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探析

2024-04-26 03:08張小永王軍鋒王慧茵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字中國數字化

張小永 王軍鋒 王慧茵

[摘 要]進入21世紀,隨著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進入數字時代,“數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我國為了應對數字時代,也提出“數字中國”的概念。不論是“數字地球”、還是“數字中國”,都要求各個領域實現數字化轉型,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其應有之義。本文選取教育的其中一類型農村遠程教育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其數字化轉型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數字中國

[中圖分類號] G72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4648(2024)01-0010-06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Zhang Xiaoyong1,Wang Junfeng1,Wang Huiyin2

(1.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Xian 710119;2.Shaanxi Business College,Xian 710119)

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umanity has entered the digital age, and the concept of “digital earth” has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digital age, China has also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Digital China”. Whether it is “digital earth” or “digital China”, it requires all fields to realiz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s its due meaning. This paper selects one type of education,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issues of it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eywords: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Digitalize; Digital china

進入21世紀,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人類進入數字時代。為了應對數字時代,人類提出“數字地球”概念,各國也紛紛出現了在國名前貫以數字的稱呼,我國也提出“數字中國”概念。不論是“數字地球”還是“數字中國”都要求各領域均實現數字化轉型,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是其應有之義。本文選取農村遠程教育作為研究對象,試探討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相關問題。

一、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性

1.是全球教育發展的趨勢

人類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深刻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是其影響的重要領域之一。自21世紀,人類社會智能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日新月異,并全面滲透融合進人類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對人類數千年來形成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提出新的挑戰,如何應對嚴峻的挑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針對在教育領域如何應對數字技術的挑戰,世界各國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以教育數字化來迎接數字化時代。

作為科技大國的美國,為迎接數字時代的到來,較早開展教育信息化,先后經歷了“迎接技術素養的挑戰”到“重塑技術在教育中的角色”的歷程。為了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美國教育部頒布五輪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計劃的關鍵詞為“數字化學習”。為了提升教育數字化的發展環境,美國政府還將微軟、谷歌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引入教育市場。美國政府還發布了《重塑技術在教育中的角色:為未來做準備的學習》,提出從學習、教學、領導力、評價和基礎設施等五個方面全面布局美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歐洲大國德國為了迎接數字時代,推出“數字型知識社會”的教育發展戰略,提出數字化教育培訓、數字化設施、法律框架、教育組織和機構的數字化戰略,并要求高校加強數字化建設。2021年,德國政府為了進一步提升數字化教育水平,提出數字教育倡議新舉措。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非常重視教育數字化發展,推出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在教育方面,提出改善學校信息化水平的五年計劃(2018—2022),提出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建設5.0時代學校信息化環境。2020年,日本國際教育研究聯盟與信息化教育企業DIGITARY合作共建日本高等教育數字化平臺。在全球教育數字化建設浪潮中,我國也把握良好機遇,積極開展教育數字化建設探索,先后推出“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國家還積極籌建“教育智慧平臺”,推動中國教育數字化發展。2022年,中國教育部部署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進一步深化對教育數字化的推進。以上僅為在教育數字化中成績卓著的國家,據相關學者研究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各個國家都在不同程度開展教育數字化探索。2023年2月13—14日由我國教育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主題為“數字變革與教育未來”的首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注冊參會,進一步表明教育數字化全球已達成了共識,已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

2.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數字中國”在學術界提出較早,可以追溯至20世紀末。面對信息革命洶涌浪潮,美國等發達國家率先作出應對,1998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在加利福尼亞州科學中心開幕式上,作了題為《數字地球:認識二十一世紀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的開幕致辭,首次提出“數字地球”這一概念。戈爾的本次演講對全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國學術界受此影響提出“數字中國”的概念,但此時的數字中國應對數字地球,其涉及的內容僅指“利用GPS、衛星通信、虛擬現實等技術對中國范圍內各種自然資源進行數字化,以便加強自然資源的認識和利用的數字化運動?!?sup>[1在學術界推動下,部分省份開始行動起來,積極開展“數字區域”工程,據相關研究者統計,此時先后出現“數字北京”、“數字福建”、“數字湖南”等十余個“數字區域”工程,由于大部分省級政府受學術界的影響,大都局限于對數字技術應用的層面,諸如對環境資源數字化、電子政府等,僅“習近平同志領導的‘數字福建跳出了技術層面,走向了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數字化、信息化和現代化?!?sup>[1這為“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作出了關鍵貢獻。

隨著2012年全球進入“大數據元年”,人類開啟了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引起各國對大數據普遍關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本輪技術革命,2015年在我國烏鎮召開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開幕式致辭中正式提出了“數字中國”的概念,并公布了“數字中國”建設綱領。2016年出臺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正式提出“數字中國”發展目標,提出,信息化全面支撐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均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至此,“數字中國”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數字中國”作為國家戰略不斷推進,學術界也開展大量研究工作,認為“數字中國”建設內容包括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生態等。其中,數字社會涵蓋內容廣泛,有學者研究認為“數字社會即社會本身全面的數字化,是智慧社會的主要形態之一,是現代社會人們在家庭、工作、教育和娛樂中采用新的信息通信和交互的結果?!?sup>[2。因此,數字中國從最初僅用于自然資源的認識和利用發展到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數字化是數字中國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3.是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長期以來,我國推行城鄉二元治理體制,采用優先發展城市工商業的措施促進經濟發展。由于長期城鄉發展不同步,導致城鄉之間差距較大,鄉村貧困問題突出,這一問題也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2013年,習近平同志實地考察湖南湘西時,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開始了消除絕對貧困的精準扶貧攻堅戰,至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布: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在2017年,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績時,黨和國家開始提前謀劃農村全面發展問題,在當年召開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黨和國家既關注鄉村貧困個體,也關心整個鄉村繁榮問題。

鄉村振興是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方面全面振興。根據精準扶貧的經驗,扶貧要先扶智,鄉村振興先要解決鄉村人才振興,鄉村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但如前所述,由于我國城鄉之間發展差距較大,教育領域的差距自不必說,因此近年來教育公平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城鄉之間教育差距是客觀現實,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鄉村現有的教育資源與迫切需要的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出現了矛盾。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農村遠程教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國家開放大學實施的農村遠程教育項目“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以下簡稱“一村一”)為例,2004年教育部依托國家開放大學(時名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實施“一村一”,利用遠程教育線上學習的優勢為農村地區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人才,據2021年12月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一村一”累計招生達87萬人,累計畢業55萬人,培養了大量各類鄉村振興人才,該項目名稱也升級為“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劃”??梢灶A見,農村遠程教育如進行數字化轉型,能提供更加成熟優質的教育資源,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做出更多貢獻。

二、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可行性

1.擁有國際經驗可供借鑒

隨著全球數字化發展步伐的不斷推進,各國紛紛開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其中教育數字化轉型成為重要內容。許多國家在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做出大量有益探索,其中不乏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

有研究者對世界上在教育數字化轉型中領跑的國家經驗進行總結,認為以下方面值得借鑒。首先,不斷升級改造數字化基礎設施。在這方面作出重大成績的有美國、俄羅斯、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其中,美國在2013年便推出“連接教育計劃”,將高速網絡接入學校。據相關數據統計,至2019年美國99%的公立中小學接入了高速光纖,每位學生的平均網速達670kbps,這為教育數字化轉型奠定了良好的設施基礎。其次,穩步提升數字教育資源供給能力。這方面歐洲的法國成績突出,法國教育部成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整合各層次在線遠程教育項目多達3000個,并為項目提供教育培訓資源。歐盟還發布《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7年)》,要求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并建立統一線上教學平臺。再次,推行數字技術支持的教學創新平臺。這方面,美國的可汗學院做了大量工作,利用高校的大數據分析,幫助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需求。再次,注重培養教師的數字素養和技能。這方面許多國際組織做了大量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教師信息與通信技術能力框架》,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發布了《歐洲教育工作者數字能力框架》及《歐洲公民數字能力框架的自我反思》等一系列旨在提升數字化背景下教師數字素養和應用技能的指導性文本。再次,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標準規范研制。為了規范教育數字化發展,世界主要標準化組織和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數字化相關標準。其中著名者為美國高級分布式學習組織ADL,其研究制定并發布了XAPI標準,為國際上教育大數據分析所推崇并廣泛使用。ISO聯合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研制的系列國家標準也很有名。最后,優化完善數字技術應用倫理規范。如何確保數字技術的安全性問題成為近年來熱點問題。關于此問題,各國都在進行探索。2019年,我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會議的重大成果之一是與會代表審議通過了《北京共識——人工智能與教育》,提出要確保教育數據和算法使用合乎倫理、透明且可審核,并采用新興人工智能技術和工具確保教師和學習者隱私數據保護和數據安全。[3。這些通過實踐探索得出的國際經驗,可以為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有益借鑒。

2.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穩步前進

數字鄉村概念是在數字中國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數字鄉村”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此后,為大力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2019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又發布《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指出,“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sup>[4;2019年12月,農業部、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0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2022年5月23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持續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光纖網絡、移動通信網絡、數字電視和下一代互聯網覆蓋,進一步提升農村通信網絡質量和覆蓋水平。加快建設農業農村遙感衛星等天基設施。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發展智慧農業,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農”行動,構建智慧農業氣象平臺。推進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集體資產、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推動“互聯網+”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推進涉農事項在線辦理,加快城鄉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共享。深入實施“雪亮工程”。深化“鄉村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sup>[5為數字鄉村建設明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隨著數字鄉村戰略的推進,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據人民郵電報報道顯示,至2022年底,5G網絡已經覆蓋我國縣城所有城區,實現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這表明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在不斷消弭,而農村遠程教育深度發展遇到的最根本的問題也在不斷被解決。

3.農村遠程教育在在線教育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1979年2月6日,遵循鄧小平同志“我們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據生產建設發展的需要,而且必須充分估計到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要制定加速發展電視、廣播等現代教育手段的措施,這是多快好省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途徑,必須引起充分重視”,正式成立了廣播電視大學。因此,中國廣播電視大學自誕生之日便承載著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教育的使命。1998年12月教育部頒布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并于1999年4月下發《關于開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工作的幾點意見》,要求廣播電視大學“探索并構建廣播電視大學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條件下??平逃捅究平逃▽?破瘘c)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學生學習方式可選用文字教材、廣播、電視、CAI課件、學習網站等進行自主學習,輔以教師必要的面授教學。[6對廣播電視大學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人才培養進行了升級。

2004年,為了解決農村人才匱乏的問題,教育部推出“一村一”試點項目,將該項目交由在遠程教育方面實踐多年、經驗豐富的廣播電視大學負責實施。[7因此,21世紀國家最早推進的農村人才培養項目“一村一”項目,自一開始便被賦予現代教育技術支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村一”項目非常注重網絡平臺建設,現可資利用的網站有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一村一”遠程教育網、大學生村官學習網,在具體學習中,各地還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可以說農村遠程教育現已有較為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正因為“一村一”在培養農村人才及探索教育信息化方面作出的貢獻,2021年4月6日,“一村一”榮獲聯合國系統內教育信息化最高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哈馬德本伊薩哈利法國王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獎”。

三、對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1.積極借鑒國外經驗,探索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荊德剛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開放大學轉型探索與思考》一文中提出:“開放大學體系均認識到教育數字化是開放大學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開放大學轉型的牛鼻子。開放大學雖然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來辦學,但教育數字化怎樣轉、轉什么卻是一個新課題?!?sup>[8荊德剛提出的問題不僅僅是國家開放大學校長應關注的問題,亦是開放大學系統所有教職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

面對這樣一個新課題我們如何解決,著名的科學家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币虼?,要想解決此問題,必須學習借鑒別人的已有成果。如前所述,隨著數字革命的不斷推進,各國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已達成共識,并開展了積極實踐。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在了前列,探索出諸多經驗。面對這些經驗,我們應學習魯迅先生提到的拿來主義,先將經驗成果悉數拿來。但全部拿來也不意味著照單全收,因為西方發達國家與我國國情不同,發展水平也不同,許多經驗并不一定適合我們。因此,拿來后,我們還必須進行鑒別,吸收對我們有益的成分,摒棄不利的成分。另外,我們還要根據我國農村遠程教育具體情況,與借鑒的國外經驗結合,探索出適合我國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之路。

2.采用先試點后推廣的策略,穩步推進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

人類歷史上每次變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我國70年代末推行的改革開放,剛開始也并非在全國范圍內改革開放,而是選取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城市為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點。后來,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以經濟特區為示范,最終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改革開放。再如農村遠程教育的代表“一村一”在實施之初,并不是鋪開全面招生。據記載,2004年秋季該項目首次招生,僅選定全國66個縣進行試點,當年實際僅招生4963人。之后每年試點范圍不斷擴大,經過7年的積累,至2011年,全國44所省級電大的1100多個教學點都被納入試點工作,年招生人數飆升至70000余人。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尤其面對巨大變革性工作,一定要遵循“先試點后推廣”的策略。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必須奉行這一原則。筆者認為,應該選取農村遠程教育基礎條件較好,經驗較為豐富的“一村一”教學點先行試點,在試點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及時優化做法。每年按情況可以擴大試點范圍,直至所有農村遠程教育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

3.與農村其他教育類型合作,共同推進農村教育數字化轉型

正如哲學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所有類型的農村教育也是普遍聯系的。我們不能僅僅只關注農村某種教育類型數字化轉型,就宣布農村教育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必須要實現農村所有教育類型均實現數字化轉型。我們知道,雖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通信設施發生了巨大改善,但也不能否認農村與城市當下仍存在“數字鴻溝”,要實現農村教育數字化轉型更需要農村各種教育類型能夠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數字化轉型。

具體而言,農村遠程教育自一開始便擁有數字教育的基因,一直以來都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遠程教育。在遠程教育方面不僅設備等基礎條件較好,經驗豐富,而且擁有一定數量的熟悉線上教學的師資。農村遠程教育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做好示范引領,幫助農村中小學及農村其他類型的成人教育,使其盡快步入數字化教學的軌道。另,農村教育數字化轉型不僅僅要依賴于農村通信設備等硬件條件,更需要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數字素養,這就需要各種教育類型齊心協力。中小學開設專門數字提升的課程,培養學生數字素養。農村社區教育、農村老年教育等教育類型要利用自身群眾基礎較好的優勢,積極為農村社區群眾和老年人開設簡單實用的數字素養培養課程。通過農村各種教育類型的共同合作,相互推動,農村所有教育類型一定能夠如期實現數字化轉型。

四、結語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推進,人類為了應對數字化革命的洶涌浪潮,提出了“數字地球”的理念,“數字地球”要求人類各個領域實現數字化,教育數字化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我國對應“數字地球”也提出了“數字中國”,數字中國必將是全領域的數字化,我國各種類型的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數字中國”的應有之義。我國為了推進整個國家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現在鄉村推行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而鄉村教育在當今形勢下只有實現數字化轉型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就決定了包括農村遠程教育在內的農村教育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對農村遠程教育而言是一個新課題,但我們擁有國際上其他國家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可資借鑒;隨著我國在農村地區推行的數字鄉村建設的穩步推進,鄉村通信設置不斷改善;農村遠程教育自誕生之日便擁有數字化教育方面的基因。這為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作為農村遠程教育,積極借鑒國外經驗,探索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采用先試點后推廣的策略,穩步推進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轉型;與農村其他教育類型合作,共同推進農村教育數字化轉型。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推動農村遠程教育實現數字化轉型,為鄉村振興戰略,為數字中國建設作出自身貢獻。

[參考文獻]

[1]黃欣榮,潘歐文.“數字中國”的由來、發展與未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99-106.

[2]王文,劉玉書.論數字中國社會:發展演進、現狀評價與未來治理[J].學術探討,2020(7):48-61.

[3]吳砥,李環,尉小榮.教育數字化轉型:國際背景、發展需求與推進路徑[J].中國遠程教育,2022(7):21-27.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15):25-30.

[5]中辦國辦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N].人民日報,2022-5-24(1).

[6]楊志堅.歷史視野中的廣播電視大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1(9):10-12.

[7]張小永.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遠程教育生源問題探析——以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20(3):70-71.

[8]荊德剛.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開放大學轉型探索與思考[J].山東開放大學學報,2023(1):4-9.

[責任編輯 李 帆]

猜你喜歡
數字中國數字化
數字化:讓夢想成為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論經濟學數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踐行先進計算 助力建設“數字中國”
“數字中國”:競逐世界科技制高點
淺談“一村一鎮一地圖”建設
數字化制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