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難點和突破口

2024-04-27 19:02◆賀
創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云南升級轉型

◆賀 鵬 韓 斌

2024 年是新中國成立75 周年,是云南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三年上臺階”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關鍵之年,要有關鍵之為。堅定不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既是云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把習近平總書記為云南擘畫的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幸福實景的重要方法。

一、時代背景

(一)國際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明確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更加密切?!甭摵蠂l布的《2024 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3 年的2.7%放緩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長率。由此可見,全球經濟復蘇仍然困難重重,經濟轉型升級是各國當前的重要任務??傮w而言,在全球經濟的深度融合與科技進步不斷加速的背景下,國際經濟轉型升級呈現出發達國家更加注重高端制造業、綠色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而發展中國家則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與制造業的升級換代的特點。

(二)國內背景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蔽覈洕筛咚僭鲩L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產業的增長動力逐漸減弱,新興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我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萍歼M步與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核心動力。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價值鏈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興產業也在快速崛起。同時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要兼顧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三)云南經濟發展情勢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資源優勢。一方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為云南提供了農業、林業和旅游業等資源。2023 年云南的花卉、中藥材等育種創新水平全國領先,有機農產品獲證數居全國第2 位,并且打造了6 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4 萬億元。同時,旅游業迎來新發展,新增2 個國家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申遺,“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引領旅游發展新時尚,接待游客10.42 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44 萬億元。另一方面,云南的經濟發展正經歷著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的轉型。2023 年云南改造提升煙草、有色、化工等產業,以硅光伏和新能源電池為代表的電子行業連續18 個月保持25% 以上增速,高技術制造業增長21.2%,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推動工業由傳統產業拉動向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轉變。

云南作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開放前沿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合作潛力。2023 年云南務實推進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創新開行“滬滇·瀾湄線”“瀾湄蓉渝歐快線”“中歐+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中老鐵路發展遠超預期,累計發送旅客超2500 萬人次、運輸貨物超3000 萬噸,運輸范圍覆蓋全國31 個省區市、12 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成為我國聯通中南半島及環印度洋地區的鐵路大動脈。智慧口岸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全省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增長32.2%,磨憨鐵路口岸成為我國對東盟的第一大鐵路口岸。全省投資建設運營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如期通航,在周邊國家實施58 個“小而美”民生項目。加快推進昆明、曲靖承接產業轉移園區和磨憨、河口、瑞麗沿邊產業園區建設,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建成開園。成功舉辦南博會、旅交會、產業轉移系列活動等。

云南承擔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戰略任務,建設美麗云南是筑牢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擔當,同時也是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寶貴財富。2023 年云南“九湖”水質總體向優向好。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7.4%,繼續保持全國前列。綠美云南建設全面提速,完成營造林418 萬畝,新增綠化面積13.73 萬畝,新建成綠美鄉鎮100個、綠美村莊200 個、綠美河湖296 個。新增5 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2 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成10 個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區。清潔發電量占比為83.6%,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43%。

綜上所述,云南的經濟轉型升級呈現出地理與資源優勢、區域發展與國家戰略的融合、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對內對外開放合作以及生態安全協調發展等特點和趨勢。整體上,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階段性的特征是攻關期、政策疊加機遇期、后發趕超奮斗期。云南在今后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應當關注并應對一些潛在的風險和挑戰,實現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

二、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面臨的難點

(一)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

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在經濟學的視角中,有效需求是指市場中愿意并能夠支付商品和服務的實際需求。在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有效需求不足表現為市場潛力未能充分釋放,經濟增長動力未能完全激發的狀態。有效需求不足在云南經濟轉型中表現為一種結構性失衡。隨著傳統產業的衰退和新興產業的崛起,市場需要時間去適應這種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新興產業的市場培育不足,或者傳統產業退出市場的速度過快,會導致有效需求的短期不足。

社會預期偏弱是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一是認知與接受度不高。長期以來,由于受云南資源型產業主導地位和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社會各界對產業結構轉型的認知和接受度相對較低。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和接受度的不足導致了社會預期偏弱,使得產業結構轉型缺乏廣泛的社會支持和參與。二是存在風險與不確定性。云南在轉型過程中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市場需求變化、技術進步方向不明確等,使得社會各界對產業結構轉型的前景持謹慎態度,由此削弱了社會預期。三是信息傳播與溝通機制待完善。信息傳播渠道不暢、溝通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使得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在經濟轉型升級問題上存在信息不對稱和理解偏差,從而進一步影響了社會預期。

(二)產業層次和外向度偏低,創新支撐與發展需求不匹配

在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層次和外向度的偏低以及創新支撐與發展需求不匹配是兩個關鍵性問題,這對于理解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難點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產業層次偏低指的是云南的產業結構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而傳統產業、資源型產業等低端產業的比重偏高。這導致了云南的產業鏈較短,產品附加值較低,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這種產業層次的偏低,既與云南的歷史發展路徑和資源優勢有關,也與當前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進步的趨勢不相適應。

其次,外向度偏低則指的是云南的對外貿易、國際合作等外部經濟活動的規模和水平相對較低。云南作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由于歷史原因、交通瓶頸、政策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云南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對外貿易依存度較低,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有限。

最后,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創新支撐與發展需求不匹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科技創新的供給與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對科技創新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的錯位和不平衡。創新支撐不足、創新要求更高、創新鏈與產業鏈之間的融合度不高等問題成為制約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問題。

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產業層次和外向度偏低以及創新支撐與發展需求不匹配問題,既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產業層次和外向度的偏低是云南經濟發展現狀的直接體現,而創新支撐與發展需求的不匹配則是制約云南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首先,從結構性壓力來看,云南的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導致了資源消耗過度、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長期以來,云南以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結構造成了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和過度消耗,同時伴隨著高污染、高排放的問題。此外,云南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等傳統能源為主,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相對滯后,加劇了空氣污染和生態破壞。

其次,根源性壓力則主要源于傳統的發展觀念和經濟增長方式。云南的經濟增長長期依賴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較重的產業,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環保意識的缺失和環保法規的不完善也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企業和個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忽視了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而公眾環保意識的不足也限制了環保工作的推進。

最后,趨勢性壓力則來自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加劇,國際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云南需要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合作。然而,云南在環保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方面相對滯后,應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的趨勢性壓力較大。

總體而言,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結構性、根源性和趨勢性壓力相互影響。這些壓力不僅源于云南自身的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問題,也與國際環境變化和全球趨勢密切相關。因此,需要深入理解和綜合應對這些壓力,以實現云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三、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一)壯大三大經濟

第一,做特做強資源經濟。云南以其獨特的高原特色農業、綠色能源和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著稱。為了充分發揮這些資源的優勢,需要深化資源開發利用,提升資源的附加值。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綠色發展,云南可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資源經濟的特色化和高端化。

第二,做大做實園區經濟。園區是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為了推動園區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同時,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園區的經濟規模,還可以提高園區經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第三,做優做活口岸經濟。云南地處中國的西南邊陲,擁有多個口岸,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了優化口岸經濟,需要提升口岸的通關效率和服務水平,吸引更多企業和貨物選擇云南作為進出口通道。同時,通過拓展國際市場、優化貿易結構,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提高貿易的質量和效益。

(二)擴大開放水平

擴大開放水平,既要講“量”,也要提“質”,云南經濟轉型升級離不開打造“滇中+中老鐵路+磨憨磨丁”的開放組合。加強滇中區域的產業集聚和創新能力,形成經濟增長極,可以為提高開放水平和質量提供堅實基礎。依托中老鐵路這一戰略通道,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和人員流動,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化與老撾的跨境經濟合作,共同打造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成為中老經濟合作的標志性項目。通過打造“滇中+中老鐵路+磨憨磨丁”的開放組合,云南將進一步拓展其開放水平,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這一組合將充分發揮云南的地理優勢和資源潛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同時,結合具體的實施措施,如深化國際貿易合作、吸引外資投資、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以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使云南能夠更好地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

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由傳統高污染、高能耗的發展模式向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模式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要求云南在經濟發展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對云南而言,生態建設就是經濟建設,保護環境就是創造價值和財富。要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利用自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邁向一個更加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未來。

云南經濟轉型升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以云南兩會精神為引領,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創新的思維,共同描繪出云南經濟轉型升級的宏偉藍圖。在砥礪奮進的征程中,我們不僅要書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更要鑄就生態文明的新標桿,讓人民群眾在發展中享受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歡
云南升級轉型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小投入,大升級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轉型
回暖與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