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財融合視角下養殖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4-04-26 08:28曹翠娟
中國農業會計 2024年7期
關鍵詞:業財財務部門經營

曹翠娟

(作者單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數字化和智能化等技術的應用使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面臨著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艱難挑戰,養殖企業也不例外。以牧原股份為代表的一系列養殖企業存在著大量生物資產,使得業務與財務所需的專業知識較其他行業更多,兩部門隔閡更大,產業升級更難。業財融合是消除隔閡實現升級的有效手段,近年來已成為企業管理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然而,許多養殖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遇到諸多障礙,如何有效推動業財融合的實現值得深入研究。

一、業財融合的內涵

2016 年6 月,財政部在《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中明確指出,管理會計運用于企業單位,應當遵循戰略導向、融合性、適應性、成本效益等原則。在推動財務管理會計改革的過程中,財政部鼓勵相關企業將業財融合的方式融入財務管理模式中,并與企業自身特點和外部多變的市場環境相結合,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構建出一個高效、高質量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

業財融合指的是用財務信息來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使公司的財務信息向公司的更深層次滲透,從而使財務管理與公司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企業實施業財融合后,業務信息將促使財務信息更加準確,并為財務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參考[1]。同時,財務信息也會對公司的業務決策有重要影響,為決策層提供新的發展方向,讓公司的經營決策變得更加科學和精確。

二、養殖企業實施業財融合的重要意義

財務是企業組織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起到核心推動力量與突破口的作用[2]。而業財融合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養殖企業增長效益的重要手段,業財融合可以從賦能經營、完善管理、強化共識等方面推動養殖企業發展。

(一)業財數據賦能企業經營

業財融合可以用財務語言動態分析養殖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模糊信息,幫助企業及時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財務部門掌握企業所有的資金運動數據,這些數據就如同企業血液,與企業各項養殖經營活動緊密相連,財務部門可以在這些數據之中發現業務部門未關注到的機會與風險,從而推動企業經營不斷優化。為實現該效益,養殖企業必須推動業財融合,財務部門要有效結合企業的財務信息和經營信息,使其運營評估職能得以充分發揮。

(二)業財活動完善企業管理

業財融合可以推動養殖企業雙部門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交流渠道,使管理者及時、準確地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并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完善管理體制。如果財務與業務溝通不暢,或是部門間存在矛盾,便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與運營,進而降低公司的在行動過程中的管理能力。在養殖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不管是外部投資還是內部報銷,都離不開資金的流動。因此,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看,業財融合能夠幫助養殖企業增強對經營過程中資金運動的管控,完善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水平。

(三)業財理念強化企業共識

業財融合是業務鏈與價值鏈的全面融合,將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結合,兩者的工作相互對外延伸,財務和經營活動在統一的價值管理目標下協同進行,企業共識就能得到強化。養殖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價值共識,在日常運作中進一步加強財務指導,體現專業、高效、價值管理的理念,并將其應用于企業管理活動中,有助于實現財務預算、經營過程、經營結果和績效評價的有機統一。

三、養殖企業實施業財融合的現實問題

在目前的養殖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往往較為緊張,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還沒有完全融為一體[3]。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業財部門目標思路不一致、管理信息不統一、信息溝通不順暢和績效指標不完善等。

(一)業財部門目標思路不一致

在工作目標方面,財務部門一般傾向穩妥,以養殖企業現有的資金設定目標,而業務部門一般較為激進,并以業務過程中遇到的可能的機會要求資金予以支持。財務部門更加注重養殖企業經營風險的管控,要求經營盡可能在現有的能力范圍和經濟條件內開展業務活動,而業務部門認為企業經營應更多圍繞公司的發展機會展開。財務部門側重堅持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內部管理系統的剛性約束,業務部門的制度意識則不強,認為發展機遇存在于經營風險之中,公司必須有較強的應變能力來滿足發展。當前情況下,財務部門的工作方式沒有對業務實際經營的特點進行充分的考慮,業務部門也不能充分理解財務觀念,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養殖企業的發展。

(二)業財部門管理信息不統一

財務部門要考慮養殖企業整體的資金情況,而業務部門通常只考慮單個業務的效益。價值管理信息是指進行處理后能夠對企業的生產運作有益的資料,信息的利用價值只有在及時轉化的前提下才能體現其作用。如果企業的價值管理觀念不能深入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業務部門就無法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三)業財部門間信息溝通不順暢

兩部門間因專業不同而存在隔閡,從而使雙方信息溝通受阻。從客觀角度分析,業務部門不愿讓財務部門對自己部門的活動發表意見,而財務人員又缺乏對業務活動的深刻理解。從主觀角度分析,財務部門過分重視對各個業務單位的管理和監督,而忽視了對各個業務單位的服務和指導,導致財務部門對業務開展的理解和支持不足。

(四)業財考核績效指標不完善

在經營管理上,現階段養殖企業的業績考核以財務指標為主,而對經營活動效益的綜合評價不足。整體而言,現行預算和核算方式均未按業務管理維度歸集,對應業務信息的數據維度、口徑和顆粒度等無法適應管理精細化需要。具體而言,部門間信息整合過程中各系統數據交換尚未實現自動化,一些重要的數據框架不夠完整,同時企業存在著不同層級的經營主體,這些經營主體存在分工不明確和職責權限不合理等問題。

四、養殖企業推動業財融合的有效措施

前文梳理了養殖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解決業財矛盾不僅僅是財務部門單方面能夠實現的,需要多方面共同展開行動[4]。為解決矛盾,企業可以從機制架構、財務人員、業務人員三個方面入手,接下來對其進行分別探討。

(一)完善機制架構

在頂層設計方面。要進行統一計劃,并結合養殖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確定出一個整體的建設目標和建設思路,從養殖業務的全價值鏈、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等角度出發,用戰略性思維來構建業財融合體系。對包括業投標管理、生產管理、風險管控、預算管理等模塊進行整合,將原本零散的多個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進行深度融合,并通過一步一步實施,不斷優化,逐漸構建出適用企業自身的業財融合的整體信息生態系統。

在流程再造方面。從業務的源頭開始,對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并對流程進行重組、優化和系統化。養殖企業的經營活動一般分為合同線、預算線、生產線、財務線等。對養殖企業來說,業財融合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業務與財務流程進行梳理與優化的過程,通過對業財融合在公司內的優化路徑進行研究,探索公司的業務與財務流程的全貌,找出業財融合的關鍵點,并從公司的整體水平上制定相關的政策與制度,為流程設計結果的順利落地與正常運作提供保障。

在系統打通方面。融合業務層、財務層和信息層多個層面,構建業財融合系統架構。業務層面是財務層面、信息層面的支撐;財務層面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產物,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產物,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經濟表現;信息層是企業業務層、財務層的具體體現,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表皮”。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方法,在以項目為單元的管理過程中,實現業務層、財務層、信息層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從而對企業的經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預測、計劃、決策、控制、檢驗和評估。

在數據互聯方面。在加強管控的同時,由于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相互分離,形成了數據“孤島”,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數據互聯互通。數據互聯的主要措施:第一是對主數據源進行統一規劃,對業財數據進行標準化和明細化;第二是強化數據運用,以數字化手段對其進行分析、預測及預警。

(二)財務主動融入

首先,財務人員要參與業務工作,即參與經營分析、參與預算管理、參與項目管理和參與業務規劃。財務如果不懂業務,就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因此必須在掌握自身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懂業務,主動從后臺走向前臺,通過參與項目,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公司的業務運行。參與經營分析具體做法,一是主動參與到企業經營分享會中;二是轉換身份,由被動的旁觀者轉變為躬身入局的主導者,增強全局意識和業務意識;三是基于實際業務發現和解決問題,用業務員能理解的方式進行報告。參與預算管理的具體做法:第一是了解公司產品、市場情況和盈利模式,預算編制時更好地理解財務數據來源,為管理層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支持;第二是通過預算管理主動嵌入業務前端、服務于業務,加強業財協同,為公司發展貢獻更大的價值。參與項目管理便是通過了解項目的全流程,把握項目中的財稅風險,培養全局意識。參與業務規劃是指掌握業務的規模、盈利、效率、風險等內容,能夠回答和解決其中的關鍵點。

其次,財務人員要轉換工作思維,思考財務工作與戰略、業務、管理的關系,擴大財務工作外延,使思維與企業形成整體,使工作與業務有效協同。第一點是建立戰略思維,基于戰略方向為具體業務賦能;第二點是開闊財務眼界,要放眼整個公司來考慮對業務的具體影響,思考如何做才能收益最大化;第三點是站在業務視角,思業務部門所思,切實滿足業務部門的實際需要。

最后,財務人員要加強溝通協調,用主動、開放的思維來開展財務工作[5]。通過人員互動、學習互動,增加業財人員的相互交流,這個過程中應由財務人員主動去了解企業整體情況、經營模式、業務狀況等,然后再將業財知識分享給非財務專業人員,持續強化其對財務知識和財務工作的理解。還需要積極了解企業內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智能化內涵,將財務工作主動與公司業務對接,提高財務工作與其他工作的協同效益,促進業財深度融合。

(三)提高業務參與

在一些企業中,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業財融合就是財務要貼近業務,要單方面地主動融入業務,其實這是片面的要求。業財融合不是單向的,而應該是雙向融合,財務要靠近業務,業務也要靠近財務。如果只是從財務人員角度出發,并不能真正實現財業合一的目標[6]。

在現實中,業務人員對業財融合的管理沒有充分了解,也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仍然將成本管理排除在自己的職責之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養殖企業的業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財務基礎。財務基礎的具體要求可以總結成三個方面:第一是對財務知識的掌握,不必追求精細化理解,大致理解即可;第二是理解財務管理的邏輯,無須了解賬務處理過程;第三是能夠對財務信息進行基本的解讀。

五、結語

養殖企業業財融合具有重要意義,但企業內部的客觀情況阻礙了業財融合的順利實施。對此,應系統分析,并分別從機制架構、財務、業務這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在當今社會,養殖企業應該對業財融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明確它在企業經營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養殖企業應設計相關制度流程,優化企業的內部環境,從而提高對業財融合的關注程度,為企業培養專門的業財融合人才。養殖企業還應加強業財融合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為財務管理部門與業務管理部門之間提供一個高效的交流平臺,以達到業財數據的共享與傳遞,最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信息保障,加快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猜你喜歡
業財財務部門經營
基于云ERP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戰略研究
企業財務共享下怎樣推進業財融合
勘察設計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基層發電企業業財融合預算管理模式探討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科研經費報銷抑制科研積極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職院校財務部門績效管理實踐
簡述企業經營效益的經濟管理對策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