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的作用與挑戰

2024-04-26 01:56
市場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政府部門績效評價機構

王 薇

[揚州匯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江蘇 揚州 225009]

0 引言

第三方機構在政府績效評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政府績效外部評價的有力抓手。 常見的第三方機構如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各類管理咨詢機構等,作為獨立的評估實體,其可以提供客觀、中立的評價意見,并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然而,第三方機構在參與政府績效評價時面臨一系列挑戰,導致預算績效評價的效果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為提高政府績效評價的質量,還需要第三方機構不斷改進,政府部門全力支持以及公眾的積極參與,共同促進政府績效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1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的作用

1.1 提供客觀、中立的評價

第三方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具備獨立性與專業能力,能夠完成財政部門、主管預算單位委托的政府預算績效評價工作任務的組織。 在開展政府績效評價中,強調以結果為導向,基于財政預算資金使用績效,開展獨立、專業且規范的評價[1]。 其開展績效評價的過程中,不受利益關系的影響,也不受政府項目團隊的控制。 這種中立性有助于避免評價過程中的偏見和不公平,確保評價結果具有公正性和可信度。

1.2 增強評價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第三方機構在評價過程中依據一定的方法和標準進行評估,其通常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提供準確和可靠的評價,使得評價結果更具可信度。 且第三方機構在進行評價時,通常會公開評價的方法、數據來源和評價結果,確保評價過程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有助于外界對評價過程進行監督和審查,進一步增強了評價的公信力和可信度[2]。

1.3 促進政府績效的提升

第三方機構能夠基于客觀的標準和指標對項目的績效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能夠為政府提供反饋和借鑒,幫助政府發現項目中存在的問題、瓶頸和改進的空間,并提出改進措施,從而引起政府的重視,使政府能夠不斷優化項目管理和運行,提高績效水平。同時,第三方機構作為獨立的機構,能夠帶來新的視角和經驗,為政府提供獨立的思考和建議,幫助政府全面地認識到項目的優勢和不足之處,以便政府在未來年度的側重點上進行調整。

2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的途徑

2.1 委托評估

委托評估是指政府將績效評價的任務委托給第三方機構實施。 委托評估中,政府會與第三方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明確評價的范圍、目標、方法和時間等方面的要求,協議中還可以規定雙方的權責,包括數據共享、溝通和報告要求等,以確保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三方機構將根據合同的要求進行評估,并向政府提交評估報告和建議,以確保評估過程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2.2 獨立評估

獨立評估是指由第三方機構全權負責政府績效評估的過程,這種方式下,第三方機構與政府部門無利益關系,能夠提供客觀、中立的評估。 第三方機構將獨立地收集、分析數據,基于科學的原則和標準制訂評估方案,并考慮相關的政策和法規要求,結合實地調研、數據分析和專家意見等實施評估,以提供全面的評估結果,避免潛在的利益沖突和偏見[3]。

2.3 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是政府績效評估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讓公眾參與評估過程,可以增加評估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在這種方式下,政府可以邀請公眾、利益相關方、社會組織等參與評估的設計、實施和結果的討論;公眾可以提供意見、建議和反饋,對政府績效進行監督和監測,從而提高評估的質量和公信力。

以上幾種方式在政府績效評估中可以相互結合,以實現全面、客觀和有效的評估,其中委托評估和獨立評估能夠保證評估的專業性和獨立性,而公眾參與則可以增加評估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績效評估中需要政府根據具體情況和評估目標選擇合適的方式,以確保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和評估結果的有效利用。

3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的挑戰

3.1 信息獲取與數據分析困難

政府績效評價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但由于政府部門的數據分散在不同的系統和部門中,第三方機構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獲取和整理這些數據,還要發現這些數據存在的質量問題,如不完整、不準確或過時等問題,以至于第三方機構面臨時間和資源的限制,難以充分開展績效評估。 此外,第三方機構的數據分析結果直接影響政府決策和政策制訂,必須確保數據分析的結果準確可靠,然而數據分析結果相對復雜,需要進行解釋和溝通,以便政府和利益相關者理解和應用,這就對第三方機構的溝通能力和數據解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評估方法和指標制訂困難

政府績效評價涉及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目標。 因此,制訂評估方法和指標需要考慮到多樣性和復雜性,且不同政府部門的績效評價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指標,以適應各自的特殊需求,這對第三方機構來說是一項挑戰。 此外,第三方評價中,評估方法和指標不僅需要關注短期成果,還需要考慮長期效果和可持續發展。 然而,長期效果評估會面臨時間和資源限制,第三方機構需要考慮如何設計有效的評估方法和指標,以捕捉長期效果,并在評估過程中解決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問題。 而且政府績效評價涉及各個利益相關者,其會對評估方法和指標有不同的觀點和需求,如何在確保指標合理性的同時又能夠兼顧各方的需求和利益也是一項挑戰。

3.3 評價結果的應用與監督不足

即便第三方機構提供了客觀、中立的評估結果,但對評價結果的應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政府和公眾對評估結果的監督和追蹤不力,導致評估結果被忽視或遺忘,或是政府部門對評估結果存在偏見或不信任,評估結果無法被政策制訂者充分接受和應用,認為評估結果與其政策目標和政治目標不一致,導致評估結果的應用受到限制,難以對政府績效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3.4 與政府的溝通不足

第三方開展績效評價的過程中,與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和機制,導致信息共享和理解不足,影響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結果的應用。 其一,政府部門對評估過程的信息共享存在保守態度,擔心信息泄露、批評或政治風險,導致第三方機構在評估過程中無法獲得充分的信息和數據。 其二,政府和第三方機構在溝通目標和需求上存在差異,政府關注政策影響和決策支持,而第三方機構則關注評估的獨立性和科學性,導致溝通的重點和方式不一致,影響雙方的有效溝通和合作。

3.5 第三方機構的專業性有待提升

當前,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評價的方式方法、人才隊伍建設和工作質量仍處于探索階段。 由于第三方機構從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時間較短,且大多為專業化發展,在人才隊伍建設和工作質量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與委托方和社會公眾的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以至于第三方機構在參與預算績效管理中的專業性不足,難以提供有效的績效評價結果。

4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的優化方案

4.1 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時,需要依據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 若數據質量不過關,那么評價結果很可能是錯誤的,無法真實反映政府的績效情況。 因此,第三方機構應加強數據源的驗證,核實數據的來源機構,確保數據可信和可靠,對涉及關鍵指標的數據,可以進行獨立的數據收集和驗證,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為此,第三方機構需要建立數據質量控制機制,制訂數據采集和錄入的標準化流程,對數據進行驗證和審核以及定期進行數據質量檢查和校驗。 同時,建立數據質量指標和報告機制,對數據質量進行監測和報告,及時發現和糾正數據質量問題。 對數據分析過程,第三方機構可采用多個獨立的數據分析方法和技術,如統計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對數據進行數據敏感性分析和模型驗證,發現數據中的潛在規律和趨勢,并記錄和報告數據分析的過程和結果,以便進行復核和驗證。此外,第三方機構還應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在數據存儲、傳輸和處理過程中,應采用加密技術、訪問控制等措施,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2 確定可行的評估方法和指標

政府績效評價的核心是對政府的工作效果進行評估,而評估方法和指標是評價政府績效的基礎。只有確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和指標,才能對政府的工作效果進行準確的評估,為政府提供有效的改進建議。 評估方法和指標的選擇首先應該與政府的實際工作內容、工作重點一致,以真實反映政府的實際工作情況。 其次,應具有針對性,能夠針對政府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幫助政府提高績效。最后,還應該具有客觀性,避免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導致評價結果產生誤差。 為此,科學、可行的評估方法和指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第三方機構應該與政府部門合作,進行目標和需求分析,了解政府部門的政策目標、關注點和問題,以確定評估的重點和范圍以及需要關注的領域和指標。 第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對評價結果的應用和監督至關重要,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部門、公眾、專家、社會組織等。第三方機構應該與利益相關者進行廣泛的溝通和參與,使其提供有關評估方法和指標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評估方法和指標能夠兼顧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基于目標和需求分析,第三方機構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和驗證,制訂評估框架和指標體系,并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指標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更好地理解政府部門的工作環境和挑戰,從而進行評估方法和指標的制訂,以保障評價結果的可行性和適用性[4]。

4.3 建立監督機制,關注評估結果的有效傳播與應用

首先,第三方機構的評價結果報告應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包括具體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政府部門應參與評價結果的解讀和分析,以確保評價結果與政府政策目標的一致性。 其次,政府部門和公眾應該對評估結果進行監督和追蹤。 政府部門可以制訂相關規定和指導,要求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和反饋,并設立專門的部門或機構負責評估結果的應用,以確保評估過程的公正性和客觀性,避免人為因素對評估結果的影響;公眾應該積極參與評估結果的討論,通過輿論監督促使政府部門將評估結果納入決策過程。 最后,政府部門和利益相關者需要一定的培訓和支持,以充分理解和應用評價結果。 第三方機構可以提供培訓課程和輔導材料,幫助政府部門和利益相關者理解評價結果的含義和應用方法;也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幫助政府部門解決評價結果應用中的問題和挑戰。

4.4 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和合作

政府部門和第三方機構應從對方的角度和利益出發,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以達成共識和合作,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第三方機構在政策制訂和決策評估中的重要性,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和專業性;第三方機構也應該理解政府部門的責任和復雜性,積極提供建設性意見和支持。 同時政府部門應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數據,以便第三方機構能夠準確評估政策和決策的影響。 這意味著政府部門應該主動公開信息,包括政策制訂過程、決策依據、數據和研究結果等;第三方機構也應該公開其觀點和研究,并積極參與公眾討論。 雙方應該從對方的角度和利益出發,尊重并理解對方,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第三方機構在政策制訂和決策評估中的重要性,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和專業性;第三方機構也應該理解政府部門的責任和復雜性,積極提供建設性意見和支持。 此外,第三方機構應與政府部門建立定期溝通的機制與多樣化的溝通渠道和工具,例如,每月或每季度的會議或工作坊,確保雙方有固定的時間和平臺來交流和討論評價進展、結果和問題,確保雙方對溝通的目標和需求有清晰的共識。

4.5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對第三方機構來說,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質、有經驗的人才隊伍,才能提高自身在預算績效管理中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第三方機構應建立健全的人才引進計劃,采取多種方式,如招聘、兼職、實習等,吸引更多具有預算績效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加入,建立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 與此同時,針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采取定期的培訓和學習活動,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參加相關領域的研討會、培訓班等,提高其預算績效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 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 并定期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和考核,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糾正。 同時通過內部激勵機制,采取獎勵制度、晉升機制等方式,對表現優秀的工作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5 結論

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在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專業性和公信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提供獨立、客觀的評價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也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政府和第三方機構共同合作來解決,共同促進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未來,應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第三方機構參與政府績效評價的機制和方法,以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實現政府績效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政府部門績效評價機構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
淺談在政府部門推行績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徑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政府部門間G2G信息資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