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南部地區“兩季稻+兩造螺+冬季繁育”綜合種養技術

2024-04-26 15:01潘賢輝羅勇勝王大鵬曾華忠周康奇覃俊奇
水產養殖 2024年3期
關鍵詞:田面田螺種養

潘賢輝,羅勇勝,王大鵬,曾華忠,周康奇,覃俊奇*

(1.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院,廣西水產遺傳育種與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21;2.柳州市柳南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 柳州 545007;3.廣西農業科學研究院水稻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21)

田螺科(Viviparidae)包括圓田螺屬(Cipangopaludina)、螺螄屬(Margarya)、田螺屬(Viviparus)、環棱螺屬(Bellamya)、角螺屬(Angulyagra)等淡水螺品種,統稱為田螺,是我國分布最廣、養殖最多的大型淡水螺類[1]。其肉味清甜鮮美,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并可作為部分淡水魚類及家畜、家禽的飼料,因此成為被廣大消費者和養殖戶所青睞的傳統水產品[2]。近年來,螺螄粉加工,成為廣西特色產業,其產品是最火的網紅美食,其日均銷售量達300 多萬袋,年寄遞量超1 億件,其中“柳州螺螄粉”還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3]。2021年,廣西螺螄粉總產值突破500 億元,其中預包裝產值超152 億元,經營門店超過2 萬家,帶動了約25 萬人就業,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了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膽鹇孕屡d產業鏈[4]。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為21.4 ℃,可以種植兩季稻,適合開發冬季養殖。廣西地區池塘、水庫、河溝等淡水養殖面積超13.4 萬hm2,水田資源豐富,適宜稻漁種養的保水田超過60 萬hm2[5]。近年來,我國極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漁業發展理念,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增長較快,到2021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46.41 萬hm2,在水產品供給和水產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鄉村振興、促進鄉村產業興旺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6]。廣西地區2021年稻漁種養面積僅有5 萬hm2,開發利用率不足10%,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2019—2021年,在廣西梧州田中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龍圩區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進行稻螺綜合種養(“再生稻+兩造螺+冬季養殖”)技術示范,示范面積53 360 m2。該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空間,實現綠色生態養殖,在保糧、穩糧的同時,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F將該模式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稻田選擇

稻田土質應選擇壤土,面積為667~1 334 m2,田底肥而不淤,有豐富的腐殖質,且保水性好。此外,稻田水源安全,水量充沛,排灌方便。

2 養殖前準備

加高、加寬田埂,使田埂高出田面50 cm 以上,寬度達到30 cm 以上。打緊夯實田埂,保證不垮不裂,不滲水不漏水。完善進、排水系統,采用高灌低排的方式,在田塊的對角設置進、排水口,由PVC彎管控制水位,方便灌、排水。對稻田清雜和消毒,用茶麩殺滅福壽螺等野雜螺;在稻田水深為10 cm時,每667 m2潑灑100 kg 生石灰,殺滅敵害生物和致病菌。

3 水稻種植與管理

3.1 稻種選擇

選用產量高、米質優、抗病、抗倒伏、再生能力強的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20~150 d。如:中浙優1 號、中浙優8 號、壯香優1205、野香優9 號等。

3.2 水稻栽種

在水稻插秧前10 d 開始整田,耙平,清除雜草。栽插大齡秧,廂式稀植,分廂種植。廂邊長3.6 m,廂間距80 cm,稻田四周留寬1.1 m 環溝。常規稻種:4~5 粒谷苗/穴;雜交稻種:2~3 粒谷苗/穴。

3.3 施肥

根據“施足基肥、適時追肥”的原則,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插秧前10 d,每667 m2施用腐熟農家肥500~600 kg、5%的鈣鎂磷肥15~20 kg 和復合肥(氮∶磷∶鉀=15∶15∶15)15 kg,肥料均勻撒在田面,并用耙田機器翻耙均勻。插秧后7 d,適時追肥,每667 m2施用4 kg 尿素和5 kg 復合肥(氮∶磷∶鉀=15∶15∶15),以促進分蘗。在水稻生長期間,如果禾苗長勢一般,葉色較淡,大胎期(幼穗分化3~4 期)施用“接力肥”,每667 m2施用尿素6.0 kg 和鉀肥6.5 kg。

3.4 水位控制

整田至插秧期間,保持田面水位為5 cm 左右。插秧后10 d,逐漸加水至田面水位為20 cm 以上,并長期加注新水,保持水位,以保證水中溶解氧充足。收割前10 d,開始降水曬田。收割后立即加注新水,使田面水位至20 cm 以上,繼續進行再生稻的生產及田螺的養殖。冬季田螺繁育期,需加注田面水位至20 cm 以上。

3.5 水稻收割

稻谷結實粒85%以上黃熟,便可收割,收獲后及時曬(烘)干、揚凈、入庫。

4 田螺養殖與管理

4.1 螺種投放

選擇規格為30~50 g/顆的螺種,在插秧7~10 d后投放。每667 m2均勻投放120~200 kg,投放前,須將破損螺、野雜螺(特別是福壽螺)挑選出來。

4.2 養殖管理

每周投放藻種和肥水。每天投喂酒糟、花生麩等發酵料,投喂量為螺體質量的2%~3%,具體投喂量,根據稻田的水溫、天氣、田螺的吃食及生長情況,適當調整。投喂時間一般為17:00—18:00。蛇、鼠、鳥、水禽以及肉食性魚類均會捕食田螺,應加以防范。在田埂上設置蛇、鼠籠(夾),捕獵蛇、鼠,及時驅趕水鳥、水禽。在進水口安裝孔徑為0.18 mm、長2 m 的尼龍過濾袋,防止野雜魚進入螺田,及時撿出福壽螺并殺滅其卵。巡田時,檢查水位、進排水設施是否完好,觀察田螺吃食、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4.3 田螺捕撈

7月份開始捕撈,這時期只捕撈商品螺,田里留螺種和螺苗繼續養。第二造(再生稻時期)收獲的時候,捕撈種螺和商品螺,挑選螺殼完好、紋路清晰的種螺留種,其余銷售。梧州冬天氣溫較高,螺苗可繼續養,次年開春前可達到商品螺規格,捕撈上市。

田螺捕撈時,一般利用其對新水、溶解氧靈敏度高的特點,采用“降水位、水流誘導、人工收撿”的方法,重復2~3 次,連續收撿4~6 d,可以收集85%以上的商品螺(10~15 g/顆)。

5 討論

“兩季稻+兩造螺+冬季繁育”技術,可充分利用廣西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高、光照足的特點,養殖效益較高。在示范區,每667 m2第一造水稻收獲615 kg,第二造水稻收獲406 kg。全年每667 m2收獲田螺755 kg,此外,第三造田螺冬季養殖可收獲早春螺苗。根據示范區養殖經驗,第一造早螺,規格為10~20 g/顆,口感好,肉質鮮,市場價格和需求量均較高。因此,在早稻收割時,同步收獲商品螺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此外,田螺的平均壽命只有2~3年,且母螺較公螺的壽命更短,經過第一造繁育的種螺,部分已經年老,捕獲后,應挑選出年老的種螺及時售賣,以免造成損失。

6 結語

在桂林、柳州等北回歸線以北的桂北、桂西北地區,冬天溫度較低,田螺會鉆泥冬眠,3月回暖后,才重新爬出攝食。但在廣西梧州、貴港、南寧、玉林、欽州、防城港、北海等南部地區,田螺從11月至次年3月,均可生長繁殖,可多收獲一批商品螺,適合推廣“兩季稻+兩造螺+冬季繁育”養殖模式。

猜你喜歡
田面田螺種養
長期秸稈還田對水稻產量與田面水環境的影響
田螺姑娘的夏天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春耕稻田滯水減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
摻混控釋肥側深施對稻田田面水氮素濃度的影響
水稻全程機械化灌溉技術模式應用
摸田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