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4-04-25 07:14高慧
當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心理健康教育互聯網+

高慧

摘 要: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在“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究竟如何做才能有效幫助中小學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得到健康成長。本研究將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現狀入手,分析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嘗試提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2-0114-03

*2023年度鄂爾多斯市社會科學課題項目名稱:推進“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路徑及對策,項目編號:2023p443,項目批準單位:鄂爾多斯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AI智能時代已然到來,人類社會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質極大豐富,足以支撐人們探索和實現更高層次的需求。技術手段一再變革,足以讓人們跳出體力勞動的束縛,擁有更多時間去追求更富足的精神生活。然而,這也是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國民抑郁癥藍皮書(2022-2023年發布):50%的抑郁癥患者為學生,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30%。這些數據不得不讓我們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做深刻的反思。

一、“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現狀

(一)心理健康電子檔案建設完備,但測試數據有效性需要考量

隨著“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國家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電子檔案已經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任務。心理健康電子檔案記錄著學生進入學校時的初始心理健康情況,也一直會動態記錄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狀態波動情況,當學生出現異常行為甚至是危機事件時可以第一時間調閱檔案,以根據記錄情況對學生進行基本評估,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心理健康電子檔案一般是依據學生心理測評數據而建立,小學低段的學生一般依靠父母對孩子的了解而完成測試,小學中、高段至中學段學生一般以自主完成測試為主。在“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學校的心理測試通常是以電子問卷形式發布,答題人需要在綁定賬號的家長手機上作答,時間安排相對靈活,正因為時間有延遲,答卷人有充分時間在網絡中查詢問卷內容有哪些維度,可能要測出什么問題,基于向上向好的考慮也罷,基于不想被另眼對待的考慮也罷,答題時難免會帶有更多主觀情緒,測試的可信度會受到極大影響。

(二)心理教師配備齊全,但教師專業性需要評估

社會上很多極端事件發生的源頭都是心理問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發文要求大中小學校必須配齊心理健康教師。各級政府和各類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按需配齊心理教師。但在不少中小學校,心理教師并非專業出身,多半是其他科目教師轉崗來做或是某科教師兼職來做,其專業化水平和專業能力較弱。而隨著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小齡化、越來越嚴重化,心理教師能否妥當解決學生問題關系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敗。

(三)心理課程設置合理,但課程開設情況需要深思

心理課程的開設也是主管部門的硬性要求,中小學校也都在課程表上印上了《心理健康》科目并且安排了一定課時。心理課怎么上、上什么,達到什么效果,是一個系統的問題。如前所述,沒有配備足夠專業的教師,在課程設計、內容選擇、長期效果達成上就會難免有不足;加之互聯網時代,教師們更喜歡用先進的技術和海量的網絡信息進行教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情感互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以及在同輩群體中可以汲取的能量等就會有所削弱。

(四)心理軟硬件設備配套,但設備使用情況不理想

心理軟硬件設備是學校成立心理輔導室時的建設要求,不管地區經濟如何,一些簡單的設備都會采買配齊。但實際上,受到教師的專業性和課程開設局限性等問題,一般情況下這些設備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更多情況下用于上級檢查評估和兄弟學校學習參觀,真正能夠讓學生用到的相對較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現實情況也是影響設備使用的重要原因,一些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在學校使用心理設施設備會被另眼相待,因此回避學校,選擇在校外干預。

二、“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

(一)教育手段過度依賴互聯網

現階段的中小學生基本是05后,他們被稱為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出生在互聯網盛行的時期,對網絡有著先天的親切感和優越感,他們享受過網絡世界的強大功能,體驗過網絡生活的便利迅捷。從虛擬到現實,從現實到虛擬,他們可以切換自如。

心理健康教育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根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它更注重學生作為生命個體的“自我”成長層面,也更需要關注學生作為生命個體的“情感”層面,還要關注學生同輩群體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層面,它是要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在“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學生在智慧教室上課、用多媒體授課、使用網絡資源調動學生視、聽、觸等多種感官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視野,順應了學生的認知環境需求,讓學生看到了傳統教學中無法呈現的內容,但過度依賴互聯網,就會減少師生互動的頻度和深度,讓彼此更關注外在的呈現,而忽略彼此之間情感的鏈接和聯系,從而缺乏對心靈感化、心理成長的重視。

(二)教學資源過度依賴互聯網

1.教學資源需要甄別與選擇

“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每個人都是媒體人,公共社交平臺給每個人提供了在網絡世界發聲的機會,人們擁有相同且平等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這些觀點和看法多半都帶著作者本人固有認知,存在局限性和短視性。

當互聯網資源被備課教師選做教學資源時,這種選擇背后也帶著教師自身的局限性,海量資源盡現眼前,這些資源的甄別和選擇變得更加艱難。

2.信息多元性更容易讓人迷惑

“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家?;?、合力教育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會選擇多種方式或平臺推送各類優質教學資源,使家長能夠通過這些資源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在這個資源極其豐富的時代,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和困惑。比如很多資源的觀點呈現多元化和多樣化,即使是對同一個問題,看法也有多種可能性,而且表面上每種觀點都能自圓其說。例如,有的理念讓家長在孩子犯錯時必須懲罰,有的理念始終引導正面管教,還有的讓孩子接受自然后果以獲得成長……面對這樣多元化的觀念,家長一時間無從選擇,如果沒有得到明確的指導,會讓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更沒有了方向。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被無限放大

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信息傳播有時間差,信息傳播力和時效性都沒那么強;在網絡時代,信息傳播技術高速發展,傳播速度和覆蓋面達到驚人的程度。學生身上發生的各類事件,尤其是個別的極端事件,會在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傳播到各地,加之一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的發酵與催化,將負面信息無限放大,最終心理問題被歸結成所有事件的成因。而厭學、打架、孤僻、師生關系等問題也被標簽化為心理問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會被放大,心理健康教育承載的責任與使命被無限加重,甚至有學校把學生的安全責任直接落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身上,一定程度上,心理教師承受著超出能力和崗位的重擔。

教育部印發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中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是向好的但也是有限的,學生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其中包括時代和社會原因、現代技術的發展和生物遺傳原因等等,都是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功能的不斷完善與修正,需要每一個學科、每一個階段、每一名老師、每一位家長、每一個社會人的參與。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也具有時代性和社會性,它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應該變成心理老師的全部責任。

三、“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路徑

(一)發揮好互聯網優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是互聯網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過程,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深入挖掘互聯網中的資源優勢、傳播優勢、技術優勢等多種功能,以更好地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達成。

資源優勢是指互聯網中有大量的可選擇、可使用的教學資源和優質科普資源。把這些資源客觀、科學、有效地整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全面提高心理健康科普和教育效率。

傳播優勢是指互聯網的傳播速度快、延伸廣、受眾多,利用好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將其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形成全民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氛圍,會大大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的調節能力,中小學生自然也成為重要的受益者。

技術優勢是指互聯網中的科技手段和方法,比如某類數據的收集、統計、評估與整合形成某種畫像式的效果分析,能讓我們對人的理解更立體、更多元。把這些技術優勢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我們對學生行為的把握、危機等級的評定更有科學依據,對學生積極品質的探索與積極心態的塑造也更有方法和途徑,更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認定。

(二)建設好動態的學生心理成長電子檔案,更有針對性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就以往心理健康電子檔案來看,多是學生心理測評結果的羅列,其真實性、有效性都會被質疑。建立學生心理成長電子檔案,不能局限于心理測評結果的記錄,還需要客觀記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各個重要的生活事件和節點(類似成長記錄)。由其監護人和在校時班主任共同記錄完善,當學生在校期間呈現出不良狀態或者明顯的危機情形時,由心理教師申請查看心理成長電子檔案,以便根據學生個人成長路徑更加快速、深入、細致、全面地了解學生,給出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三)搭建家、校、社區聯動平臺,推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養成

社區建設日漸規范成熟,社區網絡日漸安全完善,社區居民、校園師生的各類需求都可以經過篩選以正規路徑以微心愿的形式在限定社交網絡平臺發布。學校、教師、社區工作者、家長和學生可以在平臺上看到各種需求信息,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時間、精力、能力單獨或組團認領微心愿,促進家、校、社區之間的密切互動。

每一個微心愿的達成,都凝結著一份利他精神在里面。家長和學生可以以親子共建的形式參與其中,同學之間可以以深化友誼的方式參與其中,師生之間可以以相互了解的方式參與其中。每一種參與形式都有情感的碰撞與交融,每一次完成心愿都有價值感與成就感。隨著心愿的不斷達成,學生們會在這些活動中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四)互聯網時代,保持有溫度的情感教育仍是重中之重

“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開啟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征程,網絡技術迭代了很多傳統做法,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終是人與人之間的工作,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不管技術如何先進發達,始終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在溝通與交流過程中情緒情感的流動與聯結。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讓學生對生命產生熱愛之情,這種熱愛之情必須是也只能是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相互之間用對彼此的熱愛之情、理解之意和包容之心播種、澆灌、生根、發芽,最終開出健康的生命之花。

四、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課程,需要每一位專業人員發揮專業技能的優勢做好專業的教育工作;同時,心理健康作為關乎每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標,需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管理好自身的情緒,在不對他人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適度地宣泄情緒;處理好人際關系,區分好認同與接納,不強求他人一定按著自己的標準行事,不強求自己一定要滿足他人的審美與訴求;管理好自身的壓力,學習一些有效的壓力釋放的方法,讓自己從容面對壓力與挑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國民心理健康問題層出不窮,我們需要全社會關注心理健康,尤其是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他們關乎著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精心地支持與呵護。

(責任編輯:陳娟)

參考文獻

[1]易曼.“互聯網+”背景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2]王娟.“互聯網+”環境下提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甘肅教育研究,2021(10).

[3]胡旻.“互聯網+”背景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心理素養,2019(10).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心理健康教育互聯網+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簡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五老”是金錢買不到的優質教育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