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語文跨學科教學策略研究

2024-04-23 09:57高?;?/span>
新教育·綜合 2024年4期
關鍵詞:跨學科教學新課標初中語文

高?;?/p>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應發生轉變,如突破教學的束縛,認識到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組織開展跨學科教學豐富課程內容,關聯其他學科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跨學科教學;融合

語文學科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推動作用,語文教師依據新課標的指引組織開展跨學科教學,能夠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帶給學生多重感官體驗,語文課堂教學也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一、初中語文跨學科教學的優勢和價值

初中生身心趨于成熟,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但是受到年齡的影響,學生缺乏社會閱歷,語文教師組織開展跨學科教學,能夠引入多種教學資源輔助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分析解讀學習資料,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若語文教師延續陳舊的教學模式,會壓抑學生的天性,限制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跨學科教學的優勢,在課下整合教學資源做好課程設計,貼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在文章的分析解讀中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在實踐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抓住教學契機開展跨學科教學,加強教學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反饋不斷地優化調整,提高語文跨學科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語文跨學科教學的有效策略

1.融合歷史知識

比如,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閱讀”第25課《活板》,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由四大發明引入,借助課件展示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圖片并講授歷史知識,以活字印刷術為例,呈現圖片講解印刷術的誕生過程,創設教學情境帶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北宋慶歷年間畢昇改進了制版工藝,提高了印刷功效,由此引出《活板》這篇文章的學習,介紹作者的生平經歷,讓學生了解《夢溪筆談》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呈現其中有印刷術的相關記載供學生閱讀,在熟知文章寫作背景的基礎上開展深入分析,能夠降低文章的理解難度,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再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閱讀”第17課《短文兩篇》中的《陋室銘》時教師在講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其間,可以呈現諸葛廬、子云亭的圖片,補充相關的歷史知識,引導學生探討兩位歷史人物的共同點,幫助學生理解語句的內涵,感知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

2.融合音樂學科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入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整理教學資源,在講授古詩詞期間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緩解學生緊繃的神經,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融合音樂學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春夜洛城聞笛》時,在課堂學習中以古曲《折楊柳》為切入點,明確《折楊柳》為笛曲,是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其內容多寫離愁別緒,播放《折楊柳》《落梅花》的音頻供學生欣賞,結合課下注釋解讀詩詞大意,代入到詩詞的情境中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動,在腦海中浮現相關的畫面,學生的思緒跟隨音樂的節奏飄遠,教師可以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加以引導,“詩中有哪些意向?詩人營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意境?從中能夠感知到作者怎樣的情懷?”鼓勵學生自主誦讀詩詞,聯系詩詞的寫作背景感知作者對于故鄉的思念之情。

再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逢入京使》時,在課堂學習中以一首《使至塞上》的歌曲引入,創設音樂情境喚醒學生對邊塞詩的記憶,播放岑參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他棄筆從軍的原因,為古詩詞的深入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音樂學科與語文學科的融合,能夠為學生創設多種教學情境,降低文章、詩詞的理解難度,大幅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融合美術學科

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存在內在的關聯,學生在文章的分析解讀中能夠獲得美的體驗,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融合美術知識創新課堂設計,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在跨學科教學中收獲更多的內容,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比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閱讀”第18課《紫藤蘿瀑布》時,在文章分析過后,語文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征集以“一樹紫藤蘿,一段作家情”為主題的海報作品,指導學生以課文《紫藤蘿瀑布》為素材,積極參與到海報的設計中,教師要明確海報設計圍繞配圖、配文、花語這三個板塊展開,并提出海報的設計要求,即配圖需展現花之美,配文要體現花之韻,花語反映花之情,將其與課堂教學目標相關聯,循序漸進,在美術繪畫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從配圖著手展開分析,明確配圖要能夠吸引大眾的眼球,引導學生重讀文章,教師可以加以引導,“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描繪紫藤蘿的?”指導學生圍繞花形、花色、花味設計配圖?;ㄐ我宫F整體、花穗以及花朵的形態,結合作者的描繪展開想象和聯想,整體以紫色為主,將香氣用淡紫色描繪出來,為海報營造出夢幻的感覺,運用通感的手法將嗅覺與視覺進行轉換,在設計配圖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作者描寫紫藤蘿的方法,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接著思考海報的配文,引導學生仔細研讀作者描寫紫藤蘿瀑布的文段,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獨特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結合所設計的配圖從文中挑選合適的句子作為配文,如“紫色的大條幅上……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引導學生分享選擇的理由,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迸濺”“挑逗”,與配圖交相輝映,展現一棵充滿生機的紫藤蘿。在此期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文章開展繪畫創作,能夠感悟字里行間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內涵,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頗有助益。

4.融合數學學科

語文與數學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初中語文教師聯合數學學科開展跨學科教學,將語文知識與數學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比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閱讀”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中《登飛來峰》時,在課堂學習中由詩題引入,補充背景知識創設教學情境,在講解詩句“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時,圍繞“尋”設置問題,“‘尋與生活中的哪一物品的功能類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大膽表述,明確“尋”為古代的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千尋”極言塔高,聯合數學學科中所學的現代的度量單位,讓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獲得啟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明確“千”并非實寫,意為“多”,列舉之前所學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學生區分語文學科和數學中“千”的不同含義,打通學科之間的壁壘,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5.融合地理學科

在新時期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可以聯合地理學科開展跨學科教學,呈現地理地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語文知識與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接受地理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比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閱讀”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中《望岳》時,詩歌描述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對于作者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學生對于登高缺乏經驗,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播放有關泰山的視頻引入教學,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圍繞泰山補充相關的資料,引入地理知識的學習,講解“五岳”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呈現中國地圖讓學生了解其方位,明確泰山被尊稱為五岳之首,自古以來吟誦泰山的詩作數不勝數,而杜甫的《望岳》是其中佳作,在了解地理知識的基礎上走進古詩的學習,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

6.融合德育內容

在新時期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擔,結合學科的特點融合德育開展跨學科教學,在知識的講授中滲透思想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文章的分析解讀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比如,教學初中語文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閱讀”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中的《己亥雜詩(其五)》時,在課堂學習中以屈原、張騫、文天祥、鄭成功等人物的英雄事跡引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閱讀古詩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描繪詩句內容,激活學生的想象力,以生動的語言展開描繪,感受字里行間蘊含的離愁,結合社會背景展開深入分析,代入到角色中揣摩官員的心理活動,接著拋出問題“落紅指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來比喻?”培養學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呈現梁啟超先生評價龔自珍的名句,感知龔自珍的報國情懷,并播放視頻資料《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明確青少年身上肩負的責任,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故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組織開展跨學科教學,能夠帶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立足于語文教材尋找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共通之處,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設計,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語文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搜集整理教學資源,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引入其他學科的內容,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潛力,從中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能夠打破對語文學科的刻板印象,在學科融合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為學生能力的發展、素養的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羅春宇.跨學科主題學習視角下的“地理+語文”教學實踐探究—以“長江”為例[J].地理教育,2023(4).

[2]蔣興超.跨學科學習:入別人“田”,耕自家“園”—從《黃河頌》一課教學說起[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3(2).

猜你喜歡
跨學科教學新課標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小學語文跨學科整合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
淺議高??鐚W科教學
跨學科教學視閾下的教師角色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