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

2024-04-23 06:04李楠杜克捷
江漢論壇 2024年4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資本

李楠 杜克捷

摘要: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要素日益成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成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因素。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助力分配格局的優化,促進發展成果人人共享;推動生產、生活、治理方式發生重大變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F階段,囿于數據要素價值釋放不足、數據要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數據資本無序擴張等問題,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出來。新時代新征程,應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據要素充分發展和公平分配、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以數據要素的公平高效利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關鍵詞:數據要素;新質生產力;共同富裕;資本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的路徑、經驗與啟示研究”(20&ZD018)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24)04-0022-08

隨著數據生產要素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數據要素日益成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和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因素。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作為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并列的生產要素,并提出要健全包括數據在內的七大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1)2021年8月,習近平指出,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有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就業和收入分配帶來深刻影響,包括一些負面影響,需要有效應對和解決”。(2)因此,必須深入認識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意義,剖析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現實困境,探尋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有效實踐路徑。

一、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價值意蘊

共同富裕是指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這就要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數據要素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具有非競爭性、非稀缺性、非獨占性、即時性等特性,貫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能夠大幅提升傳統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對于實現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促進生產力創新進步,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和必然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數據要素的創新運用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升,推動了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實物質基礎。

1.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數據要素的發展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發生深刻變化,要素供給的側重點由數量轉為質量,孕育出新質生產力,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新動能。其一,從勞動者層面來看,數據要素提高了勞動效率,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推動勞動者的知識技能迭代升級,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能夠利用信息數據和數字技術的專業技能人才。其二,從勞動資料層面來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使用打破了傳統生產方式的時空限制和物理壁壘,使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其三,從勞動對象層面來看,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預測、共享、協同,可以發現潛在的機會和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優化供給結構,降低交易成本。

2.助力數字經濟的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具有極強的創新性、滲透性和覆蓋性,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吨袊鴶底纸洕l展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1.5%,相當于第二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持續發揮著宏觀經濟“加速器”“穩定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數據要素的特性使其不同于土地、資本等傳統要素,地區差距、城鄉差距相對較小,不過度依賴傳統要素投入規模擴大帶來的同質性擴展,有助于縮小生產要素占有的差距。由于網絡提速降費以及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偏遠地區打通了信息通道,降低了產業的區域聚集性。另一方面,數據要素具有互補共生性,能夠催生與聚合各類創新要素,產生倍增效應,實現生產力的躍遷。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帶動農業、工業等產業向智慧化方向轉型升級,實現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3.催生新業態、新模式,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數據要素的發展順應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的要求,提高了流通效率,推動了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蓬勃發展,是促進我國“雙循環”高效運轉的關鍵切入點,在擴大市場規模、吸納就業方面呈現極大潛力。一是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新興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產業化領域招聘崗位占總招聘數量的32.6%,占總招聘人數比重為24.2%;產業數字化領域招聘崗位占總招聘數量的67.5%,招聘人數占總招聘人數的75.8%。(4)數字經濟創造出更多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崗位,這將增加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數據可量化的特征使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變得相對明確,勞動者的效率與貢獻能夠被量化評估出來,從而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數據要素改變了原有的商業模式,降低了創業的成本,為不同群體走向富裕提供了多種途徑,有助于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三是數據要素不斷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了人民群眾的實際收入,滿足了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和對勞動力的需求,從整體上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此外,數據要素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可再生性、非競爭性和非稀缺性等特點,使其在加工過程中不存在磨損和消耗,其價值和使用價值也不會因消費而減少,可以無限復制給多個主體同時使用。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和市場規模巨大的特點為數據要素的發展提供了海量的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形成比較優勢,逐漸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強大支撐。

(二)優化分配格局,助力發展成果人人共享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優化分配格局是關鍵環節。實現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建立公平高效的數據要素參與分配制度、實現數據的公平利用,有助于優化分配格局,推動發展成果人人共享。

1.完善初次分配制度

數據要素對優化初次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數據要素參與分配,既保護了數據要素所有者的正當收益,拓展了財產性收入渠道,又推動了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向數據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創造者傾斜。(5)強化基于數據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激勵導向,有助于在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規范分配秩序,統籌效率與公平,推動共建共享。

2.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

數據要素有助于發揮再分配在保障社會公平、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特有優勢。一是利用稅收、轉移支付等政策對數據要素市場參與主體的收益進行再分配。征收基于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數字稅,加大對數據要素市場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助于促進數據要素產業鏈發展。二是數據要素可以整合各方面資源,建立監測系統,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為優化再分配政策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及時發現和解決社會問題,更為精準有效地向相對落后地區提供轉移支付,合理調節城鄉、區域、群體間的分配關系,對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3.促進數據要素與第三次分配有機結合

數據要素的發展和利用有助于縮小收入差距,營造更為平等的社會環境,促進社會資源和財富共享。一是數據要素本身的非排他性、共享性能夠與第三次分配很好地結合,有助于提高公益事業的效率與公信力,使人人都有機會分享數據要素帶來的紅利。二是通過公共數據資源的公益使用,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在充分利用數據的基礎上共享開放收益。

(三)驅動生產、生活、治理方式變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既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手段。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來社會不僅以實現 “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6),而且“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7)數據要素既是生產力解放促進人的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社會生產關系變革的重要因素。數據要素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進而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

1.推動生產方式變革,推動人的解放和發展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傳統生產方式變革具有重大影響。(8)一是隨著數據要素的發展,人工智能把人從重復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實現了從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相分離向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轉變的質的飛躍。大量勞動時間的節約和自由時間的獲得為人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創造了條件。二是數據要素價值化對數字技術創新和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促使勞動者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形成創新、開放、共享等新觀念和獨立發展的精神自覺,全面提升能力素質。如同馬克思所言,在生產勞動中,勞動者“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9)三是數據要素拓展了人類大規模協作的廣度和深度,以傳統跨國公司為核心的全球產業價值鏈加速分解重構,國際分工合作的組織和發展方式發生改變,人們的社會交往空前擴大,為人的全面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2.推動生活方式變革,滿足人高層次發展的需要

隨著數據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其不斷推動人們生活方式變革,從更高層次上滿足人們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多層次的發展需要。一是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使人們可以更便捷、更低成本地獲得用于自身全面發展的物質和精神資源,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更為豐富多樣,文化交流更為便利。二是數據要素市場通過挖掘和分析海量數據使人的消費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供給的產品與服務不斷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動態優化,精神生產和精神供給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巨大飛躍,為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豐富精神滋養。三是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為虛擬交往和全球化交往提供了平臺,在突破時空限制的基礎上,使人的個性發展突破了“地方局限性的拘束”(10),從而重新進行自我塑造。

3.推動社會治理方式變革,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治理方式的創新性變革,增強了社會治理的科學性、有效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一是數據的收集整理應用有助于打破傳統社會治理碎片化的局面,形成黨建、管理、綜治、服務“一張網”,推動社會治理一體化、系統化、科學化,有效提高人口規模巨大國家的治理水平和效率。二是數據要素的應用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精準、智能的治理方式和手段,提高了政府決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改進了社會管理模式。三是數據要素市場驅動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的變革,拓寬人們獲得資源的途徑和范圍,促使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群體之間的資源要素差距進一步縮小,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四是數據要素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精細化水平,推進氣象、水利、交通、電力等數據融合應用,為氣象和水文耦合預報、受災分析、河湖岸線監測、突發水事件應急處置、重污染天氣應對、城市水環境精細化管理等提供支撐(11),對實現綠色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二、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現實困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在生產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其發展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產權、流通交易、數據壟斷和數字壁壘、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限制了數據要素的價值釋放,數字鴻溝、收益分配等問題影響了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數字資本的無序擴張阻礙了人的全面發展,影響數據要素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

(一)數據要素價值釋放不足制約財富創造

數據要素的發展催生了眾多新產業、新模式和新形態,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增添了新動能。但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受到產權、流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的限制,其價值不能完全釋放出來,削弱了數據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作用。

1.數據要素產權問題

數據要素具有非競爭性、非消耗性、復制成本低、邊際成本低等特點,產權問題比傳統要素更為復雜。數據要素產權包括持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盡管國家已經頒布了相關政策法規,創造性地提出了數據權屬“三權分置”的運行機制,但在產權界定與使用方面仍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產權界定不清晰。產權是生產要素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這一權利具有排他性,而數據要素本身具有非排他性的特點,這是數據要素產權界定時面臨的重大難題。相較于傳統生產要素,數據要素體量巨大、類型豐富、流動快的特點會給要素產權登記帶來困難。而數據要素產權的清晰界定是其市場化配置的前提條件,權屬不清晰容易導致侵權現象,引起數據交易的一系列摩擦,影響要素流動和經濟循環。二是使用權不完善嚴重威脅數據安全。部分投機分子在法律政策的疏漏之處無序加工利用數據,肆意侵犯個人數據,國家數據安全、個人數據安全和隱私安全遭到威脅。以網絡爬蟲技術為例,雖然可以提高數據整合加工的速度,但是也因數據使用權、利用權界定不明確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大規模個人數據的挖掘整合不僅威脅個體隱私安全,非法勢力還可能通過對大量個體數據的分析運算來把握群體特征,嚴重威脅國家安全。數據隱私和安全性問題可能導致人們對于個人數據的使用和存儲存在擔憂,不愿意分享數據,從而限制了數據要素生產的可用性和潛力,不利于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2.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問題

在數字經濟的運行過程中,生產要素的流通速度和效率直接影響到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當前全國統一的數據要素市場尚未建立,市場決定數據要素配置的范圍受到很大限制,數據要素潛在價值的開發利用還有待加強。多個分散的交易市場之間缺乏流動性、交易規模小、價格混亂,阻礙了數據要素交易平臺化、規?;l展,難以形成合理的數據要素市場價格,數據定價的公正性、透明性和交易的效率性、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生產經營的收益受限,進而影響高質量數據要素生產者的積極性和流通的有效性,導致高質量數據要素供需失衡。此外,數字壁壘問題也阻滯了市場要素的流通。一些國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限制或禁止外國數字硬件設備和軟件服務商在本國開展經營活動(12),這成為我國參與全球數字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一個關鍵性障礙。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數據要素的流通交易,阻礙了數據要素在暢通經濟循環、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方面的作用發揮。

3.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基于數據要素的龐大規模和復雜計算需求,數字基礎設施成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撐,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要成就,但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總體上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距離“高存力、高算力、高運力、高安全、高能效”的新時代數據基礎設施標準甚遠,無法較好地滿足數據要素收集、儲存、分析、應用的需求,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數據要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約全民共富

數據要素參與分配是縮小收入差距、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但數據要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出現了數據壟斷和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導致了數據要素收益分配的不均衡,擴大貧富差距。

1.數據壟斷和數字鴻溝拉大了收入差距

盡管數據要素的非排他性使人們獲得數據信息更加平等,但由于其特殊性又導致出現一些不公平現象,主要表現為數據壟斷和數字鴻溝。一是數據壟斷問題。相關主體為獲取數據優勢而控制重要數據,極易發生壟斷現象,主要表現為行政壟斷和經營壟斷。就行政壟斷而言,就是各地政府基于安全和經濟成本的雙重考量,將數據開放程度維持在較低水平,其結果是既影響市場競爭秩序,也影響政府公信力。就經營壟斷而言,就是重要數據要素的控制權集中在少數壟斷企業或經營主體手中,掌握數據優勢的經營主體濫用定價權,或通過排他性的合約或平臺為數據獲取設置障礙,聯合限制、排擠其他偏離壟斷協議的經營者,還限制用戶的選擇自由,損害消費者權益,形成“二選一”和“殺熟”現象。數據壟斷使數據資源聚集在少數人手中,不僅導致數據資源浪費,而且形成社會不公,影響共同富裕的進程。二是數字鴻溝問題。數字鴻溝主要表現為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在數字設備接入、數字技術使用和數字能力培育方面存在的差異,即接入鴻溝、使用鴻溝和能力鴻溝。根據國家圖書館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76.4%,但其使用者結構為:城鎮地區72.1%,農村地區27.9% (13),我國城鄉之間仍存在一定的“接入性鴻溝”?;A設施建設水平的差異和數字技術掌握應用能力的差異使得一些人群缺少信息來源和發展機會,甚至失去工作崗位,致使相對貧困的群體無法分享數字發展紅利,進而拉大了收入差距。

2.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在數據要素參與分配的背景下,數據作為一種物化勞動,是數據要素和勞動者的勞動力相結合所形成的生產力,是創造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的重要源泉,但當前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機制仍不完善,參與數據要素生產的個人用戶、數據相關從業者很難參與分配。一是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分配機制難以落實。數據要素對于整體經濟發展的貢獻,既包括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的形式,也包括間接參與生產過程的形式,致使市場對于數據要素的實際貢獻難以給出準確評價。因此,數據要素的市場價格并不能真實反映要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難以實現公平合理的分配要求。二是就數據要素收益分配的現狀來看,數據要素創造的剩余價值分配存在明顯的不公平。個人用戶作為數據要素的主要提供者卻缺乏直接參與數據要素收益分配的有效途徑,數據技術人員通過篩選、整合和分析進一步提升了數據要素的價值,但其參與分配的方式仍為工資性勞務收入,分紅等長效分配機制尚未普及。大數據和算法的特點使得流量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既達不到調節收入分配的效果,又會因平臺經濟無序發展加劇貧富懸殊。

(三)數據資本無序擴張制約全面共富

共同富裕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其最終目的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數據要素的發展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數據資本對剩余價值無止境的追求導致了其無序擴張,擠占了人的精神發展空間,給人的全面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阻礙了共同富裕的進程。

1.精神生活異化

數據要素在促進信息快速傳播的同時,也干擾了人的思維和判斷能力,使人的精神生活受到負面影響。一是大數據和算法不斷為人們精準推送同質化信息,不僅容易使人沉迷于虛擬的網絡平臺,失去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參與,還會造成信息繭房,影響信息接收的全面性,個體精神世界片面化和畸形化。二是數據在使人從簡單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的同時,也使人的自由意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數據與算法、模型結合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隨著算法準確性和權威性的提高,人也逐漸失去了自己做決定的意愿和能力,自身個性和能動性被淹沒。三是大量的財富和資源用來提升網絡連接的速度、大數據算法的效率和人工智能的能力,但人的感受和作用被弱化了?!百Y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保?4)這些精神生活異化現象對人的需要、人的社會關系以及人的個性發展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尤瓦爾·赫拉利曾發出警告:當數據巨頭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時候,大數據算法可能會抹去自由,同時也就可能創造出歷史上最不平等的社會,讓所有的財富和權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數人類的痛苦將不再是受到剝削,而是更糟的局面:再也無足輕重。(15)

2.勞動新異化

數據要素的應用在使勞動者時間空間更加靈活便利的同時,也使勞動者被迫延長了勞動時間,需要在休息時間進行遠程辦公、隨時響應處理工作問題,對勞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許多工作者的勞動條件、工作方式及其勞動成果的歸屬發生了變化。例如,在共享經濟、眾包平臺等新型就業形態中,勞動者可能面臨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工作權益保護不足等問題,彈性化、零工式的勞動組織形式使得資本的剝削更為隱蔽和深化。在資本的增殖邏輯下,人的自由和尊嚴被忽略,人們的隱私以數據記錄的方式被收集整合,無意識地為資本創造價值,這些問題會擴大社會的貧富差距,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三、數據要素促進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

數據要素本身蘊含著極大的價值,擁有非??捎^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國家、企業以及個人都對高質量數據要素有著極大的需求。目前,數據要素的發展仍面臨許多現實問題,需要完善相關制度體系,推動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強有效監管,發揮數據要素對社會公平的促進作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好地賦能共同富裕實踐。

(一)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數據要素市場在促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其目標在于充分釋放數據要素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構建與數字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提高挖掘運用數據要素的能力,不斷解放和發展數字生產力,促進社會財富增長。

1.完善數據產權制度,促進數據保護和利用

完善的數據產權制度是加強數據保護和利用、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數據要素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一是要做好數據要素產權確權和登記。明確原始數據要素所有權、完善數據要素產權登記、完善數據資源的經營權,可以幫助監管、審核等相關部門明確權責主體,整合數據要素資源生產者的基本信息,進而規范數據要素的有序生產,促進社會財富創造積累。為此,要通過加快確權立法,建立以促進產業發展為導向的數據產權政策框架,分層分類對數據的權屬及流轉進行動態管理。開展系統性、整體性的數據要素確權調查,升級確權所需的技術設施。二是要加強數據安全保障。一方面,要加強數據要素產權保護。政府監管部門和市場主體要同向發力,共同營造可操作的產權保護機制。政府要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法律作為基本保障,加大對侵犯產權、威脅數據安全等行為的懲處力度,全面打擊數據要素侵權行為。數據要素生產者要強化主體權利意識和法治意識,積極主動為數據要素產權保護制度建言獻策,主動利用法律武器。另一方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完善數據分級分類保護制度,利用隱私計算、數據溯源等技術,推動數據產權分置,降低數據流轉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為我國數據安全有序生產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

2.建立健康有序的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要素高效流通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完善數據要素的市場運行機制是促進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和釋放價值的必然路徑。一是要搭建安全高效的數據交易平臺,鼓勵市場主體、行業協會配合政府機構共同搭建交易平臺,探索適當的數據交易程序、交易擔保等機制,加快制定數據交易應用標準規范,制定全國統一、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流通交易規則體系。二是探索建立市場化運作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多層次的市場交易體系。要根據市場機制決定數據要素的價格,包括市場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風險機制等,遵循市場化的基本原則,不應由政府部門或第三方數據要素定價部門單獨或直接定價。應根據數據要素的類別、質量、市場評價等方面釋放的價值信號得出數據要素的初始指導價格,之后考慮市場競爭和供求關系等因素進行二次定價。政府公共數據一部分由政府免費提供,另一部分用于交易的數據以折扣價或成本價的方式提供(16)。努力實現數據要素參與分配、按貢獻決定報酬的目標,以此鼓勵數據要素所有者積極參與,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市場的潛能與活力。三是推動配套政策落地。通過提高數據供應方的入場意愿,從數據精煉服務、數據資源開放和標準化、公共數據專區建設、一站式監管、密態交易技術等方面發力(17),激活數據要素市場潛能,釋放數據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3.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據要素發展根基

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據要素高效聯動和普惠共享是釋放數據要素潛力的重要條件。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18)加強5G網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物聯網等基礎建設,推進新一代光纖網絡、移動通信基站、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建設,優化多源異構、高效協同的算力網絡,建立協同、先進、開放、高效的創新基礎設施體系,持續打通信息“大動脈”,切實提高數據儲存能力和算力水平。打造智能便捷的物聯網體系,加強便民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交通、能源、市政、環境等領域數字化轉型,確保數據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助力共同富裕。

(二)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充分發展和公平分配

為避免數據要素對收入分配的負面影響,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需要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充分發展和公平分配,在做大“蛋糕”的同時,確保分好“蛋糕”,合理平等地分享數據要素收益,實現共同富裕。

1.做好反壟斷反壁壘工作,打破制約數據流通的藩籬

做好數據反壟斷反壁壘工作、打破制約數據流通的藩籬是數據要素充分發展和公平分配的必要條件。一是監管部門必須強化責任監管意識。在數據要素市場逐步完善后,基于市場實際情況,制定與現行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需求相吻合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充分賦予數據要素市場運作的權威性,在統一監管下全面促進各地數據要素的流動與溝通,借以打破現有規則下不同地區的行政壟斷。二是以個人信息保護消解“數據霸權”。推動《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明確個人數據隱私保護、可攜帶、可刪除等基礎權利,探索將限制個人數據可攜帶權相關行為納入壟斷行為認定,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裁決。三是以技術升級實現算法透明。一方面,強化算法監管,明確算法設計和算法應用的基本規則,強化對平臺企業必要的算法代碼程序設計、應用規則監管,加強對算法風險管理和算法透明度的要求,提高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19)另一方面,完善數據算法,追求多方主體合作共贏,而不只是平臺經濟效益最大化,鼓勵平臺主動披露算法信息,營造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四是以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集中優勢力量在數字技術關鍵領域實現突破,依托這些優勢領域的創新,以點帶面,帶動其他相關領域走出去,使得數字壁壘“不攻自破”。五是以應對數字壁壘為契機尋找國際合作伙伴。在多邊對話平臺提出更多全球數字經濟治理的中國方案,爭取更多伙伴國家的支持。在積極參與全球數字經濟治理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大型數字企業進行危機意識和風險意識培養,引導其結合自身獨特優勢制定發展策略。

2.加強數據開放共享合作,彌合數字鴻溝

加強數據開放共享、彌合數字鴻溝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平衡發展的必要條件。造成“數據貧富差距”的原因在于相對富有者利用資源或技術占據大量數據要素,實現海量數據的聚集與固化,從而取得比較優勢。為此,必須加強數據開放共享,彌合數字鴻溝,建立公平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機制,實現數據要素公平公正地服務全體社會成員。一是在保護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數據要素在公共平臺的無障礙轉移,消解部分經營者給數據要素設置的“排他性”,實現數據要素的合理分配與利用。相關企業也要承擔社會責任,對偏遠地區給予優惠,推動數據開放共享。二是要加快推進相對落后地區數據要素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互聯網和數字平臺拓展公共服務內容,開發和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提供數據技能培訓,提高廣大勞動者的數據使用能力和信息素養,為信息相對落后的人群提供就業信息和創收渠道,關注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使用數據存在的困難和需求,彌合數據認知和使用鴻溝,使更多人適應數字時代社會發展,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紅利。

3.健全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有效調節收入差距

建立和完善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讓數據要素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全面發揮作用。一是重視提高數據要素生產鏈中勞動者初次分配的收入。平臺企業要注重工資報酬向一線勞動者傾斜,對于相關數據從業人員可以采取項目利潤提成、特殊津貼、一次性獎勵、員工持股計劃等分配方式,對數據管理者可以采取年薪制、股票期權制、管理要素入股等分配方式,鼓勵員工發揮創造性技術價值,強化對數據要素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激勵導向。對個人數據進行定價可以采用中介機構參與機制等形式,按相應的定價將收益分配給個人用戶。二是增強數據要素對再分配調節的貢獻。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調控職能,建立針對數據要素的財政稅收政策,發揮稅收制度的調節作用。三是堅持讓數據要素在第三次分配中發揮作用。利用好數據要素的非排他性、共享性特點,使數據要素廣泛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推動公共數據開放,擴大數據服務的普惠性,實現人人共享數據要素創造的財富。

(三)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要避免數據資本對人的全面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加強監管和整治,規范技術的發展和資本的運用,在數據生產中幫助勞動者實現個人的發展與提升,而不是被數據所奴役。

1.加強對網絡空間的監管和整治

加強對網絡空間的監管和整治,推動網絡空間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于數據要素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保?0)因此,一是要強化網信部門的專項整治和督導整改,完善內容審核主體責任,切實防止推送虛假信息和錯誤信息,擾亂網絡傳播秩序。打擊各種低俗內容和網絡亂象,督促整改流量至上、娛樂至上的價值取向,營造風清氣正的數字化生活,建設文明網絡秩序,保障社會健康網絡信息文化發展,使公眾能夠從數據中獲取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資源,為推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保障。二是加強全球互聯網治理,倡導人民至上、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識。要積極推動數字空間國際規則的完善,打造數字合作新形態,讓網絡空間更加普惠繁榮、和平安全、平等包容,“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21)。

2.規范數據技術和數據資本的運用

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規范數據技術和數據資本的運用,使數據要素的發展與人的發展同向而行。一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思想教育和輿論引導,使數字企業、平臺樹立科學的技術意識和人本意識,守好商業倫理底線,規范數據技術的使用和對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數據要素與算法技術發展的價值觀應當符合道德良知,賦能于人,使人在有選擇的基礎上通過數據要素和算法技術的發展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二是加強對數據資本和平臺企業的監管,促進數據資本有序健康發展。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構建良好營商環境,不僅需要禁止性規范,也需要授權性規范,防止大企業的壟斷和惡性競爭,限制數據資本無序擴張。反對任何形式的數字勞動壓迫和剝削。加強對數據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包括改善勞動條件、強化收入保障和工作時間保護等。對廣大用戶的數據貢獻給予適當的回報,例如數據分紅、優惠政策等,讓中小微企業和普通用戶也能在數據的收集、傳播和運用中獲得切實利益。國有企業要擔負起更多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引領數據要素規范交易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形成數據要素市場治理合力。

3.喚醒勞動者的主體意識

人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只有生產工具被勞動者所掌握、勞動對象被勞動者所確立,才能形成現實生產力,數據要素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其價值需要在勞動者的使用過程中得以體現和發揮。要尊重勞動者主體性,強調勞動的價值,彰顯人的本質屬性,實現勞動者與社會的共同發展。一是要加強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者數據素養與技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普通勞動者的主體地位和社會歸屬感。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進行創造性勞動和價值創造的同時,增強人本意識,辨別潛在的資本剝削,實現勞動者主體意識與共同富裕建設目標相一致、勞動者個體發展需求與勞動相統一,使勞動成為一種自由自覺、主動創造的行為活動,完成從“勞動的異化階段”到“勞動的自我復歸階段”的升華。二是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數據社會建設和數字化社會治理中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進共同富裕的主體力量,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是數據要素引領社會管理健康運轉的前提和保障。利用數據資源和數字技術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擴大參與程度,統籌建設社會綜合治理平臺等智慧系統,深化基層數字治理資源共治,既能推進政府管理和基層治理模式創新,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充分體現共建共治共享,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又能更大程度地增強廣大民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上的更高追求。

注釋:

(1)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9頁。

(2)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求是》2021年第20期。

(3)(18)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8、30頁。

(4) 陳愛平、高少華:《中國信通院:數字經濟正深刻影響就業結構》,《經濟參考報》2021年4月1日。

(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 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人民日報》2022年12月20日。

(6)(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145頁。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頁。

(8) 習近平:《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求是》2022年第2期。

(1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7頁。

(11) 張宏偉:《“數據要素×氣象服務”納入“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中國氣象報》2024年1月9日。

(12) 馬述忠:《重預防 找伙伴 求突破 主動應對全球數字鴻溝與數字壁壘》,《國家治理》2021年第18期。

(13) 國家圖書館研究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國家圖書館學刊》2023年第5期。

(1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5頁。

(15) [以]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林俊宏譯,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版,第67頁。

(16) 熊巧琴、湯珂:《數據要素的界權、交易和定價研究進展》,《經濟學動態》2021年第2期。

(17) 李跇:《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健全數據要素市場體制機制》,《人民郵電》2023年3月16日。

(19) 唐要家、 唐春暉:《“數據壟斷”的反壟斷監管政策》,《經濟縱橫》2022年第5期。

(20)(21)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概論》,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79、148頁。

作者簡介:李楠,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2;杜克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2。

(責任編輯 李燈強)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資本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22年8期)2022-11-21
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資本支出的狂歡:投資潮即將到來 精讀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當資本無處可去時,可以造車啊!
第一資本觀
VR 資本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