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爾朱彥伯墓志“惟安命氏”釋讀及其先世姓氏

2024-04-25 06:05魚宏亮
文史知識 2024年1期
關鍵詞:粟特人胡人墓志

魚宏亮

上個世紀末期以來,隨著西域胡人散佚在中原地區的墓葬的發現與發掘活動的進行,魏晉 —隋唐時期西域胡人在中原地區活動與生活的資料也大大豐富起來。河南洛陽千唐志齋收藏的《隋修北魏博陵王爾朱府君(彥伯)墓志銘》是一方重要的有關北魏羯胡的出土文獻。有關此方墓志的研究,目前有兩種代表性成果,一種從爾朱氏族源與粟特族屬的關系問題入手,通過解讀爾朱彥伯墓志中“惟安命氏”一句得出結論,認為爾朱彥伯實為昭武九姓之安姓,其先為西域雜胡(羯胡),更為具體地說是來源于粟特人的西域胡人(王素《北魏爾朱氏源出粟特新證 —隋修北魏爾朱彥伯墓志發覆兼說虞弘族屬及魚國今地》,《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將爾朱氏與稽胡、羯胡及粟特人等同起來,很難經得起推敲?!盃栔鞆┎欠褚脖拘瞻?,也頗可懷疑。墓志中在‘惟安命氏后面緊接著說‘降參作相,在‘姓寔安建后也有‘惟參比何,志主原本姓曹。最后,王氏把魚國考定在漁陽,也與魚國原本位于西域不符?!保T培紅《魚國之謎 —從蔥嶺東西到黃河兩岸》,甘肅教育出版社, 2023,49頁)作者認為爾朱先世應為曹姓。以上兩種意見,都以《爾朱彥伯墓志》中的“惟安命氏”一句的釋讀為主要依據,代表了對此件出土文獻進行研究的主要成果。

考察“惟安命氏”一句的釋讀,筆者以為解讀為爾朱先世以“安”為氏,實有未解之處,須有其他證據輔助。實際上,除了《爾朱彥伯墓志》,爾朱家族尚有多方墓志陸續出土。這些墓志雖然沒有收入《新中國出土墓志》或“千唐志齋”等機構中,卻也在地方文獻中得到公布,提供了墓志圖像及錄文。尤其是其兄弟爾朱紹、爾朱襲等人的墓志。河南孟津出土爾朱家族墓志中爾朱紹墓志,志文清晰、完整,且對其先世族姓有明確記錄,并且與《爾朱彥伯墓志》同樣征集于孟津縣朝陽村,有關著作據此重建了爾朱家族的世系圖譜,這為爾朱家族的族屬問題提供了更豐富的材料。筆者以為這些出土材料不可不作為重要證據加以討論。因此結合爾朱家族兩方墓志的釋文,對有關爾朱先世姓“安”的問題作如下說明。

一、所謂安、曹等昭武九姓,是指以西域胡人(主要是粟特人)改漢姓以后的稱謂,如果爾朱氏本姓“安”或“曹”,何以在東漢末年短時期內二次改姓。榮新江指出,粟特人從公元三至八世紀,也就是中國的漢至唐之間“沿傳統意義上的陸上絲綢之路大批東行,經商貿易,有很多人就此移居中國,一去不復返”。其遷居地或聚落“從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原北方、蒙古高原,分布十分廣泛”。到中原北方的時間已經屬于晚近,大約在北朝至隋唐之間。此一時期內粟特人大量內遷,并根據定居地改為漢姓。這個過程中往往重構其先世的姓氏,以增加其族屬在中原的歷史淵源。爾朱氏追溯其先世漢姓,就屬于這種情況。

二、現在看到的爾朱彥伯之弟爾朱紹、爾朱襲墓志,都有“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為郭氏。封居秀榮,酋望之胤,遂為爾朱”(《爾朱紹墓志》,《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五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28頁;《鴛鴦七志齋藏石》,三秦出版社,1995,117頁;《墓志選編》,科學出版社, 2001, 390頁)。假定爾朱后人攀附虢國后裔郭氏為祖姓,但不可能其兄長爾朱彥伯的墓志追溯其為安氏或者曹氏,其兩個弟弟的墓志卻記為郭氏。

三、王先生所據爾朱彥伯墓志“惟安命氏”一句,實際上與其弟墓志中“酋望之胤,遂為爾朱”同義,也與其他墓志中所述“因居命氏”同義。這里的安,即定居的意思。安字從“宀”,古字書謂“止”也。即以其定居地為姓氏。酋望有首領的意思,也有郡望的意思。不能解釋為以“安”為姓。

關于粟特人安姓的來源,北周《大周大都督同州薩保安君墓志銘》:“君

諱伽,字大伽。姑臧昌松人。其先皇帝之苗裔分族,因居命氏,世濟門風,代增家慶?!保兾骺脊叛芯克段靼舶l現的北周安伽墓》,《文物》 2001年第1期)此處所述官員身份的粟特人安伽“因居命氏”,指根據其定居地來獲得漢姓安。安即隋唐時期的東安、安息?!缎绿茣?·西域傳》載:“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謂忸蜜者。東北至東安,西南至畢,皆百里所。 ”“東安,或曰小國,曰喝汗,在那密水之陽,東距何二百里許,西南至大安四百里……顯慶時,以阿濫為安息州,即以其王昭武殺為刺史。 ”《安元壽墓志》銘文說安氏“媯水導源,涼土開國”(何炳武主編《大唐墓志書法精選阿史那忠安元壽墓志》,世界圖書西安出版公司, 2011,67頁)。榮新江在《安史之亂后粟特人的動向》一文中指出“媯水即粟特地區的阿姆河,此句表明安姓來自阿姆河的安國(布哈拉) ”。同時,《元和姓纂》“安姓”條記:“安高,安息王子,入侍。姑臧涼州,出自安國,漢代遣子朝?!?/p>

以上說明,粟特人得漢姓,因居命氏為主要方式?!耙蚓用稀迸c“惟安命氏”同義,《說文》:“安者,定也。 ”《爾雅》:“居者,處也。 ”都指向定居的意思,而并非直接以“安”為姓氏。

四、從考古出土眾多的粟特人、波斯人墓志來看,必明載其姓氏,曹氏、安氏墓志多見,沒有必要遮掩其姓氏?!稜栔鞎F墓志》直說其為河南洛陽人,是因為“其后裔自秀榮徙居中原的緣故”(周偉洲、王欣主編《絲綢之路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 2018,554頁)。有論者謂:“涼州姑臧并不是包括安姓在內的粟特人的家鄉,而是他們遷徙途中的一個休憩點,或商貿旅途中的一個轉運站。甘肅武威、敦煌、平涼等地,自漢、南北朝迄唐,為旅居中國境內的中亞商人聚集地,而這些胡商多為粟特人,安優婆姨的祖先即為‘昭武九姓中的安國人?!保ɡ詈啤缎乱娞拼矁炂乓趟憹h文部分釋讀》,《文獻》雙月刊, 2020年第3期)遷居內地的西域胡人,多次更改郡望亦為常見之事。近年發現的隋唐時期揚州波斯人墓志也說明了這一特點(參朱超龍《揚州出土唐代波斯人摩呼祿墓志研究》,《中國與域外》第四輯)。

五、關于“金馬之難”等釋讀,有人解讀為“劉淵之亂”,有人解讀為“司

馬氏”五行尚金。所據似皆不足。金馬門在漢代為宦官署所在,“金馬之難”可解讀為漢末“十常侍”之亂,泛指漢末大亂。說明爾朱家族在漢末天下大亂之時避居到秀榮爾朱川,可供一解。

六、粟特人漢姓,當然不止于昭武九姓。這里的“九”是虛指。清人汪中《釋三九》考證古籍中的種種數目字,認為大量的“三”“九”之數解屬虛指,并非實指?!胺惨欢荒鼙M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九,以見其極多,此言語之虛數也。實數可稽也,虛數可不執也”(汪中著,戴慶鈺、涂小馬校點《述學》,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3頁),所以考證粟特人漢姓,不可盯著昭武九姓中的幾個傳統大姓,然后深文周納,牽強附會。比如《舊唐書 ·李抱玉傳》所載武威李氏,實為粟特胡人,因安史之亂,恥與同姓,“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顯然,武威李氏為安姓改姓而來。李浩也指出“古代外族人入華后都會把自己的姓氏上溯到軒轅氏皇帝,并編造出一些神異的故事,不足為奇”(《新見唐代安優婆姨塔銘漢文部分釋讀》)。爾朱家族墓志揭示了西域胡人改為漢姓的個案,郡望、賜姓、攀附都是來源。

綜上所述,《爾朱彥伯墓志》并不能完全確定爾朱氏之族屬,根據前人研究,只能認定其為西域羯胡之一,當然很可能是粟特人,但尚未有文獻支持。這塊墓志還需要重新釋讀。本文所要強調的是,爾朱氏有可能是粟特人,并不需要通過論證其姓氏為安氏來得到這個結論。粟特人的姓氏除昭武九姓之外,依然可以看到其他姓氏。就爾朱彥伯這個具體個案來看,根據其兄弟爾朱紹、爾朱襲墓志中的姓氏敘述,明確追溯為因虢為郭的郭氏,安氏之說或曹氏之說,似乎都須重新討論。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猜你喜歡
粟特人胡人墓志
靈渠胡人俑與貢道的外國使臣
破山劍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北朝石刻壁畫中粟特人物形象探析
從館藏文物看東西方文化交流
固原史姓粟特家族多元信仰探討
唐代西州粟特人貿易活動考索
談談唐王朝皇室中的胡人風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