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精益成本管理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

2024-04-26 01:56蔣飛飛
市場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企業管理者精益原材料

蔣飛飛

(江蘇金陵機械制造總廠,江蘇 南京 210000)

0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逐漸完成,制造企業的發展想要步入新的軌道,必須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部分制造企業管理者錯誤地認為想要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只需嚴格控制并降低成本,這不但降低了產品的質量,增加了企業庫存,還導致重要客戶流失,不利于制造企業發展壯大。 制造企業想要維持可持續發展,并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調查市場需求,包括產品需求、技術需求、服務需求等,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將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投入研發環節,注重提高資源的使用價值和消費者實際需求。近年來,制造企業在管理成本時將注意力集中在生產環節,但絕大多數產品在設計初期便明確了原材料、制作方法等,詳細規劃了生產制造成本。 因此,制造企業管理者要掌握先進的管理理念,優化成本管理方案,使用精益成本管理方法,全方位、全過程控制企業技術部門的研發成本、采購部門的采購成本、物流部門的運輸成本,有效降低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所需的成本費用,推動企業盈利。

1 制造企業精益成本管理概述

1.1 精益成本管理相關概述

1.1.1 管理要求

首先,在精益成本管理工作實施環節,制造企業應當調研并分析客戶需求,在設計產品時要結合客戶的喜好不斷更新優化,確保產品可以全部銷售。其次,在精益成本管理環節,制造企業應當明確各環節的必要性,摒棄不必要的環節,簡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1]。 最后,制造企業開展精益成本管理工作時要準確把握市場變化,結合市場需求規劃購置原材料以及產品生產數量,防止出現生產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而大量滯銷的不良情況,占用企業庫存和流動資金。

1.1.2 管理原則

第一,產品質量首位原則。 在精益視角下,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不能盲目地降低成本,重要的是保證原材料質量合乎標準,產品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 第二,系統最優原則。 系統最優原則是制造企業開展精益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礎,從整體角度管控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成本。 企業管理者必須積極組織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精益成本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精益成本管理價值。 第三,價值保證原則。制造企業必須響應諸多客戶的需求,結合客戶的喜好和建議不斷修改產品設計方案,在提高產品價值的同時增強產品競爭力,防止出現產品滯銷的不良情況。

1.2 制造企業精益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2.1 促進產品增值,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通過加強精益成本管理,制造企業能夠制訂科學合理的資源使用方案,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實現生產經營目標。 在制訂資源使用方案期間,企業管理者運用精益成本管理方案,準確掌握企業資源儲備情況,詳細分析生產產品所有工序和零件的安全合理性,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可以降低產品成本費用,提高產品的價值,推動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1.2.2 管控企業成本,增強自身競爭實力

依據外部價值鏈角度,制造企業實施精益成本管理方案可以加強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不但能夠保障原材料供應穩定,還降低了采購成本。 從客戶角度來看,制造企業實施精益成本管理方案可以簡化銷售流程,控制銷售成本,有效增強企業競爭實力。

2 制造企業精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采購成本并未有效控制

如今,仍有部分制造企業沒有構建完善的供應商管理制度,也沒有根據供應商的實際情況制訂完善的合作方案和采購方案,在購置原材料時沒有盡可能還價,降低成本價格。 此外,部分制造企業沒有調查供應商的信譽度、原材料質量、價格等,導致企業用高價購置了一批低質量的材料,銷售困難,企業無法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2.2 未形成精益成本管理氛圍

制造企業想要充分發揮精益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必須組織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相互協作配合,才能加大成本管理力度。 然而,部分制造企業缺乏良好的精益成本管理氛圍,企業管理者過度重視銷售而忽視了成本管理,研究環節、采購環節、生產環節以及銷售環節的員工缺乏溝通交流,無法有效合作。此外,部分制造企業還存在工作質量差、效率低、相互推卸責任的問題,制約了精益成本管理工作開展。

2.3 研發成本管理有待完善

由于產品工藝、使用材料等受到研發環節的影響,制造企業應當嚴格控制研發環節的成本費用。但是目前,部分制造企業沒有構建完善、科學、合理的研發成本控制制度,同時,研發人員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與喜好的、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導致產品制作工序煩瑣、原材料價格昂貴,無法有效降低材料成本。

2.4 企業難以把控營銷成本

第一,通常情況下,制造企業均在當地招聘銷售人員,當企業想要擴大業務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時,會派遣員工到外地出差,但是由于經濟的發展,物價飛速上漲,員工出差費用也在日益提高,進一步增加了人力成本[2]。

第二,由于客戶都希望用較低的價格購置質量好的產品,因此,為了提高客戶的忠誠度,絕大多數制造企業都會在年中或年末進行促銷。 但是,企業廣告宣傳費和產品促銷費受到營銷方案、銷售人員綜合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不穩定性,因此無法準確控制營銷成本。

2.5 物流成本缺乏統計核算

制造企業外部物流費用逐年增加,由于制造企業業務規模廣,銷售涉及我國諸多地區,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客戶滿意度,企業在各地區省會城市建設了倉庫,并聘請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貨物,同時負責收發貨,增加了物流成本。 對于制造企業內部物流而言,部分企業在規劃、管理物流成本時僅注重銷售運費,沒有注重其他成本費用,因此在計算時便造成制造企業整體物流成本偏低,導致企業管理者并沒有重視控制物流成本。

3 制造企業強化精益成本管理的措施

3.1 壓縮采購成本,優化采購和供應商控制制度

制造企業管理層應當隨機選取采購流程進行分析,判斷采購流程是否規范、合理,針對采購環節中的不足要及時更新完善,減少企業損耗[3]。 第一,建立健全采購制度。 采購部門在購置原材料時要結合產品的要求,明確原材料的數量和質量,并計算所需的成本費用,若發現實際支出和預算不符,及時查明原因。 第二,構建完善的供應商控制制度以及評估制度,選擇多個供應商進行對比,最終與原材料銷售價格低、質量好的供應商合作,同時結合各供應商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合作方案。 第三,當企業購置的原材料運輸至倉庫時,質檢部門和倉儲部門要詳細檢查原材料的質量,若發現原材料質量與實際需求不符,則要求供應商退貨或換貨,并將該供應商作為重點觀察對象,倘若再次出現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則與該供應商解除合作關系。 第四,制造企業應當詳細調查各供應商的信譽情況,針對信譽良好的企業簽訂長期合作關系,有效提高企業議價能力。

例如,A 制造企業為了進一步加強采購成本管控,制訂了以下措施:首先,A 制造企業構建了完善的采購制度,并設立單獨的采購部門,招聘工作經驗豐富的采購人員,增強采購工作的專業性。 同時,采購部門積極和質檢部門溝通交流,明確掌握原材料所需的質量、數量等,選擇合理的采購方式以及對應的供應商。 其次,A 制造企業構建了公開機制,加大監督管理的力度,采購人員必須將采購的全過程、結果進行公開,便于企業管理者管控采購工作。 此外,當采購部門成功購置原材料后,企業的質檢部門、倉儲部門必須檢查原材料質量是否合格。 最后,A 制造企業在采購之前應當詳細調查各供應商的基本信息、信用等級等,避免供應商信用過低,危害企業發展。

3.2 優化企業環境,樹立精益成本管理意識

制造企業員工對精益成本管理方法的重視程度會嚴重影響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企業全體員工必須樹立精益成本管理意識,優化內部成本管理環境。 首先,增強企業管理層主動參與精益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識,定期組織管理者開展培訓,了解并掌握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通過分析其他企業開展精益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并借鑒其成功之處,不斷更新優化精益成本管理方案。 其次,明確精益成本管理相關部門的員工工作職責,同時管理者要聘請精益成本管理方面的專家到企業內部召開講座,講解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管理流程以及管理方式,不斷提高員工的認知。 此外,企業要結合各崗位、各環節的工作需求制訂相應的培訓方案,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最后,制造企業應當構建專門的精益成本管理團隊,包括企業各部門負責人、總經理等管理層,不定期檢查企業各部門執行精益成本管理的狀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監督其改正。

例如,B 制造企業管理者為了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增強員工精益成本管理意識,制訂了如下措施:第一,B 制造企業每周組織員工開展線下培訓或線上培訓,并制訂相應的激勵制度,使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成本管理工作。 同時,B 制造企業為了鼓勵員工發現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優化措施或新的成本管理方案,若企業采用,則給予薪資、福利等獎勵。 第二,B 制造企業為了提高精益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制訂了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指標,并明確了各崗位的工作職責。 通過定期考核以及獎懲制度,充分激發了企業管理者管理控制研發、生產等環節成本的意識,確保企業貫徹落實精益成本管理理念。

3.3 強化研發管理,控制研發工序材料成本

一方面,企業管理者和研發人員要明確控制研發成本的重要意義,并樹立成本控制意識,要根據客戶喜好設置相應的產品,并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材料。此外,企業確認產品設計方案后,應當不斷修改工藝、原材料使用方式等,降低企業成本。

另一方面,企業在控制成本時應當使用目標成本法,主要步驟如下:在分析市場需求、客戶要求等基礎上,判斷產品設計是否可行,結合競爭對手定價、管理層目標利潤等,確定產品價格和成本,同時研發部門要不斷調整工藝、材料,確保研發方案可行性。 最后,交由生產部門生產[4]。

3.4 完善成本方案,嚴格控制營銷服務成本

制造企業營銷服務成本包含諸多方面,如銷售人員出差費用、培訓費用、促銷活動費用、廣告宣傳費用等。 制造企業要降低營銷服務成本費用,應當在主要銷售地區招聘當地的銷售人員,一方面,這些員工了解當地人們的喜好、需求以及習慣,能夠準確把握目標客戶,并制訂完善的銷售策略;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銷售人員出差費用,使制造企業營銷服務成本費用大大降低[5]。

3.5 加強統計核算,明確物流成本管理職責

第一,制造企業應當構建信息交流平臺。 對于制造企業而言,產品運輸價格受到兩下兩個方面影響:一是客戶。 不同客戶的訂單、產品數量和運輸重量均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每個訂單都需要單獨定價。二是物流企業。 每家物流企業運輸費用的標準都不相同,因此,制造企業在物流運輸時花費較多定價交易成本。 制造企業應當構建包含各物流公司的基本信息、報價等的價格信息庫,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查詢。 此外,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制造企業可以及時將客戶期望的收貨時間、包裝要求傳達給物流公司,這樣不但提高了制造企業運輸效率,還提高了客戶對物流公司的滿意度。

第二,制造企業應當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將外地倉庫交由物流公司管理,同時構建可以實時監督管理第三方物流公司發貨的管理系統,節約了制造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

第三,制造企業應當構建談判小組,并實施輪換制,每次同物流公司談判均選擇不同的小組成員,防止詢價員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企業利益。 此外,物流價格談判小組的成員必須明確自身的職責,樹立職業道德意識,以企業整體利益為重。

4 結論

總而言之,對于制造企業而言,科學合理地使用精益成本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實力,使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穩步前行。 制造企業管理者要充分掌握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結合市場變化和企業需求不斷更新優化成本管理方案,從物流、采購、研發、營銷服務等多個方面控制成本。 制造企業在開展精益成本管理工作時要明確管理原則和管理要求,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以及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實現降本增效,促使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壯大。

猜你喜歡
企業管理者精益原材料
企業管理者縱論品牌建設
水利工程原材料質量檢測控制探討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項目中的應用
觀點
知識無窮盡
中國企業管理者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機加零件精益單元構建與應用
精益管理實踐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肥皂及相關原材料分析
企業管理者要為社會奉獻正能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