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學生理解“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2024-04-26 03:45周桂芬
教學月刊·小學數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棱長定式正方體

周桂芬

學生對“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下底面的面積×高”這一思維定式。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思維定式,深入理解該公式的本質,可以實施以下教學過程。

一、問題驅動,引發思考

1.呈現問題,引發沖突

出示題目:一根長方體木料,長5分米,橫截面的面積是3平方分米(如圖1),這根木料的體積是多少?

教師提問:“長方體體積=長×寬×高,現在只知道長方體的長和橫截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2.獨立思考,猜想假設

因為橫截面的面積=寬×高,所以長方體體積=長×寬×高=長×(寬×高)=長×橫截面面積。

二、原因分析,探究本質

1.肯定猜想,提出疑問

教師提問:“為什么橫截面的面積×長就是長方體的體積?”

2.同桌討論,反饋交流

預設:橫截面的面積是3平方分米,假設長方體的寬是3分米、高是1分米,那么就可以擺放3個棱長為1分米的小正方體,體積為3立方分米。長方體的長為5分米,則可以擺5列,所以一共可以擺放15個棱長為1分米的小正方體,體積就是15立方分米(如圖2)。算式:3×5=15(立方分米),即長方體體積=橫截面面積×長。

三、方法總結,得出結論

1.層層追問,促發深思

教師提問:“如果已知前面的面積和寬(如圖3),能求出長方體的體積嗎?”引導學生發現:長方體體積=前面的面積×寬。

教師提問:“如果已知上面的面積(如圖4),還需要什么條件才能求出長方體的體積?”引導學生發現:只要再知道高是多少就可以求出長方體的體積了,長方體體積=上面的面積×高。

2.分析歸納,總結方法

教師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后小結:長方體體積=某一個面的面積×與這個面垂直的棱的長度。統一表示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四、拓展延伸,提煉模型

教師出示題目:下圖的體積(如圖5)可以用“底面積×高”來計算嗎?

讓學生先用“底面積×高”求出體積,再將圖形分割成兩個長方體求出體積,最后比較兩個結果以驗證正確性。

教師提問:“你們有什么發現?”

學生發現此類圖形同樣可以采用“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進行計算。

教師進一步提問:“經過剛才的研究,你知道哪些圖形可以應用‘底面積×高來求體積?”

學生展開討論,并總結:由底面平移得到的圖形、形狀為上下均勻的柱體都可以用“體積=底面積×高”來計算。

上述教學過程改變了先認識底面積,再通過公式推導得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這一結論的方法,而是從任意一個面的面積出發,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深入理解公式的本質。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閑林和睦小學)

猜你喜歡
棱長定式正方體
快來數數看
巧用體積公式
給正方體涂色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辯論打破思維定式
多少個小正方體
解數學題要克服思維定式
1 立方分米為啥等于1000立方厘米
數小正方體
隨機線性互補問題的無約束優化再定式
拼正方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