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自然觀視域下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2024-04-24 08:22張勇
江蘇社會科學 2024年2期

內容提要 馬克思自然觀突顯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內蘊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兩重維度。在自在自然維度,馬克思自然觀厚植自在自然本體理念,強調自在自然的客觀實在性,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規律指引。在人化自然維度,馬克思自然觀厚植人化自然實踐理念,強調人化自然的主體需要性,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價值遵循。新時代,要以馬克思自然觀為指導,將合規律性原則與合目的性原則有機結合,深刻把握科學性與價值性、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的辯證統一關系,全面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滿足人民群眾優美的生態環境需要。

關鍵詞 馬克思自然觀 自在自然 人化自然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張勇,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高效能治理的制度邏輯及實現路徑研究”(21BKS085)的階段性成果。

立足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把自然區分為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聯性,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真實反映于自然界的存在樣態中。馬克思關于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相關論述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中國鄉村現代化的主要表征和基本要求,彰顯了黨中央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其提出觸及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發展的現實性關系,呈現出特有的過程向度和內生性演化關系。201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盵1]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盵1]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要求扎實推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2]。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盵3]2023年,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4]為重要內容,全面部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工作。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指出,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5]。通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從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到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再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目標的擴展,體現了黨在鄉村建設目標方面的認識不斷深化、在鄉村振興方面的部署不斷推進。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雖已取得一些成績,但也暴露出諸如環保意識不強、生態質量不高等問題。在此背景下,立足馬克思自然觀,厘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時代要求,整體性把握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向,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自在自然規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未來路向

馬克思從本體論的角度肯定了自然界的客觀實在性。在他看來,自在自然存在于人類社會之先,構成了人類社會歷史性存在與發展的必然性前提。馬克思指出:“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創造?!盵6]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自在自然并非抽象的、虛幻的,不是“自我意識的而且是抽象的自我意識的環節”[7],而是客觀實在的真正的自然界。同時,馬克思還強調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性,始終堅持從客觀規律的角度認識自在自然,認為自在自然的存在與發展受客觀規律制約,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人與自在自然之間的關系問題。在論述農業生產過程的資本主義轉化時,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盵8]這里,馬克思通過描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作為自在自然具象化表現形式的土地肥力的人為提高,向我們揭示了自在自然本身固有的客觀發展規律以及人為破壞對其造成的惡果,強調了保持自在自然原生態的重要性。

關于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和自在自然之間的關系,馬克思基于私有財產和商品的角度進行了深入論述。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借用托馬斯·閔采爾的話指出:“一切生靈,水里的魚,天空的鳥,地上的植物,都成了財產;但是,生靈也應該獲得自由?!盵9]可見,在資本主義社會,自在自然被人視作私有財產,成為異化的社會符號。進一步地,通過對自在自然具象化的一般表現形式商品的分析,馬克思指出,在實際交換中,商品作為自然的產品和交換價值二重地出現,“商品作為表現出來的交換價值(貨幣)存在,而這個交換價值又拋棄了同產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一切聯系”[1]。這深刻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自在自然的一切規定性被商品所消滅,商品遮蔽了自在自然的本源性特征與本體性存在形式,人們對自身需要的過度追求使得自在自然普遍商品化和資本化,“外化了的自然界,變成可讓渡的、可出售的、屈從于利己需要的、聽任買賣的對象”[2]。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受工具理性驅使,自然資源成為人們謀取利益的手段,人們為了市場占有份額的最大化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盲目開發自然資源,追求最高的經濟生產率。正如科爾曼所言:“資本主義則高度重視謀利及與此相隨的效率、物欲、經濟增長等價值觀,并進而激發技術服務于這些價值觀,甚至不惜毀損地球?!盵3]這種重經濟輕生態的發展方式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和諧共生的人與自然關系日益惡化、扭曲。由于忽視自在自然的承載極限,人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單向度地組織生產生活,置生命的自然節奏于不顧,破壞式地開發與利用自在自然,這種異化了的生產與消費是現代社會生態危機的經濟根源。

馬克思關于自在自然的相關論述,為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南。第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尊重自在自然的客觀實在性,厚植自在自然本體理念。自在自然作為客觀的存在方式,構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前提條件,盡管其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被人改造、優化,但畢竟存在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之前。也就是說,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客觀條件本身并不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產物,而是已經客觀存在的自在自然。這一點正如馬克思在論述勞動的自然條件時所指出的:“勞動的主要客觀條件本身并不是勞動的產物,而是已經存在的自然?!盵4]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以自在自然為根,深懷敬畏之心,尊重生物多樣性,尊重當地原有的自然生態結構體系,牢固樹立自在自然本體意識,實現人與自在自然的和諧共生。習近平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5],這一論述揚棄了人類中心主義的一元論主張,強調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人與自然矛盾的消解和自在自然的本體重釋。

第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遵循自在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可持續發展?!疤觳谎远臅r行,地不語而百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自在自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順應自在自然生長法則,充分尊重自在自然發展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大自然的報復,有效防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走彎路。同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深刻認識“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6],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意識,系統觀照鄉村自然生態系統間的物質循環、能量交換和動態平衡,實現綠色發展。

第三,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態需要為根本宗旨,避免對自在自然過度的商品化開發。從美好生活角度來看,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成為美好生活的增長點、支撐點、著力點[7]。新時代,人民群眾在優美的生態環境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成為生態旅游的重要市場,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休閑旅游成為新的社會風尚。面對這種消費需求,一些地方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借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之名粗暴占用土地、森林、湖泊等自然資源,進行無序的、過度的開發,破壞了自在自然的原生樣態,導致人與自在自然關系的惡化。鑒于此,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以生態理性設限,樹立“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盵1]理念,明確人們的真實生態需求,以滿足人民群眾在優美的生態環境方面的需要為目標,避免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由過度開發自在自然。

二、人化自然形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價值遵循

人化自然是馬克思自然觀的核心,是馬克思自然觀相異于其他自然觀的關鍵之處。在馬克思看來,人化自然是“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2],是社會生產方式持續塑造的結果。具體而言,在馬克思的論述中人化自然主要包括兩重含義:

其一,確證人的本質力量的自然。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自然觀與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自然觀,首次提出人化自然思想。黑格爾雖然辯證地看待自然,把自然描繪成一個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但視自然為絕對精神外化的產物,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淖。黑格爾認為,“自然界是自我異化的精神”,“在自然界里隱藏著概念的統一性”[3]。在黑格爾看來,自然的存在并非實然,而只是根源于絕對精神的一種幻象化異在,只有訴諸思辨的理性,自然的存在與發展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從絕對精神出發,黑格爾視自然為絕對精神彰顯自身自在存在的一種方式。立足于絕對精神,黑格爾認為自然并非一成不變的靜止性存在,而是依附于絕對精神的運動而變化的,是絕對精神運動與回歸自身的中間環節。馬克思立足物質生活這一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歷史起點,批判了黑格爾對自然的抽象理解,指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自然觀植根于絕對精神的本性,只是從精神主體出發外化地理解自然,使得自然成為脫離人類社會的抽象概念與虛幻存在,“這種抽象思維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4]。在馬克思的視域中,自然不是絕對精神衍生出來的抽象物,不是一種純粹的、思辨的精神自然,而是實踐基礎上的現實的、具體的實在自然,“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來說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來說作為人的存在,已經成為實際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5]。據此,那種凌駕于自然界與人的非實在性的承認問題并非真問題。馬克思強調,自然作為人化自然,生成于現實的人的生產實踐之中,是一種確證人的本質的真實的自然,并不是黑格爾所認為的幽閉于絕對精神中的抽象自然,即“觀念的異在的形式”[6]的自然?;谥庇^唯物主義視角,費爾巴哈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自然觀,摒棄了自然的絕對精神幻象與抽象思維表達,視自然為現實的感性存在,從思辨理性的窠臼中把自然解放出來,還原了自然的真實性和客觀實在性。費爾巴哈認為,自然是獨立于精神的實在,是現實事物產生的前提和根據。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費爾巴哈堅持唯物主義立場,從感性直觀出發將人視作自然進化的產物,并認為人具有“感性的本質”[7]。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自然觀,以感性直觀為原則來把握自然,強調感性的實體才是現實的實體,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在物質本體之上。然而,費爾巴哈僅從感性直觀來理解自然,過多地強調自然第一性和人的自然本性,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缺乏對對象性的實踐活動的能動考察。馬克思在汲取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自然觀中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對這一自然觀進行了批判,指出其主要缺點是只從直觀的形式理解自然,片面強調自然的先在性,而沒有把自然當作人的感性活動去理解,缺少關于人的能動的對象性活動的人化自然維度。就是說,費爾巴哈只是從生物學意義上把人當作“感性的對象”這一客體去理解,而不是當作“感性的活動”的主體去理解,完全脫離實踐去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忽略了對人而言自然是對象化的存在物,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自然。馬克思立足人的感性活動,把自然當作實踐的對象,將人與自然的關系視作實踐關系,發現了人化自然的本質。在馬克思看來,自然界既不為人而存在,也不依賴于人而存在,也就是說,自然界作為一種客觀實在的存在物,其本身并不是作為合乎人的目的的先驗物而存在的。為了使自然界適合人的生存與發展,人必須以實踐活動創造同人的本質的豐富性相適應的對象化世界。對此,馬克思指出:“如果把工業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質,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質,也就可以理解了?!盵1]正是通過人對對象世界的改造,自然界逐漸演變成為人化自然。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發揮了這一思想。立足實踐觀點,馬克思、恩格斯拋棄了費爾巴哈的“類”的概念,有力批判了其直觀唯物主義自然觀。他們認為,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理解局限于單純的直觀和單純的感覺,沒有認識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2]。這就是說,自然界與人及其實踐活動緊密聯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具象化于現實的物質生產之中,人化自然的結構呈現為人與自然雙向互動的社會有機體結構。正是在實踐活動中,自然界日益人化,成為屬人的自然界,人的本質力量也得到了確證和彰顯。

其二,符合人的發展需要的自然。人的需要是人從事實踐活動的初始動因,體現著人的內在本質。關于人的需要,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谏鐣w性發展的宏觀視角,馬克思認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個前提是人的需要。只有首先滿足人的吃喝住穿需要以及其他需要,人們才能生活,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和延續社會歷史。在馬克思看來,人的需要包含物質需要、精神需要、社會需要、交往需要等,而這些需要無不與自然界緊密聯系。人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開展社會實踐,持續深化對自然界的認識,創造出滿足人的發展需要的人化自然。誠如馬克思所說:“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現為這樣的普遍性,它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材料)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盵4]可見,人化自然是人追求自身所需對象的一種本質力量,產生和發展于人的實踐活動,是人與自然界的有機關系的一種重要體現。作為一種內在規定,人化自然是人的需要的天然呈現,是人在物質、精神等方面訴求的必然表征。同時,作為人化自然的主要動因,人的需要推動了人與自然界的交融,使得自然界成為符合人的本質的自然界,成為合乎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感性對象和客觀力量,兩者共存于社會歷史的進程之中。

進而言之,從人的需要角度理解人化自然的本質要義,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第一,人化自然是滿足人的真實需要而非虛假需要的自然。真實需要是指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真實需要的滿足是滿足包括粗俗需要和高尚需要在內的一切需要的先決條件;虛假需要則是指為了特定的社會利益而強加于個人的需要,虛假需要的發展和滿足受外界支配,不利于個人自覺地實現自身的自由發展[5]。在此意義上,人化自然要劃清真實需要同虛假需要之間的界限,摒棄受特定社會利益驅使的虛假需要,用真實需要代替虛假需要,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第二,人化自然是滿足人的現實需要而非抽象需要的自然。人的需要是現實的、具體的,受社會文化、歷史傳統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不是一個抽象的范疇,也不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價值體系。人的需要本身如同需要的滿足方式一樣是歷史的產物。由此,人化自然對人的需要的滿足并非抽象虛幻的,而是具體真實的,涵蓋人與物、人與人兩個維度的內容,是從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對人們現實需要的真正滿足。第三,人化自然是滿足人的體系性需要而非單一性需要的自然。人的需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隨著生產體系的日益擴大,“與之相適應的是需要的一個不斷擴大和日益豐富的體系”[1]。就是說,人的需要結成了一個帶有自然性質的社會性需要體系,這種體系在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以“需要的歷史序列”的形式展現自身。由是言之,人化自然應以滿足人的體系性的需要而非單一性的需要為目標,這種體系性的需要同步于時代發展,呈現出開放性的特征,表現為一種不斷地由需要的“較低系統”向需要的“較高系統”發展的過程。

從現實情況來看,馬克思關于人化自然的相關論述對于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就人化自然的第一重含義而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注重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力量。如同自在自然不會自動轉變為人化自然一樣,現實中的鄉村也不會自動轉變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實現這種轉變,必須依靠鄉村社會主體,發揮農民群眾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誠如列寧所說:“世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盵2]一方面,要提升農民群眾對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認知水平,激發建設的內生動力。為此,要加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政策宣講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正確認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強化農民群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自主意識,實現從自發建設向自覺建設的思想轉變,凝聚農民群眾投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集體力量。另一方面,要提升農民群眾參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創造性,培育新動能。就此而言,要把握好三個著力點:一是提升農民群眾將現代農業理念融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創新能力,培育產業新動能。當前,要深化農民群眾對綠色農業理念、有機農業理念、健康農業理念、循環農業理念、農業工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理念的認識,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增添產業新動能。二是提升農民群眾將休閑文化理念融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創新能力,培育文化新動能?,F階段,要提高農民群眾對鄉村觀光旅游、體驗旅游等休閑旅游的認知水平,結合地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生態實際,創新踐行休閑文化理念,提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文化新動能。三是提升農民群眾將技術治理理念融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創新能力,培育技術新動能。讓農民學會熟練運用技術治理工具是提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能力的重要環節,亦是增強農民群眾主體性的關鍵一環。因此,要引導農民群眾立足地方實際,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技術治理手段,發揮好網絡信息技術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的功能,助推農民群眾參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創造性能力的提升,提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技術新動能。

就人化自然的第二重含義而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按照馬克思的理解,人化自然是能夠滿足人的生存發展需要的自然。這要求我們將農民群眾利益的獲得和需要的滿足當作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為此,要把握好三重邏輯:一是主體評判邏輯。農民群眾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主體和成效的最終判斷者。因而,要圍繞建設的目標、規劃、愿景等內容充分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與建議,切實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以農民群眾的滿意度為評判標準,讓農民群眾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利益共享邏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旨在通過解決鄉村社會現實問題,實現農民群眾在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會利益、生態利益等方面的共享,推動鄉村社會全面進步。為此,必須充分關照農民群眾的現實利益訴求,尤其要注重鄉村社會發展成果的合理分配,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真正實現共享發展。三是資本規約邏輯。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資本作為生產力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認為資產階級創造出了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大的生產力。這種巨大的生產力“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切階級排擠到后面去”[1]。同時,他們也從生產關系的角度指出,生活在資產階級社會里的個人喪失了獨立性和個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卻具有獨立性和個性。這種以資本增殖為唯一目的的生產關系,使得工人完全依附于資本,成為“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2]。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的辯證理解,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一方面,要從發展生產力的角度科學利用資本,發揮資本對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充裕的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生態產品。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要從生產關系角度,運用法律、道德來規范約束資本使用的倫理邊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語境中規制資本邏輯,避免資本不當使用與惡性擴張造成的過度追求經濟利益的異化現象,確保資本真正轉變為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工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的需求。

三、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原則提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實踐進路

馬克思自然觀蘊含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雙重意義,自在自然構成人化自然發展的基礎,人化自然成為自在自然發展的目的,兩者辯證統一于社會歷史實踐之中。一方面,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發展的前提條件和要素。對于人類社會來說,自在自然不可或缺,為人類社會提供了生存資料與發展空間,人類社會以自在自然為前提,遵循自然規律開展主體性實踐活動,依賴于自在自然而存在。誠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界是工人的勞動得以實現、工人的勞動在其中活動、工人的勞動從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盵3]可以看出,自在自然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必不可少的對象,是人化自然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另一方面,人化自然是自在自然發展的必然結果和歸宿。在批評黑格爾以抽象的形式直觀自然界時,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隔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盵4]這句話從側面反映了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的有機聯系,同時,也揭示了自在自然最終發展為人化自然的歷史必然性。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來看,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著自在自然不斷轉化為人化自然,從而滿足人的需要。自在自然對人及其活動來說只是一種可能性,其轉化為人化自然是社會主體實踐的結果,只有在實踐中自在自然這種可能滿足人的需要的客觀實在才能轉變成為現實上滿足人的需要的客觀實在。

借由實踐這一對象性活動,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生成了互動關系,相互作用、相互規定。在對象性的存在中,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構成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本質內容。立足生產實踐,馬克思指出,現實的個人在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的雙重空間中生存生活,受到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的雙重制約。這種雙重制約相互交織,建構出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交互作用基礎上的社會歷史發展關系,將自然的人化歷史與人的自然化歷史有機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人遵循合規律性原則,按照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在對象化活動的自然界限中開展生產實踐活動,將自在自然納入人類社會生活,使之成為感性的人的活動的對象,成為與人化自然持續交互作用的人的身體。另一方面,人遵循合目的性原則,按照人的需要改造自然界,經由生產實踐將自在自然轉變為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人化自然,變成社會歷史的客體、社會性的存在和人生存發展的現實空間。質言之,只有植根于生產實踐這一歷史唯物主義根基,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才能達到有機統一,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才能達到有機統一。在有機統一的意義上,自在自然即人化自然,歷史地生成于人的生產實踐之中;人化自然即自在自然,是人在能動的生產實踐基礎上向自然界的本真復歸。

新時代,馬克思的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融合思想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原則指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將合規律性原則與合目的性原則有機統一起來,科學、合理、有序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自覺尊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突顯科學性。正如戴維·哈維所說:“只有通過發現自然的‘真正法則,我們才能學會以有利于我們物種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與自然相處?!盵1]在此意義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秉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科學、合理地處理好經濟理性和生態理性、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等多方面的關系。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崇尚經濟理性、追求經濟價值和經濟效益雖無可厚非,但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經濟理性、經濟價值和經濟效益都應與促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全面發展的生態理性、生態價值和生態效益一致。如果無視生態屬性,一味地張揚經濟屬性,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就將難以為繼,并偏離其建設的初衷。因此,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有機融入生態文明思想,在為人民群眾謀取生態幸福的人文情懷下,發揮經濟理性和生態理性、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共增的價值功能,達到自然的人化與人的自然化協調統一的良好狀態。另一方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在自然界的客體主體化與人的主體客體化的互動中遵循應然的生態正義,突顯價值性。綠色是人類社會的底色,綠色生活是植根于自然界之中、合乎人的本質之發展性的生活。當前,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推動人們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要“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培育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2],把生態美學教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素養,提升人們的生態審美意識,自覺養成一種發現自然之美、欣賞自然之美的審美自覺,筑牢崇尚綠色生活的根本價值取向?!耙苿有纬删G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3]。此外,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還要培育人們自覺養成綠色消費的習慣,拒斥無節制消費,抵制資本邏輯對消費的宰制,消除人們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休閑消費方面的“物本”價值取向,實現人從“單面人”向“自由全面發展的人”進步的美好生活邏輯的重構。

運用合規律性原則與合目的性原則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將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結合起來,把握好三個維度:一是關系維度。馬克思認為,任何一個存在物必定是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其他存在物之間呈現出對象性的關系,“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4]??梢?,現實世界是一個關系的集合體,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任何一個存在物都嵌于關系之中,因關系的無限連接而成為一個總體性的存在。這啟示我們,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方面,不能只注重自然解放而置人的解放于不顧,也不能只注重人的解放而置自然解放于不顧,而要立足關系角度,將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作為一個有機的復合體來統籌考慮。二是秩序維度。秩序是事物運動的基本矛盾規律的體現,分為自然秩序和社會秩序兩類。自然秩序是自然界的運行之道與萬物的生命法則,是社會秩序的根源。良好的社會秩序是人的適宜的狀態,與自然秩序高度統一。從秩序角度來看,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的統一源于自然秩序與社會秩序的統一,雖然自然界與人是兩種異質存在物,但就自然界與人的共生共存的秩序關系而論,兩者應是統一和諧的?;谶@種認識,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要平等看待自然秩序與社會秩序,并將兩者有機融合,共同推動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目標的實現。三是價值維度。針對人類中心論,海德格爾進行了批判反思,認為人們必須轉變生存態度,樹立“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榮”觀念,并強調指出:“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護者?!盵1]可以看出,現代社會的發展不是單一的自然解放,亦不是單一的人的解放,而是在擺脫功能性的物與功能性的人的基礎上實現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的價值性的統一。在此意義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作為一種擺脫了功能性思維束縛的有序的價值關系構建,內在地規定了自然解放與人的解放及其各自的價值地位,為形成自然人化與人自然化之間的平等關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自然與人的相互生成和一體化發展,在價值層面真正達到“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2]的統一。

四、結語

如上文所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問題本質上是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一種歷史性呈現,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深刻闡釋指引我們從根本上化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一系列問題。實際上,無論是在理論邏輯層面,還是在實踐邏輯層面,只有達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高度,像馬克思那樣深切關懷現實的人的具體的、真實的生活,以辯證思維和歷史思維視角來審視人類社會生存環境與發展環境,才能真切聽到馬克思穿透歷史的響亮聲音及其時代回響。因此,必須立足馬克思文本,回到其原初的理論語境與思想語境,秉承其現實關照思想,深入挖掘唯物史觀中的自然概念界劃與當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內在關聯,從存在論高度再現馬克思自然觀對當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馬克思自然觀建立于科學的實踐觀之上,從社會歷史發展視角審視自然與人的有機體關系。從作為社會歷史原材料的自然到與人類社會相互作用的自然,再到共產主義社會中與人道主義相統一的自然主義中的自然,自然在歷史唯物主義發展的過程中從未缺席。因此,在新時代我們要切實貫徹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繼續深刻發掘馬克思自然觀的生態意蘊與歷史價值,“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3],走出一條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具有中國式現代化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道路。

〔責任編輯:洪峰〕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2013年1月31日,https:// www.gov.cn/zhengce/2013-01/31/content_5408647.htm。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5頁。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年9月26日,https://www.gov.cn/gongbao/ content/2018/content_5331958.htm。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1頁。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二〇二三年一月二日)》,《人民日報》2023年2月14日。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2024年1月1日)》,《人民日報》2024年2月4日。

[6][7][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頁,第206頁,第52頁。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580頁。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頁,第476頁。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頁。

[3]丹尼爾·A.科爾曼:《生態政治:建設一個綠色社會》,梅俊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頁。

[5][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9頁,第363頁。

[7]項久雨:《新發展理念與美好生活》,《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年第10期。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62頁。

[2][4][5][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頁,第202頁,第196頁,第222頁。

[3]黑格爾:《自然哲學》,梁志學等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1頁。

[7]《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榮震華、李金山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404頁。

[1][2][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頁,第528頁,第161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頁。

[5]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頁。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頁。

[2]《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3頁。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頁,第38頁。

[3][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頁,第220頁。

[1]戴維·哈維:《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胡大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0頁。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人民日報》2024年1月12日。

[3]習近平:《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頁。

[1]馬丁·海德格爾:《路標》,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403頁。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頁。

[3]習近平:《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