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翹栽培管理技術要點分析

2024-04-27 03:23
種子科技 2024年6期
關鍵詞:連翹栽培病蟲害

劉 珊

(宜君縣陽灣國有生態林場,陜西 銅川 727299)

連翹作為中醫傳統藥材之一,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獲得了廣泛認可。連翹的果實和干燥果皮因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苷類、酚酸類及黃酮類等,被廣泛應用于制作清熱解毒、消炎利尿藥物。此外,連翹的美學價值亦不容小覷,春季滿樹金黃,是園林綠化的佳品。

然而,盡管連翹的功效多樣,其栽培管理技術仍面臨多方面的挑戰。當前,連翹的種植多依賴傳統農業經驗,缺乏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土壤退化、病蟲害頻發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對連翹的生長和藥用成分的積累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不僅影響連翹的產量和品質,也限制了連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鑒于此,開展深入的連翹栽培管理技術研究,優化栽培模式,不僅是提高連翹產量和品質的關鍵,也是保障中藥材供應安全、推動傳統中藥現代化進程的重要一環。在現代農業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通過科技創新指導連翹的栽培管理,實現種植業的科學化、標準化發展,已成為業內共識。

1 連翹栽培管理現狀

1.1 連翹種植區域概況

連翹作為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黃土高原是我國連翹的主要產區之一,連翹主要分布種植于我國黃土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如山西、河南、陜西等地,這些地區為連翹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包括適宜的海拔、向陽坡地以及耐旱、耐寒的土壤條件,海拔200~2 000 m 的向陽坡是連翹生長的最佳地帶[1]。連翹自身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耐澇等特點,因此可以在野外地區大規模種植,河南省盧氏縣及山西省陵川縣、新絳縣、安澤縣、屯留縣和長治市等地產量較多。特別是山西省,其連翹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成為了我國連翹的重要產區。這些地區的氣候條件特殊,年均溫度14~15 ℃,年均降水量在500~900 mm;土壤以沙質壤土和黏土壤土為主,pH 值為6.0~7.5,為連翹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連翹對土壤要求并不嚴格,但在向陽或緩坡地帶種植效果更佳。育苗時最好選用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土壤。連翹播種時間一般在春季或冬季,具體播種時間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決定。連翹生長期間需要適當澆水和施肥,同時注意松土和除草,以保持土壤濕潤和透氣。連翹的栽培技術已相對成熟,適合進行大規模種植。近年來,連翹的種植面積穩步增長,截至2022 年,我國連翹種植面積已經達到約1.3 萬hm2。然而,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壤退化、病蟲害等問題也日益突顯,對實現連翹高產、優質生產構成威脅[2]。

1.2 現行栽培管理實踐

在栽培管理方面,盡管各種植區因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有所差異,但普遍遵循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種植方法。選擇病蟲害少、生長健康、適應性強的優質連翹品種。例如,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近年來通過品種改良,培育出了豫連1 號和豫連2 號等高產、高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根據《中國農業科技導報》的研究,連翹的最佳播種期為春季3 月中下旬或秋季9 月,種植密度控制在45 000~60 000 株/hm2,以保證良好的生長空間和通風條件。

2)田間管理。連翹生長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灌溉量需根據土壤濕度和氣候條件適時調整。適時施加有機肥和復合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同時,定期進行土壤深翻,以改善土壤結構。

3)病蟲害防治。連翹常見病害有根腐病、枝枯病等,可通過輪作、合理施肥、及時清除病殘體等方法進行綜合防治。連翹還會受到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的侵襲,推薦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環保方法,必要時可適量使用化學農藥。

2 連翹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連翹作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其栽培管理過程中存在多種問題,對連翹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1)土壤肥力下降。隨著連翹種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逐漸下降,土壤結構破壞,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連續種植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已成為制約連翹產量和質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2)病蟲害頻發。連翹常遭受根腐病、枝枯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的侵襲。由于病蟲害防治措施不當,導致連翹生長受阻,品質下降。

3)其他因素影響。由于種植技術的不均衡,如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不當,會影響連翹生長。此外,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如干旱、洪水等,也會影響連翹的生長周期和產量。市場需求的不穩定性則會影響連翹的種植規模和收益[3]。

2.2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其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 個方面。

1)種植模式不合理。部分連翹種植戶采用的種植模式不合理,導致土壤退化和病蟲害問題日益嚴重。

2)管理手段不科學。盡管連翹栽培技術在近年有所進步,但仍有許多地區依賴傳統種植方法,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如缺乏精準的灌溉、施肥技術和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案,導致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在連翹的種植過程中,由于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導致生產過程中的很多環節缺乏有效監控。

3)其他環境因素。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增多,影響連翹的正常生長。氣溫和降水量的異常波動對連翹的生長周期、病蟲害發生頻率以及藥材有效成分的積累均有重大影響。

連翹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涉及土壤、技術、管理和氣候等多個因素。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采取綜合性的對策,提高連翹栽培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以確保連翹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4]。

3 連翹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3.1 種植技術

在連翹的栽培管理中,種植技術是確保其高產、優質的基礎。

3.1.1 選種

選種是連翹種植的首要步驟。種植優質種子是實現連翹高產量、高質量的前提。選種時應選擇純度高、遺傳性能穩定的連翹品種,如豫連1 號、豫連2 號,因具有高產、抗病性強等特點,被推薦為優良品種。種子必須具有良好的萌發率和強健的生長勢,種子萌發率應符合國家藥用植物種子標準,達到90%以上。種子在播種前應進行病蟲害檢測,確保種子無病無蟲,降低后期田間管理的風險和成本。

3.1.2 播種時間

播種時間的選擇對連翹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著直接影響。春播時間應選擇在土壤解凍后,一般在3 月中下旬,此時氣溫逐漸回升,有利于種子的快速萌發和幼苗的生長。秋播的最佳時間是9 月,此時氣溫適宜,土壤含水量適中,有助于種子在冬季前形成良好的根系。

3.1.3 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的設定直接影響連翹的生長空間和光照條件,進而影響其產量和品質。種植密度的設置應根據不同土壤肥力進行合理調整,在肥沃的土壤中,可以適當增加種植密度;而在貧瘠的土壤中,應適當減少種植密度,以減少植株間營養競爭。不同的連翹品種對光照和生長空間的需求不同,高生長勢的品種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以避免過度競爭。高密度種植連翹的種植地需要采取更科學的田間管理,如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

3.2 土壤和水分管理

在連翹的栽培過程中,土壤和水分管理是影響其生長和藥用成分積累的關鍵因素??茖W合理的土壤和水分管理策略能夠顯著提高連翹的產量和質量。

3.2.1 土壤改良

研究顯示,連續種植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增加病蟲害發生風險。因此,定期施用有機肥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有機肥不僅能提供豐富的養分,還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連翹對土壤pH 值有一定的要求,理想的土壤pH 值為6.0~7.5??梢酝ㄟ^定期測土配方施肥,適時調整土壤pH 值,保持土壤酸堿平衡。在堿性土壤中可適量施用硫酸銨或硫黃,而在酸性土壤中則可適量添加石灰。土壤中的微生物對連翹的生長有著重要影響。研究表明,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可以幫助連翹更好地吸收養分,增強其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合理輪作和深翻土壤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5]。

3.2.2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對連翹的生長至關重要,灌溉量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連翹的正常生長,灌溉量應根據植物生長階段、土壤濕度和氣候條件進行調整。在生長初期和花前期,連翹對水分的需求量較高,應保持土壤適度濕潤。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即通過灌溉系統同時施肥,可以更精確地控制水分和養分的供應。這種方法能顯著提高養分利用率,減少養分流失,同時節省水資源,對提高連翹的產量和品質具有積極作用。針對極端天氣條件,如干旱或水淹,需要靈活調整連翹的水分管理策略。在干旱期增加灌溉頻率和灌溉量,保證連翹生長所需水分供應充足;在連續降水或水淹的情況下,應及時排水,避免根系長時間浸水導致產生根系病害發生。

土壤和水分管理在連翹的種植過程中十分關鍵,通過科學的土壤改良和精準的水分管理,不僅能改善連翹的生長條件,還能有效促進其藥用成分的積累,提高品質,為連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6]。

3.3 病蟲害防治

3.3.1 病害防治

早期識別病害征兆是有效防治的關鍵,通過定期田間巡視和病害監測系統,可及時識別病害并采取措施。例如,連翹根腐病常表現為根部褐變、枯萎,可根據此癥狀判斷連翹是否發病。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使用拮抗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桿菌和放線菌來抑制病原菌的生長。農業防治包括合理輪作和深翻土壤,可以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研究表明,連翹與豆科植物輪作能有效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數量。病害嚴重時,可能需要使用化學農藥。然而,過度或不當使用化學農藥會出現藥物殘留和環境污染問題。因此,應根據病害類型和嚴重程度精準施用農藥,并遵循安全施用和劑量控制的原則[7]。

3.3.2 害蟲防治

防治害蟲可使用物理防治方法,如使用黃色粘板和性誘劑等,吸引、捕捉害蟲,此方法對于蚜蟲等小型害蟲尤為有效,且對環境無害。利用天敵和生物農藥防治害蟲是生態友好的選擇,例如引入捕食性天敵如瓢蟲來控制蚜蟲數量。種植戶需要了解各種生物防治方法的原理、應用技巧,以提高蟲害防治效果。在蟲害暴發時,需要謹慎使用化學殺蟲劑??蓪⒒瘜W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相結合,制訂綜合性蟲害管理策略。同時,應選擇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化學制劑,并嚴格按照推薦劑量和方法使用[8]。

3.4 收獲和后期處理

連翹的收獲和后期處理是確保藥材質量的關鍵步驟,需依據科學數據和最佳實踐經驗進行精確操作,以保證連翹質量良好。

3.4.1 收獲

收獲時間的選擇對連翹藥效成分的含量有顯著影響。研究表明,在花期前后采收連翹,其藥效最佳。連翹在春季花開前后,通常為4 月下旬至5 月初,其藥用成分如苷類和酚酸類含量達到高峰。收獲時應使用清潔的工具,避免污染和損傷植物。收獲時,應從連翹根部切斷,以保留完整的根、莖、葉。

3.4.2 后期處理

后期處理包括干燥、分級、包裝等步驟,對保持連翹藥效成分穩定極為重要。連翹收獲后應迅速進行自然陰干或低溫烘干,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以防有效成分損失。干燥后的連翹應分類存放于干燥、通風、防蟲的環境中,并妥善包裝以防潮濕和污染。

4 結束語

連翹作為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其種植與管理技術對于保障其藥效發揮至關重要。通過應用精選良種、合理設置播種時間和密度、科學的土壤改良及水分管理、綜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以及規范的收獲和后期處理技術,可以顯著提升連翹的生長條件,促進其藥用成分的積累,從而提高連翹的產量和質量。改良連翹栽培管理技術對保障連翹藥材的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推動傳統中藥現代化進程、促進連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實現連翹種植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建議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強化栽培管理技術的實施,同時加強對連翹種植戶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其對科學栽培技術的認識和應用能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確保連翹這一寶貴的藥用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合理的利用,促進連翹產業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連翹栽培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油麥菜栽培要點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保和丸中連翹的作用擷菁
關于連翹茶你知道嗎
2015版《中國藥典》連翹項下連翹苷、連翹酯苷A測定方法的改進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識別真假連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