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

2024-04-24 08:26楊靚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表現性文本情境

摘要 表現性任務是教師依據學生所學知識或技能開展的能促進其鞏固、內化、運用的教學活動。然而在日常教學中,課堂表現性任務創設缺乏主題性、目標性和邏輯性,這與新課標所倡導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背道而馳?;谟⒄Z學習活動觀的課堂表現性任務首先需要教師制定可測可評的任務目標,然后圍繞文本主題意義設計系列化、層次性任務;最后將任務評價貫穿表現性任務始終,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 鍵? 詞 表現性任務;小學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學設計

引用格式 楊靚.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J].教學與管理,2024(11):57-60.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要求學生需要在真實的情境和問題中激活已知,并在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類活動中習得語言知識、操練語言技能。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課堂表現性任務是指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認知和語言發展水平,設計由淺入深、關聯遞進、形式多樣的課堂學習活動,以及與目標對接的課堂評價活動。這些任務既能個性化、多元化地表現學生核心素養,又能起到促進核心素養發展的作用,是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有效抓手。

然而當前小學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另外,表現性任務的本體特征設計思路與教學實踐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一、小學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存在的問題

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需要教師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創設真實任務情境;需要教師“研究學生運用學科觀念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需要評價學生問題解決及觀念物化的結果;需要讓評價始終嵌入教學過程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1]。然而筆者通過日常課堂教學發現,部分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時會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如下。

1.課堂表現性任務缺乏主題性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題展開。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語言學習規律、認知水平等提取本單元的核心概念,確定單元主題情境。然而有些教師在設計表現性任務時會出現偏離文本主題或對主題意義理解表層化等問題,這樣不利于凸顯主題統領作用,更不利于深化主題意義,這樣很難實現所學語言知識在新情境中的遷移與運用。

以《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My e-friend為例,本單元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中的“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主題群。一位教師通過鏈接第三單元“我們的動物朋友”,設計課堂表現性任務“Talk about your animal friends”導入新課,這一任務雖能通過激活舊知鞏固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用法,但與本單元主題意義契合度不夠。教師可以從“交友的意義”“如何交友”“交友注意點”等維度設計課堂表現性任務,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交友觀,達到深化主題意義的目的。

2.課堂表現性任務缺乏目標性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設計環環相扣的語言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語言、思維、文化三者協同發展,然而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展示而設計表現性任務,一味追求其豐富性而忽視實效性,這樣的表現性任務設計缺乏目標性,不利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技能,更談不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以《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Protect the Earth為例,一位教師在課中設計了一系列課堂表現性任務:問卷調查,匯報結果;設計海報,展示匯報;提出倡議,小組展示等等。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能說的、會說的語言不多,幾乎都在簡單重復。這就導致這些任務實效性或靶向性不強,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設計任務目標不明確,沒有將“學生能整合性地運用所學語言和知識內容,闡釋對語篇主題的個人理解,有理有據地表達個人觀點和態度,體現正確的價值判斷”[2]作為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的依據。

3.課堂表現性任務缺乏邏輯性

課堂表現性任務要能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建構主題意義、形成結構化知識;要能調動學生的認知、思維和價值判斷。教師要關注課堂表現性任務的邏輯性,設計出一系列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教學任務。

以《英語》(譯林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How much為例,一位教師創設表現性任務:為家人買一些禮物。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扮演“買家”和“賣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購物”任務。教師將這一任務分為三個子任務,分別是制作購物清單、詢問價格、進行消費。學生在完成每一個子任務時只能對一輪對話進行操練,情境缺乏連貫性且子任務間邏輯性不強。

二、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課堂表現性任務特征分析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要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來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教師設置小學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需具備以下特征。

1.課堂表現性任務具有情境性

語言學習需要與具體情境、真實生活相鏈接,鼓勵學生在復雜的情境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嵌入學生學習過程中,一是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知識的應用、建構、內化;二是鼓勵學生在新情境中綜合運用、遷移、創新已有學科知識從而解決現實問題。具有情境性的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有利于學生發現自身的長處與不足,有利于教師在觀察學生表現的過程中進行多元、發展性的評價,幫助學生激發潛能,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2.課堂表現性任務具有開放性

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具有開放性,并不意味著沒有標準答案去展開評價,而是指完成任務過程的開放性。師生在學習過程中展開真實的交往互動,教師依據學生個體的興趣、特長、潛能等作為表現性任務評價的重要依據,每一位學生在完成任務時會選擇不同的完成方式,生成個性化的表現。例如閱讀梳理文本大意時,有的學生選擇思維導圖,有的學生選擇繪制表格,還有的學生選擇提取關鍵詞句等。開放性的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不僅有利于學生個體對所學知識進行自我建構,也有利于教師實現精準化教學,完成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

3.課堂表現性任務具有發展性

威金斯說:“評價必須錨定并專注于真實任務,因為它們為知識與技能日復一日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方向、理智上的一致性和動力。這些任務從來不是第一次就能完成?!盵3]完成課堂表現性任務的過程是學生從基于語篇到超越語篇的進階過程?;谡Z篇,即立足文本信息內化語言知識,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超越語篇,即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多角度認識和理解世界,創造性地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表達情感、態度和觀點,促進能力向素養的轉化。學生完成課堂表現性任務的過程也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提升、文化意識建構、學會學習的成長過程。

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思路

課堂表現性任務設計要有一定的目標性和進階性。教師在任務設置時首先要制定出可測可評的任務目標,其次要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圍繞文本主題意義設計系列化、層次性任務,最后將任務評價貫穿表現性任務始終,從而不斷調整任務方案、任務步驟,反思任務結果。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Story time)板塊教學為例,展開闡釋與分析。

1.明確表現性任務目標

課堂表現性任務旨在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通過行為過程或成果展示表現出來。教師通過設計表現性任務讓學生思維可視、理解力可評,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實現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明確任務設計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即為什么設計這些課堂表現性任務和這些任務是為了提升學生哪些學科核心素養。這需要教師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任務設計、制定評價標準。

本課話題是“我的動物朋友”,屬于“人與自然”主題,內容表現為種植與養殖,熱愛并善待生命。教師嘗試設計如下表現性任務目標:(1)學習理解層面:學生能夠理解故事大意,了解文中所談論的動物;學生能通過小組合作閱讀定位文本關鍵信息,對本課生詞、句子展開理解與學習,設計思維導圖。(2)應用實踐層面:學生能結合思維導圖中關鍵信息描述動物。(3)遷移創新層面:學生能結合英文繪本補充學習資源,發現更多其他動物的相關知識;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論自己喜歡與動物交朋友的原因,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設置課堂表現性任務

教師明晰進階式表現性任務目標后可以依據英語學習活動觀,圍繞文本主題意義設置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和遷移創新類任務。同時教師在設置任務過程中還要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不同思維層次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與文本反復互動。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過程中,力求語言能力的提升與思維品質的發展和文化意識的形成同步推進。

(1)口頭表述,感知文本語言特色

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大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描述、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等口頭表達方式回顧語篇,感知語言特色。如在本課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嘗試找出描寫動物各方面的內容并進行口頭總結歸納。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依據文本中的圖片及關鍵句型,選擇1~2個動物進行口頭描述,這一任務設置不僅能強化學生對生詞和句型的操練,還能為學生接下來的自主閱讀提供范例和方法。

(2)思維導圖,提煉文本語言結構

學生感知文本后會對文本產生初步的認識,但教學不能僅停留在這一層面。教師還需啟發學生探討語言在故事或語篇情境中的表意功能。這就要求教師深入語篇,引導學生通過設計思維導圖、完善思維導圖、匯報思維導圖來建構語篇內部知識關聯,提煉文本語言結構。如本課中教師在核對學生語言表達的同時可以利用視頻、游戲等方式向學生補充更多與該動物相關的信息。

(3)創編歌謠,內化文本主題意義

“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盵4]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動物主題相關繪本,鼓勵學生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編與動物相關的歌謠或詩歌等,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表達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及身邊人與動物相處的方式和態度,意識到構建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實現對文本主題意義的內化與深化。

(4)小組合作,轉化文本價值取向

課堂表現性任務具有情境性,因此任務本身有其復雜性和綜合性,有時需要多個子任務相互關聯,形成邏輯性很強的任務鏈。學生需要把握所學知識的內在關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鏈,促進學生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如本節課中教師設置“Make a handbook”表現性任務,即鼓勵學生制作一份手冊來告訴其他人一些關于動物的常識。教師可基于這一大任務設計若干子任務,都圍繞“愛護動物、善待生命”這一主題展開。子任務一:How to make a handbook,教師以熊貓為示范,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制作手冊;通過視頻呈現,幫助學生復習文本中出現的動物,并通過對比發現一些動物生活在陸地,一些動物生活在水里。教師啟發學生手冊中所介紹的動物除了可以從它們生活環境來分類,還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分類。子任務二:How to write an animal,教師啟發學生從顏色、特征、能力、喜好等方面介紹動物,并習得表達的邏輯順序,即headline sentences,detail and facts,ending。學生在表達中促進了語言運用的自動化,在完成任務中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子任務三:Make a handbook,即啟發學生借助想象、創造等思維,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完成手冊制作并設計手冊封面和標題。通過生生討論,手冊最終命名為“Protect the animals in danger”。

3.制定嵌入式評價標準

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理念要求,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設計與目標相對接的表現性任務,還要制定嵌入式表現性任務評價標準?!扒度胧奖憩F性評價根據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真實性評定,是一個提升學習的教學工具?!盵5]教師和學生依據這一顯性評價標準展開自評、師評和互評。學生在評價過程中不斷體驗英語學習的進步和目標實現的喜悅,有利于他們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教師在評價中能不斷獲取教學反饋,有利于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和任務設計。在本課中,教師可設置與表現性任務相匹配的評價表(見表1)。

四、英語課堂中實施表現性任務的注意事項

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預設表現性任務是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否能真正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是否成為一項有效的表現性任務,最終還得看該任務在課堂上的實施。因此,課堂表現性任務在實施過程中要關注任務布置、學生完成、評價反饋三個環節,確保表現性任務的完成效果。

1.課堂表現性任務要求簡潔明了,語言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課堂表現性任務設置不宜過于復雜,任務導語要通俗易懂。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創設任務情境、交代任務要求、明確評價標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煉主題意義,跨學科共同探究核心問題等方式設置課堂表現性任務鏈。教師鼓勵學生通過不同學科間知識協作、互補來完成任務,真正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2.課堂表現性任務實施自由開放,方式要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教師要給足學生完成課堂表現性任務的時間和空間,無論學生是個體完成還是合作完成,都要盡力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不能為了趕進度、走流程,就用PPT或其他媒體資源直接給出答案或結果,替代學生思考、主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不能僅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任務鏈,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得不到發展,課堂表現性任務也將失去啟發學生思考的作用。因此,教師設置課堂表現性任務要把課堂思考權還給學生,充當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的點撥者和啟發者。

3.課堂表現性任務評價多維互動,結果要改善學生學習方式

教師在教學與評價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提問、追問等方式收集學生核心素養真正發生的證據,根據學習活動方式和規模采取口頭評價、小組投票、同學打分等方式進行評價;依據不同評價主體,開展師生、生生、組內互評等方式。課堂表現性任務評價重在發現問題,幫助師生明晰各自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種程度等問題,充分發揮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功能。

綜上,小學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設置與實施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需要,也是讓指向英語核心素養的表現性評價進入小學英語課堂的需要。我國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表現性任務設置的意識不足,教師設置表現性任務的能力還不夠,需要更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能開展合作,將表現性評價理論嵌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努力形成小學英語課堂表現性任務設置的步驟或范式,從而更好地發揮表現性任務對素養評價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華.邁向素養本位教育評價觀[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06):3.

[2] 王薔.課程實施是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和重要保障[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05):3-11+19.

[3] Wiggins,G.Educative Assessment:Designing Assessments to Inform and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1998:2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

[5] 吳舒瑩,黃丹怡.指向“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表現性評價探索[J].教學與管理,2023(18):105-108.

[責任編輯:王 穎]

猜你喜歡
表現性文本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淺談音樂課堂中的表現性教學提升策略
中國當代表現性水墨人物畫的特色與發展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淺談中國畫的表現性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表現性任務設計的3個關鍵點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