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2024-04-27 19:02◆譚
創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先行云南省重點

◆譚 鑫 張 欣

《2024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強調,2024 年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重點工作是“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在新的一年里,云南省要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必須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必須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保護為先、治污為重、擴綠為基、轉型為要、發展為本”的總體要求和“打好3 場仗、抓實8 件事、健全6 個體系”的工作安排。尤其要處理好“5 大關系”,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才能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一、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爭創綠色、低碳發展的先行區

近年來,云南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厚植生態優勢,深挖生態優勢將其整合塑造為新優勢和新動能,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上取得了新成效,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不斷拓寬。云南省立足省內獨特的氣候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大力推動綠色能源、高原特色農業、現代生物產業、現代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壯大,促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效益的協調共贏。在新的一年里,云南省仍須努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試點,探索從機制創新促進高水平保護下的“綠水青山”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的有效實現路徑。同時,特別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以竹代塑’產業”,充分挖掘森林這一“水庫、糧庫、錢庫、碳庫”的潛力,積極發展林藥、林菌、林菜、林禽、竹筍、竹子等林產業,實現林業增值、林區發展、林農增收。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以云南省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爭創綠色、低碳發展的先行區。

二、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爭創科學系統治污、控污的先行區

云南省抓住全省生態環境領域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點對九大高原湖泊及六大水系的重點河湖攻堅治理,同時,開展改善空氣質量、土壤污染防控治理、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等的協同治理。通過攻堅治理,突破帶動了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工作的新提升;通過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等的協同治理,不斷增強了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新的一年里,云南省針對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等方面的問題,仍須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既要聚力重點攻堅九大高原湖泊及六大水系的重點河湖治理,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又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統籌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爭創科學系統治污、控污的先行區。

三、處理好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爭創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先行區

近年來,云南省綜合利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開展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比如“石山成綠?!钡奈鳟犑C合治理成效;撫仙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被納入國家第二批試點范圍;滇池按照人工干預最小化、自然恢復最大化的原則,也已建成以濕地為主的環滇池生態帶6.29萬畝,滇池流域水生態環境大幅改善,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云南省具有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對于受損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生態系統,云南省綜合利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宜荒則荒等原則,嚴格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分區分類施策,實現了不同生態系統、不同區域的最佳適宜保護修復方案。在新的一年里,云南省一方面必須遵循自然生態系統自身的演化規律。在自然生態環境自身的環境容量范圍內,不斷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自我凈化、自我恢復的能力。同時,必須充分尊重自然和順應自然,充分依靠自然自身力量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扎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給云南省境內長江水生態恢復、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留足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對于自然難以恢復的區域,必須積極主動采取科學化的人工修復手段,加快生態系統修復進程。除此之外,必須清醒認識到,云南省高原湖泊的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的修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歷史欠賬較多,生態系統受損嚴重,生態保護修復任務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續穩定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修復,積極探索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的科學融合之計。爭創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先行區。

四、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爭創多元主體共同綠色行動的先行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印發實施了《關于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實施意見》,制定了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聯席會議制度、河湖長制,出臺了《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完成了云南省九湖保護條例新一輪修訂。目前,已構建由單一制度出臺轉向制度體系構建,由約束性為主轉向激勵與約束并重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這些已構建起的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為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外部約束。同時,云南省狠抓內生動力的培養,不斷提升多元主體的綠色發展理念,培育多元主體的生態文化,激發多元主體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使全省上下明白,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體人民共同的事業,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是國家層面的意志體現,也離不開每一個云南人的努力。在新的一年里,云南省仍須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繼續鞏固深化外部約束。仍須厚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意識,把建設美麗中國的云南實踐轉化為全省人民的自覺行動;仍須通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仍須通過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機關,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仍須通過加強生態環境國情省情宣傳,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科學知識等,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爭創多元主體共同綠色行動的先行區。

五、處理好“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爭創行業“雙碳”行動的先行區

長期以來,云南省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實施重點行業“雙碳”行動。首先重點是依托云南資源豐富的綠色能源資源優勢,聚力發展綠色能源。云南省綠色能源產業崛起,能源成為第一支柱產業,綠色能源裝機占比超過86%,綠色發電量占比近90%,清潔能源交易電量占比約9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42%。同時,云南省綠色能源與制造業融合步伐加快,以延鏈補鏈強鏈為重點的綠色制造產業強勁發展,特別是依托水電清潔能源全省統一布局了綠色硅、鋁產業發展集群,“中國綠色鋁谷”和“光伏之都”正在崛起。在新的一年里,云南省要狠抓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騰籠換鳥”換出發展新動能。要進一步開展園區循環化、綠色低碳化改造,強化節能減排科技支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要加快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工業生產能效水平,推動產業結構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不斷降低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要在2023 年全省已建成10 個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區的基礎上,繼續做好碳匯資源調查評估、核算和產品開發,擬開展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試點示范,繼續創建好6 個零碳園區。要推動綠電溯源和綠證核發全覆蓋,推進綠電、綠證市場等建設。爭創重點行業“雙碳”行動的先行區。

猜你喜歡
先行云南省重點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健康養生“手”先行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
重點推薦
黔貨出山 遵義先行
黔貨出山 遵義先行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近31年來云南省潛在蒸散量的時空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