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2024-04-25 12:24陳軍豐
今日財富 2024年10期
關鍵詞:存貨庫存管理制度

陳軍豐

存貨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存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和生產經營的效果。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存貨管理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企業資金周轉過程中,存貨占有很大比例,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可以減少資金的占用,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然而,目前許多企業對存貨管理重視不夠,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制度,導致存貨管理混亂,庫存過多,占用大量資金,管理效率低。本文將結合工作實際,針對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期能夠為企業存貨管理提供借鑒。

存貨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資產管理水平和財務管理水平,影響著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和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存貨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存貨種類多、數量大、流動快、成本高、耗用資金大,因此,加強企業存貨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存貨管理的重要性

企業的存貨是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為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儲備的各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資,也包括用于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消耗性材料。存貨的多少直接關系到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能否及時滿足生產需要,能否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存貨管理水平又是影響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存貨,有利于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成本,加快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如果存貨數額大、占用資金多,加之管理不善,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如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存貨如果存放過久,就會影響產品質量,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若存貨積壓過多,將會造成資金占用過大、占用時間過長等問題;若損壞和報廢存貨的數量太大,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存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存貨管理水平高的企業可以合理利用其自有資金和閑置資產,減少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風險;而存貨管理水平低的企業由于無法有效地控制庫存水平和庫存成本,將會使其產品售價降低、成本增加,甚至出現虧損。因此,提高存貨管理水平對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等背景下,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已成為當前各大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現階段我國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對存貨管理重視不夠

大多數企業對存貨管理不夠重視,在存貨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第一,企業對存貨的管理意識不強,對存貨的日常管理不夠規范。有些企業雖然有存貨管理制度,但并沒有真正執行到位,有的甚至形同虛設;有些企業雖然執行了相關的存貨管理制度,但沒有真正落實到每個環節;第二,在存貨的采購過程中存在著采購計劃編制不合理、采購流程不規范等問題,采購環節缺乏對市場信息的充分了解,存在著盲目采購的情況;第三,在存貨的儲存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呆滯庫存和浪費現象。部分企業對倉庫管理不善,沒有對庫房進行定期檢查和清理,致使存貨數量過多、儲存條件差、存貨變質等問題產生;第四,在存貨的領用過程中存在著頻繁領用、多領物料的現象。企業沒有建立嚴格的審批程序,領料時不按規定進行審批便直接由倉庫人員辦理領料手續;第五,在對存貨進行盤點的過程中存在著盤點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等問題。企業沒有定期對倉庫進行盤點檢查,也未將物資庫存數量與賬面數量核對一致;第六,在存貨的處置過程中存在著處置方式不合理、處置手續不完備等問題。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一些存貨進行了低價出售;有的企業將一些積壓或過期的存貨作為報廢物資處理;有的企業將一些質量不好或使用價值已基本喪失的存貨進行低價變賣處理;還有一些企業將一些已無使用價值但仍需繼續保存的存貨進行報廢處理;有些企業只是對某些重要物資進行了盤點,但對于其他物資的盤點卻不重視。

(二)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制度

首先,存貨管理制度不健全。對于企業來說,對存貨的采購、入庫、驗收、存儲、發放和盤點等環節都要進行嚴格控制,否則容易出現問題。但由于企業內部缺乏規范的存貨管理制度,對原材料采購計劃制定不合理,導致原材料短缺或庫存積壓;沒有進行有效的存貨存儲和保管,導致存貨遭受損失;在進行庫存管理時,不能及時掌握貨物的使用情況和消耗情況,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其次,缺乏對采購計劃和庫存計劃的科學分析。最后,采購及驗收環節控制不力,對存貨管理缺乏有效監督。

(三)存貨管理混亂,庫存過多

存貨管理混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內部控制不完善。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往往只重視生產環節,忽視對存貨的控制。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沒有建立起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導致出現一些漏洞,比如采購數量超過需求、進貨手續不全等;第二,存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制定相關的存貨管理辦法和流程。企業雖然有存貨管理制度,但由于沒有詳細的流程,使得該制度無法執行;第三,缺乏對存貨進行分類管理。沒有對各種不同類別的存貨進行區分管理,不利于企業對存貨進行合理控制與盤點;第四,盲目追求低庫存。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節約費用,往往會盲目追求低庫存。而實際情況是企業所需的產品生產周期長、市場需求波動大、品種復雜等因素都會造成庫存積壓,增加了企業成本;第五、很多企業都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各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如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調,使業務部門不能及時了解財務人員對存貨的核算情況,會計信息失真、數據錯誤。

(四)存貨占用大量資金,管理效率低

第一,存貨占用大量資金。存貨作為一種資產,也是企業流動資產中最大的一部分。由于存貨占用的資金量大,而且其采購和儲存成本也相對較高,如果不能及時收回貨款,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所以企業應該注重加強存貨管理,減少庫存,提高資金周轉率;第二,管理效率低。目前很多企業的存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沒有對物資采購、庫存、銷售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存貨管理工作涉及到采購、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而這些環節又相互聯系,如果各環節相互脫節或相互制約,就會造成存貨管理效率低下,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第三,造成企業資金積壓和浪費。存貨的占用不僅造成企業資金的積壓和浪費,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降低了企業的利潤。許多企業為了減少庫存占用資金和節約成本,通常采取降低產品產量、縮短生產周期和延遲產品出貨等方式來減少庫存積壓或加速資金周轉。然而這些做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存貨過多或庫存過低等問題;第四,財務報表不真實。企業通過存貨的增加或者減少來反映經濟活動情況時,必須要有完整、準確的會計信息作為支持。如果會計信息失真,就不能很好地為決策者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從而影響其正確決策;第五,資產的流動性差。由于存貨存在著損耗性、易腐性等特點,如果不能及時變現或出售變現就會導致損失。然而目前許多企業的存貨管理制度不完善,對存貨無法準確評估和及時變現,造成企業資金嚴重損失;第六,安全隱患大。由于存貨管理不善或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存貨丟失、毀損、變質、腐爛等問題時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因此加強存貨管理尤為重要。

三、企業存貨管理對策分析

(一)要重視存貨管理

首先,采購計劃要合理。要結合采購部門的需求計劃和生產部門的需求計劃,做好相應的采購計劃,制定合理的采購周期,保證庫存物資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地流動起來。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市場調查、業務談判和合同簽訂等方式,確定物資的具體采購價格和數量。

其次,制定存貨管理制度。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存貨管理制度,包括采購、驗收、儲存、出庫等環節,明確相應崗位人員責任,使存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再次,建立合理的倉儲管理模式。對于規模較小、業務量較少的企業來說,可以采取零庫存管理模式;對于業務量大、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則可以采取低庫存管理模式;對于一些特殊材料和需長期保存的物資,則應采取高庫存管理模式。

最后,加強存貨信息系統建設。在企業內部建立統一的存貨信息平臺,實現對存貨信息進行實時跟蹤監控和動態分析。通過完善存貨信息平臺可以實現以下目的:一是便于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協作;二是方便各部門日常存貨盤點;三是便于存貨分析與決策;四是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制度

存貨管理制度是企業內部存貨管理的綱領性文件,它對存貨的采購、驗收、入庫、保管和領用的各個環節都做了詳細規定,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存貨的安全與完整??茖W合理的存貨管理制度可以保證企業存貨的安全完整,防止企業財產損失,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首先,建立完善的存貨采購制度。采購部門應該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了解市場需求情況,合理預測客戶需求數量及周期,并及時向各部門反饋市場信息。同時建立完善的采購制度,加強采購管理,科學選擇供應商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篩選、評價和管理。

其次,建立規范的驗收制度。采購部門應根據采購計劃進行貨物驗收,如發現不符合要求或者數量不足的情況,應當及時反饋給采購部門,并與供應商溝通協商解決方案。驗收合格后由驗收人簽字確認并妥善保管。

最后,存貨入庫前應嚴格核對實物與數量是否相符,確保每一件入庫物品都準確無誤。對貨物進行分類整理、編號登記,及時核對入庫貨物數量及金額是否與銷售清單一致,確保存貨與銷售清單相符。對于不能即時使用的存貨應當設置專人負責保管,并設置必要的標識;對于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或者破損、變質的存貨應當及時處理報廢并做好記錄。

(三)保證存貨管理的科學性

保證存貨管理的科學性,首先,要做好存貨預算工作。企業在編制年度經營計劃時,要認真分析市場情況,對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產成品,合理編制采購計劃,確定采購數量,并結合原材料、半成品及產成品的市場價格以及相關原材料的市場價格變動情況,確定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材料成本。

其次,要加強存貨成本核算。企業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存貨進行盤點,并根據實際盤點情況進行匯總分析。要確定存貨成本核算的對象和范圍,通過對存貨成本核算對象和范圍的界定,將存貨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活動相聯系,正確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存貨成本狀況。通過對存貨成本核算對象和范圍的界定,確定存貨成本計算對象和方法。要運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確計算存貨的生產成本、單位成本、售價,為正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提供可靠依據。通過存貨成本核算,使企業能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存貨的盈虧情況。

(四)提升存貨管理效率

在存貨管理中,要用科學的方法對存貨進行有效管理。首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對存貨的采購、儲存、發出、盤點、報廢等環節制定嚴格的制度,以規范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防止徇私舞弊等問題發生,降低存貨管理中的風險。其次,建立健全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通過定期檢查,對企業存貨的數量進行核對,保證庫存信息與實物相符,同時還要對存貨信息進行及時更新。最后,要強化對員工的培訓與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訓和教育制度,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同時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充分認識到存貨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學習與培訓工作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和水平,增強員工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同時還要通過教育培訓工作,使員工樹立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增強員工責任心、使命感和敬業精神。

(五)明確存貨管理目標

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存貨管理的目標。存貨管理的目標是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對存貨實行最大限度地利用,減少存貨資金占用,提高存貨資金的周轉率,以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其主要目標是:1.為企業創造利潤。企業只有盡可能地減少存貨,才能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以創造更多的利潤。2.降低成本。3.促進產品銷售。庫存材料越多,單位時間內被消耗掉的原材料就越多,這不僅會增加企業成本支出,而且還會降低企業銷售能力,最終影響到產品銷售。

結語:

綜上,存貨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良好的存貨管理可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有效地避免企業資金鏈斷裂和存貨積壓現象,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流動資金,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利用率,增加企業利潤。企業只有不斷完善存貨管理制度,增強對存貨管理的重視程度,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也應意識到,存貨管理因企業自身規模、發展程度、行業特點等不同而存在差異性,要根據不同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存貨管理水平和企業經濟效益,從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猜你喜歡
存貨庫存管理制度
探討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評析
涉軍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探討
特步因何1.5億回購存貨?
一二線城市庫存減少5.2%
營銷4C與房產去庫存
企業存貨內部控制研究
別指望農民工當去庫存的“接盤俠”
關于改進存貨周轉指標的探討
多源采購的庫存控制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