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現狀及發展措施

2024-04-26 14:33吳育明
現代農村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組織化檳榔海南省

吳育明

(海南省定安縣富文鎮政府 海南 定安 571234)

林下經濟指的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優勢,結合林地生態,實現林下養殖、栽培等復合型的生產及經營活動,進而促進農、林、牧三大產業實現協調發展、互幫互助的生態化農業生產模式[1],現階段林下經濟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并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檳榔是我國海南省主要的經濟性熱帶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80 萬畝以上。通過發展經濟林下復合栽培,不但能夠將林下自然資源予以充分運用,而且能夠對林中的生態環境予以調節與改善,與此同時降低肥料、農藥、人工等大量投入,實現成本有效控制,為農民實現經濟增長提供了良好條件。此外,通過發展林下復合栽培,海南省實現了綜合經濟效益的提升,找到了新經濟背景下農業發展的新方向。

1 檳榔產業發展現狀

1.1 海南省檳榔栽培產業發展現狀。海南省是檳榔主要生產地區,云南、福建等地區也有少量檳榔栽培[1]。截止到2019 年,海南檳榔栽培面積已經超過了11.5 萬hm2,占我國檳榔栽培總面積的96%以上。近幾年,檳榔產業迅速擴大,其產值也隨之實現了數百億元的增長。檳榔在我國通常被加工為咀嚼類食品,其加工企業集中在海南或周邊國家及地區,但絕大多數成品仍然產自我國海南省。

1.2 檳榔林下經濟發展現狀。我國林下復合栽培作物品類相對較多,諸如熱帶水果、咖啡等,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區還是集中于我國海南省。截止到2020年,我國海南省經濟林作物以椰子、檳榔為主,從事林下經濟的人數高達80 余萬人,實現了農產品產量的穩步提升,同時也穩住了海南省的經濟大盤。當前海南大規模連片種植的經濟林復合栽培面積約為65 萬畝,并且將幼齡、成齡香味料胡椒也種植于檳榔林下,種植面積約為10 萬畝,其分別分布于海南省的東部及東南部;幼齡檳榔、幼齡椰子及水果在經濟林區也進行了種植,其種植面積約為9 萬畝,占總面積的8%左右,分布于海南省的多個地區[2]。近幾年,海南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將靈芝、菌類等種苗栽培在檳榔林下,并將其作為培育基地。一些地區運用檳榔、香蕉等林地著重開始發展林下復合栽培產業。

2 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機制不健全。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不斷壯大、發展,其經濟作物雖然物美價廉,但也出現了易產難銷、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同時缺乏品牌效應,加之面臨融資困難的窘境,對檳榔林下經濟實現穩定健康發展起不到促進效果,農林牧三部門的指導效果較為有限,在資金方面也無法予以足夠支持。

2.2 林下栽培技術水平較差。檳榔栽培園在諸多方面存在短板,諸如存在重視栽培、輕視管理等常見問題,導致檳榔黃化問題愈加嚴重,對海南省檳榔栽培產業發展極為不利;海南省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發展時間不長,借助檳榔林下復合栽培,能夠將檳榔林下空間充分激活,實現農林經濟全面提升,提高農民經濟收益[3]。但是,檳榔林下間作方面的科研水平尚未成熟,在間作物品種選擇、栽培技術、栽培模式等方面研發成果較少,僅對少數自主培育或引進選育的間作物進行了較小規模的栽培,且栽培模式較為單一,間作物施肥、病蟲害防治、經營加工等主要技術應用成果也較少。

2.3 技術服務不足。許多科研單位均缺少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的專業團隊,致使檳榔林下復合栽培技術研發停滯不前,其推廣宣傳服務也無法持續推進。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區的農業技術部門對于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缺少關注,對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也十分匱乏,因此無法為檳榔種植戶提供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指導[4]。此外,由于缺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社會化的信息服務平臺,難以實現產業化示范和科學引導。

2.4 產業未實現組織化?,F在海南檳榔林下栽培生產的管理絕大多數仍十分粗放,栽培與經營方式呈現分散狀態,完整的產業鏈尚未形成,嚴重缺乏組織化。相關企業沒有形成協作關系,實行自行生產自行銷售的營銷方式,且營銷理念與當下社會發展并不匹配,整體營銷水平不足[5]。其中,除了一部分企業與合作社建立合作后,形成小規模的標準化栽培,大部分種植戶仍然處于獨立經營階段,無法實現標準化、規?;纳a經營模式。近年來,即便種植戶與合作社實現組織化協作,但是在規模、類型與結構方面發展程度仍然較低,對抗激烈市場競爭的風險能力稍顯薄弱,無法保障檳榔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2.5 資金投入與勞動力極為缺乏。應用于檳榔林下復合種植的投入資金較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林下復合種植模式的發展與新品種的創新。農業生產活動具較強的季節性特征,尤其在檳榔收獲期,人工需求量相對較大。當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較為嚴重,導致農村勞動力極為缺乏。

3 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發展策略

3.1 完善組織管理。發展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需要政府予以高度重視與扶持,同時合理制定計劃目標,對產業發展進行約束與管理,完善組織架構,提升對檳榔林下產業的科學引導,并為其打開多元化的營銷渠道,使檳榔經營能夠向集中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6]。通過創建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示范基地,加大對檳榔林下標準化復合栽培、病蟲害防治、產品加工等不同方面的技術研究,以多元化的模式與渠道進行推廣。通過大力扶持科技創新體系、標準生產基地、深加工體系、技術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的快速發展。

3.2 優化科技保障體系。借助海南省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等多個研發機構,資源整合,提高對檳榔林下復合栽培技術的投入力度,諸如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加工技術等,通過科技攻關,對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進行科學優化,從而有效提高栽培技術[7]。另外,還要對相關企業進行引導與扶持,使其能夠成為新品種、新技術自主研發的主體,實現生產科研的有機結合,使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能夠持續進步。

3.3 積極倡導科技入戶。借助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的研發力量,整合研發成果,提高檳榔種植戶的科技認知,并能夠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栽培與生產當中。通過多元化、多角度的栽培技術講座與培訓,從而實現新型農民的培養目標,組建高水平的種植團隊,實現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的技術發展。

3.4 創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創建現代化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與此同時打造深層次專業服務平臺,定期開展培訓與實地指導、咨詢與推廣宣傳服務。建立農業產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提升生產、加工等一系列農業產業信息的匯集、分析與利用,為檳榔林下復合種植戶提供最新、最準的信息資訊服務。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大力培養,提升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化經營的整體能力,使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市場競爭力得以大幅提升。

3.5 提高產業組織化力度。提高對種植大戶、新興農民等經營主體的培育與引導力度,從而徹底轉變分散栽培、生產單一的局面[8]。引導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經營主體進行注冊,使其能夠實現規范化管理與運營,同時在生產、物流等諸多方面予以相應的政策傾斜與資金扶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能夠實現持續發展的良好狀態,同時顯著提升產業組織化發展,使其能夠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此外,通過借助現代化科技技術、多媒體渠道,對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予以廣泛推廣,激活產品市場,拓寬營銷渠道,使該產業能夠實現標準化、組織化運營,為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打造良性市場環境。

3.6 提高資金投入與勞動力轉移。當地政府應適當提高對經濟林下復合種植產業的資金投入力度,同時提升檳榔種植戶參與林下復合種植的積極性,加大對檳榔經濟林下復合種植技術的研發資金投入,促使相關研究人員能夠深入、長久的開展技術研發工作,全面提升檳榔林下種植的水平,促進檳榔產量提升。此外,通過農機設備的引進與使用,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對人工勞動力的依賴。同時,開展相關檳榔種植技術的強化培訓,引導檳榔種植戶從事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生產,組建專業團隊,提高檳榔栽培種植專業性。政府從政策上予以傾斜,適當下發檳榔林下復合栽培補貼,提高農民加入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的主動性,從而達成勞動力轉移的目標,促進檳榔林下復合栽培產業發展。

猜你喜歡
組織化檳榔海南省
亞臨界芝麻蛋白粉擠壓組織化工藝研究
有利有害的檳榔
添加劑對高水分擠壓組織化復合蛋白理化性質的影響
擠壓工藝參數對高水分組織化小麥蛋白產品特性的影響
讀書文摘(2017年10期)2017-10-16
海南省腫瘤醫院
夢回檳榔園
復合蛋白原料組成對擠壓組織化產品特性的影響
是海南省還是海南島?
海南省農墾設計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