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一體化視域下皖北城市語言景觀研究

2024-04-24 15:24王月麗劉月冉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阜陽市標牌景觀

王月麗 劉月冉

摘要:語言景觀反映語言與社會語境的共變關系,體現城市公共空間治理水平,對城市語言生態環境建設、對外形象建構具有隱性調節作用?;赥rumper-Hecht的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模型,對皖北阜陽市城市語言景觀進行全面考察。研究表明,阜陽市語言景觀呈現多模態化、多載體化特征,各類標牌中中文的高凸顯度展現了國家意志、主流意識形態在當地社會生活中的隱性支配作用。地方政府應利用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政策紅利,從政策、制度、學術層面提升語言景觀建設水平,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

關鍵詞:城市語言景觀;皖北地區;長三角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H0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24)01-0066-05

語言景觀是社會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城市的文明交流互鑒程度、區域文化內涵及語言治理水平[1],對城市對外形象建構具有隱性調節作用。語言景觀反映語言與社會語境的共變關系,是管窺區域語言政策、語言權勢和族群身份、考察社會語言生態的新路徑[2]23。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和人文主義哲學的“語言轉向”,語言景觀研究從關注“各類標牌上語言的可見性、突顯性及其象征意義”[3]轉向探究“公共空間中的多語表征所反映的社會意義”[4]。近年來,隨著多媒體、融媒體、富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融合語言、聲音、圖片、影像與色彩的立體化多模態語言景觀迅速“走紅”,成為推動區域發展與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符號資源。目前,城市語言景觀建設已融入區域生態語言環境建設,這關系到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樣態與潛力,影響著地方文化傳承與城市精神風貌。如何引導和規范城市語言景觀建設、提升城市公共空間治理品質,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議題。鑒于此,本研究以Trumper-Hecht的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模型為框架,采用文獻調研、田野調查、問卷調查等方法,對阜陽市語言景觀創設進行個案分析,揭示其背后隱匿的深層信息和社會象征意義,并結合長三角一體化背景,提出優化對策與建議,以助力現代城市發展。

一、城市語言景觀研究與理論框架

(一)城市語言景觀研究概述

作為語言景觀研究的重要分支,城市語言景觀研究以語言景觀理論為基礎,以城市公共空間中的“語言呈現”為對象,研究城市社會語言風貌及其所蘊含的人文理念,揭示語言景觀分布特色及其內在關系,旨在為城市文化發展與空間治理提供參考[5]。城市語言景觀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彰顯區域文化的獨特性,影響人們對城市的記憶與印象,當前已成為社會學、語言學的研究熱點。國外研究集中在語言景觀理論框架建構、多語現象及語言政策實施、區域民族志研究等方面[6]。國內學者著重從信息層面對特定地區(場域)語言景觀進行量化分析,涉及語言景觀譯寫及規范、不同行業場域(如商貿、旅游、教育)語言景觀特征與構建原則、語言景觀理論與研究方法論探討。研究聚焦逐漸從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拓展到區域性中心城市(如蘇州市、合肥市)的語言景觀考察。

當前,我國跨區域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接觸、碰撞與交融加速發展,創建和諧共榮的生態語言環境已成為確保區域經濟與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工程。皖北區域(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是我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皖北東靠江蘇,南接皖南,西連河南,北鄰山東,是我國南下北上、東進西出戰略要地,也是一帶一路歐亞大陸橋的途徑區域。近年來,皖北在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推動下發展迅速,已成為長三角城市群最緊密的外圍輻射腹地。已有學者從景觀視域對阜陽城區的地名語言及文化特征[7]、語言標牌與公路指示牌[8-9]及市區道路名稱變化[10]進行研究,或從語言學視角對蚌埠市區地名[11]、亳州城市的街道名稱[12]進行剖析。然而,這些研究主要圍繞靜態語言景觀展開,研究數量少,對語言景觀,尤其是多模態語言景觀背后所蘊含的深層信息與象征意義解讀不夠,對語言景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略的思考有待深入。

(二)理論框架

語言景觀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以來不斷發展,已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理論或分析模型,如Scollon & Scollon的場所符號學理論、Spolsky的公共標牌語言選擇理論、Huebner的SPEAKING?交際模型、Trumper-Hecht的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模型等。其中,Trumper-Hecht的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模型[13]是基于勒菲弗爾(Lefebvre)的空間實踐、構想空間及生活空間三維空間理論建構的。Trumper-Hecht認為,語言景觀是一種社會語言與空間現象,可以參照勒菲弗爾的三維空間理論,從實體維度、政治維度和體驗維度加以考察。實體維度指向不同語言在公共場域中的實際使用情況,用以分析可觀察到的、能用相機記錄的各種標牌語言的實際情況,包括語言選擇、景觀類屬、譯寫現狀等。體驗維度重在考察受眾對語言景觀的態度和看法,了解居民及其他語言景觀受眾對語言景觀的態度、理解和立場等。政治維度旨在揭示國家政策、主流意識形態、決策當局等對城市或區域語言景觀塑造可能產生的影響和操控,包括主流意識形態、語言政策與規劃等。上述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框架對把握語言景觀的內部關系有著重要意義。

二、阜陽市語言景觀建設現狀

國務院于2019年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阜陽確立為長三角一體化區域發展重點城市。2023年3至4月,筆者同項目組成員前往阜陽市開展實地考察,主要在市區、商場、旅游景點等語言景觀密集場所,通過高清數碼相機拍攝圖像與視頻450條。剔除重復及不清晰的圖頻,最終整理出422份有效圖頻。根據Backhaus[14]的觀點,每個語言實體都應算作一個標牌,即一個獨立分析單位。據此,我們分別對422份有效圖頻進行獨立編碼,并基于編碼語料,從語言景觀的顯性信息與隱性象征功能[2]46層面,以實體維度、體驗維度和政治維度為框架,對阜陽城市語言景觀創設現狀進行考察。

(一)實體維度

1.語言選擇

語言選擇指特定區域公共空間呈現的語言景觀所涉及的語言種類和數量[15]138。從語言種類看,調研采集到的有效語言標牌主要涉及漢語文字、漢語拼音加英文、中英混合幾種。其中,以漢語文字書寫的標牌最多(63.67%),其次是中英混合標牌(20.88%)與漢語拼音加英文標牌(15.51%),而其他外語在語料中出現極少(見表1)。進一步考察發現,以漢語書寫的語言標牌多為靜態置放的語言景觀,而以中英雙語呈現的標牌多為動態語言景觀。

從建設現狀看,阜陽市語言景觀呈現以下特征:第一,純漢語文字單語標牌占比較高,雙語標牌多為中英混合,而其他外語的使用數量幾乎為零;第二,主要以靜態語言景觀為主,動態語言景觀數量較為貧乏;第三,語言景觀符號形式和組合元素相對單一,多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呈現方式趨于“平面化和靜態化”[15]138;第四,存在部分拼寫或印刷錯誤,英文翻譯無統一的規范化標準。

2.語言景觀類別

調研所采集的422個語言景觀包括道路標牌、公交路牌、車體廣告、文化衫、電子顯示屏和語音播報。其中,道路標牌(25.82%)、公交路牌(27.91%)等靜態語言景觀,與車體廣告(17.91%)、電子顯示屏(13.28%)、語音播報(8.21%)、文化衫(6.87%)等動態語言景觀占比相當(見表2)。進一步分析發現,上述靜態語言景觀大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比較而言,動態語言景觀主要用于城市公共空間較大規模、較為持久的動態宣傳,集中在商業區的墻體電子巨幕、旅游景點的電子屏、公交車廂內外、出租車、廣告車等物質載體上。圖文混合型標牌在媒介呈現形式上占比較高,符合本土居民的認知模式與認知能力。而漢語拼音混合英文翻譯的語言標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當地居民的語種儲備。

(二)體驗維度

項目組深入阜陽市開展田野調查時,還通過問卷方式收集城市居民對現有語言景觀的體驗和反饋。問卷主要從語言景觀設置數量是否齊全、信息傳達是否到位、排版設計是否清晰、模態呈現是否豐富、設置優勢與不足共5個方面設計了15道封閉式題目。調查共發放問卷350份,實際回收334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313份。阜陽市受訪城市居民對當地語言景觀的滿意度反饋見表3。

表3顯示,將近一半的受訪者(46.96%)對阜陽市語言景觀建設現狀表示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31.31%)持基本接受態度,認為建設現況一般;持懷疑與否定態度的受訪者占比分別為17.25%與4.47%。走訪發現,多數受訪者對當地語言景觀建設現狀持積極、肯定態度,認為當前語言景觀設置數量可觀、功能較為完善、分布基本合理。但一些受訪者表示,可以適當增加中英文相結合的標識,為城市創設與外界溝通交流的語言條件,增加符合地域形象、反映地域歷史文化且融合國際化元素的語言景觀,增加多模態語言標牌,如便于夜間辨識的、以電子顯示屏為載體的路標和路牌。

(三)政治維度

分析發現,收集到的422個城市語言景觀圖頻中,有78個是涉及意識形態的政治類或政策類官方標牌。相關主題、常見標語及出現頻次見表4。

標牌、宣傳橫幅等所承載的主流意識形態是當地社會生活的隱性推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公共空間語言景觀的整體布局。以“節約用水”“文明城市”“垃圾分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夢”等為主題的標牌構成阜陽市語言景觀的重要方面。城市語言景觀,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話語符號,本質上是一個多方參與的話語互動過程。政治類或政策類語言景觀在數量上雖不占絕對優勢,卻體現了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在地方語言景觀建設中的影響力,傳達著國家的語言政策及主流意識形態,隱性地影響著公眾的言語行為。

三、城市語言景觀建設問題與應對方略

調研發現,阜陽市語言景觀呈現出“多模態化、多載體化”[1]特征,為當地語言生態多樣化與和諧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給城市公共空間語言治理帶來了諸多問題。

(一)現存問題分析

1.語言景觀建設缺乏規范化標準

語言景觀建設中,語符轉化指語言景觀所承載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際方面的語用對等,即運用有效的翻譯技巧和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再現語言景觀向受眾傳達的信息,以確保實現雙語或多語共存環境下文化交際的最佳效果[15]139。語料分析顯示,阜陽市語言景觀在語符轉化上存在的錯誤集中在直譯(67%),漏譯、省譯(14%),常識性錯誤(如大小寫誤用、標點誤用、拼寫錯誤等)(19%)幾方面。外文翻譯、漢語拼音拼寫因缺少統一規范性標準而導致的低級錯誤會影響信息傳達,引起曲解,進而削弱語言景觀的信息功能。瀏覽阜陽市政府官方網站及線下走訪得知,當前當地政府尚未出臺明確的地方性語言景觀建設政策文件。語言景觀建設規劃與實踐部門的權責邊界界定不甚清晰,不利于宏觀層面的協調聯動。

2.文史類語言景觀占比較少

語言景觀,尤其是地域文史類語言景觀具有特定的信息指向功能,是打造和展示美好城市形象的關鍵平臺,也是本地居民獲取信息、外來人員了解當地風貌的重要渠道。同時,文史類語言景觀還具有重要的象征作用,是培育民眾文化情趣、構建社會身份認同感的重要媒介。然而,實地考察發現,阜陽市現有文史類語言景觀不夠豐富。部分受訪民眾希望政府能夠適當增加本土文史類語言景觀,以增進對家鄉的了解,厚植家鄉情懷。因此,充分挖掘本土文史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與歷史文化淵源的城市風貌,幫助民眾調節社會身份認同中的情感與現實沖突,是當地語言景觀建設需要綜合考慮的重要內容。

3.語言景觀書寫以中文為主,外語占比低

語言景觀是國家語言政策、意識形態及社會語言生態的反映,在社會生活中擔負著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當前,阜陽市語言景觀大多使用中文書寫,部分提供了外文翻譯,但數量較少且外語語種匱乏。無疑,中文作為我國的官方通用語言,必然要在各地語言景觀中占據主導地位,這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然而,阜陽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營造良好的外資營商環境,自然離不開多語化城市語言景觀建設的支持。外語語言景觀占比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對外開放水平,不利于吸引外資、展示對外交流融通的意向。

(二)城市語言景觀重塑方略

1.政策層面

城市語言景觀建設誠然需要全民參與,然而地方政府在本地語言景觀建設中具有主導話語權,承擔著政策規劃與引導監管的職責。地方政府可以考慮從以下方面進行優化:其一,提高思想認識,遵循語言生態發展規律的同時,根據長三角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地方人文地理空間、社會空間結構特點,制定合理的語言景觀建設規劃與發展政策。其二,密切把握本地社會經濟發展變化情況,適時修訂景觀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辦法,以法規形式為各類語言景觀實踐提供規約性參照框架。此外,從城市公共空間治理層面入手,選定相應部門負責并建立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加大相關政策的實施與監管力度。比如,針對現存與易出現的語符轉換錯誤,定期開展反饋與調整優化活動,確保當地語言生態的和諧、規范發展。

2.制度層面

創建和諧共榮的語言生態環境,已成為確保區域經濟與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工程?!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戶外廣告法》《地名管理條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均包含細化的語言景觀建設條款[1]。當前,隨著我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以阜陽市為代表的皖北城市群已發展為長三角區域最緊密的外圍輻射腹地。因而,皖北區域各級政府應積極利用國家政策紅利,結合城市發展定位、水平及本土文史資源,頒布切實可行的地方性語言景觀建設標準,為語言生態良性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3.學術層面

優質語言景觀對于增強民眾城市文化、社會身份認同感、塑造與傳播現代美好城市形象等具有積極的社會效益。地方政府可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行業協會為依托,組建語言景觀研究學術會,為當地良好語言景觀建設提供智力支撐。比如,召集學科或行業領域專家,在全域范圍內開展實地考察,建構本土語言景觀語料庫,為其未來發展提供基礎數據支撐;針對語言景觀整體建設規劃、特定區域或大型活動語言景觀配置等開展專題研究,為政府部門提供科學的資政服務。此外,還可定期開展學術研討或座談會,為地域文史資源挖掘、城市形象設計及多模態宣傳等提供專業咨詢或技術支持。

四、結語

城市語言景觀建設是創建和諧共榮語言生態環境的系統復雜工程,受國家政治、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受眾情感等多重因素制約,是一種理性驅動行為[16]。本研究以語言景觀的信息與象征功能為依據,基于Trumper-Hecht的語言景觀三維分析框架,考察皖北阜陽市城市語言景觀建設現狀。研究發現,阜陽城市語言景觀呈現多模態化、多載體化特征,各類標牌中中文的高凸顯度展現了國家意志、主流意識形態在當地社會生活中的隱性支配作用。針對語用規范、語言選擇、景觀類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建議各級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政策紅利,從政策、制度和學術三個層面著手,在理性語言政策與規劃引導下,充分挖掘多重符號資源與地域性文史資源,提升城市語言景觀建設整體水平,實現城市語言景觀與區域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維護、社會空間實踐之間的互動與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巫喜麗,戰菊.我國城市語言景觀治理的發展及優化[J]. 人民論壇,2022(10):69-71.

[2]LANDRY?R, BOURHIS, R,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01):23-49.

[3]王鋼,賀靜.鄉村振興視閾下鄉村語言景觀研究:以巢湖市三瓜公社為例[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23(02):135-140.

[4]尚國文,周先武.非典型語言景觀的類型、特征及研究視角[J].語言戰略研究,2020(04):37-47.

[5]陳睿.城市語言景觀和諧六維透視[J].江淮論壇,2016(05):155-159.

[6]BLOMMAERT?J. Ethnography, Superdiversity, and Linguistic Landscapes: Chronicles of Complexity [M].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13:49.

[7]高瑜.阜陽城區地名的語言及文化特征初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07):118-120.

[8]劉雙穎.阜陽市城市語言景觀研究[D].阜陽:阜陽師范學院,2018:70.

[9]李蒙蒙.語言景觀視域下的公園指示牌研究:以阜陽市岳家湖公園為例[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21(03): 39-46.

[10]沈雨婷.語言景觀視域下阜陽市新更道路名稱研究[J]. 宿州學院學報,2020(03):1-6.

[11]謝蓓.蚌埠市區地名的文化語言學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0:39.

[12]王紹玉,周有斌.亳州城區街道名稱用字組詞特點及命名原則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09):58-62.

[13]TRUMER-HECHT?N.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Mixed Cities in Isra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lkers”: The Case of Arabic[C]//SHOHAMY?E., BEN-RAFAEL E.,?BARNI M.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 City. 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10:235-251.

[14]BACKHAUS?P.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A Look into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2006(01):52-66.

[15]周曉春.教育場域語言景觀多維透視與思考[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136-144.

[16]BEN-RAFAEL?E.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C]//SHOHAMY?E.,GORTER?D. Linguistic Landscape: Expanding the Scenery. London: Routledge,2009:40-54.

基金項目: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S202210371094);阜陽市社科規劃項目(FSK2023031)。

作者簡介:王月麗(1979―),女,河南項城人,阜陽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劉月冉(2002―),女,安徽合肥人,阜陽師范大學在讀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國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阜陽市標牌景觀
“十四五”期間阜陽市將新建4個高速公路項目
景觀別墅
暑假打工記
暑假打工記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標牌如畫
安徽阜陽市小學生古詩詞學習現狀調查
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作用——以安徽省阜陽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