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流程控制急診溶栓時間窗為導向的干預模式對急性腦梗死心理狀況、神經功能的影響

2024-04-25 07:30吳紅英
吉林醫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溶栓神經功能腦梗死

吳紅英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湖南 郴州 423000)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通常致死率、致殘率極高[1],其中急性腦梗死死亡率達到70%~80%,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由于大部分的腦梗死患者表現出來的癥狀都不一樣,導致有很多輕微癥狀讓患者很容易忽略,比如頭暈、耳鳴、惡心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半身不遂甚至昏迷不醒等癥狀[2]。急性腦梗死發病非常突然而且時間也不確定,在休息或睡眠時較多,于24~48 h之內可達到病情高峰,值得引起人們注意和重視。若通過相關檢測確診為急性腦梗死應及時進行治療,急性腦梗死好發于老年群體,這類患者大多身體虛弱時常伴隨著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用藥情況,還要隨時注意可能會發生的許多合并癥。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溶栓治療是臨床急診救治的重要方法之一[3],但是臨床上對于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存在非常嚴格的限制,而急性腦梗死的最佳溶栓時間是在發病后4.5~6 h內,若超過這個時間窗再進行溶栓的話可能效果會不太理想,也可能會引起其他不良反應。因此,有效的控制溶栓時間窗,可以減少由于錯過最佳溶栓時間導致病情嚴重的患者人數。本次研究主要觀察以流程控制急診溶栓時間窗為導向的干預模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況、神經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湘南學院附屬醫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信封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5.43±2.53)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61±0.42)年;體重60~75 kg,平均體重(69.52±1.63)kg。研究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70~80歲,平均年齡(75.42±2.35)歲;病程2.5~3.5年,平均病程(2.92±0.34)年;體重65~79 kg,平均體重(72.52±3.25)kg。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4]者;②經主治醫師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③意識清楚,具有正常理解能力者;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肝、腎功能壞死者;②近12 w有嚴重腦卒中史者;③家屬不同意者;④合并其他惡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急診急救護理程序:患者入醫院后快速分到急診室并告知患者家屬進行掛號、繳費等工作,待患者經過CT、MRI等儀器檢查并確診后送至搶救室進行溶栓治療,等溶栓結束后送至相應的病房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1.2.2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加以流程控制急診溶栓時間窗為導向的護理干預:首先成立一個護理研究小組,組員主要由1名腦外科主治醫生、3名急診科護理人員、2名健康管理師、1名神經科醫生組成,由主治醫生擔任本次研究組組長,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范(2020版)》[5]制定相關的研究護理方案計劃并組織組員通過專家授課和查閱相關的文獻進行學習溶栓知識,包括遇到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時如何快速準確的去判斷、處理和進行簡單地救治措施,了解清楚并掌握急性腦梗死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學習之后對全體組員進行考核,確保所有護理人員都知曉,進行患者一對一分配,護理過程中隨時為患者解答疑惑。其具體方法如下:①評估患者病情:護理人員利用救護車上的時間應完成對患者發病情況初步了解,包括詢問家屬患者病發時間、患者發病時有什么表現、是否出現了呼吸困難等,根據患者家屬的描述快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發病時間120 min內的患者立即送往搶救室進行搶救,并開啟相應的綠色通道,確保一定時間內送至搶救室(入院后5 min內完成),盡最大可能保證患者不錯過最佳救治時間。②病情監測:護理人員應立即建立患者專屬檔案管理,觀察并記錄患者病情,保證患者呼吸暢通;抽取患者靜脈血液并進行檢測查看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情況,快速的將患者從急癥室轉入CT室進行患者頭部CT檢測爭取在3 min內完成檢查報告(整個過程控制在45 min之內)。完成所有檢查后護理人員把確定可以進行溶栓的患者直接快速的送至相應的急救室進行溶栓操作,護理人員按照主治醫師的醫囑完成取藥、復核及配藥和用藥等事項(入院后60 min內完成);溶栓期間做好患者病情監測以及用藥干預,每30分鐘對患者進行2~3次的生命體征測量、瞳孔和意識變化情況,每隔45 min對患者進行神經功能評估,除此之外應時刻注意患者是否有出現其他疾病的征兆,完成溶栓后將患者送入相應的病房進行護理干預。③安全轉運:嚴格規劃轉運方案和路線,認真的安排檢查順序,避免形成無效轉運而造成錯過溶栓最佳時間窗,患者在轉運過程中身邊至少要有兩位或以上的護理人員進行陪同保證患者出現意外;患者在完成溶栓的過程后護理人員注意安撫患者家屬的情緒,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和講解患者目前病情和治療的方案,通過醫院的相關宣傳冊讓家屬更好的理解溶栓,告知患者家屬溶栓后應注意的事項,并嚴格控制其流動性,保持病房處于安靜舒適的環境狀態。

1.3觀察指標

1.3.1神經功能影響: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后4個月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護理人員記錄患者入院前、入院后2 d內、3 d內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采用NIHSS評分量表[6]對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進行評分,包括面部運動、視神經、意識、感官、語言等方面評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每項評分滿分為10分。

1.3.2心理狀況評估:護理人員在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分別對每位患者進行心理狀況的評估,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7]焦慮自評量表(SAS)[8]進行評分,其中SDS評分越高說明抑郁情緒越重;SAS評分越高說明焦慮情緒越重;兩項評分皆為60分。

1.3.3治療時間比較: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4個月的治療時間長短,分別從綠色通道開通時間、CT完成時間、溶栓DNT時間進行比較。

1.3.4滿意度評價:比較兩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采用護理人員自制的患者問卷調查表對患者和家屬進行一個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干預過程的專業知識水平、服務態度、反應能力等共計60分,其中40~60分代表非常滿意、20~39分代表比較滿意、0~19分代表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除以每組患者例數。

1.3.5搶救成功率相比:在患者干預前、干預后4個月對患者進行溶栓搶救成功的人數統計,患者進行溶栓操作脫離危險恢復清醒后便算是搶救成功,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及χ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個月后,兩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均有好轉,且研究組神經功能受損好轉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評分比較分,n=40)

2.2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況評估比較:干預前兩組SDS、SA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個月后,兩組SDS、SAS評分比干預前均有明顯下降,并且研究組SDS、SAS評分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分,n=40)

2.3兩組治療時間比較:干預4個月后研究組綠色通道開通時間、CT完成時間、溶栓DNT等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時間比較

2.4兩組滿意度比較:對照組總滿意度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滿意度比較[n(%),n=40]

2.5兩組搶救成功率比較:對照組總計搶救成功率為72.50%(29/40),研究組總計搶救成功率為90.00%(36/40)。研究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21,P<0.05)。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實施搶救的過程中,溶栓治療的實行與患者的生命安全、術后康復狀況有著必不可少的關系[9],從以往急性腦梗死患者救治經驗來看,縮短溶栓時間窗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搶救率,減少患者病死率。另有研究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開展溶栓治療,時間窗控制在4.5~6 h內可提高臨床效果并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術后康復效果很好[10]。一直以來怎么去縮短急性溶栓時間窗是醫生和專家們一直想解決的問題,也有相關文獻進行過討論[11-12]。

而本次研究主要發現急性腦梗死患者經過以流程控制急診溶栓時間窗為導向的模式干預后,能夠有效的減少急診時間溶栓窗、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4個月后研究組神經功能受損好轉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其原因是因為應用本次研究干預模式后有效地縮短了從患者發病到醫院進行救治、溶栓整個流程的時間,在患者病情達到高峰之前進行溶栓救治,有效地幫助患者神經功能不再進一步受到缺損;干預4個月后,研究組SAS、SDS等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觀其原因是因為護理人員在患者救治的整個流程中,對于突發情況能夠有條不紊地應對,沉著冷靜地安排相關救治工作,護理人員表現出的專業水平知識、服務水平和反應能力讓患者及家屬有更多的安全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和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4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搶救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是因為干預過程設置了患者溶栓專屬通道,縮短了患者轉運時間,在控制了CT檢查、患者分診、病情評估的時間,縮短了溶栓時間窗,進而縮短了患者的治療時間,促進了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綜上所述,從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心理狀況、治療時間、搶救成功率和滿意度等情況來看,以流程控制急診溶栓時間窗為導向干預的模式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病死率、減少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溶栓成功率。

猜你喜歡
溶栓神經功能腦梗死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觀察與護理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改良溶栓法治療梗死后心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應用價值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4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