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教育理論創新及實踐研究

2024-04-24 07:36豐雪
參花(下) 2024年4期
關鍵詞:花兒聲樂個性化

一、引言

聲樂作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插曲,雷振邦先生從塔吉克族民歌《古麗碧塔》中汲取靈感,將其改編為電影中的經典插曲,深刻呈現了民族音樂的魅力?!豆披惐趟吩侵v述一名塔吉克青年,因愛上喀布爾城公主而遭遇阻礙,最終沿古絲綢之路流浪,其悲傷而美麗的歌聲遍布所經之地,最終回蕩在帕米爾高原的動人故事。聲樂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衍生于民族民間音樂,樂曲婉轉悠揚,在演唱環節能展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民俗特色。

音樂教育理論創新有助于學生更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結構和形式。一方面,通過引入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理論觀點,學生能夠清晰地把握作品的節奏、旋律和和聲等方面的要素,為其提供更為堅實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在實際演唱中更具自信和準確性。另一方面,音樂教育理論創新促使學生能夠從更深層次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和內涵,通過結合新穎的教學資源和方法,學生能夠更加敏銳地捕捉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從而將其更富感染力地呈現在演唱中。

在聲樂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在聲樂表演環節有效對演唱技巧進行學習,掌握個性化創新的方法和要點,本文將結合聲樂作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進行深入探究,幫助學生明確演唱技巧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以期幫助相關研究者和學習者在音樂教育理論創新的實踐指導下對個性化創新的價值和作用產生新的理解和認識。

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曲式結構分析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作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插曲,由雷振邦創作詞曲,楊霖希編配,體現了塔吉克族民歌的獨特風格。此曲以一段式結構展開,起始于b小調,引子包含11小節,以鋼琴高音區的逐漸降低及低音區柱式和弦、琶音技法和16分音符構成。作品分為A、B兩個部分,形成對話式結構,A部分(第12至19小節)作為提問部分,由兩個4小節樂句組成,融入了塔吉克民歌的mi調式和裝飾音,展現了小二度和增四度的特色音程。旋律充滿抒情色彩,與引子的緊湊節奏形成鮮明對比。伴奏采用分解和弦和16分音符節奏。B部分(第20至32小節)作為回答部分,情感高漲,推動音樂至整曲的高潮。連接部分(第33至40小節)作為過渡,導入重復主題段,展現不同的情感內容。第41小節標志著反復后的結尾,而第46小節重復B段的旋律主題,強化情感表達,最終曲調漸慢,優雅收尾。這首作品巧妙融合了傳統民歌元素與現代音樂技巧,以豐富的音樂層次展現了深刻的情感。

三、創新音樂教育理論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聲樂表演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音樂教育理論創新致力于引入更靈活、實用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的結構和形式。傳統的音樂理論課程通常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創新的教學方法強調實際應用和對音樂作品的分析。通過學習如何分析和理解不同音樂作品的構成,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節奏、旋律和和聲,為聲樂演唱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聲樂表演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從演唱技巧和個性化創新兩方面指導學生進行演唱,進一步突出演唱的藝術特色和情感表達效果,指導學生深刻認識演唱技巧和個性化創新的重要性。

(一)嫻熟的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是保證聲樂表演藝術性和表演質量的基礎要素,在聲樂表演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嫻熟演唱技巧的重要性進行準確定位,具體方法如下。

1.科學的發聲和吐字行腔

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聆聽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學生通過聆聽可以發現,在演唱者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歌曲的藝術風格也出現了不同形式的變化,以當前兩種較為典型的演唱版本為例。一種是演唱者將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相結合,使《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歌曲演唱表現出流暢、飽滿的藝術特色,其聲音明亮,呈現出音色圓潤的效果,歌曲整體演唱韻味濃厚。而在另一種演唱版本中,演唱者則用寬廣的音域緩緩吟唱歌曲,在高潮部分以高亢的嗓音讓人在聆聽時發自內心地感嘆歌曲蘊含的力量。然而,不論是采用哪種方法進行演唱,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都要對聲音有較強的駕馭能力,需高度重視發聲的科學性和吐字行腔的嚴謹性,進而形成良好的演唱藝術效果。從科學的發聲角度進行分析,可見,在演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過程中,采用科學的發聲方法,能夠增強聲音的穿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能更好地實現歌曲情感的表達。

2.聲情并茂的表演藝術形式

聲情并茂的表演能增強聲樂表演的藝術感染力,使人們在欣賞聲樂歌曲的過程中準確把握歌曲的情感內涵。在對《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進行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的演唱方法和聲音特質可以為歌曲藝術的表現和情感傳達提供一定的支撐,而演唱之所以能表現出較強的藝術生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要融入自己對歌曲的個性化理解,而后對歌曲進行詮釋,賦予歌曲演唱全新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彰顯歌曲演唱的藝術價值。

音樂作品不僅是音符的組合,更是藝術家對情感和內涵的深刻表達,因此,音樂教育理論創新要著眼于培養學生對作品情感和內涵的敏感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新穎的教學資源,例如音樂影片、藝術家訪談等,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另外,在教學中還要強調歌詞解讀和音樂元素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傳達作品的情感表達。通過分析歌詞的含義和旋律的情感走向,學生可以從更深層次理解作品所要傳遞的情感。創新的音樂教育理論可以通過組織情感表達進行練習,例如角色扮演、情感寫作等,使學生在演唱時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個性化創新

音樂教育理論創新致力于拓展學生在演唱中的表達空間。引入新穎的音樂理論觀念,例如實驗性和前衛性的音樂元素,有助于啟發學生勇于嘗試創新的演唱方式。通過激發學生對不同音樂風格的興趣,有助其靈活地運用音樂元素,為演唱注入更多獨特性和個性化的創新。

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聲樂表演過程中,個性化創新能表現出獨特的藝術特色,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歌曲表演時,要注意學生在表演環節是否融入了個性化創新要素,通過對歌曲進行個性化演繹,形成獨特的聲樂演唱風格,保障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不斷提升。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對聲樂演唱環節的個性化創新產生新的理解認識,凸顯個性化創新在聲樂演唱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可以以著名歌唱家和知名樂團共同演唱的版本作為教學案例,著重對演唱中民歌唱法與搖滾唱法融合形成“混搭”的視聽效果進行分析,以個性化聲樂演唱案例指導學生理解和認識演唱環節的個性化創新。

基于著名歌唱家和知名樂團共同演唱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進行分析,在歌曲開始,由男聲演唱類似民歌號子的部分,隨后歌唱家進行演唱,其明亮的嗓音格外吸引觀眾興趣。在第一小樂段接近結束的情況下,樂團的吉他手將歌曲以搖滾曲風進行改編演奏,然后轉變為男聲吟唱、女聲真唱相融合的形式,完成第二小樂段的演繹。最后一段則轉變為樂團主唱,歌唱家以婉轉的唱腔作為和聲鋪墊,在結尾部分,樂團的女主唱在歌曲演唱環節以壓抑后爆發的演唱方式對歌曲演唱進行收束,歌唱家使用歌曲最開始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形成了首尾呼應的演唱效果,完成整首聲樂歌曲的舞臺表演。

在著名歌唱家和知名樂團的合唱表演中,表演者通過結合自身的演唱技巧和嗓音條件,在理解《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原唱作品的基礎上,融入了個性化創新元素,探尋最適合自己的演唱藝術形式和表演方式,既彰顯了藝術家特色化的演唱藝術風格,又通過個性化的二度創作,賦予歌曲全新的生命力。以此為基礎,教師在開展聲樂演唱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探索個性化創新的應用,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個性化創新的價值和作用,既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聲樂演唱的能力,也能有效激發學生在聲樂演唱學習中嘗試個性化創新探索的意識,從而循序漸進地優化聲樂表演教學活動對學生聲樂演唱的影響力。

在聲樂演唱學習和實踐中,結合作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演唱技巧進行分析,明確個性化創新的思路,讓學生在學習歌曲演唱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演唱方式,確保整首作品的演唱能體現出婉轉清麗的特色。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分析《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演唱技巧,并指導學生基于演唱技巧進行演唱,在演唱中融入個性化創新元素,使演唱情感真摯,真實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內涵,使學生的聲樂學習能力和演唱技巧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在音樂教育理論中,實踐性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音樂理論創新的研究項目、實地考察音樂表演活動等,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演唱相結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理論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其在實際演唱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音樂教育理論創新聲樂表演教學的推動力

音樂教育理論創新不僅對個體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對聲樂表演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培養更具創造力和表達力的音樂人才,能夠為音樂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學生在受益于創新教育的同時,也將成為推動音樂領域不斷發展和演變的力量。此外,為了更好地應對音樂教育理論創新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教育者應當保持對音樂理論領域的關注和研究。例如,通過定期更新教材和引入最新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對音樂理論的深刻理解;也可通過強調學科的實際應用,使學生能夠更靈活地運用理論知識,將其融入實際演唱中。

由此可見,音樂教育理論創新在聲樂表演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音樂教育理論創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經驗,同時也為音樂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深化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情感表達以及拓展演唱的表達空間,學生得以全面地發展自己的音樂才華。

第二,音樂教育理論創新強調對情感和內涵進行深入表達,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也培養了其對情感的感知能力。通過強調歌詞解讀和音樂元素的相互影響,使學生能夠更準確、深刻地傳達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進一步豐富演唱內涵。

第三,音樂教育理論創新為學生拓展了演唱的表達空間,不僅使其能夠更靈活地運用音樂元素,為演唱注入更多獨特和個性化的元素,也培養了學生在面對不同音樂風格時的適應能力。通過創設實踐性項目和比賽,如音樂創意比賽、編曲比賽等,激發了學生在聲樂演唱領域的創新精神,為其未來的音樂探索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音樂理論教育創新聲樂表演教學的推動力不僅體現在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同時也對音樂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五、結語

音樂教育理論創新為聲樂表演領域帶來了活力和全新的可能。通過深化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敏感性的情感表達和拓展演唱的表達空間,學生能夠在舞臺上展現更加多元、豐富的演唱。這種創新將為音樂藝術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廣闊的前景,同時也能為音樂領域的不斷發展貢獻獨特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趙丹丹.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育的創新發展——評《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J].新聞愛好者,2023(04):121.

[2]梁明明,陶卉.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改革創新與實踐——評《新媒體音樂傳播——理論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23(7):后插3.

[3]葉倩云.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幼兒音樂教育“沉浸式”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D].南昌大學,2023.

[4]顧佳芝.淺談基于陶行知理論創新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策略[J].讀寫算,2022(08):82-84.

[5]蘇敏.高校學前音樂教育創新探索——評《音樂學前教育的教學理論與實踐指導》[J].中國高??萍?,2023(05):115.

[6]王有為,孟夢.中西比較視域下的高校音樂教育創新探索——評《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理論與改革探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

(11):86.

[7]袁湘玲.聲樂表演藝術中情感表達與技巧運用分析[J].參花(上),2023(07):74-76.

(作者簡介:豐雪,女,碩士研究生,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聲樂理論)

(責任編輯 劉月嬌)

猜你喜歡
花兒聲樂個性化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春天的花兒
把“花兒”留下
《花兒與少年》的搞笑瞬間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