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運用史料,培養歷史解釋能力

2024-04-27 02:25劉祖承
中學政史地 2024年8期
關鍵詞:學思鴉片走私

劉祖承

◇河池市宜州區高級中學

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推進,歷史課程中獨具特色的史料學習的地位日益凸顯。在史料學習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歷史解釋是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所有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對歷史的解釋。通過對歷史的解釋我們可以不斷接近歷史真實。然而史料浩如煙海,如何選取有效的、切合學生實際的史料以提高學習效率,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其實,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史料比較豐富,而且這些史料都是編者們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內容精心挑選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在進行史料學習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和研究教材中的史料,以提高歷史解釋能力。

《中外歷史綱要》教材內容豐富多彩,除了正文,還有學習聚焦、歷史縱橫、史料閱讀、思考點、學思之窗、探究與拓展等欄目。學生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認真研讀和思考,以培養和提高歷史解釋能力。

一、充分運用導讀中的史料

以《兩次鴉片戰爭》內容為例,可供我們學習的史料有很多,《英國走私鴉片的飛剪船》就是一個很好的史料。我們可以從時間、空間、飛剪船的用途等方面對該圖片進行解讀。該圖片是1824年活動在伶仃洋面的英國走私鴉片的飛剪船。所謂飛剪船,就是一種快船,專門用來走私鴉片。英國為什么要用快船走私鴉片?英國走私鴉片的飛剪船為什么在珠江口外伶仃洋面???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進行一一探究。通過深入探究,學生可以認識到:英國從中國輸入大量生絲,而銷往中國市場的紡織品有限,對華貿易出現逆差,便借助鴉片走私尋求貿易平衡。學生能夠認識到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是為了貿易、通商的說法是錯誤的,真正用意是以炮艦政策推動走私貿易,打開中國市場。這就需要運用唯物史觀進行解釋,以提升歷史解釋的能力。

二、充分運用學思之窗中的史料

以《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內容為例,在學思之窗欄目中提供了這樣的史料: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國藩在《復陳購買外洋船炮折》中說:況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抓住史料中的時間:1861年,這發生在《北京條約》簽訂后,太平天國和捻軍還在活動的時候。洋務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的。然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句“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即可得知洋務運動的目的。

三、充分運用探究與拓展中的史料

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內容為例,探究與拓展欄目中的史料出自《清高宗實錄》和《清仁宗實錄》,史料內容為清朝乾隆、嘉慶兩位皇帝寫給英國國王的敕諭。長期以來,由于知識、眼界所限,中國古代人的世界觀很不完全,或者說存在嚴重缺陷。他們認為中國居于世界地理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周圍的國家、民族被統稱為“四夷”,文化落后,治理水平低下。通過研讀該史料,學生能夠認識到清王朝“天朝上國”觀念的根深蒂固和傳統自然經濟的封閉性,深刻領會清朝中期的危機四伏。

史料并非越多越好,盲目運用史料,則會走入重史料呈現輕思維培養的誤區。學生應以歷史教材為主要載體,以歷史課程標準為導向,以培養核心素養為核心,充分運用教材中的史料,采用多種方法,把枯燥乏味、抽象難懂的歷史知識變成一幅幅真實的、活靈活現的歷史畫卷,提升歷史解釋素養。

猜你喜歡
學思鴉片走私
鴉片種植與甘青社會經濟互動(1928—1937)
學思踐悟強思想 砥礪初心再出發
涉逃證走私行為司法解釋的方法論反思——以法釋〔2014〕10號第21條為切入
毒品極其昂貴,為何晚清窮人也抽得起鴉片
基于“鴉片泛濫”的史學閱讀及教學價值追尋*——以《鴉片利益鏈條上的中國人》的探究為例
我的學思歷程
學思結合敲響語文學習之門
智辨走私販
廣東破獲“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繳毒約717公斤
學思磨黨性 信奉廉潔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