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消極修辭探析《孔乙己》《列夫·托爾斯泰》的語言特色

2024-04-27 16:43王文秀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語言特色列夫托爾斯泰

王文秀

摘 要 消極修辭是強調文章事理邏輯順暢、語言表達準確、意義明確、詞句平勻、安排穩密的一種修辭方式。從消極修辭角度探析《孔乙己》與《列夫·托爾斯泰》,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文本內容與語言特色,把握詞語的形象色彩。

關鍵詞 《孔乙己》? 《列夫·托爾斯泰》? 消極修辭? 語言特色

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一書中將修辭分為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兩大類。消極修辭的目的在于記敘,積極修辭的目的則在于表現。消極修辭可根據文章創作分為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內容方面主要討論作者如何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明確,形式方面重在探究作者如何將自己的思想傳達平穩。由此可知消極修辭需遵守話語明確、通順與內容平勻、穩密四條限度。據此可以探析《孔乙己》和《列夫·托爾斯泰》兩文言語的異同。

一、消極修辭之“消極”的理解

從消極修辭角度鑒賞文章,就要理解“消極”的意義?!跋麡O”的字典義為“否定的;反面的;阻礙發展的”等意思,通常與“積極”相對。在《修辭學發凡》一書中,對消極修辭的解釋更傾向于一種“客觀存在”,即消極修辭的目的不是讓語言變得生動、形象,而是讓語言能夠變得更加嚴謹、準確。與之相對的積極修辭則偏向于表現,說漂亮話,追求語言形象,表達效果更為豐富多變。在傳記體、小說等文體中一般都會出現消極修辭與積極修辭并用情況,以此來完成文章的基礎和言語表達,讓文章變得更為邏輯通順、實事求是且具有審美特質。

二、《孔乙己》的語體含義及語言特色

1.《孔乙己》的語體含義

《孔乙己》是小說體裁,屬文藝語體。文藝語體是書面語體的一種,它是建立在現實環境基礎上的,作者通過敘述社會背景、人物關系及故事情節,以此達到吸引讀者注意,揭露現實,抒發情志的目的?!犊滓壹骸纷鳛榘自捫≌f,以普及白話文、啟發民智為目的,在語言上追求精確簡潔,力求讓每一個識字之人能夠讀懂,樂于閱讀,從而實現傳播與啟蒙的作用。

2.《孔乙己》的語言特色

《孔乙己》以傳播和啟蒙為目的,對故事情節的敘事注重以現實社會為背景,敘述力求客觀、情節周密,語言簡潔質樸。

簡潔質樸。主要表現為在敘述視角上壓抑個人情感,以第三方為敘述視野,排除創作者的主觀色彩,語言多白描,具有感情色彩的語言表達較少。如,書寫孔乙己形象的句子有:“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薄八聿暮芨叽?;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薄按┑碾m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崩渲卸嗖捎弥T如“站”“穿”“高大”“青白”“臟”“破”等中性詞,不替讀者作評價,讓讀者以客觀的態度去認識孔乙己。

情節周密。主要表現在情節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前后文呼應,伏筆千里。例如,《孔乙己》的故事情節發展由孔乙己的“讀書人”身份推動,在敘述主角出場時,便將孔乙己的身份與“長衫”“短衣”相聯系和區別,寫出孔乙己的特殊性,然后再從眾人對孔乙己的態度和表現來為孔乙己的“死亡”進行鋪墊。

3.《孔乙己》的詞語運用特點

《孔乙己》以敘述為主體,偏重于對事件進行具體的闡述,致力于展開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細節,力求準確描述客觀對象?!犊滓壹骸吩跀⑹錾暇哂性~語的單一性和色彩的穩定性的特點。詞語意義的單一性是指在特定的范疇內,充分控制詞語概念的統一性,并利用這類詞語,使文章風格保持著嚴格的單一性?!犊滓壹骸分杂兄渚恼Z言風格,是由于作者在詞語的運用上采用了大量的理性意義詞語,排斥了聯系意義,保證了表義的穩定性。例如:

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p>

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刻畫孔乙己的形象,描寫中選擇了嚴格的冷色調詞語,削弱了感情色彩,形象感較強的詞語也較少運用,如用“黑”“瘦”,并不用“黑峻峻”“瘦巴巴”的之類形容詞。這樣的色調詞語,使得對孔乙己形象的描述更加符合客觀,減少了色彩的描繪但又突出了原生態,使人感覺更加真實。

三、《列夫·托爾斯泰》的語體含義和語言特色

1.《列夫·托爾斯泰》的語體含義

《列夫·托爾斯泰》屬于人物傳記,作為記敘現實生活中具體人物的作品,人物傳記具有其自身的規律和要求。人物傳記除了要符合歷史客觀事實,以理服人,還要以形象的敘事來打動人心,不能將其視為單一的紀實類讀物,其中還有相對的虛構成分。

2.《列夫·托爾斯泰》的語言特色

《列夫·托爾斯泰》是由王雪飛翻譯的。譯文要準確地將原文意思轉述為中文,詞語選用應力求簡潔精練、通俗新穎。這是跨文化傳播的要求,也是翻譯原則之一。同時,譯文還要兼顧讀者的文化程度。通常而言,譯文以廣大受眾為傳播對象,要求通俗易懂,只有讀者能夠理解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跨文化傳播。傳記體要突出傳主的形象特點,表現手法要更具體、真實,而這些符合消極修辭的特征。

3.《列夫·托爾斯泰》的詞語運用特點

傳記體寫作是記錄人物生活經歷,傳播有價值的事實的寫作,而譯文又要求有一定的本土特色,方便理解,這便要求在翻譯中多使用具有本土特色、國人能理解語境的詞語。如多用通俗的表達方式,將單音節改成雙音節。例如:生——生就、多——多于、遮——遮住。

要使傳記原文內容讓文化程度低或對外來文化了解較少的人也能讀懂,那么在譯文中就有要吸收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如“粗制濫造”“藏污納垢”“亂蓬蓬”等詞語,這些詞語易于被國人感知與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外來文化的色彩。同時,受原文影響,譯文在語言風格上勢必會有一些反映西方色彩的詞語出現,如“大理石穹頂、伯爵、頻波、探照燈光”等在中文語境中較為少用的新詞語,這些詞語的攝入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原文面貌,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了解到原作者的風采。

4.《列夫·托爾斯泰》的語法特點

譯文注重調遣各種各樣的句式,使文章原意得以保存。不同的風格相互配合會使文章的色彩更豐富,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能得到很好的表現。出于生動刻畫人物形象的需要,傳記體常常采用積極修辭手法,較多使用比喻、對偶、排比等。這些積極手法往往是為突出人物某一類特質而使用。如:“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保ń璐耙痪^綹灰白的鬈發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保ū扔鳎皫е@么一張臉,你不管從事什么職業,不管穿什么服飾,也不管在俄國什么地方,都不會有一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的可能?!保ㄅ疟龋┴S富的辭格應用豐富了語言的色彩,使人物形象的刻畫更生動。一定的消極修辭固定了文章的紀實框架,而一定的積極修辭又使得文章的耐讀性提升。

綜上,不同語體有著不同的基本修辭特征,《孔乙己》與《列夫·托爾斯泰》兩文語言風格的不同,遵守了不同的基本修辭原則,從消極修辭的角度看,作者的語體意識決定了語言運用的核心,不同語言材料、表達手段構成了文章的最終風格。

猜你喜歡
語言特色列夫托爾斯泰
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
七顆鉆石
母親的餐桌
基于商務英語語言特色的翻譯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繪畫語言特色
淺談商務英語的文本特征及翻譯策略
論張愛玲的小說風格
不甘平庸的螞蟻
忘記自己的人
愛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