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特色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研究

2024-04-26 13:35
旅游縱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研學旅行特色

崔 烜

(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無錫214200)

21 世紀城市化進程加速,導致兒童生活環境簡化,遠離自然與傳統文化。鄉村特色研學旅行應運而生,旨在填補城市生活的不足,讓學生體驗鄉村生活方式,研究鄉村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及其對現代社會的意義。這一教育模式通過真實情境與體驗式學習,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與實踐能力。學生既可學習課本知識,又可培養情感認同、社會責任感與生態意識。與鄉村社區溝通可了解及珍惜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思考如何在維護傳統文化及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推動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一、解析鄉村特色研學旅行的重要性

鄉村特色研學旅行在現代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鄉村特色研學旅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和環境。通過與鄉村地區的互動,學生可以親身體驗鄉村的特色文化、歷史沿革以及自然環境。鄉村特色研學旅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學生通過參與各種研學活動,如參觀考察、環境觀察、農業體驗和社區服務等,能夠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能力。鄉村特色研學旅行還可以加強學生對農業科技和鄉村產業的了解,促進鄉村地區的發展和可持續性[1]。

二、鄉村特色研學旅行課程框架設計

(一)鄉村特色研學旅行課程主題與活動類別設計

鄉村特色研學旅行的核心在于深入體驗農村的自然環境、社會習俗和農業生產,從而加深對鄉村文化和生態環境的理解。課程主題可以圍繞“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體驗,讓學生親手參與農作物的種植、收割以及加工,體驗農產品供應鏈的多個環節?;顒宇悇e可以包括農業技術體驗、傳統手工藝學習、鄉土文化探索和生態環境保護四個方面。在農業技術體驗中,引導學生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和傳統種植方法,了解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和農業生態系統。在傳統手工藝學習中,組織學生參與制陶、編織、染布等傳統藝術活動,體會手工藝的魅力和文化內涵。鄉土文化探索環節,通過參與當地節慶活動、民俗體驗等方式,使學生深入了解鄉村的歷史傳統和社會風情。而在生態環境保護部分,通過開展植樹造林、水土保持、垃圾分類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二)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設定

在鄉村特色研學旅行中,學習目標應聚焦于學生對鄉村生活方式的認知增進、對農業知識的掌握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的培養。學生需要了解農村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結構,認識到鄉村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過對農作物生長周期的觀察和參與,學生將掌握基本的農業科學知識和農作物種植的技能。課程還應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如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農業實踐,以培養他們的環境責任感。在核心素養方面,研學旅行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觀察力的培養通過觀察農作物生長和鄉村自然環境來實現;思辨能力通過對農村社會問題的討論和分析來提升;創新能力則通過解決實際農業生產中的問題來激發;社會實踐能力則通過參與農業生產和鄉村社會活動來增強。

(三)課程模塊及內容體系構建

在構建鄉村特色研學旅行的課程模塊時,應該綜合考慮跨學科的知識融入和實踐操作的平衡。課程內容體系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模塊:自然觀察與認知、農業技術與實踐、文化藝術體驗、社會參與與服務四個主要部分。在自然觀察與認知模塊中,內容包括對鄉村地理、生態系統、氣候變化等自然環境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理解鄉村環境的基本特征和變化規律。農業技術與實踐模塊將側重農作物栽培方法、土壤管理、農業機械使用等實際操作技能的學習,讓學生親身體驗從耕種到收獲的過程。文化藝術體驗模塊則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傳統工藝的實踐等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和親身體驗鄉村文化的魅力[2]。

(四)課程實施計劃和時間表制定

課程實施計劃應結合具體的教學資源和學生需求來定制,確保每個模塊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地學習和體驗。時間表可以按照季節和農業生產周期來安排,以保證學生能夠參與到不同階段的農業活動中。比如,春季可以安排土壤準備和種植類活動,夏季可以進行田間管理和初步收獲,秋季是收獲和加工的關鍵時期,冬季則可以更多地進行文化藝術體驗和社會實踐活動。每個模塊的實施計劃應包含理論學習、現場實踐、反思交流和成果展示四個步驟。理論學習確保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現場實踐讓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反思交流是學生之間分享體驗、討論問題的環節;成果展示則是對學生整體學習成果的一次匯報和評價。

三、 鄉村特色研學旅行課程內容開發

(一)地方文化和歷史

1.研究當地歷史沿革與特色文化

研究一個地區的歷史沿革與特色文化是一項深刻的學術探索,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該地區的過去,也能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文化特色如何塑造了當地社會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特色文化的研究則更多聚焦于當地的語言、藝術、宗教、節慶活動、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通過深入研究可以發現,歷史與文化是相互交織的。歷史事件影響了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而文化則為歷史的進程提供了背景和內涵。

比如,在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山區村落里,課程的組織者策劃了一個名為“穿越時空,探索村莊”的活動?;顒悠陂g,同學們將前往該村歷史博物館參觀,館內展示了古代至近現代的各類生活用品、農具及手工藝品等,每件物品均承載了當地豐富歷史故事。在專業講解員的引領下,學生們了解該村落的創建歷史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變遷。

2.參觀考察活動

在地方文化和歷史的參觀考察活動中,課程應設計一系列的現場學習計劃。這些計劃可以包括對當地博物館的參觀,通過館藏展品和講解員的介紹,使學生對鄉村的歷史有一個直觀地了解。此外,可以組織學生前往一處保存較好的百年老宅中,其建筑風格與布局體現出當地古老的居住習慣與社會等級制度。同學們對于老宅中雕梁畫棟和磚雕窗花的細節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也從老宅主人的后人那里得知不少有關家族趣聞軼事。

3.互動式學習體驗

為了提高學生對鄉村歷史文化的興趣和參與度,課程應當設計富有互動性的學習體驗。例如,學生們分成小組,每組負責重現一個傳統節日慶典的過程。為此,他們需要與當地的老藝人學習制作節日中的傳統食品,比如學習制作地方特色粽子、年糕或其他節日美食。老藝人們不僅教授他們食物的制作技巧,還講述這些食品背后的歷史意義和節日故事,讓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學過基本的食品制作技能之后,學生們就開始籌備節日慶典、親自布置會場、懸掛彩燈、布置手工藝品,甚至試著換上傳統服裝。節日慶典的高潮為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環節,其中有傳統舞蹈、戲劇、音樂等演出,要求學生事先向村里的藝術家取經。

(二)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護

1.探索鄉村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

在開發課程內容時,需深入探索該地區的地理特征、植被分布、動物種類以及生態環境的現狀。例如,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考察自然水體對鄉村生態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本地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這些研究,學生能夠了解到鄉村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復雜性,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3]。

2.環境觀察與實踐活動

環境觀察與實踐活動的設計中,應結合實地考察和實驗學習,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鄉村地區的自然環境。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前往當地的森林、濕地或農田,進行動植物觀察記錄、土壤采樣分析、水質監測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能夠直觀地了解自然環境的現狀,還能學會使用各種環境監測工具和數據分析方法。為了加深印象,可以讓學生將觀察和分析的結果編制成報告或展板,進行成果分享。

(三)農業科技和鄉村產業

鄉村農業生產正經歷著科技的重大變革,這些變革正在改善傳統的耕作方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也在增強農業的可持續性?,F代農業科技應用涵蓋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機械化等多個方面。通過轉基因技術和分子育種,可以培育出抗病蟲害、適應性更強的作物品種。精準農業利用衛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對農田精確地管理和資源配置。智能化農機械如無人駕駛拖拉機和自動噴灑設備,提高了農田的作業效率,減少了勞動力需求[4]。

1.參與農事活動和鄉村產業體驗

參與農事活動和鄉村產業體驗是理解農業科技和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親手參與農作物的種植、養殖、收獲等環節,學生們不僅能夠親身體驗農民的勞動過程,還能直觀地觀察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例如,在智能溫室中,學生可以了解到溫度、濕度自動控制系統如何優化植物生長條件;在參與生態養殖的過程中,學生能認識到循環水養殖系統如何減少資源消耗并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2.探討農業科技對鄉村發展的影響

科技進步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使得農業更加依賴于科技輸入,從而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例如,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農民可以遠程監控作物生長狀況,及時調整灌溉和施肥策略。此外,農業科技還促進了農產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化,提升了鄉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農民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提供了可能。

(四)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1.社區服務的意義與價值

社區服務是一種強調互助和責任的社會實踐活動,它不僅有助于解決社區中的具體問題,促進地區發展,還能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社區服務的價值還體現在促進社會整合和文化的多元共存上,參與者通過直接與不同背景的人群互動,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多樣性,增進相互理解和尊重。

2.規劃社會實踐活動和服務學習

規劃社會實踐活動和服務學習要求精心設計,以確?;顒蛹饶軡M足社區的需求,也能為參與者提供有意義的學習體驗。首先,應當調查社區的需求,確定服務的重點領域,如教育輔導、環境保護或老年人關懷。接著,要制定具體的服務計劃,包括活動的目標、內容、時間安排及預期成果。此外,活動規劃還應包含對參與者的培訓,確保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對服務過程和成果的評估機制,以便對活動進行調整和改進[5]。

四、結語

鄉村特色研學旅行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模式,旨在讓學生全面了解鄉土文化、歷史、自然生態和農業科技。它不僅能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全面發展,還能增強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研學旅行通過深入的地方文化歷史學習、自然環境探索、農業科技體驗以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使學生能在真實的鄉村環境中運用和豐富學術知識。

猜你喜歡
研學旅行特色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特色種植促增收
中醫的特色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研學之旅
完美的特色黨建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