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兒茶醛的神經保護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2024-04-26 04:51楊世瑜安春娜邱昌龍李繼安儲金秀
中草藥 2024年7期
關鍵詞:兒茶樹突氧化應激

楊世瑜,肖 雨,安春娜,邱昌龍,李繼安,儲金秀*

1.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河北省慢性疾病基礎醫學重點實驗室,河北 唐山 063210

2.華北理工大學中醫學院,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重點實驗室,河北 唐山 063210

原兒茶醛是丹參和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形成、保護心肌細胞[1-2]等作用顯著而備受關注,此外還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纖維化、抗突變等[3-4]藥理活性。最新研究發現其可通過抗氧化應激、減輕神經炎癥損傷和抗細胞凋亡發揮腦保護作用[5]。神經系統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及醫學難題,因此亟需探尋有效的防治藥物。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已有原兒茶醛對帕金森?。≒arkinson’s disease,PD)、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AD)、缺血性腦卒中(ischemic stroke,IS)、癲癇和焦慮癥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及機制研究報道,在此進行梳理和總結,為深入研究原兒茶醛的神經保護作用機制和開發應用提供參考。

1 原兒茶醛概述

1.1 分子結構

原兒茶醛學名為3,4-二羥基苯甲醛,分子式為C7H6O3,相對分子質量為57.53。原兒茶醛同其他酚酸類化合物一樣,是由苯丙素類結構縮合而成,其化學結構中鄰二酚的母核結構是其具有顯著抗氧化活性的基礎藥效基團[6]。

1.2 來源

原兒茶醛廣泛存在于多種中草藥及草本植物中,如唇形科植物丹參根、鱗始蕨科植物烏蕨的葉[7]、冬青科植物四季青葉[8]、姜科豆蔻屬草果[9]、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脊[10]、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白蘞[11]等。

1.3 藥理作用

原兒茶醛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除了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肌、抗血栓形成等藥理作用外,在抗膿血癥、抗病毒[12]、抗纖維化[13]等方面也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原兒茶醛對神經系統具有保護作用,可明顯改善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所導致的神經損傷和認知功能損傷[5]。

1.4 藥動學研究

有效的藥物濃度和駐留時間是影響藥物作用的決定性因素,而藥物在作用部位的濃度不僅與給藥劑量有關,還與藥物的體內過程密切相關。大鼠分別肌肉注射丹參注射液和ig 丹參提取物,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漿中原兒茶醛的含量,結果顯示2 種情況下原兒茶醛均可吸收入血[14]。楊毓麟等[15]發現進入體循環的原兒茶醛能夠迅速分布于體內各臟器組織中,并且可以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在腎臟含量最高,腦、肝、心等次之。iv 0.5 h 后原兒茶醛在組織中含量達高峰,但組織中藥物含量的下降速度較快,1 h 后含量減少一半左右,2 h 后含量已減至甚微。

由于疾病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亂是影響藥動學的重要因素,故研究病理狀態下藥物在機體的藥動學則更有意義[16]。楊瓊英[17]通過ig 原兒茶醛于假手術和大腦中動脈阻塞/再灌注損傷模型大鼠,發現模型大鼠原兒茶醛吸收速度加快,腦內原兒茶醛分布濃度增加;原兒茶醛在正常大鼠腦內皮層區分布濃度最高,但模型大鼠的各個腦區原兒茶醛的分布梯度有所改變。綜上,原兒茶醛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情況下,更容易進入腦內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1.5 毒理學

實驗研究證明,通過簡化機率單位法測定小鼠iv 和im 原兒茶醛的半數致死量,結果分別為(114.60±2.92)和(507.70±14.30)mg/kg,是成人的57.3 和126.9 倍,且原兒茶醛在體內消除速度快,在肝腎等主要臟器未出現蓄積作用,故其臨床應用較為安全[15]。

2 原兒茶醛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及機制

2.1 AD

AD 是一種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記憶功能衰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且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會出現智力低下和社交能力持續減弱等癥狀[18]。AD 發病機制十分復雜,其中比較公認的有β-淀粉樣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級聯學說和氧化應激學說[19]。原兒茶醛能夠抑制Aβ 沉積、抗氧化應激、抗細胞凋亡,故對AD 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2.1.1 調控沉默信息調節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頭框蛋白O3a(forkhead box O3a,FoxO3a)信號通路,抑制氧化應激 氧化應激在AD 發病早期即出現,其可促進Aβ 生成和聚集,Aβ 又能夠誘導氧化應激反應和神經元凋亡,二者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加速AD 的發生發展。研究表明,Fox 蛋白家族中的FoxO 亞家族在氧化應激和細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當機體發生氧化應激時,累積的活性氧可通過激活多種信號通路,使FoxO3a 蛋白發生磷酸化/去磷酸化、乙?;?去乙?;刃揎?,從而影響FoxO3a 的活性與功能。SIRT1可以使乙?;疐oxO3a 脫去乙?;鶑亩鰪娖滢D錄活性,導致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蛋白表達增多而抑制氧化應激誘導的細胞凋亡[20]。SIRT1/FoxO3a信號通路的上調可以通過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統減少Aβ 誘導的氧化應激[21]。研究發現,原兒茶醛可以激活SIRT1/FoxO3a 信號通路,改善AD 中Aβ 誘導的氧化應激所致的神經損傷[22-23]。

2.1.2 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asparate protease,Caspase)活性,抑制細胞凋亡Caspase 參與調節細胞的生長和分化等多個環節,且活化的Caspase 在各種途徑中都是誘導細胞凋亡的關鍵酶[24]。研究發現,AD 患者腦中細胞凋亡速率是健康者的50 多倍。細胞凋亡可以導致AD 患者神經元減少,認知功能降低[25]。

Caspase 家族中Caspase-3 在細胞凋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驗證明,原兒茶醛對于調節凋亡蛋白Caspase-3 的活性較為靈活[26]。趙子豪[27]研究發現原兒茶醛在脊髓損傷模型中能夠下調cleaved-Caspase-3 和促凋亡蛋白的表達,從而顯著降低神經元標志物神經元特異性核蛋白和細胞凋亡標志物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介導的脫氧尿三磷酸缺口末端標記的雙陽性率,表明原兒茶醛可通過抑制Caspase-3 激活而保護神經元。

2.2 PD

PD 是繼AD 后第2 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質-紋狀體通路的多巴胺神經元丟失,導致患者出現運動遲緩、靜息性震顫、強直等運動障礙癥狀[28]。盡管PD 確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仍不清楚,但是氧化應激已被證實在PD 病變中起關鍵作用[29]。

2.2.1 調控polo 樣激酶2(polo-like kinase 2,PLK2)/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GSK3β)/核因子E2 相關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信號通路,抑制氧化應激 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PD 最具特征性的標志,大量的α-Syn 會抑制線粒體復合物I 的活性,造成線粒體呼吸功能受損,導致活性氧的過量生成,誘發腦神經元氧化應激損傷[30]。PLK2 作為polo 樣激酶家族的一個亞型,不僅可以促進α-Syn 的選擇性自噬清除,還可以通過抑制α-SynmRNA 的產生,降低細胞中α-Syn 的表達水平[31-32]。Nrf2 是抵抗氧化應激的關鍵因子之一。當氧化應激發生時,Nrf2 發生磷酸化并轉移到細胞核中,與抗氧化反應元件結合后誘導一系列抗氧化酶的合成[33]。GSK-3β 在神經元中含量豐富,并且GSK-3β 的過度表達已被證實與PD 的發病密切相關,可能是因為GSK-3β 和Nrf2 具有靶點競爭,氧化應激可誘導GSK-3β 表達,進而下調Nrf2 及下游抗氧化因子的表達,限制細胞抗氧化能力[34-35]。

研究表明,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誘導的小鼠PD 模型中,原兒茶醛可以增加中腦組織中PLK2 的表達,增加的PLK2 通過上調p-GSK-3β 水平來抑制GSK-3β 活性,進而促進Nrf2 入核,增加其下游抗氧化因子的表達,抑制氧化應激,減輕PD 導致的神經系統損傷[36]。綜上所述,原兒茶醛可以通過調控PLK2/p-GSK-3β/Nrf2 通路,下調α-Syn 的表達從而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2.2.2 上調去糖酶-1(deglycase-1,DJ-1)蛋白表達,抑制氧化應激DJ-1基因是家族型早發性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DJ-1 蛋白參與轉錄調控和抗氧化應激反應[37]。DJ-1 蛋白可以通過調控細胞內多種與抗氧化應激相關的信號通路,增加細胞內抗氧化酶含量,增強細胞對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從而恢復細胞內氧化還原狀態的平衡[38-40]。當DJ-1 蛋白含量減少或結構發生突變時,神經細胞氧化應激防御系統嚴重失衡,是誘導PD 發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上調DJ-1 蛋白水平成為開發防治PD 藥物的關鍵靶點之一。

實驗研究證明,在過氧化氫誘導的人神經母細胞瘤SH-SY5Y 細胞中,原兒茶醛預處理可以呈劑量相關性抑制過氧化氫誘導的細胞死亡,其作用與上調DJ-1 的表達及阻止DJ-1 蛋白的功能氨基酸Cys-106 過度氧化有關。然而,在敲低DJ-1基因的SH-SY5Y 細胞中無論原兒茶醛的劑量如何變化,其對活性氧族的抑制作用明顯減弱[41]。表明原兒茶醛是通過上調DJ-1 蛋白的表達阻止氧化應激誘導的細胞死亡來保護神經細胞。

2.2.3 下調長鏈非編碼RNA 母系表達基因 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的表達,抑制氧化應激MEG3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研究證實其可能是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PC12 細胞缺氧引發損傷的原因之一[42]。過氧化氫是常見的用于誘導PD 模型的神經毒素,不僅可以誘導腦組織發生氧化應激損傷,還可以通過上調凋亡蛋白的表達誘導神經細胞凋亡[43]。PC12 細胞是一種來源于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神經細胞株,常用來建立多巴胺能神經細胞模型,用于PD 的研究[44]。

實驗證明,原兒茶醛可提高PC12 細胞在過氧化氫環境中的存活率,降低了PC12 細胞中MEG3基因的表達,上調了Wnt 家族成員3a(Wnt family member 3a,Wnt3a)、β-連環蛋白表達,促進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磷酸化[45]。綜上所述,原兒茶醛可以通過下調MEG3基因的表達,加速Wnt/β-連環蛋白和PI3K/Akt 信號通路的激活來減輕神經細胞氧化應激損傷。

2.2.4 增加樹突數量和樹突棘密度,改善突觸功能研究發現,通過阻止中型多棘神經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樹突棘的丟失可以使移植的神經元更好地整合到宿主紋狀體中,從而提高PD 模型大鼠的行為能力,防止異常運動行為的發展。因此,樹突棘密度的恢復已被作為治療以PD 為代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潛在治療方法[46]。正常的MSN 中具有豐富的樹突棘,是紋狀體多巴胺和谷氨酸突觸整合的關鍵位點,在晚期PD 中,這些神經元上的樹突棘明顯萎縮,推測可能是PD 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47]。研究證明,樹突區線粒體的含量和活性高低可以正向調節樹突棘密度[48]。因此,可以通過增加樹突區線粒體的含量和活性增加樹突棘的密度,改善突觸功能。

Zhao 等[49]研究發現,原兒茶醛可以抑制六羥基多巴誘導的PC12 細胞內活性氧的過量生成、增強線粒體的氧化還原活性、提高線粒體膜電位來改善線粒體功能,并且原兒茶醛可以使正常大鼠海馬CA1 錐體神經元的樹突棘密度增加14%,預防紋狀體MSN 中樹突丟失。由此推測,原兒茶醛可以通過抗氧化應激保護和改善線粒體功能,提高樹突棘的密度,實現對突觸功能的保護作用。

2.3 IS

IS 是所有類型的腦卒中里發病率最高的病種,腦缺血會導致神經元死亡,特別是紋狀體尾狀殼核神經和額感覺運動皮質,從而導致各種感覺和運動障礙,如偏身麻木、肢體無力等[50]。

2.3.1 維持神經血管單元穩態,減輕神經元變性神經血管單元是一種由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支持細胞組成的功能性結構,在腦缺血早期的炎癥反應及后期的血管再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51]。研究證明,腦缺血再灌注損傷(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發生時,腦內部分神經元變性壞死、星形膠質細胞足突水腫、小膠質細胞被大量激活,這些變化使神經血管單元的完整性被破壞,腦組織內環境的穩態嚴重失調[51-52]。微管相關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是神經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達水平的變化可以反映神經元樹突的破壞情況[53]。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是星形膠質細胞的骨架蛋白,其表達水平的變化可以反映星形膠質細胞的活化情況[54]。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是腦內主要水通道蛋白的一種,其表達水平的變化可以反映腦內水平衡的穩態和血腦屏障功能結構的完整性[55]。

馮晉等[56]研究發現,原兒茶醛可以顯著上調線栓法制備的CIRI 模型大鼠大腦皮層中MAP2 蛋白的表達水平,并降低GFAP、AQP4 蛋白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星形膠質細胞的活化,減輕神經元結構損傷,恢復神經血管單元穩態。綜上所述,原兒茶醛可以通過調控神經血管單元相關結構蛋白的表達維持神經血管單元的穩態,實現對神經的保護作用。

2.3.2 抑制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丙酮酸脫氫酶激酶同工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isoenzyme 1,PDK1)信號通路的激活,改善內囊線粒體能量代謝 來自大腦運動皮質的運動神經纖維主要聚集在內囊上,后在腦干中交叉到對側,控制對側頭部、四肢和軀干的運動[57]。當細胞發生缺氧損傷時,HIF-1α/PDK1信號通路激活,進而抑制了丙酮酸脫氫酶活性,阻斷了三羧酸循環,導致乙酰輔酶A 產生不足,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合成減少,線粒體能量代謝功能障礙[58]。因此,細胞能量供應和消耗的不平衡是腦缺氧缺血損傷引起神經元死亡的原因之一。

實驗證明,原兒茶醛可以抑制CIRI 模型大鼠腦組織中HIF-1α 和PDK1 蛋白的上調,并呈劑量相關性升高內囊中乙酰輔酶A、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及其合成酶的活性,改善右側內囊的神經功能紊亂,還可以減少腦梗死灶的面積,改善內囊線粒體的超微結構損傷[59]。綜上所述,原兒茶醛可以通過抑制HIF-1α/PDK1 信號通路的激活,改善內囊線粒體能量代謝,減輕神經損傷。

2.3.3 抑制小膠質細胞活化,抑制炎癥反應 腦缺血后發生的神經炎癥是造成神經不可逆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60]。小膠質細胞是大腦免疫反應的關鍵調節劑,在神經元損傷和恢復中發揮關鍵作用。缺血性中風發生時,駐留的小膠質細胞過度激活,誘發失控的炎癥反應,從而加劇神經元死亡[61]。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號通路被認為是IS 病理中最重要的信號通路,二者的激活會促進炎癥介質分泌和促炎因子的表達[62]。因此,減輕神經炎癥被認為是治療IS的有效方法之一。實驗表明,原兒茶醛可以減少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腦梗死面積,抑制腦組織中小膠質細胞的活化和MAPK和NF-κB p65 信號通路的激活,減少炎癥介質的分泌,下調促炎因子的表達[63]。綜上,原兒茶醛可以通過抑制小膠質細胞活化及與其有關的一系列的轉化來治療腦缺血損傷,實現神經保護作用。

2.3.4 激活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Nrf2/血紅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信號通路,抑制氧化應激 在CIRI 發生期間,活性氧的過度產生可導致腦脂質、蛋白質和DNA 的氧化損傷,導致神經功能障礙[64-65]。HO-1 是細胞的保護酶,在減少氧化研究損傷方面起關鍵作用,可以提高細胞在氧化應激下的存活率[66]。PKC 是一種細胞激酶,PKC 激活時,使Nrf2 與結合器解離發生磷酸化并轉運到細胞核,在核內激活細胞保護基因啟動子的抗氧化反應元件區域,發揮抗氧化作用[67]。PKCε 是PKC 亞家族成員之一,可以激活并增加線粒體膜電位,減少海馬突觸體中過氧化氫的生成,達到神經保護作用[68]。

Guo 等[69]研究證明,原兒茶醛可以增強腦缺少損傷模型大鼠腦組織和SH-SY5Y 細胞中PKCε 的活化,進而上調缺血的大腦皮質中核Nrf2 和細胞質中HO-1 的表達,從而減少缺血或缺氧損傷中的氧化產物,實現神經保護。綜上所述,原兒茶醛可以通過激活PKCε,上調Nrf2 和HO-1 的表達,從而減輕神經系統氧化應激損傷,防治IS。

2.3.5 調控長鏈非編碼RNA Xist(long non-coding RNAs-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lncRNA Xist)/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3(NOD 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軸,抑制細胞焦亡 細胞焦亡是一種炎癥性的細胞死亡過程,其特征有NLRP3 的形成、Caspase-1 的激活等,在腦缺血時的炎癥損傷中發揮重要作用[70]。NLRP3 炎癥小體是機體中固有免疫的重要組分,在免疫反應和疾病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活性氧的過度積累導致會誘發炎癥反應,增強NLRP3 炎癥小體的形成,NLRP3進一步激活Caspase-1,誘發細胞焦亡[71]。永離有絲分裂基因a 相關激酶7(NIMA-related kinase 7,NEK7)是NLRP3 炎癥小體的重要調節因子,NEK7 的上調會促進NLRP3 復合物的形成和激活[72]。lncRNA Xist與腦缺血損傷時產生的異常炎癥調節因子有關,當敲低lncRNA Xist 時,NLRP3、Caspase-1 的表達均有所增加,進而導致神經損傷。

實驗證明,原兒茶醛可以降低腦缺血損傷模型大鼠腦內活性氧的生成,下調腦組織中NEK7 的表達,從而抑制NLRP3、Caspase-1 的表達,抑制細胞焦亡。此外,原兒茶醛還可以促進lncRNA Xist 的表達增加,并且當lncRNA Xist 被抑制時原兒茶醛對于細胞焦亡相關蛋白的調控作用顯著減弱[73]。綜上,原兒茶醛可以通過調控lncRNA Xist/NLRP3 軸來減輕細胞焦亡,減輕腦缺血損傷。

2.4 癲癇

癲癇,俗稱羊癲瘋,是一種由于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造成大腦功能短暫性障礙的神經系統疾病[74]。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抗癲癇聯盟在提出癲癇的定義時,強調癲癇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發病率高、病程長且治療難度大,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75]。炎癥因子的分泌和炎癥信號通路激活是癲癇的發病機制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網絡藥理分析發現柴貝止癇湯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原兒茶醛可以通過作用于炎癥過程中的多個靶點實現抗癲癇作用[76]。原兒茶醛可以通過調節體內和體外多種炎癥因子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的發生,還可以呈劑量相關性地減少血管細胞黏附分子和細胞間黏附分子-1 的釋放,從而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的分泌[63,77]。由此推測,原兒茶醛可能通過抑制炎癥反應,實現治療癲癇的作用。

2.5 焦慮癥

焦慮癥是一種以廣泛、持續性焦慮或反復發作的驚恐不安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疾病?,F今,我國約4.1%的人罹患焦慮癥,若長期不進行治療,40%~50%的患者可能會進一步演變成抑郁癥[78]。焦慮癥的發病機制涉及突觸間隙單胺類神經遞質濃度的改變和內分泌系統紊亂及免疫功能損傷等[79]。高架迷宮測試是一種檢測動物焦慮樣行為的經典方法,常以開臂時間和次數2 個指標來評估抗焦慮指數[80]。

Wang 等[81]實驗證明,經過原兒茶醛干預后的小鼠在高架迷宮測試中,開臂時間和開臂次數均顯著增加,表明原兒茶醛具有明顯的抗焦慮作用。目前推測調控γ-氨基丁酸A 型受體可能是原兒茶醛抗焦慮的主要靶點,但具體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3 結語與展望

原兒茶醛作為水溶性中藥單體,溫和且不良反應少,藥理作用廣泛,其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的機制涉及多因素、多通路、多因子,可以充當抗氧化劑,減輕氧化應激損傷;可以調節各類蛋白、酶的活性;可以參與調節多種信號通路;可以抑制炎癥因子釋放,調控炎癥通路,抑制細胞焦亡;調控凋亡蛋白,抑制細胞凋亡;可以改善線粒體功能,恢復樹突棘密度,保護突觸的功能;可以恢復神經血管單元穩態,減輕神經元變性等一系列藥理作用來保護神經系統。充分說明原兒茶醛在神經保護上具有巨大的潛能,對其相關治療藥物的開發具有可觀的應用前景。此外,通過對原兒茶醛的化學結構、來源、藥動學和毒理學等的分析,為原兒茶醛相關藥物的研制和開發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仍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對原兒茶醛的神經保護作用機制研究仍不夠深入,存在以下問題:(1)原兒茶醛作用機制間存在交集,發揮的作用屬于直接或間接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2)原兒茶醛在不同類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間,盡管致病機制存在相似之處,但是發揮作用的具體過程存在一定差異。(3)作為醫藥中間體,其他化學成分對于原兒茶醛的作用效果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能排除這部分干擾,便可以更好地發揮原兒茶醛的藥理作用。

目前對于原兒茶醛的研究主要專注于治療作用和療效上,對于其作用機制、藥動學及代謝組學方面的研究尚少。但是原兒茶醛通過多通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并保護神經系統的潛力已經不斷顯現,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以便為臨床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提供良好的策略。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兒茶樹突氧化應激
科學家揭示大腦連接的真實結構 解決了樹突棘保存難題
挨打的蜜峰
基于炎癥-氧化應激角度探討中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干預作用
兒茶治好了我的鼻炎
收濕斂瘡的兒茶
復方兒茶酊的生藥學鑒定及質量控制
氧化應激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siRNA干預樹突狀細胞CD40表達對大鼠炎癥性腸病的治療作用
樹突狀細胞疫苗抗腫瘤免疫研究進展
氧化應激與結直腸癌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