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綜合材料繪畫談藝術形式的創新

2024-04-25 04:44任曉雪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藝術形式創新

摘 要:藝術形式的創新是一切民族藝術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每個時代的語言方式、審美標準也不斷打破固有模式進行不斷革新。綜合材料繪畫源于西方,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出現在國人視野中,突破了傳統畫種工具材料的束縛,推動了我國當代藝術形式的變化,是一種藝術形式創新的體現。因此,從綜合材料繪畫的發展歷程出發,談談當代綜合材料繪畫中藝術形式的創新。

關鍵詞: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形式;創新

近些年來,隨著藝術觀念的多元化,國內的藝術發展極其繁榮,出現了藝術形式現代化發展和多元化創新的新形勢,這是藝術家們不斷探索和努力嘗試的結果。綜合材料繪畫是近年來國內藝術形式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它不僅可以為藝術作品帶來新的視覺效果,使創作材料、手法多元化,也可以為藝術家們提供更多的創作可能性。

本文將從綜合材料繪畫出發,探討藝術形式的創新,總結綜合材料繪畫對于當代藝術形式創新的意義和價值,并通過對綜合材料繪畫的探討和作品分析,深入探討藝術形式創新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期為人們提供新的創作思路和方法。

一、藝術形式中綜合材料繪畫的創新

(一)藝術形式

藝術形式屬于一種物質性的體現,通常指作藝術作品的具體存在形式,包括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藝術語言、組織構造、體裁類型等等。一件藝術作品的呈現,往往需要其藝術形式來傳遞出藝術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藝術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藝術家可以選擇合適的藝術形式作為媒介來更好地傳遞出自身的藝術理念。

(二)綜合材料繪畫

“綜合材料”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歐洲革命后提出的。綜合材料繪畫在創作中有機地運用各種媒材,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視覺語言。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西方藝術的發展,它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

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是用于界定現代繪畫中那些非傳統材料的繪畫作品的。它突破了傳統繪畫中材料的單一性,運用不同的媒材表達全新的繪畫語言,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效果和視覺體驗。在藝術創作中,綜合材料繪畫的應用也可以帶來更加多樣和豐富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并在原有的基礎上把握藝術形式的構成要素和形式層面的審美價值,從而探索藝術的本質,充分發揮藝術多元化的價值需求。

綜合材料又被稱為混合媒材。藝術家將不同材料作為繪畫的媒介,通過運用不同材料的特點,使畫面呈現出特殊的、豐富的肌理變化,以表達內心情感及思想主張。在繪畫的傳統分類中,通常包括國畫、油畫、水彩畫和版畫等。對于綜合材料繪畫,人們尚沒有很多了解。

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藝術家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媒材,包括丙烯顏料、礦物顏料,以及泥土、玻璃、陶瓷、鋼鐵、化學試劑等等。只要運用得當,各種材料都可以在創作中展現出獨特的表現力,與傳統形式的繪畫有所區別。

(三)綜合材料繪畫的創新

基于時代發展的必然性要求和繪畫語言探索的發展趨勢,形式的創新成為藝術發展的必然規律。綜合材料繪畫的出現正是因為此規律。早在1908年,一大批藝術家,如畢加索和布拉克等,就開啟了綜合材料繪畫的大門。他們運用了當時較為新穎的技術,并將廢舊報紙、樂譜、泡沫板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拼貼于畫面之中,利用不同質感和觸感的材料,探索畫面中特殊的效果,嘗試創造出各類肌理效果。這種創作形式與傳統繪畫形式有所不同,被稱為“綜合的”或“拼貼的”立體派,又稱為綜合立體主義。這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和發展打破了藝術界原有的二維平面繪畫形式,推動了創作材料、技法和創作理念的不斷變革。這對基弗等一系列藝術家的創作產生了影響,使他們開始運用純粹的材料來表達自己的藝術觀念。

20世紀80年代,國內藝術家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開始探索綜合材料繪畫。材料從此打破了“媒介”的身份,由一種單純的物質發展成了藝術家的創作語言[1]。綜合材料繪畫在中國不斷發展。同時,在本土化的藝術發展中,中國美學思想在該領域的體現越來越明顯。這是中國綜合材料繪畫有別于國外綜合材料繪畫的最大創新之處。如胡偉、尚揚等人,從中國傳統繪畫出發,將傳統的水墨媒介拓展至綜合材料繪畫領域。在這一過程中,技法層面的媒材被提升到本體層面。在當代藝術創作中,這種形式融合了中國古典畫學和詩學傳統的深層次對接。同時,它還增加了本土化的材料,以進行當代精神的東方表達。

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出現,在中外的藝術領域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打破了原有的藝術表現方式,通過新的表現形式表達藝術家所要傳達的內容。

二、綜合材料繪畫對藝術形式創新的啟發

(一)創新思維的突出

在綜合材料繪畫創作中,藝術家基于創新思維,將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運用。藝術家的創作思維不能被固化,藝術家要具有跨界思維、創造性思維、開放性思維,從而創造出新穎的藝術作品。

跨界思維是指將不同領域的材料進行跨界組合。在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潑彩夏山》中,他利用廢舊的材料,如塑料袋、報紙、枯枝、樹葉、膠帶等,呈現出了一幅廢墟的景象。這種藝術作品以“丟棄物”的姿態暗示了現代人對環境的破壞痕跡和使用記憶,直觀地展現了真實生命的終結。在燈箱的后面,則呈現了一幅中國式水墨山水畫,營造出空靈幽靜且具有詩意的美好山水景象。徐冰采用仿真的技法模仿傳統繪畫形式,以突出形式的虛假。他不僅運用了科學技術,如LED技術,創作出具有環保宣傳價值和社會意義的藝術作品,同時也突破了當代藝術的形式限制。這在中國藝術發展的道路中,更加體現了藝術家們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努力——突破中國畫創作的固有模式,追求創作思維上的開放與自由。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跨界的藝術創作方式,使中國畫與新的社會文化現實相適應,以豐富的表現手段推進中國藝術的發展[2]。

創造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指的是藝術家們接納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從而創作出更加多樣化的作品。陳翔宇的作品《不熄》是一件典型的多畫種或多種材料技法互滲融通的作品。在創作思維上,他改變傳統思路,注重原生態的創作素材搜集,并通過質量改變賦予材料新的質感。

這種做法突破了傳統繪畫思維的局限,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繪畫形式,推動了藝術的創新。他的作品展示了利用非傳統材料進行創作的可能性,同時也使觀眾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產生了思考。通過創造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藝術家們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創作框架,還拓展了藝術的邊界,使藝術與現實世界產生更為密切和深入的互動,為藝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二)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不僅在畫面表現語言中的材料質感上與傳統繪畫有所區別,其思維上的創新也推動了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在畫面表現語言中,綜合材料繪畫可以創造出立體感和鮮明的質感,對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運用,通過材料的獨特表現帶來一種審美性。這種審美性主要體現在畫面所表達的質感美和肌理美上。質感和材料質地相關,各種材料通過質感來展現外部特征。事實上,一切物體都由不同的材質構成。這種多樣性極大地豐富了物體基本形式的表現張力。同樣形狀和體積的物體,因為材質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質感,從而形成了更為豐富的形式層次[3]。綜合材料繪畫通過技法革新,體現藝術形式的多樣化,進入當代藝術表現的格局之中,使原有的審美邏輯和技法形態發生一種質的變化。相較于其他繪畫藝術,綜合材料繪畫的創作思維有其獨特之處。它涉獵的材料更為廣泛,多種材料混合搭配使用。這種特征使得它的創作構思和表現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質和工藝。因此,藝術家在創作思維上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是材料的性能和對于材料的控制程度,同時需要考慮技法的表現與使用,其次是材料是否符合藝術主題。這樣才能將藝術家的思想和情感通過材料展現出來。藝術家在創作思維上需要轉變對傳統繪畫的構圖形式、色調等思考方式,更加重視材料與畫面表達以及情感的融合性。只有這樣,才能在綜合材料繪畫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并展現出作品獨特的魅力。

(三)藝術表現的深化與拓展

綜合材料繪畫的藝術表現主要還是在于材料物性與藝術家情感、思想以及觀念等的關聯與表達,在創作中挖掘和發揮多種材料的特性,以材料的客觀呈現表達主觀的自然而然,進而讓藝術借助物性與人的生存狀態產生關聯。從藝術思想上與手段上拓寬繪畫觀念的同時也使得架上繪畫獲得了創新,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三、綜合材料繪畫在當代藝術中的發展

當代藝術即當前時代的藝術,在時間的概念上區別于傳統藝術,以非理性的一面否定一切既有的價值觀,否定已有藝術,甚至否定自我,從而達成和升華為一種超前的藝術體驗,不再直白地表達創作者的理念,而是通過反思傳統、針對當下和批判現實的方式來實現價值,以更隱晦的形式進行藝術表現。當代藝術的價值觀一方面表現在追尋藝術的純粹性,在創作中著重考慮形式;另一方面,當代藝術更追求文化觀念和知識態度的一種符合當今時代的轉變。綜合材料繪畫是現代藝術的產物,是傳統藝術受到影響而引發的一種創新。它在審美觀念、方式、媒介和技法等方面,緊密圍繞著對傳統的變革而展開更新,反映了當代對于藝術和生活的看法和表達。

在西方,不斷發展的工業文明催生了現代技術并孕育出了綜合材料繪畫,它在審美觀念、技法和媒介上都顛覆了傳統繪畫的規則[4]。20世紀80年代初,在倫敦郊區舉辦的“繪畫新精神”展,使“繪畫死亡論”戛然而止,藝術作品大多消除了繪畫的二維特征轉向三維空間。這一現象也促進綜合材料繪畫的誕生,基弗、塔皮埃斯等一批藝術家開始在該領域探索。隨著國外藝術觀念的變革,國內藝術家們也有了視覺創新的念頭,開始追求多元化的表現形式。直至2010年,綜合材料繪畫的概念才在國內形成。一大批藝術家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堅持中華美學精神,表達中華美學思想,同時與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進行創作[5]。

綜合材料繪畫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體現出了本土化的特點。胡偉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設立了國內第一個綜合材料繪畫工作室,并闡釋了綜合材料繪畫的基本內涵,指出:“綜合材料繪畫是中國當代美術發展隊伍中的排頭兵和拓荒者,不可能也不應該游離于這個大家庭之外,它所做出的所有努力和藝術探索,其終極目標便是推動中國架上藝術在當代的整體發展?!焙鷤サ淖髌方柚C合材料和現代技術,以自然、合理且具有極強創新性的方式,對傳統繪畫藝術進行了破立。著名藝術評論家皮道堅評論道:“胡偉的作品在物質化的時代里探索精神的意義,他的作品與傳統美學、傳統詩學有著一種深層次的對接,從而實現了一種東方式的當代精神表達?!睆闹形鞣讲煌幕滋N以及社會發展來看,中方綜合材料繪畫不同于西方的是,其立足于東方傳統與現實的文化土壤,強調了傳統的當代轉換,以及當代藝術與傳統深層對接的意義[6]。

四、結語

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具有創新性、時代性、多元性等特征,具有創新潛力,可以創作出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從綜合材料繪畫出發,本文淺談了藝術形式的創新。通過對綜合材料的創新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綜合材料繪畫的創新可以豐富藝術形式,提高藝術作品的表現力和觀賞性。在綜合材料繪畫的實踐中,藝術家們可以運用各種材料的特點和優勢,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表現形式。這種創新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于藝術的審美需求,也可以推動藝術的發展和進步,拓展藝術的表現手法。通過將不同的材料結合在一起,藝術家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形象、具有感染力的藝術作品。

總之,綜合材料繪畫為藝術形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在今后的藝術實踐之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綜合材料的應用,積極探索和創新,推動藝術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晶.物性與神思的遇合:綜合繪畫材料的拓展與藝術呈現[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2]陳燕財.繪畫材料的表現藝術[J].美與時代(中),2021(1):25-26.

[3]胡偉.繪畫材料的表現藝術[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55.

[4]于航.材料創造的美:材料在綜合繪畫中的創新運用[D].重慶:重慶大學,2007.

[5]劉明來.綜合材料繪畫創作的形式與語言[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2):59-62.

[6]陳艷梅.破立之間 形而道上:胡偉綜合材料繪畫印象[J].美術觀察,2020(4):120-121.

作者簡介:

任曉雪,河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綜合材料繪畫。

猜你喜歡
藝術形式創新
當代金屬雕塑創作的藝術形式特征分析
淺析我國公共藝術藝術形式的發展與趨勢
童話改編動畫電影的模式演進
淺析形式美在裝飾畫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間美術文化藝術形式舉隅
現代中國歌劇表演的藝術形式與價值體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