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黃帝內經》象思維的討論

2024-04-27 09:01郭寧寧郭在強
婚育與健康 2024年7期
關鍵詞:類比推理黃帝內經

郭寧寧 郭在強

【摘要】馬作峰教授認為象思維存在“一物對多象”和“多物對一象”性質,即對同一客觀事物可解釋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觀點,存在一定的缺陷性。邢玉瑞教授針對此,撰文指出因果關系的復雜性是不同結論的原因。本文以雙方討論為背景,嘗試從形式邏輯角度簡要分析“象思維”之特點。象思維本質是類比推理,是一種從個體到個體的判斷,屬于或然性推理。象思維作為思維工具,在科學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關鍵詞】象思維;形式邏輯;或然性;類比推理

Continu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Xiang-thinking in Huangdi Neijing

GUO Ningning1, GUO Zaiqiang2

1.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6, China; 2.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Beijing Fengtai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ijing 100072, China

【Abstract】Professor Ma Zuofeng believes that Xiang-thinking has the properties of“one object to many images”and“many objects to one image”,that is,the same objective thing can be interpreted as different or even completely opposite views,which has certain defects. In view of this,Professor Xing Yurui wrote an article pointing out that the complexity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is the reason for different conclusions.Based on the discuss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this paper tries to brief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Xiang-think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l logic.The essence of Xiang-thinking is analogical reasoning,which is a kind of judgment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and belongs to probabilistic reasoning.As a thinking tool,Xiang-thinking has certain defec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Xiang-thinking; Formal logic; Probability; Analogical reasoning

湖北中醫藥大學馬作峰教授等人撰文分析[1],“象思維”在《黃帝內經》中存在一定問題。該文充分肯定象思維在中醫學形成及發展中的作用及意義,在褒揚的基調上提出問題,進行分析。象思維“多物”可對應一“象”,“同物”可對應“多象”,并由此可推導出不同中醫學結論,而引發醫家爭論。由此認為象思維存在缺陷,需要學者注意、研究及修正。并在文末指出,較之于無視理論缺陷,正視問題,更能促進中醫傳承發展。

隨后,陜西中醫藥大學的邢玉瑞教授針對本篇文章的問題進行再探討,更加開闊了學者思路。邢玉瑞認為[2],邏輯思維和象思維是兩種思維方式,二者彼此區分彼此并列;象思維推論結果的不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是因果關系的復雜性的反映,不代表象思維的缺陷。由此駁斥馬等人的觀點。

理論需要討論。我們將問題回歸到原始起點,界定在對“象思維”層面的探討上,不去引申整個中醫理論的科學與否。實事求是,以期交流思想,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1 象思維之本質

對客觀事物進行歸納與概括,引入已知事物進行整體性比較與參考,進而根據已知事物之特性而推論出該客觀事物的性質,這種思考過程的方式被稱為象思維[3]。有關象思維的分類[4],繁瑣而無實際意義,深入總結,可將其分為直接象模型思維和間接象模型思維[5]。

從結構上分析,象思維在取象及抽象間,結構上的映射性是能否進行推論的最重要性質。兩者事物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或者是本質上的一致,或者是表象功能上的接近,才可構成完整映射。這種聯系指在源域S與目標域T之間存在聯系和對應關系,這種關系函式fM可以是一對多的,也可以是多對一的(見圖1與圖2)[6]。仍以中藥麥芽為例,《素問·五常政大論》認為其應心,屬火;《素問·金匱真言論》認為其味酸,屬于木;許慎則認為麥芽在秋季播種,夏熱則死(火克金),故屬于金。其源域麥芽有某種性質,目標域“五行”理論每行有自己之特點,故二者可構成對應映射,屬于一對多之形式。在此思維過程中,象思維是一種“取象比類”[7]的方式方法;而取象比類的本質是一種對應關系。

2 象思維的邏輯學意義

由上,“象思維”對應關系的運用是類比推理之模式。由此可以認為,“象思維”實質上仍是屬于形式邏輯學(普通邏輯學)中的“類比推理”。需要說明的是,有學者如晉榮東[8]等人,認為中國古代哲學邏輯是一種“推類理論”,區別于古代西方的邏輯發展。

由此而言,象思維,并不具有學術意義上之新概念的內涵,因其內涵和外延囊括在“類比推理”的概念中。而“象思維”名詞的提出,帶有被語言重新包裝的嫌疑?!邦惐取钡母拍顝膭討B意義上講要強于“象”詞本身,“推理”說法更能表示思維的連續性過程。故象思維仍未脫胎于“類比推理”內涵,且不如類比推理的語義描述精確。

實際上,“象思維”是東西方人類早期的共同的思維模式,并不是東方人獨有。如古埃及人的對日崇拜,衍生出太陽神阿波羅在天空中推著太陽神車。小甲蟲“屎殼郎”推著糞球在大地上走,古代埃及人由此而類比推理到小甲殼蟲是神蟲,從而使它受到禮拜。

從形式邏輯學角度看,類比推理,或在此稱之為“中醫象思維”,是推理的一種表現形式,與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溯因推理是并列關系,從屬于“邏輯推理”范疇。在討論中并不能將象思維與“邏輯推理”此兩概念并列與混淆,從而得出象思維的特殊性或原創性,因為二者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討論邏輯學概念,本身需要形式邏輯基本觀點和思路。類比推理是屬于邏輯推理的一種,不是新發現,不具有原創性。

3 類比推理之作用特點

根據“前提”與“結論”的蘊含關系,可以如下區分:前提為真,結論一定為真,為必然性推理,即演繹推理;前提為真,結論不一定為真,則屬或然性推理。根據或然性推理的進程不同,可以區分為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見圖3)。從對應物的聯系特征上看,歸納推理特點是:思維從若干個個別現象得到一般、普遍現象結論的過程;類比推理特點是:思維從個別現象聯系到個別現象,從而得出結論的過程。類比推理可以提高人的聯想能力,由此,在面對新問題時可以運用已知事物進行借助思考。這是人們認識新世界的有力思維工具。在關于中醫學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象思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風寒暑濕燥火,病因學說的形成,與觀察到自然現象是密不可分的;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與河流的流動是相似的;脾胃運化功能與生產中石磨的糧食加工是有淵源的。

然而,“象思維”(類比推理)在推論過程中總帶有一定缺陷性。這種缺陷性即形式邏輯中前提和結論的真假問題。前提的真可以借助有效的邏輯形式,得到保證,將真傳遞,使結論為真。忽略對邏輯形式本身問題的考察,直接應用或然性邏輯形式推理,則結論真不具有保證。例如,中藥蘆根,《本草備要》載“蘆中空,故入心肺”中醫用之治療肺癰,謂其中空之排膿作用。這就是取空管形態,與引膿流相似而建立“比類”(映射)關系。但問題是中空一定能排膿嗎?麥稈中空,并不能治療肺癰;居民之自來水管“中空”性狀更甚,卻不見醫家用之煎湯排膿。其排膿在于本身的物質成分,與其他無關。故此,中空,與蘆根排膿與否不存在因果聯系。發現問題、正視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具科學精神。

邢玉瑞教授在文中間接承認了象思維的“推論不唯一性”,并用因果關系的復雜性解釋。如果因果關系本身復雜,用一種沒能揭示復雜關系的思維模式作為思維工具,解釋與沒解釋都不能對本質進行描述,那么,這種工具的使用(中醫象思維理論)是無意義的。所以,因果關系復雜之觀點,并不能作為對“象思維”類比結論真值不保證的解釋。再回到中醫臨床的“提壺揭蓋”之例。揭開茶壺蓋,可使壺里面的水倒出來。由此,可以得出,1.宣肺可以利尿;2.探吐可以利尿。如此邏輯形式,亦可以得到“發衛表可以利尿”的觀點。目前,還沒有醫家對發表利尿進行詳細論述。因為中醫認為“津液同源”,所以發汗利尿目前仍是不可行的。關鍵在于根據提壺揭蓋的現象,運用相同的推理模式,可以得到一個不可行的方案。所以象思維不具有一般意義的真理性。就其推論出的1與2結論,也沒能揭示哪一種是最優方案,致使不能滿足現代臨床中循證醫學規則。

多結論的原因在于,類比推理是從個別到個別的推論,不是由一般規律到一般規律的演繹,個別現象的解釋有若干種。也就理解了運用象思維工具卻無法自我驗證關于麥芽的五行解釋。因為取不同象類比,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4討論

馬作峰和邢玉瑞二位教授的象思維探討,除了象思維本身,背后一直滲透著“中醫理論的缺陷和發展”的大命題。這也是學界對于自身問題研究的謹慎之處。梁茂新教授已經提出,“陰陽”理論是偽命題存在,距今已20年;趙中國教授認為間接象模型應該被拋棄,但學界主流一直是默然一片的態度。傳統理論的廢棄,會使學者擔心得出的結論影響中醫學之生存。帶著某種利益立場去學術研究必然會影響結論的客觀性。然而中醫學要發展,必然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有揚棄才會有發展。批評“火療”的錯誤,故此有《傷寒雜病論》的著成;批判前人解剖和相關理論錯誤,所以《醫林改錯》和血府逐瘀理論問世。

“象思維”的思維模式帶有推論或然性缺陷,是客觀事實。在現代,哲學和邏輯學的發展,應該被吸取入中醫學的發展之中。醫學研究,應該更加注重演繹推理。中醫生存的原因在于臨床實踐。而好的理論,其本質是一種思維工具。工作中,如果工具不合適,我們需要重新調試工具或者換件新的,而不是抱殘守缺,讓人去適應工具。工具的更換,并不影響工作本身性質的變化。換言之,中醫理論的脫胎發展,并不能否定中醫實踐的發展。且有效的理論,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發展。

受限于個人水平,對于象思維的論述難免偏頗。望學者繼續深入討論,求得真理。

參考文獻

[1] 馬作峰,黃密,姜瑞雪.《黃帝內經》象思維中的邏輯問題[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12): 1581-1582,1586.

[2] 邢玉瑞.中醫象思維中的邏輯問題思考—兼與“《黃帝內經》象思維中的邏輯問題”一文商榷[J].中國中醫基礎雜志,2017,23(8):1088-1089.

[3] 邢玉瑞.中醫象思維的概念[J].中醫雜志,2014,55(10):811-814.

[4] 邢玉瑞.中醫象思維模式研究[J].中醫雜志,2014, 55(17):1441-1443.

[5] 趙中國.論象思維的兩種類型以及中醫學發展的一個路向[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31(4):1323-1325.

[6] 金立,趙佳花.邏輯學視域下的類比推理性質探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42-51.

[7] 孟慶巖,顏培正,相光鑫,等.從河洛文化談中醫學象思維特點與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6,27(11): 2697-2699.

[8] 晉榮東.推類理論與中國古代邏輯特殊性的證成[J].社會科學,2014(4):127-136.

猜你喜歡
類比推理黃帝內經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淺談高中數學中類比推理的“形”與“神”
參考答案(2)
4類比推理
經濟學中的案例教學與類比推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