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昌碩潤例與海上藝術市場的互動

2024-04-24 17:04黃遠海李小勇
書畫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吳昌碩

黃遠?!±钚∮?/p>

內容提要:晚清民國時期,書畫市場交易活躍,潤例作為文人墨客為求得生活而將自己的詩書畫印作品以訂制的價格賣給需求者的橋梁,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本文將圍繞吳昌碩潤例制訂變化與海上藝術市場的互動展開,探討其潤例的特點和變化趨勢,在當時社會的影響力及對海上藝術市場發展的作用和影響等。通過研究發現吳昌碩潤例變化基于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同時又影響著海上藝術市場的走向。

關鍵詞:吳昌碩;潤例;藝術市場

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歷程,不僅揭示了市場發展背后的內在邏輯,更彰顯了充滿蓬勃生機的中國大國精神。民國時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各種藝術形式和風格開始涌入中國。這種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為海上藝術市場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和靈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藝術品市場開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同時,涌現出一大批杰出藝術家,不僅在藝術創作上表現出卓越的才華,還積極參與到藝術市場的發展中,基于他們在市場上的表現出色,作品價格不斷攀升,使得這個時期的海上藝術市場更加繁榮。民國時期的海上藝術市場背景復雜且多元化,既包括社會轉型、經濟變革等因素,又涉及政治動蕩、中外交流等層面。盡管面臨諸多挑戰,海上藝術市場仍然在不斷發展和壯大,為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吳昌碩篆刻作品的市場表現

民國期間,書畫家把藝術作品當成特殊商品進行市場交易,潤例作為把藝術品明碼標價的必要環節,使得交易更加公開透明。吳昌碩作為以鬻藝維持生計的職業書畫家,早年以游吏生活為主,奔走于蘇杭之間,鬻藝收入并不多,直至中晚年時期,隨著社會制度、藝術市場等背景條件的繁榮發展,鬻藝才成為其維持生計的主要收入來源,也促使他從文人身份躋身到職業書畫篆刻家的行列當中。

整理目前所收集到的文獻,發現吳昌碩前后共修訂潤例五次,其中最早的為1890年楊峴為其代訂《缶廬潤目》,內容如下:

石章,每字六角,極大極小字不應,劣石不應?!瓡嬬澘?,損目傷氣,缶廬主人蓋病又漸苦目昏,擬撥棄而未能絕也,或議加潤以距之,更立潤目如左,不如約與不先惠潤者,請在孫山之外。新舊兩幸覽焉。庚寅夏六月,藐翁并署。[1]

此則潤例中表明吳昌碩的印價為每字六角,且附言表明拒人緣由。此份潤例一直沿用多年,其后的訂單收入賬單可參考吳昌碩1899年的手稿[2]1956(圖1)。

這份手稿記錄的時間跨度長達5個月,總收入195.8元,其中篆刻占57.6元。以手稿中記錄的治印收入推算,此時吳昌碩的篆刻潤例仍延續楊峴代訂的《缶廬潤目》,即每字六角。

海上振青社書畫集于1914年第1期刊登吳昌碩首份自訂潤例,1913年《缶廬潤目》,與楊峴代訂行書《缶廬潤目》最大的差別在于,本則潤例并未單列篆刻價格,內容如下:

堂扁廿(二十)兩,齋扁八兩。楹聯三尺三兩,四尺四兩,五尺五兩,六尺八兩?!}跋、題詩每件八兩,篆與行書一例,分隸真楷不應,磨墨費每件二錢。癸丑正月缶翁七十歲重定。[3]90

1912年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吳昌碩被公推為社長,社會地位有大幅提升,從而自訂潤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他在藝術商業化進程中的社會影響力。據吳昌碩年譜記載,1914年海上書畫協會成立,吳昌碩時任會長。1915年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推薦吳昌碩為名譽會長,社會地位進一步提升,訂單數量也因此激增。吳昌碩因應酬過繁,不得已于1916年修訂《缶廬潤格》,內容如下:

耳聾足吾老矣。亂涂亂抹真可。加潤頻年非所喜,養疴得閑亦為己。大雅宏達請視此:堂扁念(二十)兩,齋扁十八兩?!c行書一例,磨墨費每件二錢。丙辰正月缶翁年七十又三重訂題跋每件十二兩,金箋加半。[3]93

其中提及的“加潤”二字,也曾頻繁出現在與沈汝瑾的書信交往中:

缶以今年加潤,問鼎者寥寥,清苦而已。兄夜不成寐,宜養心血,然時時求公捉刀,慚愧懺愧。[2]1756-1757

由此可見,加潤后雖能拒絕部分應酬,得閑養靜,但收入也會因此有所影響。1919年吳昌碩再次修訂《缶廬潤格》。該則潤例前有題后附跋語,借李白《梁園吟》中“買醉”一詞,批評自己,雖身居高位,卻也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尾跋中則是謙虛提及“知我者諒也”,乞求方家知曉再訂潤例緣由,內容如下:

衰翁新年七十六,醉拉龍賓揮虎仆。倚醉狂索買醉錢,聊復爾爾日從俗。堂匾三十兩、齋匾念兩……琴條六兩、紈折扇冊頁、每件四兩、一尺為度,寬則遞加,上注:每兩件大洋一元四角。

跋曰:舊有潤格,鍥行略同坊肆書帙,今須再版。余亦衰且甚矣。而違在得之戒,時耶?鏡耶?不獲自己,知我者諒也。[4]

1920年,吳昌碩在日本長崎舉辦首次書畫展,打通海外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藝術地位。書畫印更加供不應求,遂再次修訂潤例以提高身價:

衰翁今年七十七,潦草涂鴉慚不律。倚醉狂索買醉錢,酒滴珍珠論價值。堂扁三十兩,齋扁念二十兩?!逃∶孔炙膬桑?元6角)。題詩、跋每件三十兩。磨墨費每件四錢。每兩作大洋一元四角。庚申元旦老缶自訂于癖斯堂。

原編者按:缶老今秋病愈,精神頓減,謝絕作品,以資靜養,設有必欲求其書畫者,非經覿面許可,雖贄巨金為壽,拒而勿納,舊有潤例不足憑也。[5]

此則潤例為吳昌碩生前修訂的最后一則潤例,與前幾則相比,該潤例重新單列印價,刻印為每字5元6角。前有題詩一首,詩中把“酒滴”比作“珍珠”,借此暗喻自身書畫價值。據海上畫家鄭逸梅回憶:

昌碩作畫定潤原來不高,后扶桑人士景仰之,往往倍潤以求書畫,第一人如此,第二人更求精細而倍蓰其潤資,于是其畫例,月月而異,歲可或巨萬。[6]

可以佐證吳昌碩藝術作品自其海外市場流通后,身價倍增。

將吳昌碩1890年至1920年篆刻潤例對比(表1),可以得出:從1890年至1899年保持印價為每字六角,直到1920年標價為每字五元六角,上漲9倍有余。

吳昌碩一生修訂多次潤例,從藝術市場角度看,代表著他作為書畫家,以自己的藝術作品參與市場的經濟活動,將書畫作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這不僅體現了他的藝術價值被社會所認可,也標志著他的社會身份有所轉變。從社會影響角度看,不僅影響了他個人的藝術作品標價,也影響了整個藝術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藝術市場的商業化和專業化。打破“恥于言潤”的落后觀念,并將這種價值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潤例的制訂是吳昌碩在藝術市場化和商業化過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

二、吳昌碩藝術市場推動力

吳昌碩的藝術成就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他的潤例變化也反映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首先,中國藝術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使得大眾對藝術品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吳昌碩的潤例也得到了更加合理和公正的評估定價;其次,吳昌碩的潤例變化是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引起的。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不斷擴大,人們對藝術作品的需求逐漸增加。吳昌碩作為一個備受推崇的藝術家,其潤例也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而不斷提高,也使得其通過提高潤例來保護自身的藝術作品價值和權益。除此之外,中國社會的變革和文化的發展,使得大眾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在此背景下,吳昌碩的潤例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以下分別從市場聲譽和身份地位、藝術品質和稀缺性及文化政策和歷史需求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市場聲譽和身份地位

據現有資料可知,吳昌碩修訂潤例集中于1913年至1920年,在此期間,吳昌碩的身份地位不斷提升。自1913年,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吳昌碩被公推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專業既得到了職業書畫家的認同,又得到文人圈的肯定,對其篆刻藝術傳播起到推廣作用。1914年,海上書畫協會成立,吳昌碩擔任社長。1915年,海上題襟館成立,吳昌碩擔任金石書畫會會長,為其聲名遠揚又遞進一步。1919年,吳昌碩同王一亭、蒲華、高邕之成立海上豫園書畫善會,組織成員多為海上各階層社會名流,善會兼具慈善與商業雙重性質,這也為吳昌碩成為海派代表篆刻家做足了鋪墊。1920年,吳昌碩首次在日本長崎舉辦書畫展,開拓了海外藝術市場,書畫印更加供不應求。諸如此類活動、組織,一方面,既能對吳昌碩進行包裝宣傳,對其藝術品進行收購代售,拓寬作品銷售渠道;另一方面,隨著商業交易市場的擴大,藝術市場積極與國際接軌,也大幅提高了吳昌碩的藝術市場地位和受眾影響力。

(二)藝術品質和稀缺性

吳昌碩篆刻作品既有古樸典雅的一面,又有新穎獨特的一面,充滿了濃厚的文化底蘊。他的作品構圖巧妙,章法嚴謹,線條有力,刀法精湛,將詩、書、畫、印四種藝術形式完美融合,于方寸之間盡顯繁華,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也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隨著吳昌碩社會地位、藝術地位的提高,其篆刻藝術作品的市場行情越發水漲船高,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1890年,楊峴為吳昌碩代訂行書《缶廬潤目》后附跋語中說:“書畫鐫刻,損目傷氣,缶廬主人蓋病又漸苦目昏,擬撥棄而未能絕也,或議加潤以距之……”[1]由此可以讀出篆刻作品在完成的過程中,對身體有一定的損傷,所以立潤以拒人情應酬。吳昌碩作為以鬻藝為生的職業書畫藝術家,前后共修訂潤例五次,以“加潤”拒之,或謝絕索求,而以資靜養。1920年以后,不再修訂長期潤例發布,以來潤者可自訂潤金,相互間約許的方式來達成交易,以此來減少訂單。

(三)文化政策和歷史需求

晚清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文化藝術在這個階段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中,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成了這個時期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一系列開放文化市場政策的推行,為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規定在高等教育中設立美術學科,推動藝術教育的開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強為海上藝術市場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許多藝術家和商人在沿海城市開設了畫廊、書店等文化藝術機構,成為推動海上藝術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市民階層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日益增強,為藝術市場提供了龐大的消費群體。此外,市民階層的文化審美需求也促進了藝術市場的多樣化發展。

這些政策和需求相互作用,共同推動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在這個過程中,新文化運動、中國畫學的傳承與創新等事件對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及市民階層的崛起也為海上藝術市場的繁榮創造了條件。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海上藝術市場充滿活力和創造力,對中國近代史上的文化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結語

從吳昌碩的潤例變化中可以看到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與演變。在這個過程中,吳昌碩不僅成了市場上的熱門畫家,其創作和潤例變化反映了市場的需求和變化。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成為我們了解和研究海上藝術市場的重要資料。

市場的繁榮提高了對藝術品的需求,藝術品的價值也逐漸提高,這使得吳昌碩的作品在市場上的價格也相應提高。此外,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為吳昌碩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藝術作品的機會,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和欣賞,使得他的作品在市場上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從而提高了他的潤例。市場的變化也反映了吳昌碩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價值和影響力。吳昌碩初入書壇時,潤例并不高,隨著名氣和經驗的不斷累積,以及海上藝術市場逐漸繁榮起來,吳昌碩的潤例大幅提高,而且潤例的種類和項目也變得更為豐富和細致。例如吳昌碩親筆所書丙辰(1916)《缶廬潤格》中所言:“冊頁、紈折扇,每件四兩,一尺為度,寬則遞加。山水視花卉例加三倍?!盵3]93這些規定不僅反映了吳昌碩對自己作品價值的認識,也反映了當時海上藝術市場的競爭和變化。在吳昌碩的潤例中,還可以看到一些特別的規定,例如“不議價”“不議尺寸”“不合則約”等。這些規定都反映了當時海上藝術市場的競爭激烈,藝術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市場的主導權。同時,這些規定也反映了當時市場存在不規范和混亂的現象。

從吳昌碩的潤例變化中,可以看到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和演變。在市場逐漸繁榮的過程中,藝術家們的作品價格逐漸提高,市場對藝術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同時,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藝術家們需要掌握市場的主導權才能在市場中立足。此外,市場的混亂和不規范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和挑戰。除了潤例變化外,吳昌碩在海上藝術市場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他的作品被廣泛認可和欣賞,成為市場上的熱門品種。這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藝術品的熱愛和追求。吳昌碩的潤例變化不僅反映出作品的市場價值,也反映出了市場需求的變化。通過調整潤例來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通過藝術作品來引領市場的潮流,對海上藝術市場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進一步擴大了海上藝術市場的影響力和范圍。

參考文獻

[1]林想,謝菁菁. 論吳昌碩制訂潤格[J]. 美術大觀,2012(12):46.

[2]鄒濤. 吳昌碩全集:普及版:4篆刻:文獻卷[M]. 沈樂平,尚佐文,解小青,分卷主編.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2.

[3]王中秀,茅子良,陳輝. 近現代金石書畫潤例 [M]. 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4.

[4]松村茂樹,梁少膺. 論吳昌碩自訂潤格[J]. 書法賞評,2001(4):25-27.

[5]上海書畫出版社. 民國書畫金石報刊集成:上海卷:6《神州吉光集》第1期-第8期[M].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70-71.

[6]浙江省安吉縣政協文史委員會. 吳昌碩[M]. 陶紫正,洪亮,主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159.

策劃、組稿、責編:金前文

猜你喜歡
吳昌碩
吳昌碩藝術展
吳昌碩論畫家素養
金石力 草木心
——吳昌碩與上海
花卉的寵兒——吳昌碩
一代繪畫大師吳昌碩
吳昌碩石鼓文風格成因及影響
一代宗師吳昌碩
一代宗師吳昌碩
一代宗師吳昌碩
用勁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