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振興打造塞外江南
——以阿克蘇地區思源村為例

2024-04-26 13:35駿
旅游縱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源村莊黨組織

王 駿

(新疆理工學院經濟貿易與管理學院,新疆阿克蘇 843100)

引言

鄉村振興戰略是在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的重要戰略,是新時代推動我國社會改革、完善基層建設、推動城鄉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也是鄉村振興的保障[1]。是農村各個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黨建+”統領基層治理[2]。而黨建引領“組織共融、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活動聯辦”的村企共建模式,能夠統籌發力,破解村企單向發展難題和瓶頸,凝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3]。保證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把組織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動力,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推動黨建資源向鄉村聚集,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4]。

總體而言,有關理論在不斷地深入研究,有力地支持和支撐了鄉村組織振興戰略的決策與實施。但是,在組織振興推進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時代,對如何發揮組織振興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作用,以組織振興推進產業、生態、人才和文化振興,在邊疆地區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理論創新研究略顯不足。為此,筆者通過對阿克蘇地區思源村以黨建引領,其他村社集體組織共榮共生,進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創新案例分析,嘗試挖掘和揭示其中的機理和制度邏輯關系。

一、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的思源村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況

思源村位于溫宿縣東側,托乎拉鄉的南側,距離溫宿鎮區78公里,距離阿克蘇市區15公里,北鄰托萬克庫爾巴格村和托萬克蘇布拉克村,臨近鎮區。思源村下轄4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0 余戶約900人,戶均4.5 人,漢族14 戶38 人,占總人口的5%,少數民族177戶727人,占總人口的95%,民族構成以維吾爾族為主,村內人文風貌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特色。思源村黨支部設黨小組4 個,黨員81 名(含預備黨員6名);村兩委班子成員8名(含科技副職1 名),其中:支委5 名、村委5 名,交叉任職2 名;35 歲及以下干部7 名;大專及以上學歷1 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學歷較上屆有所提升,平均年齡較上屆降低2.6歲。

(二)思源村所面臨的困境

推動組織振興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下,盡管國家高度重視鄉村社會發展,但城鄉在經濟發展水平、教育、醫療資源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導致思源村大量人口從鄉村涌出,嚴重影響基層黨支部隊伍建設,具體表現為思源村黨支部書記的統籌規劃能力、協調管理能力較弱,黨員思想觀念比較陳舊,黨員干部的“頭雁效應”發揮不明顯,思源村基層黨組織整體治理能力偏弱,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主體責任虛化弱化,用心用力不足

部分村干部缺乏以黨建引領思源村各項事業發展意識,抓黨建工作吃勁費力,對于工作隊主導建設的黨建陣地、產業項目等不聞不問、利用率低,引領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凝聚力差。思源村“三農”干部少,又沒有專職人員,引領作用發揮不出來。

2.產業發展比較薄弱,與黨組織聯系不夠緊密,內生動力不足

一是鞏固脫貧成果工作任務仍然艱巨。返貧監測的動態性和致貧因素的多樣性都需持續下功夫,進行常態化關注、化解、消除。二是內生動力不足的現狀仍然較為突出。部分農民“想、爭、搶”當貧困戶和“要脫貧”的內生動力不足仍未得到根本解決。三是產業基礎薄弱現象仍然十分普遍。特別在思源村,集體經濟收入少、渠道單一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產業發展抗風險能力弱。

3.治理能力亟待提高,治理水平較差

一是治理體系還不夠健全。思源村黨支部書記樹立了黨的領導權威性,但在實踐過程中發揮好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推進村民自治實踐深入發展的水平還比較低。思源村黨組織在領導各類組織、引導發揮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方面做得還不夠。二是文化引領還不夠充分。文化潤疆“潤”的形式不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合不夠,文化內涵挖掘得還不深,一些村民感恩意識比較薄弱、集體意識不強。制定的一部分村規民約缺乏滲透力、感召力,成為“空頭協議”。

二、黨組織引領、村社集體組織再構造取得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思源村通過堅持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建設出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思源村。

(一)聚焦黨組織建設是組織振興的關鍵

1.基層黨組織工作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該村建立工作隊員與村干部“一對一”的幫扶機制,即1 名工作隊員分別與1 名村兩委干部、1 名后備干部結成幫扶對子,堅持把村黨組織書記整體優化提升作為關鍵,實行第一書記全過程幫帶培養,選派參加學習培訓、考察交流等活動,發揮“頭雁效應”,帶動“群雁高飛”。每周召開村干部能力提升分析會,幫助工作隊員盡快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逐步提升獨當一面的能力;組成學習互助小組,定期組織村干部學法規、學普通話、學電腦,不斷強化村干部的普通話水平,每天晚上抽出2 小時對村干部進行普通話學習培訓,并爭取疆內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的支持,全面提升村干部的能力素質。

2.制定實施“升國旗+”工作辦法

為增強村黨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能力,堅持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戴黨徽、亮身份”等活動,以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振興。在升國旗的同時舉行村民代表大會,每周聽取村民對黨組織工作的有關建議和問題,組織黨員干部或村內致富帶頭人每周發聲亮劍,時刻鼓舞群眾以及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干勁,表彰在上周表現優秀、帶頭致富的黨員干部和群眾,樹立村民奮斗的榜樣。

3.創建“翼呼百應”系統打造互聯網大喇叭

為了加強群眾的教育管理監督,拓寬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平臺,思源村在溫宿縣范圍內優先創建使用“翼呼百應”系統,使其成為物聯網大喇叭,該系統配備語音呼叫、短信發送、結果查詢等便民服務,一方面可以通過語音呼叫隨時掌握村莊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慰問老年人,另一方面也能推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說事、議事、主事,組織村民積極地參與鄉村建設行動、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態保護等重大任務,共建美好家園,共享振興成果,同時讓村民辦的事情能及時查詢,可謂一舉多得。

(二)進一步促進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夯實產業振興基礎

村社集體的“復合經營”有利于實現村莊公共權威形塑、治理資源整合以及利益均衡調控[5]。產業振興是保證村民錢袋子鼓起來、日子過得紅起來的關鍵所在,想要貫徹實施鄉村振興就離不開建設富裕的鄉村經濟,要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開展產業振興重點工作,探索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培育工程,大力實施“雙培工程”,依托種養專業戶、專業合作社等村集體經濟組織,培養造就一批黨員致富能手和“土專家”“田秀才”。

首先,思源村種植土壤富含硒等各類微量元素,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一方面,由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黨員干部給村民普及相關的產業知識,讓村民們了解其重要性,從而調動老百姓的工作熱情。另一方面,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搭建富硒領域科技、產業交流服務平臺,爭取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思源村富硒領域創新創業。構建區域公共品牌、打通銷售渠道,聚焦富硒水、富硒稻米、富硒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深入實施富硒農業標準體系建設。

其次,為推進經濟建設,加強第三產業發展,思源村設定以“姑墨江南,養生思源”為鄉村旅游發展主題,以塑造原鄉風貌特色、提升鄉村旅游品質為目標的一體化旅游產業。要對現有120 畝池塘進行升級改造,做好清淤處理、改造塘型、拓寬塘堤等工作,對現有40畝濕地等進行改造,打造集觀光采摘、游玩、垂釣、餐飲、特色民宿于一體的休閑農家樂。村兩委帶頭廣泛爭取社會資金500 萬元,分批次、分年度實施,打造集農家樂、游泳池、餐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就業創業基地項目,吸引溫宿縣城乃至阿克蘇地區群眾前來觀光旅游、游泳健身、品嘗特色美食、愉悅心情,同時有效地解決本村群眾就地就近務工就業的難題。

(三)村集體自治組織為鄉村治理凝聚向心力

鄉村社會組織立足于民間力量解決問題,互幫互助,相親相愛,是鄉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與產品以及改善鄉村民生的新生力量[6]。自治組織的發展也有助于鄉村自治機制的完善,是一種有效的治理方式[7]。近年來,思源村的環境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按照“規劃引領、集體參與、群眾出工、合格獎勵、群眾滿意”的總體思路,以“群眾滿意、群眾答應”為工作目標,全力以赴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首先,實施了村莊人居環境整體提升工程,對農戶庭院內外進行綜合改造,含門頭、屋頂、墻面美化、地面硬化及庭院綠化,使全村舊貌換新顏,達到綠化、美化的效果,以點帶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其次,逐步建立衛生服務中心,保障村民日?;镜木驮\條件,同時要在村莊主要干道上設立垃圾收集點和公共廁所,保障村莊整體人居環境的整潔。最后,穩步推進三區分離、戶廁改革、美麗庭院等工程。這些舉措的實施增強了人民群眾的衛生意識,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促進新農村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不斷地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有力地推進鄉村生態振興。

三、結語

通過調查發現,思源村在“黨組織引領+自治、集體經濟雙組織配合協作聯合經營村莊”的組織再造構想下,逐步解決了自身所面臨的種種困難,思源村的藍圖預期亦如美妙畫卷徐徐展開。那么基于村莊、服務于村莊的組織再造能夠發揮農村集體所有制和經營體制的制度優勢,也能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基本的組織基礎。所有這些都是當前村莊組織建立所依托的關鍵手段,也是構成組織振興的重要戰略。

未來,在邊疆地區通過持續的政策支持及引導,打造出更多的這一共同體,通過“領導+配合”的組織結構聯接基層政府、市場和村民,將昔日“一盤散沙”的村莊社會納入新的組織和治理體系當中,激活村莊的內生動力,完成基層組織的再建構,從而邁上鄉村振興的高效發展之路。

猜你喜歡
思源村莊黨組織
清華黨組織公開
我的小村莊
村莊,你好
My Dreams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定積分及其應用
Hippie
村莊在哪里
對癥下藥 強健基層黨組織
村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