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開展策略

2024-04-25 10:16楊秀娟
當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育理念游戲教學幼兒園

楊秀娟

摘 要:游戲教學是一種與幼兒興趣取向和認知特點高度契合的教學模式,在幼兒啟蒙教育中具有出眾的教育效果。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幼兒園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更有效地開展游戲教學,充分發揮其功能優勢,促進教學工作的提質增效,是現階段幼兒教師重點關注的教研問題。鑒于此,本文先簡要闡述了游戲教學的特點和積極影響,然后分析總結了游戲教學的實施原則,在此基礎上,對幼兒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高質量開展策略進行探討,旨在幫助幼兒教師提高游戲教學的實踐能力,促進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提質增效,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培養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理念;游戲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2-0152-03

愛做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思維能力、社交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均可得到有效的鍛煉。因此,以多樣化游戲活動為載體的游戲教學是幼兒啟蒙教育階段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借助游戲教學能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更好地落實“五育”教育。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現階段大多數幼兒園能認識到游戲教學的優勢和價值,并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游戲教學,但受思想理論理解不透徹、專業能力不足、相關教學經驗匱乏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幼兒教師并未掌握科學有效的游戲教學方法,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為更好地踐行現代幼兒教育理念,幼兒教師有必要對“游戲教學”的特點和實施原則進行深入了解,并積極探討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及幼兒園教學的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游戲教學的特點與積極影響

相較于常規形式的教學活動,游戲教學具有以下幾點顯著特征。

(一)趣味性。游戲教學是以兒童游戲作為教學載體的。兒童游戲則具有形式活潑、內容豐富、蘊含故事情節、涉及角色扮演等屬性特征,能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好動和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需求,因此,對于幼兒而言,此種教學模式極具趣味性。

(二)靈活性。游戲教學對環境條件、開展形式沒有嚴格的要求,既可以利用專業道具,也可以將日常物品、自然素材等作為游戲材料;游戲過程中,既可以單人游戲的形式,對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進行鍛煉,也可以多人游戲的形式,對幼兒的社交能力、協作能力進行培養??梢娪螒蚪虒W的開展具有較高的靈活性。

(三)開放性。幼兒是游戲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實施者,因此,在游戲教學中,幼兒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和想法,設計游戲內容、控制游戲過程,從而獲得更自由的學習空間,其教學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凸顯。相比于以教師為主導者的傳統教學形式,游戲教學更具開放性[1]。

得益于上述特征,游戲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具有以下積極影響:首先,游戲教學有助于幼兒學習興趣的激發。因具備趣味性、開放性的特征,游戲教學不僅更符合幼兒的興趣取向,而且能在課堂中營造出輕松、和諧、富有童趣的學習氛圍,使幼兒深切地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游戲教學有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幼兒在面對感興趣的事物或處于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時,其思維活度會增強,對信息的理解能力和知識的記憶能力會顯著提升。因此,具有趣味性、靈活性、開放性特征的游戲教學,會讓幼兒的思維活度顯著增強,能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知識的內化,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效。最后,游戲教學有助于幼兒綜合素養的發展。兒童游戲是一項涉及多種能力素質的綜合性活動,而游戲教學能將兒童游戲與特定的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實現文化知識教育與多種能力素質培養的同向同行,以此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2]。

二、游戲教學的實施原則

(一)以人為本

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以幼兒的身心發育水平、認知能力、興趣特征為導向,對游戲教學的主題、內容及形式進行科學設計,以此為幼兒創造更廣闊的自我發展、自我探究空間;另一方面應充分尊重個體間的差異性,通過巧妙的游戲設計和科學的引導,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活動內容。這樣,既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游戲參與積極性,又能夠充分保障幼兒的教學體驗,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寓教于樂

游戲教學是一種以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兒童游戲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幼兒教師進行游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必須恪守教育初心,有效平衡游戲教學的娛樂屬性和教育屬性,明確教學目標,找準兒童游戲與教學內容的融合點,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適宜的教育引導,切實做到“寓教于樂”,避免游戲教學變成無目的的玩耍。這樣才能使幼兒從游戲活動中獲取到知識,實現能力素質的培養。

(三)強化互動

游戲活動強調同伴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學活動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由此可見,游戲教學作為二者的融合體,在開展過程中應注重良好互動氛圍的營造,確保教學過程中幼兒之間、師生之間能夠進行和諧、有效的交流互動。比如在集體游戲中,教師可通過協商、制訂游戲規則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溝通交流,或者布置具有一定難度的游戲任務,引導幼兒協同合作,通過不同方式增強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幼兒合作意識、協作能力、社交能力的發展。在個體游戲中,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利用溫和親切的語言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借助教學語言進行思維啟發和引導,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3]。

(四)合理引導

游戲教學中,教師應扮演好“觀察者”“引導者”“輔助者”的角色,在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學情,適時采用適宜的方法進行教學干預,以此強化游戲教學的教育功能,增強幼兒的教育培養效果。比如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實際學情,為幼兒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游戲環節或學習目標,引導幼兒在現有基礎上“跳一跳、夠一夠”,以此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實現能力素質的強化培養。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之間難免會發生矛盾和爭執,教師可在全面了解事情原委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進行適時教育,以此增強游戲教學的教育性。

(五)注重評價

受心智發育因素的影響,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比較薄弱,難以對游戲教學中蘊含的知識進行有效提煉,缺乏游戲過后主動進行學習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因此,為保證游戲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應注重評價反饋,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對游戲過程和教學體驗進行總結,通過“以評促學”的方式,強化教學效果。

三、幼兒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結合教育目標,合理選擇游戲類型

兒童游戲類型豐富,從認知發展的層面出發,可劃分出規則性游戲、象征性游戲、結構性游戲、練習性游戲等類型;從社會行為發展的層面出發,可劃分出單獨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等類型;從教育作用的層面出發,可劃分出創造性游戲和規則性游戲兩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兒童游戲的教育功能和適用條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鑒于此,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游戲教學前,應結合教育目標對游戲類型進行合理選擇,以此最大限度發揮游戲教學的教育功能和價值[4]。

例如,體質鍛煉及運動能力、運動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教育目標。當幼兒教師以該教育目標為核心組織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時,應優先選擇體育活動類兒童游戲作為教學載體,這樣既有利于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的融合,降低教學設計的難度,又能依托該類型游戲的屬性特征,提升教學效果。以中班幼兒為例,教師可以“森林運動會”這一童話故事情境為框架,設計“動物模仿”體育運動類游戲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利用創編的童話故事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成“森林運動會的參賽選手”,然后帶領幼兒一邊唱兒歌,一邊利用肢體動作模仿歌詞中出現的小動物和場景,如唱到“鳥兒揮動翅膀在林間穿行”一句時,帶領幼兒水平伸直雙臂并有節奏地上下擺動,模仿“鳥兒”在活動區域內“飛行”一圈;唱到“小兔子,蹦蹦跳跳在跳舞”時,指導幼兒將雙手放于頭頂兩側,伸出并彎曲食指、中指,模仿“兔耳朵”,同時以“兔子蹦”的形式,繞活動區域蹦一圈。

上述游戲類型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既能強健幼兒體質,又能夠借助游戲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實現運動意識和習慣的有效培養。

(二)結合幼兒特征,巧妙設計游戲內容

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游戲教學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幼兒在游戲教學中的主體性。在準確把握當前幼兒身心發育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對游戲內容進行針對性設計,確保其與幼兒特征的契合,避免因內容不適宜而導致幼兒缺乏游戲興趣或出現安全風險,提升幼兒在游戲教學中的體驗感,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合環境條件,靈活運用游戲材料

游戲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游戲材料的支撐。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游戲主題和環境條件,靈活開發、運用游戲材料,在保證游戲教學順利開展的同時,對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及創造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例如,教師可以“沒有筆的畫”為主題開展繪畫類游戲教學活動?!爱嫯嬓枰嫻P”是大部分幼兒的固有認識,而本次游戲教學活動的主題與幼兒固有認知存在明顯的沖突,從而有效激發出幼兒的思辨意識和好奇心,使幼兒對游戲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和實踐欲望,為游戲教學的高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游戲伊始,教師可播放一些運用石塊堆砌、布條拼接等方法進行創意繪畫的微視頻,以此對幼兒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進行啟發,并提出問題:“哪些物品可替代畫筆和顏料進行作畫?”引導幼兒基于日常觀察和創意能力,從生活中尋找獨特的“畫筆”。此過程中,教師可為幼兒開辟游戲道具自選場所,鼓勵幼兒到戶外尋找可用素材,并在教室內投入布條、棉線、絲巾、水槍、針管(無針頭)、鞋刷、牙刷、秋葵、紅豆等生活材料。游戲過程中,在教師的語言啟發和適時指導下,有的幼兒會利用果蔬獨特的橫截面來印制圖案;有的幼兒會利用不同顏色的谷物和膠水進行粘貼作畫;還有的幼兒會利用彩紙、布條或戶外收集到的樹葉、花朵進行拼貼作畫。

在上述游戲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自主尋找、開發游戲材料的方式,為幼兒創造一個開放的游戲空間,使幼兒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尋找游戲材料、進行創意繪畫的過程中,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及創造能力均得到有效的培養[5]。

(四)結合活動需求,科學創設游戲情境

受心智發育因素的限制,幼兒對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主要依賴于感官層面的直觀感受。因此,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游戲教學時,可結合教學目標、游戲內容及活動需求,創設出適宜的游戲情境,以此增強游戲過程的沉浸感,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更豐富、強烈的直觀感受,從而達到提升游戲教學有效性的效果。

以戶外體育類游戲“紙橋搭建”為例。游戲內容為:幼兒利用游戲材料在游戲區域建造一座可實現人員通行的紙橋。目的在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協作能力、構建思維、動手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為使幼兒能全身心投入游戲中,積極思考和探索“如何建造一座堅固的紙橋”,教師在游戲開始前,利用自主制作的微課資源,創設出“動物村莊唯一一座橋梁被洪水沖毀”的故事情境,將幼兒帶到情境中,使其把自己想象為“動物村”的村民,并自然地產生“內心焦急且迫切想要搭建好橋梁”的心理情緒,從而全身心地投入材料收集、方案設計、橋梁搭建等活動中。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游戲情境的創設能顯著增強游戲教學的代入感,有效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并產生強烈的思想情感共鳴,能更認真地完成游戲任務、進行交流合作,從而獲得良好的游戲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教學在幼兒啟蒙教育中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應深刻認識到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在明確其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合理選擇游戲類型、巧妙設計游戲內容、靈活運用游戲材料、科學創設游戲情境等策略,提高游戲教學的開展效果,使其教育功能和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責任編輯:劉婷婷)

參考文獻

[1]張書銘.游戲教學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27):107-109.

[2]黃瑩.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3,(18):72-75.

[3]石慶曉.游戲教學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3,9(09):61-64.

[4]韓維娜.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幼兒園教學課程游戲化的建設與實施[J].讀寫算,2023,(23):92-94.

[5]韓雯麗.關于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開展游戲教學的策略探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05):16-18.

猜你喜歡
教育理念游戲教學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巧用游戲構建快樂體育課堂研究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