于分類,而文化建設的舉措卻沒有落到實地,流于空虛。其中最典型的是“三分法”的文化建設思路,把學校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這種“三分法”的建設思路對于認識學校文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要求對學校文化的深層次內涵具有準確的把握,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載體開展文化建設活動。一些基層學校卻跳開具體的載體建設而草率地進行分類,缺乏對文化內涵的深層次分析,實際上也不接地氣,缺乏實效性。物質文化不僅僅表現在校園美化和設施設備的迭代更新,其中的關鍵在于美化校園和更新設施設備的初衷;制度文化不在于制度本身如何先進,關鍵在于制度背后的教育哲學和價值追求;精神文化的本質就是提煉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依此分析,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關鍵就是把握其中的精神文化。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現“三分法”的文化建設思路停留于表面,其中還存在著一些邏輯交叉和混亂的地方。

一些校長沉溺于分類甚至上癮,這樣文化的類型越來越多,除上述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外,還搞學生文化、教師文化、課程文化、教學文化、教室文化、班級文化、走廊文化、墻壁文化、宿舍文化和德育文化等,給人的感覺是學校到處充滿文化,實際上根本不了解文化的內涵。

2.“本體+載體”式的學校文化建設策略

何為學校文化,各種定義,林林總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總體上,我們認為,學校文化以教育價值觀為核心,包括承載這種價值觀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主要表現為學校共同體成員具有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以及學校的人際環境和物質環境。

這樣的一種定義,實際上告訴我們,學校文化建設要把握“本體+載體”式的具體策略。其中,本體性文化負責向內,指向提煉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載體性文化負責向外,強調文化建設要依托具體載體;本體性文化把握方向和價值引領,載體性文化負責行動上的落實。

本體性學校文化旨在提煉與表達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理解學校文化,須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學校日常工作背后,流動的是文化的潛流。決定學校文化優劣的是這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不同的學??赡軗碛邢嗤挠布O施和制度文本,但不能肯定它們擁有相同的學校文化。校長真正要關注的是教師對待硬件設施和制度文本的態度與方式、制度背后的價值取向,以及購置設備和創建文本制度的初衷與終極意義。這些內在的價值追求和意義探尋就通過學校核心價值觀得以體現。

前文提及的“三分法”的學校文化建設思路,之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陷入空虛化境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種文化建設缺乏有效的載體。學校文化建設只有依托具體有效的載體,才能付諸實施,才能提高它的實效性。一所學校如果要把文化建設做好,關鍵就是在提煉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加強各種各樣有效的載體建設。

3.提煉核心價值觀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

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在于提煉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通過核心價值觀引領學校教職員工積極向上,追求完善。石中英教授認為,“核心價值觀是有關學?;A價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觀念,它是從多樣的學校價值觀中抽取的帶有基礎性的或能夠為不同價值主體所共同選擇的價值目標?!盵1]按照石中英教授的看法,它所影響的并不是學校中哪一個個體或哪一類群體的觀念和行為,而是對學校所有教職員工觀念和行為的規范和要求。就此而言,核心價值觀不是一種個體的價值觀,而是一個組織的價值觀。

校長在管理一所學校時,經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悖論。(1)目標悖論:如何處理個人目標和學校發展目標的關系。(2)利益悖論:如何處理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3)變革悖論:如何處理穩定現狀與學校創新發展之間的關系。(4)行動悖論:如何處理教師理念轉變與行為跟進之間的關系。上述任何一種悖論要得以圓滿解決都很不容易。一些中小學校長經常講“凡是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偏偏有許多問題用錢解決不了,只有通過思想轉變和精神境界提升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學校文化建設中核心價值觀的提煉,恰恰有助于促進教職員工的思想轉變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幫助校長真正意義上解決上述四種悖論。

核心價值觀往往也是辦學思想的體現,它與辦學理念、發展定位和育人目標有緊密的聯系。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主要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泵駠逃伊问莱姓J為,“一個學校辦得好或辦得壞,大部分的責任在校長身上。倘使校長有明確的宗旨,切實的計劃,和各教師共同進行,一個學校就成為整個的,可得到滿意的效果。要是校長自己沒有標準,行政方面,獨斷專行,對于一己責任的觀念,非常狹小,學校就成為一盤散沙,教員都自出心裁,各不相謀?!盵2]校長要學會提煉和表達一所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思想的核心要素是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定位和育人目標,校長要立足辦學理念、發展定位和育人目標凝練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

校訓校風也是一所學校提煉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依據。校訓是一所學校開展文化建設的“文眼”,它指的是一所學校校長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訓誡,其本質是校長對師生行為表現的價值期待;由教風、學風和領導班子的工作作風構成的校風屬于一所學校期望創造的良好氛圍。在學校開展文化建設過程中,校長也可以立足“一訓三風”提煉學校的核心價值觀。

多年以前,筆者曾考察過這樣一所高中學校,校園主要教學樓墻壁上赫然有一行標語:生活簡約化、學習刻苦化、情趣高雅化。這種標語就很好地表達了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它對高中生的生活、學習和情趣培養能夠產生良好的導引作用。

4.依托載體開展活動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

學校文化建設活動要得以有效地開展,一定要在核心價值觀引領下,依托具體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任何一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載體,有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禮儀,有整套的社會習俗;有各種各樣的符號和標志,有巧妙的環境布置和景點設計;還有潛規則,有一套精心設計的儀式和典禮;有多年的教育傳統,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和傳說。[3]學校文化建設就要依托這些載體而開展有效的文化活動。

一是符號和標志。

符號和標志是學校文化的載體,符號和標志往往承載著教育的意義,它體現了學校文化的價值觀和信仰追求,能夠以形象的方式表達理性思維無法認識的事物。

校長要善于利用符號和標志開展文化建設,規范學校的標識系統,這種方式看上去有些“小兒科”,但是卻能夠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熱情和信念。

學校里有各種各樣的符號和標志,諸如橫幅標語、墻壁文字、獎品、獎牌、獎狀、吉祥物、LOGO、網站、校名、校服、?;?、信封和信箋等,這些屬于細節層面的符號和標語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往往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是儀式和典禮。

儀式和典禮也是學校文化建設重要的載體。美國的“總統開學日演講”,以及我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分別對中美兩個大國的基礎教育產生了良好的影響。這就是精心設計的儀式和典禮的效果。我們現在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需要重振儀式和典禮,將其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讓我們的學校更加充滿活力。通過定期舉行的儀式和適宜的典禮,我們就可以恢復學校文化的凝聚力,引領學校改革向前發展。

“儀式”有三層含義:首先是一套形式化、程式化的行為,它是極為日常的形式和反復開展的行為;其次是在特殊地點和固定時間中舉行的一種社會行為;再次,其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信仰基礎和價值觀支撐。

儀式和典禮能夠讓我們獲得其他方式無法獲得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夠讓普通的經歷成為不平凡的事件,能夠接觸并傳遞學校文化,并建立與他人或他校的文化聯系。

對學校而言,成功的儀式和典禮有其自身的必備要素:確立體現學校核心價值觀的活動目的;活動自始至終要以學生為真正主體,教師不越俎代庖;設計具有象征意義的專門服飾與裝飾;設計與活動相關的符號和標志;宣講有關學校傳統、學校改革成就的勵志故事;采用特別的發言或演講方式;表彰榜樣人物和優秀學生;選擇具有吸引力的活動場所;科學設計活動議程;精心安排小插曲。

上海七寶中學辦學卓有成效,學校文化建設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許多畢業生在回憶七寶中學的學習生活時,都津津樂道學校開展的“嘉年華”活動,對此贊不絕口。這項活動完全以學生為主體,活動議程由學生自主決定,甚至于校長的亮相造型也由學生決定,被學生昵稱為“海哥”的仇忠海校長就曾經先后以佐羅、功夫熊貓、灰太狼、道長、魔術師、鳥叔、貓王、學生和特警等造型亮相“嘉年華”。每次“海哥”出場,都掀起了活動的高潮。七寶中學的“嘉年華”活動就是典型的成功的儀式和典禮活動。

三是校園環境與景點設置。

一個有經驗的校長,都非常善于發揮校園環境和學校景點的教育作用,做到讓校園的每一處地方都充滿文化并發揮重要的教育作用。

多年以前,筆者曾經訪問江蘇省無錫市錫山中學。參觀校園時,老校長朱士雄剖析了學校的“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強調要把學生放在學校教育中央的地位。他在介紹學校環境建設時說,學校環境建設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把陽光充足的最好場所作為學校的教學場所,學校建筑的側重點象征了學校辦學的側重點。

學校環境建設要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環境建設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豐富多彩原則,環境建設要注意避免單調乏味,追求豐富多彩;二是動態發展原則,學校在環境設計上也不要一味地追求靜態的環境,而是把靜態環境和動態環境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動靜相宜的學校環境;三是智力挑戰原則,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在環境設計上要體現互動的功能,在互動中力求對兒童產生智力上的挑戰,以此達到培養兒童智慧水平的作用。如果學校環境建設能夠體現上述原則,在此基礎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教育理念高度統一的學校建筑、設施和景點,一定能夠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學校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發揮標志性教育景點的作用。上海市建平中學有一個金蘋果廣場,其中就有學校的標志性教育景點——金蘋果雕塑,其寓意是希望高中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智慧水平,而不是死板地掌握知識。學校在金蘋果廣場舉行師生表彰活動,能夠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四是傳統與典故。

文化建設必須重視學校的優良傳統。憑借這種傳統教育將所有的教師、學生、行政管理人員以及校友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就告訴我們,對于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校,一定要認真地梳理這所學校的傳統與典故,傳承一所學校的優良傳統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

作為一個學校的校長,一定要注意弘揚和發揮傳統在學校教育改革過程中的作用。過去雖然看上去離我們很遠,可實際上就在我們的身邊,它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學校的昨天不僅能夠影響今天,還能夠塑造學校美好的明天。

通過校史分析,有助于把握學校傳統:學校經歷哪些重要的發展階段?當初為什么要創建這所學校?創建者是誰?誰對學校的發展方向有重要的影響?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學校過去曾經發生過哪些重大事件?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是如何解決的?歷屆校長、教師以及學生表現如何?學校建筑在當初設計時是否有什么意義?

五是積極合作的教師文化。

有一位睿智的校長說:學校教育改革的成敗,不在于學校擁有的白板和黑板,關鍵在于站在白板和黑板背后的教師。學校改革固然有賴于外力支持,但無論如何,內部變革是關鍵,教師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重建的關鍵,教師文化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教師文化建設要注重積極合作氛圍的培養,注意以下必要的步驟。

第一個步驟,診斷教師文化的現實狀況。并非任何一所學校的教師文化都是天然合理的文化,教師文化建設要從診斷現狀開始:是否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是否擁有專業反思的能力?是否具備合作性態度?

第二個步驟,建立合作性同事關系。教師之間彼此敞開心扉,敞開教室的大門,每個教師都作為教育專家而共同構建一種相互促進學習的、合作的、反思的教研文化,形成合作性同事關系,教師文化重建才有可能。

第三個步驟,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人人高度關心學校,教師之間相互學習、提高,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提高,教育管理人員、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提高,在共享愿景導引下,共同構建學校文化美好的未來。

5.結語

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在于提煉一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在核心價值觀引領下,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載體建設。

校長應當有能力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倡導者和設計者,為了給所有的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校長應當加強學校的文化領導。

參考文獻:

[1]石中英.論學校核心價值觀及其形成[J].中小學管理,2008(10).

[2]廖世承.中學教育[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193.

[3](美)特倫斯·E·迪爾,肯特·D·彼德森.校長在塑造學校文化中的角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9.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國家一般項目“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傳統根基研究”(課題編號:BAA230050)成果之一

編輯 _ 李剛剛

猜你喜歡
學校文化核心價值觀
做好檔案編研工作 提升學校文化氛圍
論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
小學英語有效教學情境對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的教學研究
學校優質特色發展需要校園文化的浸潤*
“多元教育”視閾下的學校文化建設探索
談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淺析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于如何運用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樹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提高大學生學校認同感的策略研究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