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課堂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2024-04-25 03:45郭萬璋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缺水水資源教學模式

郭萬璋

新課改下,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拉開了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表演”的“大幕”。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以學生個性特點、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遵循學生個性發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滿足了新時代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為此,筆者在本文從精準定位問題核心、創設生活問題情境、設計多元思考路徑三個角度闡述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一、精準定位問題核心,直擊學生學習重點

高中地理教材內容設計精細化,編排復雜化,符合新高考下對學生綜合素質與問題解決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存在兩個極端。一是過于簡單,在教材中可以直接找到問題答案,對學生的認知結構不具備挑戰性,問題存在的意義不大。二是過于復雜,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偏低。為此,在問題解決模式下,教師需注重問題的有效性,把握核心,精準定位問題本質,以促使學生結合已經掌握的知識或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思考,從而進行有效提問。

此外,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層次性,設置由簡單到復雜的問題鏈,以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與嚴密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深刻感知和全面把握課程內容,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逐步形成學科素養。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四章《陸地水與洋流》的教學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導學生以“能否利用南極冰山解決沙特阿拉伯的缺水問題”為主題進行探究。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綜合運用圖文資料說出沙特缺水的現狀,分析南極冰川淡水資源的優勢,并運用已有的氣候、洋流、水資源相關知識,解決技術問題,設計運送冰山的路線。為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1.沙特阿拉伯缺水有何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2.為解決缺水問題,沙特可采取哪些措施?

3.為什么說南極洲是人類最大的淡水資源庫?如何利用這些資源?

4.用南極冰川解決沙特缺水問題是否可行?在可行的基礎上,如何提高效率?

問題1和問題2的設計在于讓學生借助已有的氣候、洋流知識深刻思考沙特面臨的缺水現狀,培養他們珍惜水資源的意識。問題3和問題4的設計則是為了引出“水資源分布不均”這一知識點,將沙特缺水和南極洲水資源豐富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強化他們的問題解決思維。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教材中并沒有明確體現,難度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而且這種連續、遞進,且帶有層次感的問題也可以逐漸將學生拉入地理知識的邏輯當中,使其快速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可謂一舉多得。

二、創設生活問題情境,明確地理知識之間的關系

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與實際生活經驗,以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促使他們快速明確地理知識之間的關系,從而降低學習難度。一方面,教師可著重進行地理學科地域性特點的展示,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資料,并對所提供資料進行變式,讓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憑借經驗去思考問題,順利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或方法;另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組織他們借助網絡資源或書籍等多種載體獲取信息,了解知識,以拓寬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傊?,要避免出現脫離現實的情況出現,應基于學生的所見所聞,促使他們產生熟悉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具備學習意識。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三章第一節《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布局》的教學為例。教學目標要求學生了解農業區位的含義、主要影響因素及其變化,掌握農業區位選擇的思路與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你是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人員,你會選擇哪種農作物種植?談一談選擇這種農作物的理由。讓學生將自己定義為農業工作者,引導他們認真思考當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等多項因素,從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出發,尋找問題的最終答案。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往往會從被動思考逐漸轉變為主動探究。在探究中,學生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需要關注農作物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等,這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綜合素養要求較高。

可見,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基于真實生產、生活環境的,需要學生將簡單的地理知識進行整合,以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設計多元思考路徑,拓展學生解題思路

高中地理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多維度特征,如地球運動,時間計算,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等值線圖……都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因此,教師在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時,應淡化記憶與背誦,引導學生多維度、多角度思考,發現地理原理與規律的本質,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地理教師,可設計需要多元路徑思考的問題,使學生在積極尋找多種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實現綜合能力的顯著提升。此外,由于高中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等存在差異,教師在設計多元思考路徑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差異,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可將問題細化,注重概念本質的解讀與引導;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可注重概念的應用與變式;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設置概念綜合類題目,拓展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例如,在教學水資源相關的問題時,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帶領學生觀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視頻,促使他們意識到世界水資源告急,同時可播放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相關新聞,從視覺角度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南水北調工程的重大意義。通過觀察,學生收獲頗多。此時,教師可提出問題:請結合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及影響因素思考:在用南極冰川解決沙特缺水問題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由于題目開放性較強,教師可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對具體方案展開討論,包括工程項目要求、水資源調動的內在原因、具體的路線規劃和時間設定等。通過方案的細化,可以將不同難度、不同層次的問題交由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討論和完成,這樣,不僅能增強全體學生的自信心,為問題解決提供更多的思路,而且還有助于提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各項素質與能力訓練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因此,作為教師,應以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學情為前提,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下精準定位問題的核心與本質。同時,結合生活元素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梳理地理知識之間的關系。此外,還要幫助學生設計更加多元的問題思考路徑,使其不拘泥于一種解題思路,如此方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猜你喜歡
缺水水資源教學模式
伊拉克計劃新建36座大壩應對干旱缺水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征訂啟事
珍惜水資源 保護水環境
告別干燥缺水“面子問題”
加強水文水資源勘測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地球媽媽缺水了 等
淺議我國水資源的刑事立法保護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