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熵權法的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評價

2024-04-24 08:22杜曉慧鄒潤清
遼寧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熵權法科技人才

杜曉慧 鄒潤清

〔內容提要〕科技人才是推動科技進步,引領創新發展的主力軍,是科技創新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論文結合遼寧省科技人才的現狀,從科技人才規模、投入、效能和環境四個維度出發,構建科技人才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確定各指標權重,并基于2021年數據對我國31個省市的科技人才競爭力進行評價與比較。結果表明,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且與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存在較大差距?;谠u價結論,從人才規模、資金投入、產出效能和環境條件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通過文章的研究為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科技人才;人才競爭力;熵權法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笨萍既瞬攀菄胰瞬刨Y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區域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遼寧省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振興新突破行動,高度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與發達省市相比,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水平仍處于較低位置,科技人才規模和人才產出力均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的質效,不利于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創建??萍既瞬鸥偁幜κ侵缚萍既瞬诺臄盗?、質量、結構和環境因素等形成的人才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以往學者們已經開展了一系列關于科技人才競爭力水平評價的研究,但是科技人才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并未沒有統一的標準,且缺乏針對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研究的文獻。因此,本文通過構建遼寧省人才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分析遼寧省人才競爭力的基本特點及全國排名狀況。本文借鑒已有研究,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選擇客觀的熵權法來計算各指標的權重,通過對全國31個省份的人才競爭力進行評價并排序,明確遼寧省的人才競爭力的優勢和不足,進而提出提升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的對策建議,為遼寧省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借鑒。

二、遼寧省科技人才現狀分析

(一)科技人才總量與密度

遼寧省2017—202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遼寧省科技人才總量持續增長。2021年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總量為18.95萬人,位列全國第15位;R&D人員較上年增長10.6%;遼寧省2022年R&D人員全時當量為11.65萬人年,較上年增長4.09%,增速相對較慢。2021年科技人才密度為53.20人年,較上年增長2.09人年。

(二)科技人才分布結構

遼寧省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持續優化?;A研究人員占R&D人員的比重不斷增加,基礎研究R&D人員占比從2017年的12.3%上升至2021年的12.8%;應用研究占比從18.08%上升至16.87%。試驗發展人員占比均保持在65%以上??萍既瞬抨犖榈男詣e比例總體變化不大。2021年遼寧省R&D人員共有18.95萬人,其中女性有5.46萬人,占比28.8%,比2017年下降約0.5個百分點,說明女性科技人員數量一直沒有明顯的增加??萍既瞬艑W歷結構層次不斷優化。R&D人員具有本科、碩士及博士的比例5年間分別提高了27.4%、8.8%及53.06%。

(三)科技人才產出現狀

遼寧省科技人才效能有所提高,截至2021年年底,遼寧省專利申請數23078件;專利授權數80191件;技術合同成交金額778.6億元,相比2017年增加了90.37%。

遼寧省科技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優化,科技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東北三省處于較高水平,但與廣東、江蘇、北京等經濟發達省市仍有較大差距。

三、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指標體系構建

借鑒已有研究對科技人才競爭力的定義,結合遼寧省科技人才的實際情況,在一級指標科技人才競爭力下設科技人才規模、投入、效能、環境四個二級指標,在四個二級指標下,又較為系統地選取了15個指標作為評價科技人才競爭力指標。(見表1)

(二)數據來源與處理

由于科技人才的相關統計數據具有滯后性,本文選取2021年全國31個?。ㄊ?、自治區)的各項指標數據。文中具體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22》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22》,其中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的數據來源于《中國房地產統計年鑒2022》,高新技術企業數的數據來源于《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鑒》。熵權法求權重的步驟具體為:

根據熵權法計算的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指標體系的權重如表2所示,對于一級指標,由上述方法求得科技人才規模競爭力的權重為0.13,科技人才投入競爭力的權重為0.25,科技人才效能競爭力的權重為0.34,科技人才環境競爭力的權重為0.28,則二級指標的重要性排名依次為科技人才效能競爭力、科技人才環境競爭力、科技人才投入競爭力、科技人才規模競爭力。同理,可以計算出三級指標權重并排序。

四、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評價與分析

根據全國31個?。ㄊ?、自治區、直轄市)2021年的指標數據,可以得到其科技人才競爭力的綜合得分排名,如表2所示:

由表3可知,遼寧省2021年科技人才競爭力綜合得分為0.1575,排名第18位,在全國范圍內屬于中等偏下水平,且與廣東、江蘇、北京、浙江等排在前列的省市差距較大。而且根據筆者對2017—2021年數據的統計分析,遼寧省5年的科技人才綜合競爭力排名分別是18、18、17、16、18,排名整體上無太大變化,說明遼寧省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政策實施效果欠佳,沒有真正起到提升科技人才綜合實力的作用??萍既瞬乓幠?、投入、效能和環境競爭力四項指標排名都較低(見表4),可以看出,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整體水平較低。

其中,排名最低的是環境競爭力,這項指標主要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學校數,住宅商品房均價、城鎮登記失業率、高新技術企業數等5項子指標。主要問題在于城鎮登記失業率,僅有0.0047分,排名全國第30位,根據原始數據顯示,2021年遼寧省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4.3%,僅低于貴州省的4.5%。失業率是衡量勞動力供給與需求失衡的重要指標,失業率高會降低一個地區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同時會提高本地人才的流失率。根據已有研究分析遼寧省失業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有: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導致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采取裁員措施,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緩就業”的現象加重;第二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逐漸下降;失業占比高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服務行業就業門檻低,待遇低,人員流動性大;低學歷失業群體再就業難度大。

五、提升遼寧科技人才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科技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保證人才供給

引進一名科技創新領軍人物,通常能夠帶來一個高質量的創新團隊,并培養一批后備科技人才,在解決核心技術難題的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應進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引進機制,將引進高層次人才作為提升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形成人才集聚優勢。不斷完善人才引進政策的相關配套措施,提升遼寧各地市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同時,政府應積極帶頭舉辦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為高層次科技人才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廣泛吸引創新型科技人才到遼寧就業。此外,應充分利用遼寧沿海經濟帶對外開放的先天優勢,多渠道引進優質科技人才資源,可通過海外招聘等形式引進海外精英高層次人才、領軍型科技人才和團隊、科技服務業高端人才等,加強人才儲備。

完善科技人才培養機制是提升遼寧省科技人才競爭力水平,保證人才供給的重要舉措,應深入實施“興遼英才計劃”,加快培育高層次科技人才??萍紕撔氯瞬诺呐囵B必須與遼寧重大科技任務、重大科研布局和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同時設立青年人才專項行動計劃,重點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具備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增強其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此外,應加強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優秀學科建設,充分發揮高校在科技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根據遼寧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不斷調整學科設置,培養一批具備跨學科思維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二)增加科研經費支持力度,拓寬資金投入渠道

科技研發投入是科技創新活動的基礎和核心,是衡量地區科技發展水平、科技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標,在科技活動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政府應加大對科技人才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科技人才的技術研發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生產運用。建立科技人才資金投入增長機制,對用于人才引進與培養的資金投入比例進行合理分配,著重提高對優秀青年人才科技創新創業的資助力度,可運用大數據平臺對遼寧科技創新項目計劃進行分析,并設立科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不斷改善促進科技人才發展的條件,著力提升遼寧省科技人才資金投入的競爭力水平。

要保證有限的科研經費投入得到科學合理的分配,重點投入符合遼寧發展規劃及帶動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科研項目,使科研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用。此外,應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社會、企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科技創新融資體系,逐步拓寬科研資金投入渠道,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加大對科技人才的資金投入,在全社會形成推進科技人才發展與建設、提升遼寧科技創新能力的氛圍,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廣泛吸引社會資本,能夠彌補政府財政資金有限的不足,同時發揮企業作為提升科技人才競爭力水平的主體作用,形成多元化、高效率的資金投入格局。

(三)健全科技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合理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對推動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產出具有重要作用,逐步構建以科技人才的創新價值、創新質量和創新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著重考察科技人才的科技成果轉化程度和經濟、社會效益。切實推行科技人才分類評價制度,改善以往簡單量化科技人才科研產出的評價標準,避免評價標準統一化現象,根據人才的工作性質和崗位差異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分類評價,同時避免人才評價的短期化傾向,為科技人才提供充足的科研時間。

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激發人才的活力,促使科技創新人才投身于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之中。在對科技人才進行科學評價的基礎上,建立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是調動人才科研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應建立對外具有競爭力的新型薪酬體系,同時兼顧內部公平性,建立健全分配激勵機制。企業可以通過薪酬激勵、股權激勵等方式打造人才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體,提高科技創新人才的薪資待遇,使得科技人才得到與自身價值相匹配的增值和回報,進而增強其組織歸屬感。此外,應采用全面而靈活的激勵方式對科技人才進行激勵,不僅要實行物質激勵,更要注重對人才的精神激勵以及在情感上的投資,堅持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

(四)優化科技人才生態環境,增強人才吸引力

人才生態環境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人才生存和發展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科技創新環境和政策環境等因素的總和。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對于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形成科技人才集聚效應具有重要作用。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資金投入,提高地方財政科技專項資金的比重,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多層面推進營商環境體系建設,有效吸引企業項目入駐;設立科技攻關財政專項資金,積極推行“揭榜掛帥機制”。推進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爭取吸引更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落戶遼寧,統籌推進科技基礎信息建設,發揮各類高科技產業園區的載體作用,大力培育科技企業群體,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為科技人才提供多元化的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平臺,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加速推進“退、減、緩”稅費政策的落地實施;發揮高校和企業主體作用,定期開展校園招聘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政府監督就業創業政策的精準落實,通過社會保險費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愿;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力度,改善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及環境,全方位提升就業質量,以降低失業率,增強環境競爭力,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熵權法科技人才
南陽市中小企業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研究
科技人才是發展的推動力
寧陜農業科技人才助產業脫貧
高職機電專業學生數學能力的調查及對策
大學周邊健身房滿意度調查報告
基于熵權法的京津冀區域信息化協調發展規律模型及其應用
基于熵權法的“互聯網+”農業發展影響因素權重確定
基于熵權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綜合評價研究
城市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深入推進科技人才組團式援藏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