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雞冠壺一窺遼代契丹人生活方式的變化

2024-04-25 09:26王茗暄
收藏與投資 2024年4期
關鍵詞:生活方式

王茗暄

摘要:在契丹人的飲食器具中,雞冠壺,是遼代瓷器中最富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器型之一。隨著社會發展,雞冠壺的外形形制和壺體裝飾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和遼代契丹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關鍵詞:雞冠壺;考古發現;生活方式

雞冠壺,遼代特有的陶瓷器型,亦稱“馬鐙壺”“皮囊壺”,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樣式而燒制的陶或瓷壺,因壺上部有雞冠狀孔鼻,故名。1958年由著名考古學家、博物館學家李文信命名,這一名稱為中外考古學界所公認,一直沿用至今。

一、雞冠壺的考古發現

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即可汗位后,于916年建立契丹國,后改號為大遼,歷史上統稱為遼朝。契丹人多活動于高寒多風的大漠之間,過著“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1]的生活。特定的環境需要特定的器皿,為了方便外出活動,解決喝水問題,契丹人仿照本族慣用的皮囊的樣式燒造了盛水器具——雞冠壺。

遼瓷,是我國歷史上遼代時期所制作瓷器的簡稱。遼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遼代制瓷業興盛,遼五京范圍內均有發現窯址??脊虐l現,已知遼代窯址多達八九十處,重要的如林東上京窯、林東南山窯、赤峰缸瓦窯,均燒造雞冠壺。

1939年在奉天省建平葉柏壽火車站遼墓首次明確出土遼代雞冠壺。截至今日,有明確紀年出土的雞冠壺是遼會同五年(942年)內蒙古阿善科爾沁旗罕蘇木的耶律羽之墓中的白釉提梁式雞冠壺。白釉提梁式雞冠壺為直流、半口形提梁、扁圓腹、平底,流底部裝飾了一周圓凸梭線。褐釉皮囊式瓷雞冠壺形制相同,尺寸不同[2]。由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兩件雞冠壺可見早期的雞冠壺形制模仿皮囊容器,壺形雄渾古樸、豐滿勻稱、厚重有力,具有濃重的契丹民族特色。遼代早期雞冠壺多呈單孔式,材質有黑陶、灰陶、白釉、綠釉。

遼代中期,雞冠壺不斷發展演變,但無論壺體形制如何變化,雞冠壺在遼朝始終是實用器。開泰九年,遼寧朝陽姑營子遼代耿延毅墓[3]前室東、西壁壁畫為我們提供了雞冠壺使用的寶貴圖像資料。壁畫上繪有的兩位侍女,她們旁邊都繪有一個單孔雞冠壺。同時耿延毅墓出土一件雞冠壺,壺體上扁下圓,口沿處有一寶珠蓋,壺體腹部刻畫卷草紋圖案。這些圖像和實物資料都能夠證實雞冠壺是日常生活的實用器。

遼代中期雞冠壺最顯著的特點是出現圈足,使得在它在半定居生活中使用更加穩定。墓葬中埋王溝M4出土的提梁雞冠壺十分具有代表性,現收藏于故宮博物院。

遼晚期出土的雞冠壺較多,受北宋制瓷業影響,造型變化明顯,多傾向于俊秀挺拔。例如河北省平泉市小吉溝遼墓出土的遼代綠釉雙猴攀系雞冠壺,此壺高30厘米,扁身平底,雙鼻孔,鼻后飾有一對小猴子,生動形象,現收藏于平泉市博物館[4]。

二、雞冠壺類型分析

遼代雞冠壺的分類最早由李文進先生提出,共五種類型,即扁身單孔式、扁身雙孔式、扁身環梁式、圓身提梁式、矮身橫梁式。其后馮恩學、楊晶、馬沙等專家學者均對遼代雞冠壺的形制分類均發表見解[5]。筆者從穿孔型、提梁型兩大分類總結梳理已發掘出土的雞冠壺典型器物,以求簡潔清晰。

穿孔型:分扁身單穿孔式和扁身雙孔式。

扁身單穿孔式為遼代早期形式,這種壺身上扁下圓,肥身平底,上有雞冠狀單口鼻。壺身是仿照兩大皮頁、下加圓底縫合而成的皮囊形狀[6]。代表器物如遼寧阜新七家子遼墓出土的白釉單孔式橋形組雞冠壺[7],據李文信先生多方考證應為遼穆宗應歷年間(951—969年)器物。1982年春,發現遼代早期墓葬內蒙古通遼縣余糧堡遼墓[8],共出土4件陶器,其中出土的2件泥質灰陶雞冠壺,上部有扁平的雞冠狀單穿孔,下部肥身凹底;1件在左側的近口處和近底處有一個橫穿鼻,另一件在右側的相同處各有一小橫穿鼻。這兩個穿鼻上下對稱,說明雞冠壺很可能是左右搭配使用的。這種雞冠壺在遼應歷九年的赤峰大營子駙馬墓〇14北側室[7]、上燒鍋遼墓M1[9]也有發現。

扁身雙孔式出現于遼代中期,如遼景宗保寧九年的遼寧法庫葉茂臺7號墓[10]出土的醬釉雙孔式雞冠壺。壺高26.5 cm,寬20.5 cm,呈扁提形,上薄下厚,雙孔,一口在雞冠中,一孔在口旁。根據研究考證扁身雙孔由扁身單孔演變而來,此類雞冠壺在喀左北嶺遼墓M1[11]和赤峰翁旗廣德公墓等遼墓中出土的綠釉雙孔雞冠壺相似。

提梁型:橫梁式和環梁式

橫梁式雞冠壺壺身為圓體矮身,平底,上部有管口和橫曲提梁,壺身裝飾多為皮條縫合紋樣。最早見于遼會同四年耶律羽之墓[12],出土褐釉及白釉各2件。褐釉提梁雞冠壺周身施醬釉,壺呈圓矮狀,有半圓形提梁,為典型器物。

環梁式雞冠壺呈高身圈足,長管狀壺口,其提梁多高于管狀流,且提梁呈半環狀以區別于橫梁式。紋飾方面,提梁常出現有指捏紋飾、皮扣、皮條裝飾。根據壺體形制,又可分為上部瘦扁的扁身和下部類似圓柱形的圓身兩種提梁雞冠壺。義縣清河門遼墓M1出土兩件白瓷雞冠壺,其提梁光素似環、斷面為圓形,壺體上扁下圓且上部較寬,此式雞冠壺即劃為扁身環梁式。值得注意的是圓身環梁式、圓身折梁式并未出現。錦州蕭孝忠墓出土2件黃釉圓身捏梁式雞冠壺,義縣清河門M2出土的2件綠釉圓身捏梁式雞冠壺均為此式。

總體來看,提梁型雞冠壺盛行于遼代晚期,該系列的雞冠壺最大的特點便是提梁部分,樣式更為豐富,裝飾效果更強,釉面類型更加豐富多樣。同時,說明圓身捏梁式雞冠壺是由扁身環梁式雞冠壺演變發展而來。

猜你喜歡
生活方式
百年建筑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融和
基于大學生生活方式的手機APP設計構想
基于“蟻族”群體生活方式的家具設計
結合自身經歷淺談考研經驗
我國奢侈品市場營銷策略
社會生活方式變遷對散打運動發展影響研究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能量消耗的調查分析
肥胖青少年開放式運動減肥模式的理論研究
探討如何通過生活方式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漁燈節與漁民節慶閑暇生活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