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改革的發生、歷程與成就

2024-04-23 17:25趙凌云楚武干
江漢論壇 2024年4期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趙凌云 楚武干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在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特定歷史背景下開啟和推進的,這就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不僅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改革,而且是改革方式本身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十年取得了兩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一是完成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在制度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和階段性成果,接續開啟了新發展階段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改革開放;二是實現了改革思想理論、改革組織方式、改革“關鍵一招”作用發揮、改革廣泛參與等一系列深刻變革,實現了改革開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改革的制度成果和改革的深刻變革,為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性轉變;成就

中圖分類號:D61;K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24)04-0039-10

到202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的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整整十年。習近平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保?)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的”(2)。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改革開放“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3)。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完成了階段性目標,進入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的時期。在這個歷史節點上,回眸全面深化改革發生的歷史背景、推進歷程,總結階段性特點與成就,對于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階段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發生:時代要求對改革進行改革

歷史往往被籠罩在迷霧之中,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淀,才能發現歷史的真相。站在今天的時代高度回眸十年前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背景,從發生學的角度分析全面深化改革決策的形成和展開的邏輯,可以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發生獲得許多新的認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一個新階段。為什么要將改革開放推向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也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改革開放面臨新的時代背景,要求對改革進行改革,將改革開放推進到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一)從歷史維度看,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大,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黨的十八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三維格局,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基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靠改革開放。同時,在新的歷史起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地位更加凸顯。實際上,鄧小平提出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開始就是把制度建設放在基礎性、根本性地位考慮的,強調“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4),強調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這個任務,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們有責任為它的完成奠定鞏固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方向?!保?) 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時提出一個重要戰略思想,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6)。正是基于這一戰略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進一個領域改革,也不是推進幾個領域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就是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總體角度考慮的”(7)。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推進制度建設。零散的改革、碎片化的改革已經不能滿足制度建設的需求,也就不能滿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所謂更加定型,就是確立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內的各種制度相互融通的制度體系。所謂更加成熟,就是制度體系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按照這個要求推進制度建設,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也必須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代。改革開放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二)從現實維度看,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藩籬日益顯現,需要將改革推進到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黨的十八大主要從經濟發展方式、科技創新能力、資源環境約束、城鄉發展差距、民生發展與社會矛盾等方面概括當時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十年后,黨的二十大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對十年前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概括。報告指出,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在上述問題和困難的基礎上,特別強調了經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藩籬日益顯現等。

改革開放初期階段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黨和國家從危難中重新奮起。改革開放是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的重大抉擇。鄧小平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8),“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9)。這一階段改革的主要任務,是破除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的主要對象,是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及其與之相配套的政府管理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主要領域,是經濟領域以及相關宏觀管理領域;改革的基本路徑,是增量改革;改革帶來的成就與獲得感,總體上屬于“帕累托改進”。整體上看,改革開放初期階段雖然出現了諸多問題和矛盾,但這些問題是發展和前進中的問題,是局部與領域性的問題,是結構及差異性的問題。

世紀之交到黨的十八大召開前,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改革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第一,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同時,經濟領域、社會領域、文化領域、生態領域、黨風政風等方面長期存在的問題日益積累和凸顯,部分抵消、扭曲了改革發展的成果,降低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改革推動利益結構的深刻調整,帶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的重大結構性深刻變化,不同群體利益感受和利益訴求差異擴大,擴大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增強社會活力的壓力。第三,伴隨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要矛盾深刻演變,人民群眾對共同富裕的需求日益強烈,對高質量消費品和服務、教育、就業、收入、社會保障、住房、醫療衛生服務、文化、生態環境以及良好黨風政風的需求日益增強,提升了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的緊迫性。第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對外開放度迅速提升,國內國際兩個局面深刻交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度交匯,伴隨而來的是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的交匯互動,增強了統籌改革、發展、穩定與安全的壓力。

經濟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了矛盾與問題形態和性質的深刻變化。首先,矛盾與問題的存在領域具有全面性,發生在方方面面、各個領域。除了經濟發展方式、社會民生發展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積累,生態環境約束、地區差距擴大、收入差距擴大等經濟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之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不足,部分黨員干部政治信仰動搖,貪腐現象觸目驚心等政治性問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法治性問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意識形態問題不時出現。其次,矛盾與問題的程度具有深刻性,這些問題的發生,已經主要不是源于政策層面和工作層面的原因,而是植根于深層次體制機制和思想理念。例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從根本上講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科學的經濟發展理念尚未確立。再次,矛盾與問題的作用具有交互性,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社會運行的扭曲性問題、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性問題交互作用,政策性問題、工作性問題、體制性問題、機制性問題累積疊加。最后,矛盾與問題的存在具有頑固性,這些問題與特定的利益格局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固化的藩籬。矛盾與問題形態與性質的深刻變化,已經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以至于“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10)。顯然,破解這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藩籬問題,必須立足國家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推進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將改革開放推向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三)從實踐維度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朝什么目標改革、如何改革的問題成為改革的主要時代課題,需要對改革本身進行改革,以新的改革組織方式蹚出改革新路

到黨的十八大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即要不要改革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不改革死路一條,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是,朝什么目標改革、如何改革成為新的亟待解決的時代問題。

一方面,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要改變改革推進方式?!巴^去相比,中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要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加強頂層設計”,“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顛覆性錯誤”(11)。另一方面,矛盾與問題形態與性質的變化,要求改變改革組織方式。改革首先是問題導向的行動。改革的問題導向,不僅體現在改革要針對問題,奔著問題去,更重要的是矛盾與問題的形態和性質變了,改革的方式方法也要跟著變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從一開始就包含著改革方式的變革。2012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強調“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2)。這就將改革的目標指向從體制機制引向制度體系。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除了強調“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把黨的十八大確立的改革開放重大部署落實好”以外,重點闡述了把握改革開放規律性,堅持正確方法論問題,特別強調“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協調推進各領域各環節改革”(13)。這就將改革方式的變革納入改革的內容。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做出決定,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提法改變為“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稕Q定》除了闡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走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時間節點以外,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就明確了改革新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推進方式。

二、全面深化改革十年歷程:蹄疾步穩的改革推進

《決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稕Q定》提出15個領域33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全面深化改革十年歷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14年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推進,實現改革階段性目標;2021年到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開啟新發展階段改革進程。全面深化改革十年歷程,呈現蹄疾步穩的過程特征。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根據《決定》,中共中央成立由習近平任組長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下簡稱“中央深改組”)?!爸醒肷罡慕M”第四次會議強調,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爸醒肷罡慕M”全年召開8次會議,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局起步?!爸醒肷罡慕M”第八次會議指出,2014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聯動、主動作為、蹄疾步穩、狠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呈現出全面播種、次第開花的生動景象,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有力促進了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方面的工作。具體表現在,各地各部門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本地本部門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方案、落實、督辦、宣傳等環節,全面深化改革成為各地各部門中心任務;全年中央層面完成80個重大改革任務,中央有關部門完成108個改革任務,共出臺370條改革方案文件,“中央深改組”確定的年度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初步構建了包括改革的決策機制、統籌協調機制、督辦督察機制、宣傳引導機制在內的改革推進機制體系(14) 。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提質”之年?!爸醒肷罡慕M”第八次會議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要把提高改革質量放在重要位置,堅持速度服務質量。第九次會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取勢,又要取實,即要在2014年形成的改革推進態勢的基礎上爭取更好的改革實效。在改革推進的初期階段,重點在制定和出臺改革方案,改革推進節奏很快,難免出現一些改革方案質量不夠高、一些改革舉措不夠實、一些改革措施穿透力不夠強、一些改革舉措觸動既得利益不夠的問題。根據公開報道,2014年“中央深改組”審議的重大改革方案中,有四項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2015年,“中央深改組”召開會議11次,研究出臺60多項改革方案,在自上而下、上下聯動全面推進改革的同時,把改革方案質量和實效放在第一位,推動每一條改革舉措都做到內涵清晰、指向明確、解決問題,改革方案的指向性、協同性和聯動性明顯提升。同時,強調通過試點提升改革整體質量,將試點探路納入頂層設計框架。當年啟動了一批改革試點,如海南省就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開展的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一些省份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工會改革試點、群團改革試點,取得了一些可復制的改革經驗。2015年改革方案質量、改革效果整體提升,推動改革向縱深推進。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之年?!爸醒肷罡慕M”第二十次會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頭三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三年。2016年要力爭把改革的主體框架搭建起來。經過2014、2015年兩年改革,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各個領域標志性、支柱性改革任務逐步推出,構建全面深化改革主體框架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笆濉币巹澗V要明確將制度建設納入五年規劃,對各個領域的制度建設提出明確目標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把制度建設放在突出重要地位。特別是2016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相輔相成,其核心是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目標是形成經濟增長新機制,迫切要求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除舊布新、立柱架梁。2016年,“中央深改組”召開12次會議,審議通過146個重大改革文件,領導小組確定的97個重點改革任務和128個其他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還完成194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出臺改革方案419個。通過這些舉措,2016年,推出了一批具有標志性基礎性關鍵性重大改革方案和舉措,一批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一批重要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初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主體框架初步確立。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整體效能”之年。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全面深化改革要配合這個大局?!爸醒肷罡慕M”第三十次會議強調,2017年的改革要突出重點、提高改革整體效能。經過四年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改革需要向制度集成縱深推進,需要提高推動發展、維護公平、改善民生、匯聚力量等方面的改革整體效能。伴隨改革進入深水區,部門利益固化的藩籬日益突出,在解決舊的公平和效率問題的同時,新的問題開始顯現,一些關系群眾現實利益的問題尚未解決,干部隊伍推動和落實改革的激勵保障機制還不健全,這些問題制約改革整體效能的提升。2017年“中央深改組”召開8次會議(其中十八屆“中央深改組”召開7次,十九屆“中央深改組”召開1次),審議通過各類改革工作文件37份。在改革的推進過程中,要求黨政主要負責人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特別是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改革不實、抓落實不力、改革實效性不強的問題,強調不做“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爸醒肷罡慕M”第三十三次會議還圍繞主要負責人親力親為抓改革聽取11位全面深化改革專項領導小組組長、重大專項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地方和部門主要負責人的匯報,起到了促進各地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親力親為抓改革的示范作用,有效提升了改革的整體效能。

2018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之年。到2017年,經過五年的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完成五年階段性目標,為繼續推進改革構建了新的起點、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首先,在健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工作體制上采取了新舉措。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統籌領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升格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深改委”),相對于領導小組而言,委員會具有更大的決策、統籌、協調、落實權力以及對地方和部門的領導權力。2018年,“中央深改委”(“中央深改組”)召開6次會議(其中“中央深改組”召開1次,“中央深改委”召開5次),審議通過71項各類改革方案,審議13份改革工作文件。其次,全面啟動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及其涉及的改革任務。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黨和國家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新階段。一方面,機構改革與職能調整要解決多頭分散、條塊分割問題,還涉及機構內部的職能調整和整合,勢必推進深層次利益格局調整和制度體系變革,改革的復雜性、敏感性和艱巨性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緊密聯系,需要通過機構改革推動各個領域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優化機構職能配置,將機構改革與各部門改革統籌起來。2018年上半年,中央層面的機構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下半年啟動地方層面的機構改革,地方機構改革按照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因地制宜原則推進,逐步構建了符合基層事務特點、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最后,推出一批重大全局性改革和戰略性改革,進一步夯實制度體系基礎。如在區域協調發展制度體系方面,出臺和實施《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出臺和實施《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宏觀規劃管理方面,出臺《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這些改革措施的出臺,一方面為重大領域制度體系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為下一步推進制度集成創造條件。

2019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打決定性基礎、出決定性成果”之年。2018年最后一次“中央深改委”會議(“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作出一個重要判斷,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部署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既取得了很多重大歷史性成就,也創造和積累了很多改革的新鮮經驗”,強調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2019年“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即“中央深改委”第六次會議)在“取得了很多歷史性成就”判斷的基礎上,提出“對標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為全面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打下決定性基礎”的改革目標。2019年,“中央深改委”召開6次會議,研究通過58個改革方案,討論通過6個改革工作文件。2019年的改革圍繞上述“兩個決定性”,全面對標《決定》部署,推出一批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重大改革舉措,一批有利于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改革舉措,一批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舉措,取得了一系列決定性改革成果。

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啟“系統集成”之年。2020年是落實《決定》部署的重要節點?!爸醒肷罡奈钡谑螘h提出,落實《決定》部署,“前期重點是夯基壘臺、立梁架柱,中期重點在全面推進、積厚成勢,現在要把著力點放到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來”。六年來,全面深化改革注重解決體制性深層次障礙,許多領域實現了政策性創新、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在此基礎上推進系統集成,就是鞏固和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在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協同高效,就是統籌制度改革與制度運行,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的關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項改革協同推進,使各項改革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全年“中央深改委”召開六次會議,審議通過39個改革工作文件。首先,以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為突破口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改革與制度系統集成。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暴露出公共衛生體系存在的短板與不足。2020年“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會議)要求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2020年,衛生健康領域改革以加快建設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重大疾病保險和救助體系、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全分級診療制度、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鸨O管、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初步實現圍繞衛生健康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制度系統集成。其次,圍繞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重要改革舉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體推進堅持和鞏固制度、完善和發展制度、遵守和執行制度,促進制度建設與治理效能轉化融合,初步實現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與制度系統集成,為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沖擊奠定制度基礎。最后,圍繞以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把推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部署的落實與完成“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謀劃“十四五”規劃緊密結合起來,把防風險、打基礎、惠民生、利長遠各項改革有機統一起來,形成推動發展的改革與制度系統集成,為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奠定堅實制度基礎。

2021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始“向更深層次挺進”之年。2021年“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中央深改委”第十八次會議)提出,扭住構建新發展格局目標任務,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深層次挺進,就是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已經形成的改革頂層設計,以落實“十四五”時期重大發展戰略為牽引,以戰略性戰役性改革抓綱帶目。2021年,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關頭。一方面,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推進,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已經形成比較清晰的改革頂層設計“大盤子”,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具備了向更深層次挺進的基礎,需要加快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突破。另一方面,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開局之年,改革進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階段,需要向更深層次推進。2021年,“中央深改委”召開6次會議,研究出臺30項重大改革方案,討論通過兩項改革工作文件,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深層次推進。2021年,重點圍繞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任務推進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圍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自由貿易試驗區、污染防治攻堅戰、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領域推出一批戰略性、戰役性改革。

2022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啟“制度集成”之年。制度集成,就是在總結制度創新成果的基礎上,聚焦基礎性和牽引性改革舉措,加強制度創新聯動和銜接配套,形成制度體系,提升改革綜合效能。經過43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全面深化改革,到2021年,實現了“黨成立一百年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的目標,推進制度集成并在此基礎上開創改革新氣象新面貌的條件已經具備。2022年,“中央深改委”召開4次會議,研究出臺17個重大改革方案,通過2個改革工作文件?!爸醒肷罡奈钡谑叽螘h全面總結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制度成果,從第十九次會議開始,先后分領域總結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成果,包括科技成果評價體系改革、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自由貿易試驗區、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深化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統計監督、科技體制改革、科技倫理治理、保護支持企業發展、國有企業改革、網絡強國建設、財稅體制改革、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國行政區劃設置與調整、完善院士遴選評審機制、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等領域改革成就。

2023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始“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改革之年。二十屆“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指出,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問題謀劃推進改革?!爸醒肷罡奈比暾匍_3次會議,研究出臺14個改革方案,討論通過4個改革工作文件。這些改革方案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重大戰略問題,例如第一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國有經濟管理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意見》、第二次會議通過的《關于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指向面向現代化的長遠戰略問題。同時,2023年的改革進一步推動制度集成,例如第二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意見》,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健全自然壟斷環節監管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等,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構建相關領域系統全面的制度體系和體制機制體系。

2014年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經過夯基壘臺、立梁架柱,全面推進、積厚成勢,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三個階段的接續推進,基本完成了《決定》部署的任務。2020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了決定性成果,完成了《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達到了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一階段性目標。2021—2023年間,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時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更深層次推進。十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結合,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呈現蹄疾步穩的時間性特征和上下聯動的空間特征。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這十年已經具有完整的歷史階段屬性。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革命性突破與成就: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與此前局部探索、破冰突圍的改革相比,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統整體設計、協調推進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全面深化的改革,其范圍之大、規模之大、力度之大在中國前所未有,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靶聲r代10年,我們推動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的”(15) 。筆者曾從改革目標、改革領域與對象、改革程度和手段、改革難度與價值追求、改革推進方式五個方面探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16)。十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是一場思想理論的深刻變革、一場改革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一場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深刻變革、一場人民廣泛參與的深刻變革。改革開放實現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17) 。

(一)思想理論的深刻變革

改革開放作為突破既有體制機制、破除既有利益格局、重構制度體系的創新實踐,必然伴隨著思想的解放和理論的發展。與局部探索、破冰突圍的改革開放相比,全面深化改革是思想理論創新引領的,實踐創新經驗反過來推動思想理論創新和深刻變革?!稕Q定》初步回答了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問題,初步構建了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理論體系。全面深化改革十年實踐創新及其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這一思想理論體系。

其一,實踐創新發展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深化了對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認識?!稕Q定》提出了15個領域33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在實踐中,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不斷擴展。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出了190項重大改革舉措。2015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圍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提出一系列新的改革要求。黨的十九大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二十大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部署。此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都內涵著新的改革部署和要求,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延伸和發展。將這些新部署新要求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將民主法治建設、高質量發展、小康社會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國家治理體系、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建設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從理論上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內涵的認識。

其二,實踐創新豐富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據,深化了對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問題的認識?!稕Q定》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案母镩_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18)。這些重要觀點是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形成的新認識。新時代十年來,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一系列戰略性舉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推進和拓展的。沒有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能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開始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整體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不僅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其三,實踐創新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徑,深化了對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問題的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關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面。新時代如何改革、改革如何全面推進、如何深入推進,是全面深化改革路徑探索的主要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實踐回答了這些問題,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改革話語體系。關于新時代如何“改革”,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新觀點和新舉措,例如,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勇于自我革命,黨政主要負責人必須親力親為抓改革。關于如何做到“全面”,實踐中形成一系列新思想新方法,例如,圍繞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標,以各方面制度體系建設為重點,全面改革、協調推進,系統改革、形成合力,讓各方面改革和制度成果形成“化學反應”。關于改革如何“深化”,實踐中形成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例如,在改革對象方面強調啃硬骨頭,闖難關;在改革展開方面強調通過優先順序逐步深化,初期重點推出基礎性、牽引性改革,中期突出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后期重點出臺戰略性、戰役性改革;在改革集成方面,將系統集成作為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則,通過構建改革主體框架推進改革系統集成、制度集成,全面提升制度效能。

(二)改革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

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有組織的過程,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方式?!稕Q定》提出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要求,明確“中央深改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十年來,“中央深改委”(“中央深改組”)全面落實上述四項職能,全面深化改革圍繞“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展開,在組織方式上形成一系列新的時代特點,實現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

其一,更加突出集中統一領導。相對于黨的十八大以前的改革而言,成立“中央深改組”意味著全面深化改革集中統一領導體制的確立,是改革領導體制的創新。這一體制確保改革高位推進、集中推進、統一推進、協同推進、一體推進,保證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落實。在實踐進程中,這一領導體制不斷完善。首先,權力位階不斷提高。如前所述,從“中央深改組”到“中央深改委”,伴隨著決策權、統籌力與落實力的擴大。其次,權能不斷擴大。逐步將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黨的十九大、二十大部署的改革事項納入推進落實權限。第三,職能不斷增強?!爸醒肷罡奈保ā爸醒肷罡慕M”)初期主要研究出臺改革方案,從2017年開始,除了研究部署改革以外,還全面推進改革督察、改革評估、改革總結,實際上成為集全面深化改革設計、決策、落實于一體的領導機關與執行機關。

其二,更加突出頂層設計。與黨的十八大前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相比,全面深化改革一開始就是頂層設計的改革?!稕Q定》是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中央深改委”(“中央深改組”)則就改革過程進行頂層設計。首先,時間上看,對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進行接續展開和延伸,這就是如前所述的將中共中央歷次重大會議的改革部署跟進接續納入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確保了頂層設計的發展性和延續性。其次,空間上看,處理好頂層設計與部門、地方分層對接的關系,推進各項改革實現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銜接,發生“化學反應”,確保頂層設計的實效性和具體性。第三,實踐上看,將地方試點納入頂層設計。2015年開始,強調通過試點提升改革整體質量,將地方試點探路納入頂層設計框架。當年啟動了一批改革試點,如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此后,中央批準的地方改革試點逐年增多,如“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等。實踐證明,頂層設計與試點探路相輔相成。頂層設計為地方試點明確方向,地方試點充分發揮了地方積極性、取得了可復制的改革經驗、提升了頂層設計質量和改革整體質量。

其三,更加突出目標導向。相對于黨的十八大前的改革而言,全面深化改革從一開始就有明確而具體的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達成這一目標,改革第一階段重點推出基礎性、牽引性改革,為制度體系夯基壘臺、立梁架柱;第二階段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重點推出創造性、引領性改革,拓展制度體系建設基礎;第三階段重點出臺戰略性改革、戰役性改革,促進改革和制度體系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與此同時,改革過程中強調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強調將目標、問題、效果三個導向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民生改善、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陸續推出一批問題導向的改革,同時,以實效性為基準考量改革推出的順序。實踐證明,以問題和效果為導向的改革,不僅與以目標導向的改革不矛盾,相反,通過及時解決制度體系暴露的問題,提升改革的成效,本身就是完善制度體系的過程。

(三)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深刻變革

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改革組織方式變革本身就是國家制度變革和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的具體體現,同時推動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深刻變革。全面深化改革,既注重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注重通過改革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促進制度建設與治理效能轉化融合。

其一,從國家制度視角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深化改革以推進中共建黨一百周年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顯成效為階段性目標,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推進各個領域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即到建黨一百周年,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提出了黨的領導、人民民主、法治體系、行政體制、基本經濟制度、先進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等十二個方面的制度體系,提出這個總體目標和各方面制度體系,正是基于改革開放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例如,經過十年改革,到2023年,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包括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資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等四個基本制度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制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這些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都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的。

其二,從治理體系視角看,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公共政策過程創新。習近平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保?9) 國家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依據,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依托,黨和國家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載體,而公共政策過程則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具體運行。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是改革政策過程的全面創新,也推動了國家公共政策過程的全面創新。首先,相對于黨的十八大前的改革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是政策議程、政策制定、政策執行、政策督察、政策評估全鏈條的創新過程,特別是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構建改革督察體系和評估體系,確保改革方案落實。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國家公共政策過程創新。一是推動形成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政策過程的格局,破解了以往政府甚至部門主導政策過程、決策與執行脫節、政策執行走樣等問題,提升了政策執行力和政策效能。二是推動構建了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共抓政策落實的體系。黨委主要通過集中動員、主題教育、巡視巡察等方式主導政策落實;政府主要通過“大督查”方式推動政策落實;人大主要通過執法檢查方式督促政策落實;政協主要通過調研、協商方式促進政策落實?!八拇蠹摇弊陨隙?,職責同構,形成了全鏈條全領域政策落實體系,將政策執行分解為政策執行與政策落實二元并立的兩個體系,這是公共政策過程的中國實踐和中國特色,也是國家治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過程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創新。

其三,從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作用充分彰顯。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首先,全面深化改革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發揮動力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動力系統。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改革與發展高度融合,與引領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大攻堅戰(20) 、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等一系列發展戰略布局接續銜接,推動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推動中國發展站在更高歷史起點上。第三,全面深化改革將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有機結合,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到“全面深化改革”,沒有降低對外開放的地位,而是將對外開放納入改革的范圍。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夯實了對外開放的制度基礎,強化了對外開放的動力,推進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

(四)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深刻變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稕Q定》提出“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注重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利益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了全社會改革創新活力迸發的生動局面。

其一,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公平正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標。利益固化是阻礙社會公平正義的主要約束,全面深化改革在方案設計和實踐推進上強調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例如,出臺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制度,出臺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制定和實施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制度,保護、鼓勵職務犯罪舉報人,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這些改革和制度建設對于破除既得利益格局、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極大的針對性和“穿透力”。

其二,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民生改善和人的全面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深度切入民生各個領域,改革方案和舉措具有“含金量”和獲得感。改革按照“急難愁盼”確定優先序。例如,在醫療領域,先后出臺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重大舉措,這些措施有效推動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破解。在教育領域,推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學前教育規范發展、托幼服務健康發展、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等改革,有效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和保障教育公平。

其三,全面深化改革增強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活力?,F代化的推進需要社會秩序,更需要社會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把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作為重要目標。首先,推出一批增強群眾辦事便捷性的改革,如政務公開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戶籍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和中央調劑、推廣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改革、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等,這些改革舉措降低了人民群眾的辦事成本、提升了社會流動性。其次,開展人民群眾參與的第三方評估,如對爭議較大的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對政府購買服務進行第三方評估,對改革成效進行第三方評估,這些措施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改革參與度、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兜住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底線,如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解決無戶籍人員的戶口登記問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等,這些改革措施補齊了社會發展短板,夯實了社會穩定與增強社會活力的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十年取得了兩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一是完成了《決定》提出的階段性改革任務,在制度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和歷史性成就,接續開啟了新發展階段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改革開放;二是實現了改革思想理論、改革組織方式、改革“關鍵一招”作用發揮、改革廣泛參與等一系列深刻變革,實現了改革開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這兩個方面的成就,為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注釋:

(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11頁。

(2)(15) 《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 守正創新真抓實干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人民日報》2023年4月22日。

(3)(17) 《習近平著作選讀》 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95、394—395頁。

(4)(5)(8)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343、179頁。

(6)(9)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242頁。

(7)(10)(11)(19)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78—179、5、220—221、105頁。

(12) 《胡錦濤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7頁。

(13)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67—69頁。

(14)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強調 鞏固良好勢頭再接再厲乘勢而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人民日報》2014年12月31日。

(16) 趙凌云、岳仁崇:《論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階段性特征》,《江漢論壇》2014年第8期。

(18)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3年12月27日。

(20)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任務。

作者簡介:趙凌云,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湖北武漢,430079;楚武干,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9。

(責任編輯 張衛東)

猜你喜歡
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及其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啟示
從改革開放歷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