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文心雕龍》的當代價值

2024-04-25 03:44李建中
文史知識 2024年1期
關鍵詞:佛學文心雕龍劉勰

李建中

筆者于本世紀初提出“創生青春版《文心雕龍》 ”的命題。何為“青春版”?青春的文心青春的夢,青春的詩性青春的(文)體。青年劉勰對青春文心的唯美言說,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匱乏的。五世紀末,青年劉勰在上定林寺的文化持守與吸納,在中國文壇的詩性言說和話語建構,對于救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論之時弊有著重要的意義?!扒啻喊妗敝畡撋?,意在激活《文心雕龍》的當代之用,使這部文論經典青春勃發,活在二十一世紀的青春校園,活在全球化時代的博雅廣場,活在千千萬萬讀者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 青春的文心青春的夢

青春是多夢的季節。年輕的劉勰夢見了孔子,夢見自己手執紅色禮器跟

青春版《文心雕龍》的當代價值

著孔子前行。劉勰醒后非常激動:太偉大了!圣人多難見到啊,居然托夢給我這個小人物。劉勰立志,要用撰寫一部文學理論著作的文化行為來弘揚孔儒之道。

這是劉勰在《文心雕龍 ·序志》篇自敘的“逾立之夢”。有夢想才會有成功,年輕的劉勰用十年時間完成了《文心雕龍》這部文論巨著,這是五世紀末葉:在西方是黑暗的中世紀,在中國是兩個文學高峰(魏晉與唐宋)之間的低谷。只是因為有了劉勰和他的《文心雕龍》,五世紀才有了一點亮色。

章學誠盛贊《文心雕龍》“體大思精,籠罩群言”,魯迅更是將《文心雕龍》與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相媲美。在幾千年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文心雕龍》是空前的;迄今為止,《文心雕龍》也是絕后的?!段男牡颀垺肺迨?,分總論、文體論、創作論三大部分,涉及到文學的起源與本原,各體文學的歷史及評論,文學活動從創作發生到經典傳播之全過程的諸多重大理論問題。

劉勰生活在南朝齊梁之際,離我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千年文心,青春永

駐。二十一世紀,我們如何發掘青春版《文心雕龍》的當代價值?從《文心雕龍》這部文學理論巨著中找到中國文學的“根”與“魂”。劉勰的文學理論和批評,其基本路徑是原道、征圣、宗經,它啟發我們思考三大問題:其一,中國文學的“根”在哪里?在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之中、在孔子所整理的文化元典之中。中國各體文學的楷模在先秦元典,比如《詩經》《楚辭》是詩歌的楷模,先秦諸子是散文的楷模,又比如《左傳》是敘事文學的楷模,等等。其二,中國文學的“魂”是什么?是 “人”,是作為天地之心、五行之秀的人。天有天之文,地有地之文,人有人之文,人之文就是文學。其三,中國文學的“德”(功德、功用)是什么?是用人類創造的“文”來言說“道”,我們今天稱之為 “人文”,引而申之,又包括人性、人道、人情、人(仁)理。

劉勰文論,擇其要而言之,一是創作主體的“江山之助”?!侗骝}》篇指出:屈原為什么能創作出如此偉大的作品?原因當然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江山之助”。楚國的江山對于屈原而言,既是靈感之源也是激情之源,既是謳歌的對象又是謳歌的方式,既是所取之象又是所出之象……我們看屈原之后的大詩人,誰人不是因“江山之助”而詩文千古?二是創作過程的“心物贈答”?!段锷菲v“情往似贈,興來如答”,創作過程之中,主體情感與自然外物是一種友朋式的贈答關系。就主體而言,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贈與外物,移情于外物,使外物皆著吾情之色彩;就客體而言,物感人心,心動辭發,外物對詩人的感召,恰似對詩人“贈情”的回應或報答。這種贈答關系反過來說也是可以成立的。正是在心與物的相互贈答之間,靈感到來了,創作發生了。三是文學鑒賞的“知音其難”?!吨簟菲獙iT討論文學的鑒賞和批評,用了近一半的篇幅講知音之“難”:一是知音者即鑒賞主體有著各種心理障礙或缺陷,諸如文人相輕、貴遠賤近、信偽迷真等等;二是所知之音也就是文學作品本身,或年代久遠或文字艱深或文體古奧或言意相違而形成鑒賞的困難;三是接受者與作品之間如何融通,如何共鳴。

青春版《文心雕龍》的當代價值

二 青年劉勰為何沒有“失語”

發掘青春版《文心雕龍》的當代價值,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切入點:年輕的劉勰是如何處理他那個時代的佛華沖突的。劉勰的時代與我們今天有著相似的一面:外來文化強勢進入本土,在劉勰,是佛教;在今天,是西學。劉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寺廟打工,給南朝高僧僧祐做助手。在佛學極盛的南朝,身居沙門的青年劉勰卻篤信儒學,以追隨儒家圣人、弘揚儒家文化為人生理想和現實追求,這已是青年劉勰文化思想的高遠之處。而宗經征圣的劉勰同時也研習佛經和老莊,將儒釋道三家思想融通于他的《文心雕龍》,這更是青年劉勰文化思想的兼合之長。

面對外來佛學對本土文化的沖擊,劉勰的闡釋策略是宗本土儒學之經,師本土儒家之圣?!段男牡颀垺肥窃谒聫R里寫成的,按理說,深諳佛學的劉勰在寫作《文心雕龍》之時,免不了要使用佛學話語;或者用今天的文論術語說,離開了外來佛學,劉勰就會“失語”。但是,文學理論家劉勰沒有失語:從體系到范疇,從命題到概念,劉勰的《文心雕龍》是對本土文論的精辟總結和深度闡釋。在佛華沖突的文化背景下,劉勰以弘揚本土文化為己任,以儒、道思想作文學的本原、本體之論;同時又內化外來佛學的系統思維及分析理論,從而鑄成《文心雕龍》的體大思精。

劉勰時代的佛華沖突,與全球化時代的中西沖突,其性質和程度都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劉勰的心態與當今文論家的心態卻大不相同。我們讀《文心雕龍》,看不出劉勰有絲毫的焦慮。劉勰沒有佛學化,因為他的文論本體是本土的;劉勰也沒有去佛學化,因為他的文論體系是深受佛學影響的。在他寫作《文心雕龍》之前,外來佛學已經潛入他的思維深處。與五世紀的青年劉勰一樣,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文論家,從價值觀念到思維方式,從批評意識到批評文體,均無可逃遁地受到西方文化及文論的影響。青年劉勰沒有因之而焦慮,我們為何焦慮?青年劉勰沒有因之而失語,我們為何失語?我以為原因有二:主心骨和寬容度。堅定的儒家文化信念和豐厚的經典文化素養鑄成劉勰的

文化主心骨,而對外來佛學的廣博研習和悉心體悟極大地拓展了劉勰的文化

寬容度。

就文學理論的創建而言,劉勰“為文”是用心的,用心回應并解決他那個時代的佛華沖突問題;就文學理論的表達而言,劉勰“雕龍”是有術的:用駢體論文,用比興釋名,用秀句彰義,其獨特的言說方式不僅出色表達了他的“為文用心”,而且直接彰顯了《文心雕龍》的青春魅力。如果說,劉勰的“文心”有一種鮮明的時代感和強烈的使命感;那么,劉勰的“雕龍”則為時代感和使命感的實現,提供了一條充滿青春活力和理論張力的有效途徑。

三 青春的詩性與文體

《文心雕龍》用駢體寫成,作為一種古典文體,駢體的語言形式是對句:上下相須,左右相隨,正反相合,前后相續,事不孤立,理更不孤立。說“神思”,既要講“樞機方通”,又要講“關鍵將塞”;說“通變”,既要講“有常之體”,又要講“無方之數”;說“情采”,既講“文附質”,又講“質待文”;說“心物”,既講 “(心)隨物宛轉”,又講 “(物)與心徘徊”等。

駢體的根本特征是辨麗:既辨證又漂亮。使用駢體不得不辨,不得不通過辨析或論辯而走向思辨或辨證?!缎蛑尽菲灾^“擘肌分理,惟務折衷”,劉勰這種辨證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方式,與他所使用的駢體是直接相關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駢體成全了劉勰,成全了《文心雕龍》:不僅成全了劉勰對文學思想的辨證表達,而且使得這種表達充滿青春的詩性或文學性。

作為一種語體,駢體文看似人為,實則自然?!尔愞o》篇說“造化賦形,支(肢)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可見駢四儷六的“必雙”是源于自然造化,是“自然成對”?!尔愞o》篇末尾的“贊曰”又說:“體植必兩,辭動有配。左提右挈,精味兼載。炳爍聯華,鏡靜含態。玉潤雙流,如彼珩佩。 ”劉勰列舉的花開并蒂、佩玉雙懸、對鏡成雙等等,都是自然或生活中的對稱美,而駢文就是把這種自然和生活的美對象化、文本化,可見對句之美也是自然之美。而

青春版《文心雕龍》的當代價值

且這種對句之美在先秦典籍中已能見到,如《尚書》的“滿招損,謙受益”。

《文心雕龍》有駢麗之美,還有秀隱之美?!峨[秀》篇中的“秀”有兩層含義:一是用作名詞,指篇中的秀句,也可稱之為佳句、警句、格言、詩眼、絕響、獨拔語等;一是用作動詞(頗似英語的 show),指一種秀出或顯附的言說方式,與“含蓄”相對。只有敢于并善于“秀”(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才可能寫出“秀句”。劉勰以秀句彰義,故《文心雕龍》秀句盈篇?!段男牡颀垺返男憔浼茸匀槐挤庞趾啙嵜髁?,膾炙人口,千古流傳。僅以《時序》篇為例,說《詩經》有“幽厲昏而《板》《蕩》怒,平王微而《黍離》哀”,說建安風骨有“志深而筆長,梗概而多氣”,說東晉玄言詩有“柱下之旨歸,漆園之義疏”等。

《文心雕龍》的很多秀句都是脫口而出,既無典故更無雕琢。如《辨騷》篇“不有屈原,豈見《離騷》 ”、《情采》篇“情往似贈,興來如答”、《知音》篇“東向而望,不見西墻”、《序志》篇“文果載心,余心有寄”等,都是大白話,大實話。劉勰的秀句更有簡潔之美?!峨[秀》篇說“秀以卓絕為巧”,而卓絕須以簡潔為基礎。如《明詩》篇的“嵇志清峻,阮旨遙深”,就是因簡潔而卓絕。劉勰之后,無論何人談嵇康、阮籍,都無法避開也無法超過這兩句話。又如《物色》篇寫自然景物對人心的感召,用凝練的語言將四秀風貌“秀”出:“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p>

劉勰的秀句還有隱喻之美,秀中含喻,喻中秀美,如《征圣》篇的“鑒懸日月,辭富山海。百齡影徂,千載心在”,《宗經》篇的“泰山遍雨,河潤千里”等,都是非常經典、非常獨拔的隱喻式秀句。劉勰的秀句潤澤后世,如梁元帝蕭繹、唐太宗李世民都大段征引劉勰的秀句。在文學批評界,劉勰秀句的影響就更大了。比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幾乎就是秀句之集錦,《含蓄》品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典雅》品的“落花無言,人淡如菊”,都是絕妙的秀句,隱、秀、喻三位一體,成為中國文論的詩眼、畫心。古代文論中的隱喻式秀句有一種跨越時空的魅力,若用于我們今天的文學批評必有點鐵成金之妙。

《文心雕龍》青春的詩性與文本,對于今天的文學理論批評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當下的文學批評書寫,從思維方式到話語方式基本上是西化的:單一的論文(著)體批評取代了千姿百態的雜體批評,單一的哲理式言說取代了其異如面的文學性言說。源自西方的現代學術制度能否催生出優秀的學術成果,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一篇書信體的《報任安書》或《與元九書》勝過多少篇核心或權威期刊的論文?一部駢體文的《文心雕龍》或隨感式的《滄浪詩話》又勝過多少部國家級或省部級出版社的巨著?在文學批評的研究及寫作領域,我們需要吸納古代文論的詩性傳統,否則,我們的文學批評則難逃如彼歸宿:或者是西方學術新潮或舊論的“中國注釋”,或者是各種學術報表中的“統計數字”,或者是毫無思想震撼力和學術生命力的“印刷符號”或“文字過客”。置身于“數字化 +格式化 +工具化”的學術生態,遙想劉勰青春的文心青春的夢,不得不喟嘆古典《文心雕龍》的青春魅力。青年劉勰在五世紀末文壇的詩性言說,對于二十一世紀中國文論的建設和書寫,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文心雕龍》以“文”開頭:“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 ”文學的功德大得很啦,她與天地并生與日月同輝;《文心雕龍》以“文”結尾:“文果載心,余心有寄。 ”“載心”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精神寄托、詩意棲居、安身立命等。首尾呼應,終始貫通,突顯出劉勰以文學為精神寄托,以文學為千秋功業的情懷和志向。劉勰這一輩子,當過官,做過佛門弟子,但他今天被我們所記住的,或者說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千古留名的,是這部寄寓著他青春之夢的《文心雕龍》!“百年影徂,千載心在”,千年龍學史就是青春版《文心雕龍》的創造史。二十一世紀如何創造《文心雕龍》的青春版,是當代龍學乃至中國文論的使命。青年劉勰內化外來佛學以建構本土文論之體系,歸本、體要以救治風末氣衰之時弊?!段男牡颀垺酚民夡w論文、用比興釋名、用秀句宏義,美文與青春共在、理思與詩性同體?!段男牡颀垺分啻喊?,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活的話語方式,必將給當代中國文論帶來“泰山遍雨,河潤千里”。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佛學文心雕龍劉勰
劉勰《文心雕龍》論“三曹”詩
劉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體論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蕅益智旭對《論語》的佛學解讀
論《文心雕龍》象喻批評的邏輯建構特征
《文心雕龍》選讀
《文心雕龍》: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文藝理論巨著
劉勰《辨騷》再認識
劉勰《文心雕龍》的辨體理論體系——兼論其辨體觀的開創意義和深遠影響
論劉勰辨“騷”的矛盾心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