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養旅居產業視域下的康養設施設計

2024-04-24 16:56陳曉燕姜龍
攀枝花學院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養老服務公共服務

陳曉燕 姜龍

[摘要] 目的:研究康養旅居環境中健康、養生、醫療、旅游等方面存在的潛在需求,解決康養人群的不同需求,例如針對老年人在帶小孩的生活中,缺少休憩和鍛煉的時間和機會,提出一種適用于這類老年群體的康養互動健身器材和休憩設施的設計方法。方法:針對康養旅居生活中戶外運動、休憩、室內服務設施進行研究,構建公共康養設施設計策略,闡述設計實踐的過程與內容,運用人機工程學原理進行人群行為分析,指導相關的適老化康養設施和產品設計。結果:通過對上述康養需求的研究,設計出能解決康養人群中的休憩、健身、生活等方面的適老化產品,以改善康養環境的硬件設施,優化康養人群的生活品質。結論: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康養設施匱乏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以改良和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將康養服務理念融入公共設施設計中,促進未來康養產業的發展,從而滿足更多人群對康養環境的產品需求,讓老年人擁有更幸福的康養時光。

[關鍵詞] 康養旅居;公共服務;養老服務;適老化產品;康養設施

中圖分類號:F592.7;F719;TU986 ???文章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63(2024)02-0030-09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4.02.004

引言

2019年,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對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完善他們的家居環境和設施,使老人的生活設施更安全、便利和舒適,減輕兒女的負擔,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占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有將近一半的老人,是專門漂來幫兒女帶小孩的,由此可見隔代照顧在中國已成為常見現象。隨著我國的康養產業不斷擴大,選擇康養旅居的老人和兒童越來越多,康養城市的戶外運動、休憩設施也逐漸增加。但老年人在操作健身器材的過程中無法照料兒童,不僅減少了老年人的鍛煉時間,兒童在這些普通健身設施上玩耍也經常發生安全事故;普通公共休憩設施無法同時滿足老人和兒童的休閑需求。

康養產業是關乎國民身心健康與養老保障的服務行業,而互動型的康養健身器材、休憩設施的改良,對未來康養產業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市場價值。

一、戶外康養健身設施設計策略研究

據《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政策報告2019》數據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隨著近年來我國康養產業不斷擴大,農村老人來城市里照顧小孩的情況越來越多,這就導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戶外運動休閑設施在逐漸增加。但老年人在操作健身器材的過程中無法照料兒童,減少了老年人的鍛煉時間。

群眾健身不僅需要種類多樣、安全方便的設施器材,更需要能夠親子互動,共同健身的設施。通過改良現有健身器材的功能來解決小朋友不能與老人互動的問題,優化現有器材的健身方式和娛樂性,調動老人鍛煉積極性?;有偷目叼B健身器材的改良,提高了老人健身的強度,增加了老人和兒童互動過程的趣味性。

(一)戶外健身設施存在的問題

娛樂性是人們在健身設備上鍛煉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社區戶外健身器材功能單一,缺乏娛樂性和互動性,人們鍛煉起來時常感到枯燥無味,長時間的重復操作使老人和兒童對器材逐漸失去了新鮮感;器材安置環境和方式不合理,設備的指示性不足,缺乏安全警示,不能直觀傳遞使用方式等,都是健身器材存在的問題[1]。

不同年齡的用戶對健身器材的需求不一樣,但現有的器材大多是為成年人設計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是大人鍛煉,兒童觀望,或者兒童使用,大人守護 (圖1) ,兩者通用性較低,更缺乏互動性健身項目。兒童使用大人的健身器材,由于器材尺寸規格限制,兒童身高不足,使得兒童無法按操作要求正常使用,加之兒童的危險意識和行為判斷力不足,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2]。

近年來,我國的戶外健身器材種類也有所增加,但停留在對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簡單改良,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仍然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因此,設計能夠實現親子互動的社區健身器材,來提高人們對健身器材的使用率,使老人和兒童雙方都能愉快地進行健身和娛樂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國外的戶外健身設施出現比較早,一些西方國家,如德國、英國、美國等已具有一定規模的戶外健身設施。19世紀末,美國對兒童的成長空間就已經有了新的探索,設計了一些能讓家長參與其中的兒童游樂場所。國外街區環境的開放性與私家院落的獨立性,給親子互動空間的營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先天條件,可以建造室外的大型游樂場供兒童游玩。

國內社區中的親子互動空間主要是兒童樂園。然而這些兒童游樂場都僅供兒童游玩,尺寸規格限制了大人的使用需求,加之單純的兒童設施不具備健身功能,無法達到成人和兒童同時娛樂和健身的目的。因為生產商專注于外形華麗的兒童娛樂設施,城市多數社區里的戶外兒童游樂空間都是批量生產的游樂設施,而忽略了親子互動情景景觀的營造,缺乏具有情感內涵的互動空間。這種商業風嚴重的設計理念與國外的親子互動空間的理念相差甚遠。正如胡喻緣等(2022)[3]在《社區親子互動健身器材創新設計與運用》文章中提到,應該以親子互動器材設計為切入點,創造一個可供親子互動的趣味性空間。

路穎穎(2019)[4]在《基于情感設計理念的親子社區健身器材創新設計》文章中提到,老人帶孩子一起進行社區活動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常態,但是現在的社區健身娛樂設施大多是專門為成人設計的,并不適合孩子使用(圖1)。

(二)戶外健身設施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優化健身器材的功能,改善現有健身器材功能單一,只能大人使用的弊端,滿足老人和兒童同時鍛煉和娛樂的不同需求,幫助老人在健身的同時也能照顧兒童,增加了兒童的娛樂性,提高老人的鍛煉積極性,讓兩者都擁有輕松、愉快、舒適的休閑、娛樂、健身感受,讓老人感受到天倫之樂和康養健身的雙重幸福感;器材的整體造型應與社區環境和其他健身設施協調統一。

1.雙面浪板秋千

其設計(圖2)靈感來源于現有的雙面浪板功能和兒童秋千的元素。踏板和兒童座椅之間運用滾動軸承相連,成人站在踏板上做腰腿部搖擺運動,以達到增強腰腹部肌肉力量和腰部柔韌性的目的;兒童秋千座椅隨著成人的擺動頻率進行晃動,達到娛樂目的。此款設施可以同時實現老人鍛煉、兒童娛樂的共同需求。

雙面浪板總高135cm,60—75歲人群的平均身高為150cm,手臂長度約為58cm,使用時左右擺動角度最大為12.5°,老人左右晃動踏板來帶動兒童秋千搖晃,可以更好地鍛煉老年人的腰部。踏板距離地面高度為12cm,距離太高不方便老人上下,距離太低擺動時會擦掛地面,12cm是使用起來最合適的高度,即方便老人上下器材,又不會與地方發生碰撞。

2.旋轉摩天輪

其設計(圖3)靈感來源于康復訓練中常用的肩梯訓練設施以及兒童摩天輪搖椅的功能。通過老人扒動器材上部的肩部訓練器的滾圈橫桿,從而帶動兒童座椅進行圓周轉動;滾圈轉動時,會帶動兒童座椅輕微搖晃,會給兒童帶來愉悅的感受,但滾圈與座椅之間以齒式棘輪裝置分解兒童下墜重力,轉軸使座椅始終垂直向下,使座椅不會發生傾斜而產生危險。

旋轉摩天輪總高148cm,座椅寬度為34cm,兒童座椅設有直徑4cm粗的防護欄,防止兒童因好動而摔傷,座椅的扶手高度為15cm,方便兒童抓握;旋轉輪直徑為59cm,由11根橫桿組成,轉動摩天輪時,橫桿高度符合老年人手臂伸展高度,能夠很好地鍛煉手臂肩肘關節和手臂力量。

3.按壓蹺蹺板

其設計(圖4)靈感來源于農村的壓水井方式和蹺蹺板的原理。將蹺蹺板的一端改造成為按壓式把手,老人通過按壓蹺蹺板撬起另一端乘坐的兒童,以負重下壓的方式來達到鍛煉肩關節和手臂力量的目的,兒童也能在上下起伏的蹺蹺板中感受到樂趣。此款設施避免了現有蹺蹺板因成人和兒童體重不對等,無法均衡蹺動,一起玩耍的尷尬,增加了互動趣味性。

雙人蹺蹺板座椅距離地面高度60cm,按壓把手距離地面高度90cm,操作時老人需要手握把手向下按壓。中軸底座兩側設置有防震桿,減少因手部打滑等意外情況,導致蹺蹺板突然下降時給兒童帶來的傷害。兒童的座位長度36cm,寬度34cm,適用于0.6—3歲的兒童,腳踏長度是34cm,直徑是3cm,雙腳的放置位置非常寬裕。

整套設施主要采用金屬材質,堅硬光滑,堅固耐用,通過拋丸噴塑使表面光滑細膩。

上述設施針對戶外康養健身器材進行了功能的優化和創新,改變了傳統健身器材的功能單一、缺少互動性等問題,讓康養旅居的老人和兒童可以同時進行健身和娛樂,讓老人在照顧兒童的同時又鍛煉了身體,兒童也能得到玩耍的樂趣(圖5)。

二、室內康養設施設計策略研究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國可能成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國。有公開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為1.7%,據此推算,中國的帕金森病人數量或超300萬。

這種被稱為“不死的癌癥”的帕金森病是以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為特征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癥狀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及姿勢平衡障礙等,被譽為中老年人“第三殺手”,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普通家居環境的設施是無法滿足帕金森患者生活所需的,為了讓帕金森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顧,很多家庭都選擇康養旅居的方式,讓患者在專業的康養機構去生活和治療,可以說康養機構里大多數旅居老人都是帕金森或阿茲海默癥患者。

然而康養機構的室內生活設施如何能讓帕金森患者得到更好的輔助,幫助他們在機構里能自由行動,自主生活,維持最基本的生活自信和尊嚴,是目前康養旅居環境中頗為重要的現實問題。

(一)帕金森患者專用設施存在的問題

21世紀初我國出現了一批老年社區,這些老年住宅的室內無障礙設施建設中借鑒了部分國外經驗,老年住宅的品質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在老年人實際居住過程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問題。設計者和建造者對老年住宅具體要求和規范化的設計方法缺乏深入理解和研究。我國對社會化養老設施的研究和建設水平還非常低,已建成的社會化養老設施很多缺乏對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點的研究基礎。例如,目前市面上針對帕金森患者的輔具種類較少、形式單一、樣式老舊,多以國外進口產品為主。[5]

目前市面上針對帕金森患者的門、柜、窗把手專用設計特別少。帕金森患者因為手抖、行動遲緩、容易摔跤等問題,在開關各種門、窗、柜的時候存在安全隱患和操作不便等問題。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針對帕金森患者的系列開關裝置,老年人家庭、養老院和康養社區中,基本都沒有安裝專門針對帕金森老年人專用的門、抽屜、窗戶和馬桶沖水按鈕等,現有的普通把手或者開關需要用手指抓握且用力才能使用。然而帕金森病人的手顫抖且無力,開關動作對于他們來說操作難度非常大,加之普通把手材質冰涼,舒適度不高,易滑脫,導致帕金森患者基本無法獨立完成簡單的開關門窗、沖洗馬桶等簡單動作,久而久之,會導致他們自信心不足,自怨自艾,覺得自己生活無法自理,拖累家人,喪失生存的希望。

據調查,大部分帕金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照顧其生活的家人或護理人員日常護理負擔很重,一天下來往往身心疲憊,無法正常生活的患者心理愧疚感也很嚴重,這些情緒都會引起家庭矛盾。這就導致帕金森患者因生活無法自理而缺乏自信心,嚴重的帕金森患者基本生活無法自理,生活空間狹小,生活積極性不高,對心理健康容易造成影響。

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帕金森患者腕部和手臂還是有一定肢體力量的。因此,帕金森患者在操作生活中的把手類設施時,應盡量減少或不用手指施力,改用掌根、手腕、手臂施力,來完開關門、柜、窗等一系列簡單的生活自理行為。

(二)帕金森患者專用把手設施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通過帕金森患者室內系列把手設計,幫助老人完成基本生活行為,擴大老人活動范圍,對于老年人的人格尊嚴的維護和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影響,提高老人的生活積極性,讓帕金森患者的康養旅居生活更加便捷舒心。

本設計(圖6)靈感來源于中式古銅把手。中式古銅把手學名鋪首銜環,它是古人用來喚門用的工具(圖7)。鋪首銜環是我國古建筑門宅上常見的圓形裝飾構件,既有裝飾意義又有實用價值。使用鋪首銜環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方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省市地區,該地區的鋪首銜環造型既有實用意義,又具有古拙與滄桑的審美特質,是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符號。鋪首銜環的造型獨特、款式豐富、色彩古樸,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融合趨勢。

1.專用門把手

市面上的門把手基本是為正常人設計的,需要用整個手掌握住并用力旋轉門把打開門栓。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手指肌肉無力,很困難完成開門這種基本的操作。本設計(圖8)由圓環和底座組成,該圓環在平時不使用的時候平行于門板,節省了很大的空間;需要使用的時候,老人用手腕或手肘將圓環撥動到與門垂直,手掌穿過圓環,利用手臂或者手腕的力量將門向外拉開,鎖芯扣帶動連接鎖芯的連桿,從而達到開鎖的目的,幫助患者輕松開門。

2.專用抽屜把手

與現有抽屜把手相比,帕金森患者專用抽屜把手(圖9),使患者省略了直接使用手指捏住抽屜把手的動作。傾斜的圓環把手與抽屜之間形成45°夾角,只需要將小手臂放入圓環與抽屜之間的縫隙,手臂向身體方向使勁拉動,就可以輕易打開抽屜。這種專用抽屜把握操作方式簡便,極大地方便了帕金森老人的生活。

3.專用窗戶把手

市面上現有的推拉市窗戶一般都沒有把手,需要用手指使勁窗框,使勁推拉才能開關窗戶,這種操作方式顯然不適合手指肌肉無力的帕金森患者使用。本設計(圖10)是在窗棱上側向設置圓環狀的推合把手,患者只需要用掌根的力量去推動把手,就可以完成開關窗戶的基本動作。有效地解決了患者因手指無力或手抖的原因開關窗困難的問題。

4.專用馬桶按鈕

市面上的非感應式的普通家用馬桶,必須用手指用力按壓按鈕才能完成沖水。對于運動遲緩、肌肉僵直、手臂靜止性震顫、手指無力的帕金森病人來說,獨立完成馬桶按鈕的按壓開關動作難度非常大。本設計(圖11)改變了普通馬桶按鈕式的沖水方式,用掌根帶動手臂施力,就能按壓圓環開關進行沖水,方便帕金森病人獨立完成生活瑣事。

通過一系列適老化設計對帕金森患者的康養居住環境進行改造,使帕金森患者能自主完成日常生活基本行為,讓家人或者護理人員能夠減輕護理負擔和工作量,使護理人員身心負擔及疲勞感有所減輕,患者的愧疚感及壓力也逐漸減少,有利于緩解因護理負擔過重引起的家庭矛盾,讓家庭關系更加美滿。

三、室外康養休憩設施設計策略研究

公共座椅作為一種公共設施,為人們提供著基本的休憩功能,同時又作為一種城市標識,將城市精神文化內涵傳達給公眾。隨著康養產業的興起與發展,公共座椅的設計也在不斷嘗試為康養旅居人群帶來更貼心的服務。

因此,公共座椅的創新設計既要實現其提供休息場所的基本功能,又要為更多的康養旅居人群帶來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就需要設計師將康養城市的服務理念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注入設計之中,使公共座椅不僅在人機、造型上得到優化創新,在功能上也要得到提升,使它不僅是一個休憩設施,更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和情感的媒介。

(一)現有室外康養休憩設施存在的問題

目前公共座椅的設計存在不符合人機的問題,例如座椅過窄,坐三個人太擠,坐兩個人又太寬松,浪費公共空間;室外公共休憩設施種類繁多,但大多數都造型普通,功能單一,僅能供人們臨時休息所用。

隨著康養旅居需求的增大,傳統的室外休憩設施已不能滿足旅居人群的功能需求了。例如,在社區、公園里帶小孩的老人們,由于長時間抱小孩,需要休息緩解疲勞,但兒童的天性是好動的,導致老人沒辦法安心落座休息,小孩一旦跑開,老人又必須起身跟隨照料,無法得到更好的休息。

(二)室外康養休憩設施解決方案

公共座椅設計目的在于滿足人們的休憩需求,“以人為本”是設計應當優先考慮的方法理念。人性化設計除了滿足基本使用需求之外,同時應考慮更高層次的康養旅居模式需求。例如,同時滿足不同康養人群的休憩和娛樂需求等,尊重所有群體的不同需求才是康養城市公共設施應具備的設計理念。然而,設計要滿足使用者的審美和使用要求,必須要深入生活,深入細致地了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趣味,才能設計出能帶給人們藝術享受的產品。

本設計(圖12)針對康養旅居環境,將情感關懷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從康養旅居人群角度進行思考,充分考慮不同人群在休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需求,使公共座椅體現出設計的人性化。對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細化思考,盡可能地迎合使用者需求;對結伴而行的康養旅居群體,例如老人和兒童,尤其要凸顯出座椅容量及互動性設計等方面的人性化理念。

本設計(圖13)在成年人使用的普通公共座椅高度旁邊,采用彎曲凹陷的方式,設置一個適合小朋友休息的兒童公共座椅高度,方便小朋友們休憩、交流;同時將座椅的鋼管進行延伸,以不同的弧度設計成彎曲結構的繞珠架,可以吸引小朋友撥動架子上的彩色串珠,訓練小朋友的抓握能力和專注力;小朋友玩繞珠的時候,陪伴的家長可以在一旁的座椅上休息,近距離照看小朋友,可以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

隨著康養旅居產業的發展,人們對公共設施設計的功能需求和審美標準都有所提高。對康養旅居公共座椅進行功能優化,賦予公共休憩設施新的功能,使其滿足各類康養群體的不同需求,才能更好地為康養旅居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吸引力。

四、結語

康養旅居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和旅行方式,康養城市的特色項目如何吸引全國各地的旅居人群,除了項目本身具有的天然地理環境或人文特點優勢,還要滿足“康養”基礎功能,不斷提升康養城市整體服務水平,讓旅居人群生活便捷舒適,才能保證康養項目長久的發展。再好的地理環境和文化氛圍,沒有配套的康養公共設施,沒有足夠的綜合接待力,都無法滿足不同康養旅居人群的需求,無法實現康養項目特色化與個性化的發展方向。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康養產業得以蓬勃發展,各地政府都對康養旅居環境下的公共設施建設尤為關注。全國各地紛紛開設各類型康養項目,完善配套設施,千方百計吸引康養旅居人群的到來。加之政府對老齡化問題日益關注,各類養老機構的環境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以人文關懷烘托家庭氣氛的養老機構,以自然山水為背景的養生型康養機構都紛紛應運而生,為老人和旅居兒童創造像家居環境一樣舒適愜意的生活空間。

設計行業也抓住了康養產業發展帶來的契機,重視以人為本,為康養旅居人群設計出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康養設施和產品,改善康養旅居環境,打造更人性化的康養空間,構架出更完善的公共服務理念。

參考文獻

[1] ?徐子涵,韋蘇洋,劉洪海.適老年人公共空間的調研與分析——以臨沂部分老舊社區為例[J].包裝與設計,2020(6):98-99.

[2] 豆建春,王運昌.老齡化對技術創新的結構性影響——總效應、異質性與時間上的結構性特征[J].人口與經濟,人口與經濟,2019(5):75-82.

[3] 胡喻緣,羅婉瑩,韋斯耀,等.社區親子互動健身器材創新設計與運用[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3):176-178.

[4] 路穎穎,基于情感設計理念的親子社區健身器材創新設計[J].藝術科技,2019(6):203-239.

[5] 鐘家暉,易芳蓉,何正國,等.基于弱勢人群個體可達性評價的社區服務設施配置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22(5):875-888.

[責任編輯:李仲先]

Research on Design Strategies of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Industry

CHEN Xiaoyan1,JIANG Long2

(1.School of Art,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 617000,Sichuan;

2.College of Fine Arts and Desig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eds for health,wellness,medical care,and tourism in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environment,and address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For instance,in addressing the insufficient time and opportunities of exercise for the elderly who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young kids,a design approach for health and wellness interactive fitness equipment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uitable for this elderly group is proposed. Methods:Conducting research on outdoor sports,recreation,and indoor service facilities for living in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s,constructing public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y design strategies,elucidating 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design practices,applying principles of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to analyze population behavior,and guiding the design of age-appropriate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ies and products. Result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forementioned health and wellness needs,age-appropriate products that address the rest,fitness,and lifestyle aspects of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have been designed,improving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environment and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Conclusion: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ing” process,the scarcity of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ies has become a very serious social problem.By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services into the design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of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 can be promoted,thereby meeting the product needs of a wider population for health and wellness environments,and enabling elderly people to enjoy a happier time in health and wellness.

Keywords: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public services; elderly care service; age-appropriate products;health care facility

猜你喜歡
養老服務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高職高專院校養老服務類人才人文素質的缺失及對策
煙臺市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