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時代使命、基本內涵與實踐路徑

2024-04-25 03:45王唯瀅王麗慧王挺
科普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核心要素基本內涵實踐路徑

王唯瀅 王麗慧 王挺

[摘 ? 要] 國家科普能力是國家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和促進科技創新,面向全社會提供科普產品和服務的能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國家科普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不可忽視的指標。本文從當前科普事業發展面臨的復雜國內外形勢和科普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出發,分析新時代語境下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使命任務與發展要求,基于國家創新系統等理論和我國科普能力建設的長期實踐闡釋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內涵,基于科普資源、科普平臺和科普人才三大核心要素探討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體系的構建,進而從強化支撐保障、增強核心要素供給和推動實踐創新三個層面提出提升國家科普能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國家科普能力 ? 時代使命 ? 基本內涵 ? 核心要素 ? 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 N4 [文獻標識碼] A [ DOI ] 10.19293/j.cnki.1673-8357.2024.01.001

新時代的科學普及被賦予了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意義[1],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2]。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戰略部署[3],既強調了新時代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也為推進科普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加強“能力建設”這一進路。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國家科普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不可忽視的指標。本文從當前科普事業發展面臨的復雜國內外形勢和科普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出發,分析新時代語境下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使命與發展要求,基于國家創新系統等理論和我國科普能力建設的長期實踐闡釋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內涵,厘清核心要素、構建體系框架,進而提出提升國家科普能力的有效路徑,以期為我國科普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1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時代使命

1.1新時代科普面臨的形勢

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科普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重大現實主題。對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展開系統、深入的思考與探討,首先應分析當前國家科普能力建設面臨的整體背景與形勢,以明確其在國家創新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與作用。

放眼全球,國際局勢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全球競爭態勢愈發白熱化,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

在外部環境變化的同時,我國加快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和發展速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隨著大科學時代科研范式變革、學科交叉融合加速演進,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精度大大超出傳統認知,我國的創新發展模式也發生了深刻變革。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以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深化創新驅動發展,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與新優勢。

新時代科普工作也在新的形勢下發生內涵、理念、手段和機制之變[4]。隨著全民科學素質的快速提升[5],以往知識短缺模式下以知識的傳授灌輸為典型特征的傳統科普已經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需求和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隨著“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1]重要論斷的提出,新時代科普工作守正創新,日益融入國家創新發展體系當中,成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2]穩步推進。同時,新興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更是對科普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和各類網絡平臺提升了科普的可達性、互動性和時效性,新時代科普需要充分利用新興技術手段并抑制其不當使用產生的負面影響,全面提升質量與效能。

當前,公眾對科普作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重要一翼的認識不斷深化,樹立大科普理念、構建大科普格局的社會共識正在形成[6]。盡管我國科普能力建設實踐整體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科普生態持續優化,但尚存在與新時代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若干不足,突出表現為科普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有待深化,科普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效能不足,科普產品與服務的創新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傳播載體與渠道有待加強,權威科普平臺尚未有效建立,科普支撐和保障機制亟待健全完善[6]。因而,新時代科普需要聚焦能力提升,進行系統性規劃和戰略推進,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科技創新夯實基礎、涵育潛能,推動全社會形成理解、支持和參與創新的良好氛圍,以科普賦能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提升,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

1.2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目標和使命

1.2.1加強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迫切任務是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我國科技發展遭遇“卡脖子”嚴峻挑戰的情況下,科普作為支撐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翼需要切實與科技發展同向而行,通過將深化科普能力建設融入創新鏈,在創新體系中發揮更高效能,助力更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除了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為科技創新培育高素質創新人才大軍之外,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是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與應用。一方面,面向產學研各界搭建高端科普交流平臺是技術轉化的有效方式,將信息、技術、人才與資源快速交互、聯通、整合,促進跨領域、學科、行業的快速跨界交流,從而激發出更多創新火花和靈感。另一方面,創新技術從概念提出、研發再到走向產業轉化存在著被稱為“死亡之谷”的巨大鴻溝,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也一直低于發達國家,發揮科普對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以及相關技術、資料優化組合的助推作用,促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發展,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1.2.2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重大使命是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新時代科普能力建設承載了更為重要的功能與任務,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中顯現出貫通聯動的作用,助力科學教育發展、科技創新發力和人才成長。在積極推動技術創新突破的同時,科普為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創新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諸多因變量中,科普能夠發揮其作為創新驅動發展一翼的聯動作用,面向全社會普及數字化、綠色低碳等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推動科技與經濟、社會融合驅動高質量發展。在社會治理領域,通過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與方法,科普同樣發揮著培育理性公民、促進社會參與、營造科學理性社會氛圍的作用。在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的處置中,科普能夠起到維護公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并促進和諧發展的重要作用。

1.2.3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實現人的現代化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科學素質亦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和國家現代化的關鍵變量。公民科學素質的快速、大幅提升有賴于教育、科普工作的久久為功。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注重與教育、科技、人才及文化建設的融會貫通,發揮其在終身學習體系中的作用,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傳播科學思想、培養科學思維,提升公眾對科學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進而幫助公眾對復雜的實際問題作出理性的判斷和決策。通過培育科學文化素質高、精神文明程度高的高素質公民,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的科學進步和文明發展,最終達成現代化中人的發展的最終目標。

1.2.4加強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具體目標是實現科普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的國家科普能力建設通過高效利用資源、有效供給產品和服務、精準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創新實踐所需,集聚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各界力量實現科普的高質量發展??破崭哔|量發展主要表現為:科普組織管理的專業化水平提升,實現全領域、全社會、全產業、全媒體互動的科普工作大格局;科普融入教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并在其中發揮重要價值;推動形成政府統籌和市場拉動的科普事業發展合力,實現適應需求的科普資源的高效配置;激發多元主體參與科普事業的活力,實現科普主體和對象之間的良性互動;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普手段,結合科普理念和機制創新,打破地域與時空限制,實現科普服務的泛在、及時、便捷、精準、普惠。

1.3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發展要求

當前,在綜合國力、社會主要矛盾、科技發展狀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深刻變化的背景下發展科普事業,需要審視新時代科普的豐富內涵、先進理念和多元手段,及其呈現出的人民性、引領性、科學性、時代性、融合性和開放性等鮮明特征[4],把握好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五大發展要求。

一是錨定實現人的現代化,堅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切實需求。當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層次上不斷提高,不僅局限于傳統語境下的物質生活富足和精神生活充盈,在衛生健康、生態環境及網絡信息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需求。此外,隨著數字鴻溝的進一步擴大,科普工作也需推進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普及,提升弱勢群體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從而提升科普的均等化與公平性。新時代的國家科普能力建設通過加強科學、權威、精準的科普內容供給與信息投放,構建起供給優質、機制完備的高質量科普資源體系,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多層次需求。

二是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融入創新鏈條與創新體系。在滿足公眾需求的基礎上,新時代的科普能力建設注重推動兩翼協同發展,發揮科普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的連接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與創新生態,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賦能。

三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治理體系建設中充分發揮支撐作用。通過健全完善責任明確、管理規范的工作體系,新時代的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社會化協同程度,倡導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構筑大科普格局,從而更好地服務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更加凸顯價值引領功能,積極推進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弘揚工作,推動形成崇尚科學與理性的社會文化,助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開放包容、兼收并蓄,對內發揮貫通融合作用,對外提升國際影響力。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更加注重跨行業、跨領域的融合,碰撞創新火花;通過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打造有中國特色的科普話語體系,形成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有力抓手;通過講好中國科學故事、中國創新故事、中國科技惠民故事,助力提升中國形象和國際影響力。

五是全面擁抱新技術,不斷提升科普智慧化水平。新時代的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一方面要做好新技術的普及、擴散與轉化;另一方面其自身也要積極適應科技發展潮流,主動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引入科普工作的各個環節,推動實現科普內容生產、傳播等環節的全新變革。

2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內涵與體系

2.1國家科普能力的內涵

2.1.1政策依據

通過對相關文獻和政策的梳理可知,“科普能力”的內涵處于不斷演變中,該術語最初大致包括兩個范疇:一是指個體所具備的與科普相關的素質和技能,二是指組織具備的整體工作能力[7]。隨著科普實踐的不斷深入,兩方面含義不斷交叉融合,也使得“科普能力”的內涵逐漸統一。而政策法規中對“科普能力”的規定是科普能力建設的重要指導。2006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8],2006年3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圍繞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提出“加強科普能力建設,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9],上述文件反映出科普能力早已被納入科技發展和創新能力建設的國家戰略之中。

2007年,科技部等八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對“國家科普能力”進行了較為明確的界定,即“國家科普能力表現為一個國家向公眾提供科普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實力”,并指出其包含科普創作、科技傳播渠道、科學教育體系等若干重要方面[10]。新時代以來,我國重要的科普政策進一步凸顯了國家科普能力的意義,也對其重點實踐方向作出謀劃[11],而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中央的重要指示更是空前提升了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地位,也對相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推進提出了更高要求。

2.1.2理論來源

在國家創新系統理論視角下,創新被視為國家行為,也是經濟增長和國家財富的源泉,創新體系中各類主體通過國家制度的安排及主體間的相互作用,推動知識的創新、流動、擴散和應用,以提升整個國家的技術創新效能[12-13],其中國家對制度的設計與重構是提升創新能力的基礎??茖W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論斷的提出與實踐,正是我國構建創新體系的突破性構想和舉措。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一個關鍵前提是將科普作為創新系統的重要環節,并能夠針對各類創新主體的特征與需求發揮作用。

創新鏈的早期研究將企業視為關鍵主體[14],后逐步拓展為包括科學知識、技術知識發現到產業化的過程,進而成為一種實現知識經濟化、創新系統優化的功能結構模式[15],各類創新主體在這一鏈式結構中存在著銜接、合作和價值傳遞的關系,從而推動知識、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流動、轉化、整合并產生增值效應[16]。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科普應在“四鏈”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建設中進一步發揮有效服務各類創新主體作用,通過提升創新主體自身的科普能力,暢通主體間的協作并增強知識和其他創新要素的流動轉化,從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協同創新理論將“整合”與“互動”視為創新的核心,強調不同元素在整體發展運行過程中的協調與合作,協同不僅體現在不同創新主體之間,也體現在創新過程中涉及的各種資源、技術和知識之間的整合與互動[17],該理論還強調創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跨越多個學科、領域和行業,涉及多重利益相關者,并受到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以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迫切任務,通過搭建高質量的知識、技術和人才交流平臺,為優化創新要素的互動與整合提供了可靠路徑,從而促進創新主體協同合作以達成更高效和廣泛的創新。

發展傳播學對創新擴散的研究對于分析科普能力的內涵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只有經由特定渠道面向社會系統進行傳播[18],才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創新的價值與效能。創新擴散的基本過程側重于運用媒介勸服相應的對象特別是公眾接受新技術、新事物和新產品,而國家科普能力的一個關鍵維度在于搭建傳播渠道。當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創新技術迅猛發展,為科普提供了更為高效、便捷、生動的工具,通過高效傳播科學原理及其應用場景,能夠使公眾在短時間內接受和掌握新興技術。此外,在技術爆發的背景下引導技術實現與公眾、社會的良性互動同樣需要進一步發揮科普的價值引領功能。

2.1.3概念內涵

正因為科普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長期以來對國家科普能力的研究多側重于對國家科普能力的量化評估與案例分析,例如,中國科普研究所自2016年起持續開展國家科普能力的評估研究,基于科普人員、科普經費、科普基礎設施、科學教育環境、科普作品傳播和科普活動六個維度測算國家科普能力評價指數[19-25],期刊中的相關研究往往選擇對科普能力的具體要素進行定量測算[26-27]或研究具體領域及主體的科普能力建設[28-29],盡管鮮有聚焦科普能力的學理性研究,但這些研究豐富了理解科普能力內涵的視角與維度,從系統、宏觀的視角來看,科普能力的內涵體現為國家、地區或組織開展科普工作所具備的條件以及綜合能力[30]。

在新時代背景下探討國家科普能力的內涵,既需要對我國長期以來的科普實踐和政策精神進行總結歸納,也應進一步在創新型國家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視野下豐富其內涵,以確保新時代的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既能服務于國家發展的長期戰略目標,又能著眼于未來一段時間內亟需實現的任務。因此,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基本內涵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聚焦于促進科技創新的科普能力,即基于創新鏈的前端需求開展跨界高層次、高水平的高端科普交流,并在創新鏈后端為科技成果的快速有效轉化搭建科普平臺,從而優化創新要素的互動與整合;二是圍繞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發揮持續作用的科普能力,面向公眾不斷提高的、多樣化的需求開展及時、高效、精準、普惠的科普,從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本文基于理論思考及對政策實踐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將國家科普能力定義為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的綜合實力,是國家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和促進科技創新面向全社會提供科普產品和服務的能力,而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是一個國家綜合運用其科技和社會資源、持續推動高質量科普的系統工程。

2.2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體系

2.2.1核心要素

闡釋核心構成要素是構建國家科普能力體系的前提。從國家科普能力的概念來看,無論是作為綜合體系還是系統工程,科普能力都是層次豐富、要素緊密相連的有機整體,其構成要素分為實施主體、支撐保障、資源供給和區域發展等不同的維度,而依據不同理論視角對國家科普能力的構成要素作出的劃分皆有其合理性。本文認為,界定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要素應化繁為簡,從科普理論與實踐中歸納出科普面向各類對象直接發生作用的基礎性核心要素。由此,本文將直接作用于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服務科技創新及支撐科普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歸納為科普資源、科普平臺和科普人才三個方面。

(1)科普資源供給的量與質是科普能力強弱的關鍵指標??破召Y源一般是指應用于合作交流、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公共科普服務的科普產品、科普信息、科普活動和科普作品等。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資源供給需要聚焦提升科普的原創能力、開發前沿科技科普資源、發展科普產業、開發高質量科學教育資源、運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開發高質量科普產品和建設高質量科普活動品牌等具體目標增強供給,鼓勵和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科普資源的開發,從而提升科普資源的創新性和多元化,革新科普內容的設計、制作及傳播方式,兼顧科學性、趣味性、互動性和實效性,適應不同層次的受眾需求,進而形成新穎、多元、富有活力的科普資源供給體系。

(2)科普平臺是鏈接科普資源與對象的橋梁,也能決定科普能力的影響和覆蓋范圍??破掌脚_一般指提供科普產品、信息和服務的陣地,廣義的科普平臺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軟件。硬件覆蓋了科技館、科技類場館和帶有科普功能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等科普基礎設施,以及為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而開發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科技基礎設施的科普功能;軟件層面,科普平臺體現為能夠發布科普內容、開展科學教育、推動科學交流互動的綜合信息載體,涵蓋了線上網站、移動應用以及發布科普內容的各類自媒體賬號等;此外,隨著新時代科普使命的拓展,以服務于高水平科技自強、打通創新鏈全過程為宗旨的高端科普交流平臺,以及服務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國際科技人文交流、科學素質交流機制也是需要重點建設的科普平臺。通過全面升級科普平臺暢通科普資源傳播與共享渠道,進而全面提升國家科普能力及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3)科普人才隊伍是科普工作創新的核心力量??破杖瞬攀侵妇邆湟欢茖W素質和科普專業技能、從事科普實踐并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才。新時代科普能力建設的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決定了科普人才外延的拓展,也對科普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具備扎實的科學基礎知識、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以及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等,確保其能夠不斷探索新的科普方式和手段并提升科普成效。一方面,注重專職科普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是一貫路徑,通過完善科普人才管理制度、健全科普人才評價機制,為科普人才提供高水平培訓與交流平臺,提升其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暢通科普人才職業發展與上升路徑等方式,為科普工作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推動更廣泛的科技工作者特別是戰略科技人才參與科普,發揮院士等領軍科技人才在科普領域舉旗定向的引領作用,打造一支包含科技工作者、科普創作者、媒體從業者在內的,擅長內容生產與轉化傳播的高質量專兼職科普人才隊伍,進一步優化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人力資源配置。

綜上,科普資源、科普平臺和科普人才作為構成國家科普能力體系的三大支柱性要素,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共同構成該體系的基礎動力(見圖1)??破召Y源的豐富程度影響科普平臺和科普人才發揮的作用及效能,高質量的科普資源有利于提升科普平臺和科普人才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增強公眾信任度和認同感;科普平臺的多樣性和覆蓋面則影響著科普資源的傳播效果和科普人才的作用發揮,科普平臺的良好運行能夠促進科普資源的產出與傳播,并為科普人才提供施展能力和提升影響力的渠道;科普人才的素質和能力則直接關系到科普資源的創造和科普平臺的建設運營,科普人才是建設、運營、優化平臺的第一資源,而高質量科普資源則源源不斷地為平臺輸送優質供給。

2.2.2體系構建

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體系是基于上述三個要素發揮其使命與任務的綜合體系,除了持續增強核心要素推動三者協同共進之外,也需要加強支撐整個體系運行的保障機制建設,通過機制調節各要素的良性發展,從而營造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良好生態(見圖2)。

保障機制包括科普的組織管理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社會協同機制、評價激勵機制、評估反饋機制等,為科普能力提供物質基礎和軟性支撐。其中,組織管理機制的完善及科普政策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奠定了國家科普能力體系穩定運行的基礎,投入保障機制為科普要素供給提供充足的動力,社會協同機制有效促進各主體、各要素的優化組合,而評價激勵機制之于人才發揮培養引導作用,評估反饋機制之于資源發揮有效優化配置作用。

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生態體系正是在良好的制度安排基礎上,以核心要素打通各類創新主體及公眾相互作用的鏈路,形成高效能的資源供給、高質量的平臺運行及高水平的人才支撐,強化政策保障能力、資源供給能力、平臺建設能力、標準制定能力和社會協同能力等不同層次的能力,推動科技界、產業界乃至全社會范圍內知識與技術的流動、擴散、轉化、整合、應用及再創新,從而為更廣泛、高效的創新提供動力。此外,通過科普能力建設營造的良好創新文化與生態同樣是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創新人才涌現的一項前提,崇尚科學理性、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為源源不斷的創新產出厚植沃土??茖W、完備、有序、有效的能力體系和運行機制為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和科普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3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實踐路徑

本文基于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明晰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的概念界定與體系構建,從強化支撐保障、增強核心要素供給和推動實踐創新三個方面就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提出以下發展路徑。

3.1 強化支撐保障

3.1.1加強科普體制機制建設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依靠黨的領導引領方向、凝聚力量、整合資源,為科普工作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和有力組織支持,確??破展ぷ鞯恼_方向和有效實施,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屬性,強化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二是提升政策供給水平。貫徹“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重要提示的精神,把握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方向、內容和重點,注重政策創新引導,完善科普法規體系,為構建良好的科普生態提供支撐。三是健全科普工作體系。樹立大科普理念,強化全社會科普責任,堅持統籌協同,推動科普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加強協同聯動和資源共享,以實現科普工作的全面提升。四是完善科普社會化協同機制。激發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基層組織、科學共同體、社會團體等多元主體活力,提升全民參與科普積極性,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大格局。

3.1.2形成多元化科普投入機制

一是建設多元投入體系。通過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多方共同參與,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普投入體系,有效地動員社會力量拓寬科普投入渠道,提高科普投入效益,為科普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提升政府投入保障力度。政府加大科普事業財政投入,通過設立科普專項資金、購買服務、項目補貼、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科普發展,加大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三是增強社會化投入保障。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設立科普基金、捐贈科普物資、開展科普活動、支持科普場館建設等方式參與科普。

3.1.3健全激勵與評價體系

一是建設科普獎勵激勵機制。建設有影響力的國家級科普獎勵品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設置科普獎項,推動專業領域增設科普獎項。二是完善科普評估機制。健全公民科學素質監測和評估機制,推動國家與地區科普能力評價工作,建立指標齊全、方法規范的監測評估體系。三是加強科普標準建設。推動科普創作、科普活動、校內外科學教育等產品與服務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提升科普標準化水平。

3.2 增強核心要素供給

3.2.1優化科普產品和服務供給

一是繁榮科普創作。鼓勵原創科普作品創作和生產,加大對科普原創作品的資助和支持力度,加強對科普創作人員的指導、培訓、資助等,鼓勵應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升科普創作的效率與質量,豐富優質科普作品的內容來源,加強對科普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二是提升科普活動品牌示范效力。強化全國科技周、全國科普日、天宮課堂等優秀品牌的影響面、示范性和引領力,培育一系列反映中國文化特色的活動品牌;堅持推動科普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等品牌活動建設。三是加強科普產業建設。鼓勵傳統產業開發科普增值服務,探索“產業+科普”形式,促進科普與文化、旅游、體育等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鼓勵興辦科普企業,培育專門化、市場化的科普資源生產龍頭企業,提高優質科普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

3.2.2 打造高水平科普人才隊伍

一是加快專業科普人才培養。構建完善的科普人才培養體系,通過高等教育、職業培訓等多種渠道,培養一支素質優良、覆蓋廣泛的科普工作隊伍。同時推進科普學科建設,加大高層次科普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多領域、多層次的精準科普需求。二是引導科技工作者深入科普實踐。發揮“科學與中國”院士科普巡講活動、院士科普工作室等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知名科學家和科技界網絡意見領袖的作用,鼓勵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及高水平科技人才支持和參與科普,推動“科研+科普”融合發展,為科研人員參與科普提供機制保障。三是優化科普志愿服務人才隊伍。完善科普專兼職人員的評價激勵機制,加強科技志愿服務的專業化建設,完善科技志愿者的招募、培訓、管理和激勵機制,提高其服務質量和水平。

3.2.3拓展升級科普基礎設施功能

一是拓展升級科普基礎設施功能。加強科普基礎設施的宏觀布局,完善現代科技館體系,引導科普場館向數字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加強科普基礎設施規范管理,提升基礎設施科普質量與服務效能。二是積極發掘公共文化體育場所的科普功能。鼓勵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等各類場所基于自身資源開發配套的科普產品和科普活動,將科普融入文化繁榮與文創發展之中。三是推動科研設施向公眾開放。依托先進的科技設備和研究成果,開發相應的科技體驗和科普實驗等科普產品,拓展科研設施的科普功能,擴大科研設施的經濟社會效益,深入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

3.2.4強化科普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

一是發掘傳統媒體渠道科技傳播的潛力。保持并提高優質科普電視、廣播節目產出,提升科普平面媒體質量,持續資助科學紀錄片、科普電影、科普動漫制作,增加科普影視資源供給,加強科普網站建設,著力構建科普資源一站式信息流平臺。二是推進新媒體科技傳播渠道建設。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全面深度融合,以融媒體傳播為主要方式,推進科普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元宇宙等新技術深度融合,開創多元化、信息化和技術化的新媒體科普格局。三是建設國家權威網絡科普平臺。整合并連接各領域、學科和行業的優質科普渠道與資源,動員高水平科學家帶頭參與,建設科學、精準、權威的科普信息網絡,通過引導用戶有效討論、提問和分享等方式提升平臺的參與度和互動性,打造公眾獲取科學知識的首選渠道及科學家、科研機構與公眾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引導公眾深化理性認知。此外,兼顧權威平臺“立”與“破”的重要作用,在“立”定高質量科普內容與品牌的同時,采取嚴格的審查和過濾機制來確保平臺信息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信力,針對偽科學、反科學等不良信息開展“破” 的斗爭,澄清謬誤、捍衛真理。

3.2.5提升科普國際交流廣度與深度

一是積極參與科普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開展多邊、雙邊科普交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手段,推動我國科普事業創新發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組織等開展科普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聯合有關國家合作舉辦國際科普論壇與會議,開展跨國青少年科技競賽等活動。二是增強科普國際交流高質量內容供給能力。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新時代中國創新實踐分享科普經驗和成果,創作面向國際的優秀科普作品,講好中國科技故事和創新故事。三是積極建設科普國際組織。完善科普多邊和雙邊國際合作機制,拓寬科技人文交流渠道,積極加入或牽頭創建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等國際科普與科學素質交流平臺,促進各國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增進文明的交流互鑒,共同推動全球科普事業發展、文明進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3.3 推動實踐創新

3.3.1推進科普與創新協同發展

一是推動科普與科創融合發展。組織動員作為科普和創新主力軍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聚焦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聚焦“四個面向”,服務“四鏈”深度融合,積極探索開展面向前沿科技領域的科普活動,緊密結合創新實踐提高科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聚焦前沿科技領域增強科普資源供給。關注科技工作者科研攻關的實際需求,加強科普在科技界、企業界中的跨界交流作用,促進科普對創新主體進行知識配置、資源整合的作用,促進科普融入創新成果擴散、轉化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助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三是增強科創平臺的科普效能。在科技園區、孵化器、創新中心等多層次科創平臺中強化科普功能,推動產學研緊密合作,促進不同鏈條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共享,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優化服務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使科普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3.3.2彰顯科普價值引領影響力

一是強化科普價值引領。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培養科學思維,推動科學文化流行普及,在激發科學興趣、倡導科學方法等方面加強導向作用,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終身學習能力,營造全社會崇尚創新、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和創新生態,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二是推動科普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相融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科普工作創新發展的營養和力量,深入挖掘中醫藥、傳統手工藝、傳統建筑等文化遺產的科普價值和功能,將其與現代科普理念和技術手段相結合,開發相關科普產品和服務,提升科普促進文化傳承發展的時代特征。三是發揮科普在偽科學、反科學傳播治理中的作用。構建多元協同的科普和科學謠言治理工作機制,創新網絡科普和辟謠信息形式,結合國家權威網絡科普平臺搭建響應及時的權威科學辟謠平臺,鼓勵引導科技工作者基于專業素養及時識別、判斷偽科學信息并形成權威可信的辟謠信息。

3.3.3推動科普與教育深度融合

一是落實中小學科學教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培養其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加大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向農村、偏遠地區傾斜力度;加強校外科學教育相關標準研究制定;加強推動優秀科學教師的培養與培訓工作,提升全體教師的科學素質和科學教育能力。二是推動課外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普及。開展校內外結合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豐富的課外科學知識學習和實踐機會,培育有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三是提升高等教育的科普效能。發揮高校強大的科技資源優勢,推動建立更多高??茀f,促進高校、科研機構實驗室等科技資源向公眾開放,建立高校師資開展科普宣講的長效機制。四是推動科普工作融入終身學習體系。推動科普融入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階段,納入社區大學、老年大學、老年科技大學等教育體系,構建全面覆蓋、有機銜接的科普與教育融合體系。

3.3.4提升基層科普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加大基層科普設施配置力度?;谙嚓P調研為不同地區配置符合需求、經濟適用的科普基礎設施,開發和升級可移動、數字化的科普設施。二是提升基層科普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在加強基層科普人才培養、培訓的基礎上,形成面向基層輸出優質科普人才的長效機制。三是促進科普資源與服務區域共享。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主體下沉基層,推動優質科普活動等資源向基層延伸,引導科普資源向落后邊遠地區轉移、共享,促進科普資源的普惠化與均等化。

4結語

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本文基于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對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提出的發展要求,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其概念內涵、核心要素和體系構建,并在實踐層面將核心要素及保障機制細化為可操作、可執行的建設路徑,從而為各類主體從不同角度推進科普能力建設、構建有機協同的科普生態系統和整體提升新時代國家科普能力提供借鑒。展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2035年遠景目標,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都需持續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期待理論研究與實踐領域各方共同努力,在準確把握科普能力建設的核心要素和體系邏輯的同時,加強實踐探索,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建設路徑,切實推動新時代科普工作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習近平.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新華社.習近平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的回信[EB/OL].(2023-07-21)[2024-01-10]. https://www.gov.cn/govweb/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3394.htm.

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王挺. 科普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J].科普研究,2022,17(5):5-12.

高宏斌,任磊,李秀菊,等. 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現狀與發展對策——基于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的實證研究[J].科普研究,2023,18(3):5-14,22.

王挺,王唯瀅,王麗慧. 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服務新時代國家戰略需求[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23,38(5):740-747.

李浩志,鄭鐵梅,楊慧,等. 科協系統科普工作效益評價研究[J].河北工學院學報,1991(1):82-90.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EB/OL]. [2024-01-05].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4024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 [2024-01-05].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68766.htm.

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2008-02-05)[2024-01-05]. https://www.gov.cn/ztzl/kjfzgh/content_883813.htm.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EB/OL].(2002-09-04)[2024-01-05].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9/04/content_5708260.htm?eqid=867962160006c5bc0000000364754c87.

Nelson R R.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3.

劉海峰.對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的基本認識[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0,12(4):1-3,16.

Marshall J J,Vredenburg H.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in Industrial Sales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2,20(3):205-215.

蔡翔. 創新、創新族群、創新鏈及其啟示[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2(6):35-39.

楊忠,李嘉,巫強.創新鏈研究:內涵、效應及方向[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9,56(5):62-70.

葉偉巍,梅亮,李文,等. 協同創新的動態機制與激勵政策:基于復雜系統理論視角[J].管理世界,2014(6):79-91.

羅杰斯. 創新的擴散:第四版[M].辛欣,譯.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王康友. 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06—2016)[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王康友.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17—2018)[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王挺.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19)[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王挺.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0)[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王挺.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1)[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王挺.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2)[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王挺.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3)[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鄭念,吳鑑洪,王晶,等.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科普能力建設評估[C]//中國科普研究所,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二十六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535-552.

馬宗文,陳雄,董全超.科普投入對中國科普能力的驅動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8(7):18-25.

趙沛,高榮,許靜.多方協作共建科普陣地 推進增強公眾應急意識——“公共衛生應急科普能力建設與提升”專題論壇綜述[J].科普研究,2023,18(5):105-107.

胡俊平,鐘琦,武丹.媒體應急科普能力的提升策略[J].青年記者,2021(3):79-80.

李婷.地區科普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價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1(7):12-17.

(編輯 ?顏 ? 燕 ? ?和樹美)

猜你喜歡
核心要素基本內涵實踐路徑
責任教育下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培養
特色彰顯 品在其中
森林康養產業經濟帶動性與環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國之基本內涵探析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新建本科院校校內專業評估體系構建與思考
企業危機管理對策思考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如何整體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