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探索

2024-04-26 03:08韓亞梅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協同育人

韓亞梅

[摘 要]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載體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擔著在新時代全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職責,應該通過建立協同合作機制,堅持“共建、共享、共育”原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三館紅色文化資源,攜手實現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優勢互補與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圖檔博(LAM); 紅色文化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4648(2024)01-0038-03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LAM

Han Yamei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00)

Abstract:As important carrier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atriotic education bas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bea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establish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co construction, sharing, and co education”, fully utiliz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eply explore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three museums, and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maximum effect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Keywords:Libraries,archives and museums (LAM); Red cultural resources; Patriotism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時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1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以下簡稱為LAM)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館藏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應該攜手深入挖掘和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優勢,加強協同育人,進一步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但目前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LAM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在實踐中鮮有發生。本文在梳理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理論的基礎上,針對LAM紅色文化協同育人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繼而對有效實現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路徑進行了探索。

一、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理論基礎

1.紅色文化資源概念。目前學術界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概念表述不一,還沒有達成共識。本文認為紅色文化資源是指在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形成的革命精神及物質載體。其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以物質形態呈現的紅色文化資源,包括革命斗爭和建設時期所遺留下來的遺址、遺物、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物質載體。另一方面,紅色文化資源還包含以非物質形態呈現的革命精神,如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不怕犧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改革開放等精神。[2

2.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概念。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是指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在整合、挖掘各自館藏紅色文化資源基礎上,按照“共建、共享、共育”原則,開展分工協作,借助現代網絡及媒體技術,通過共同舉辦展覽、建立專題數據庫、統一服務平臺等方式,對受教育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理論基礎—協同理論。協同理論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形成和發展于20世紀70年代,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哈肯創立,他于1971年提出“協同”概念,1976年系統地論述了協同理論,隨之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協同論主要研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有物質或能量交換情況下,如何通過自己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地出現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結構。協同的最終目標是使系統從無序變為有序,從不平衡變為平衡,從而實現系統的增值。[3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是我國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都藏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三館協同整合與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則可以實現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二、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面臨的問題

1.三館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不同問題。按照目前的管理體制,圖書館歸文化部門管理,檔案館歸檔案部門管理,博物館歸文物部門管理,互不隸屬,各自為政。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有各自的運行方式,圖書館、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檔案館未開放的檔案需經相關部門和檔案館審批才能查閱。因此,要實現LAM協同育人,打破管理體系與管理方式壁壘是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2.各館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條件不足問題。LAM各館要協同開展紅色文化資源育人,首先需要對各自館藏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但目前只有一部分條件較好的圖檔博館對其館藏的資源進行了數字化。由于經費不足,部分圖檔博館存在著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軟硬件設施跟不上、配套設施不齊全及場所、技術人員不足等問題,致使這些機構還沒有開展,或者只開展了部分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工作。

3.各館紅色文化資源數據異構問題。LAM要實現館藏紅色文化資源的整合,統一技術標準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館藏文化資源分類標準不同,圖書館的資源按主題分類,檔案館的資源按來源分類,博物館的資源按實物分類,那么館藏紅色文化資源在進行數字化時,機構不同使用技術標準就不同,最終形成的文件格式必然也不同,因此異構數據之間的相互操作也是一個問題。[4

4.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研究人員缺乏問題。LAM三館紅色文化資源館藏分布呈現碎片化,以紅軍長征為例,關于紅軍長征的書籍、報刊等保存在圖書館,紅軍長征期間的相關實物在博物館保存,紅軍長征期間的文件、書信、電報等在檔案館保存。因此,必須有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對三館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挖掘和有效整合,但圖檔博各館通常各自相應業務專家居多,往往缺乏紅色文化研究專家。

5.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平臺缺乏問題。LAM各館都有自己的特色館藏,要進行協同育人就需要在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后,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但目前三館缺乏資源共享平臺。同時,現代信息社會網絡發達,更多的受教育者希望可以接受實時、個性化的網絡紅色文化教育,但目前圖檔博三館缺乏對外協同育人網絡服務的統一平臺。

三、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路徑探索

1.建立統一領導機構,加強圖檔博(LAM)協同育人的統籌協調 。LAM分屬不同部門,多部門管理是制約各館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由黨委政府的宣傳、教育部門牽頭,從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抽調專人成立專門的領導和工作機構,如紅色文化育人中心,負責LAM紅色文化協同育人的統籌規劃、標準制定、資源建設、資金籌措等協調和實施工作。

2.加大經費投入,增強三館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物質保障。任何活動的開展都必須有良好的物質保障基礎,LAM要開展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同樣需要良好的物質基礎,比如資源數字化的軟硬件設施、設備,專門的場所以及專業技術人員。所以政府財政部門要給予充分的資金支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撥??钯徺I現代化設施和設備,提供優質的軟、硬件配置,并協調相關技術部門選派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予以支持,從而增強三館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的條件和能力。

3.統一標準,建立關聯,實現各館異構資源整合與共享。LAM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基礎是實現不同類型紅色文化資源的整合與組織,但目前我國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館藏紅色文化資源類型和數據格式標準各不相同,并且呈現出海量、分散、異構的特點,因此資源整合與相互操作就是協同育人面臨的一大難題。國外為了解決異構資源整合的問題,采用了自建元數據標準來規范這些異構數據信息。我國要開展圖檔博(LAM)紅色文化資源整合與協同育人,同樣需要先建立統一的元數據標準。與此同時,LAM協同育人要進行紅色文化資源內容深度整合,則需要運用現代RDF、深度學習等新技術來建立起不同資源之間的內外部與語義關聯,從而實現精準化服務功能。[5而要實現OAI-PMH元數據的關聯數據化,就需要按照關聯數據四原則的要求,來明確URI的分配方法、描述關聯數據的元數據元素、關聯規則和關聯信息所使用的生成方法;選定合適的OAI倉儲,利用baseURL采集元數據,并且把結果保存在本地元數據庫;利用D2R等發布工具,將結果生成映射文件,根據上述過程,將本地元數據庫中的數據轉換成關聯數據。[6通過統一標準,建立關聯,這樣就可以實現各館異構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4.組建專家隊伍,系統挖掘三館紅色文化資源。由于紅色文化資源呈碎片化分布在LAM各館,不能很好地發揮育人作用,因此各館要攜手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對其進行深入整合和挖掘??梢杂杉t色文化育人領導機構從科研院所或高校挑選一批資深的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學者,組建專門的研究隊伍來開展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研究。一方面,要組織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對碎片化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梳理、有效整合。在對紅色文化資源內涵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對現有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科學分類,繼而開展紅色文化專題研究,如以紅色歷史人物、紅色經典故事、紅色精神、紅色遺跡、紅色事件等為專題整合LAM紅色文化資源,使受教育者接受系統的紅色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思想內涵,尤其是每一種紅色文化蘊含的特殊精神,把握好這種精神傳承的歷史脈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將紅色文化內核與新時代的新特點、新要求相結合,賦予紅色文化資源新的時代意涵,不斷推進紅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7

5.借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共同搭建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平臺。LAM三館要攜手協同育人,首先要共同建設紅色文化資源專題數據庫,實現三館資源共享。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圖檔博三館的技術人員可以把不同的紅色文獻、遺跡、檔案等大量的紅色資源收集在一起,繼而通過紅色文化研究專家的分類、整合、挖掘形成專題數據庫,實現紅色資源的共建共享。圖檔博三館構建統一的數據庫平臺,共同打造紅色文化資源庫,這樣可以為圖檔博三館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提供充實的內容選擇。同時,現代信息社會,圖檔博各館要實現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最大效果,除了在特殊時間節點聯合布展這一傳統方式外,還必須善于借用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共同構建紅色文化資源協同育人的網絡服務平臺。圖檔博搭建的協同育人服務平臺是網絡環境下向受教育者提供紅色文化資源服務的“窗口”,因此就必須考慮受教育者利用服務平臺的體驗,強化交互設計,增強紅色文化協同育人服務平臺的可及性。為此,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應共同搭建服務平臺,應用文本和多媒體信息檢索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和信息關聯分析可視化顯示技術為受教育者提供紅色文化服務,實現“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進階。[8

[參考文獻]

[1]新華網.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24/c_1125033769.htm.

[2]何其鑫,向國華,余雪源. 紅色文化資源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應用 [J]. 江西社會科學,2013(10):236.

[3]楊智勇,謝雨欣.基于協同理論的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研究 [J]. 檔案管理,2022(1):25.

[4]張衛東,孫振嘉.館際合作視閾下我國檔案文化資源整合路徑研究[J]. 檔案學通訊,2017(4):66.

[5]楊智勇,謝雨欣.基于協同理論的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研究 [J]. 檔案管理,2022(1):28.

[6]鄭燃,唐義,戴艷清.基于關聯數據的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數字資源整合研究 [J].圖書與情報,2012(1):73.

[7]駱郁廷.“大思政課”視域下紅色資源育人探究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6):73.

[8]龐帥.圖檔博融合發展提供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依據、問題及對策[J].圖書館,2023(7): 22.

[責任編輯 李 帆]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協同育人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SWOT理論視域下商洛市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戰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