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學校加強內部控制的思考與建議

2024-04-28 21:59吳麗南
南北橋 2024年7期
關鍵詞:實施策略內部控制學校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50

[摘 要]內部控制是指通過組織、政策和程序來保護學校資產、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并促進合規性和有效性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通過建立財務管理、內部審計及明確的授權程序,學校能夠降低財務風險,減少資源浪費,并提升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诖?,本文分析當前學校加強內部控制時面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建立明確的采購審批流程、建立嚴格的入庫和報銷審批制度、加強對財經會議紀要的規范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崗位進行合理設計等策略。

[關鍵詞]內部控制;學校;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學校經費來源多元化,規模也不斷擴大,這給學校經濟活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然而,一些學校在內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不僅影響了學校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和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還影響了學校的社會形象。

1 學校加強內部控制的意義

1.1 提高管理效能

對于學校這樣的大型組織來說,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至關重要。它為學校的各項工作流程設定了明確的規范,確保了各部門間的協同合作,防止了工作的重復和遺漏,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效能。具體來說,內部控制可以幫助學校在教育教學、科研、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資源。同時,內部控制還能促進學校內部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從而提高學校的管理質量。

1.2 防范風險和保障穩定發展

內部控制是學校防范和管理風險的重要手段。通過內部控制,學??梢杂行У刈R別、評估和應對各種風險,包括教育教學風險、科研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等,從而防止風險的發生,或者降低風險的影響。比如,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學??梢员苊庳攧帐д`、防止財務違規,保護學校的財產安全;通過教育教學內部控制,學??梢员WC教育教學質量,防止教育教學風險的發生。另外,內部控制還能幫助學校在面對外部環境如政策、市場的變化時,能夠及時做出反應,保證學校的穩定發展。

1.3 提升透明度和信任度

內部控制能夠提升學校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內部控制要求學校進行全面、準確、及時的信息披露,這不僅能夠提高學校的管理透明度,也能夠提高學校的信任度。對內,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夠確保教職工對學校的充分了解,促進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對外,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夠提高學校的公眾形象,贏得社會的認可和信任,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1]。

2 當前學校加強內部控制面臨的問題

2.1 物資審批流程不清晰,增加違規風險

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預防和檢測違規行為,保護組織的資產。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學校在增強內部控制時面臨著一些挑戰,尤其是在物資審批流程不清晰的情況下,往往會面臨違規的風險,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物資審批流程的不清晰會導致責任和權限的混淆。在沒有明確流程的情況下,無法確定誰應負責審批、誰有權批準采購,以及在什么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批準等,這種不確定性會造成決策的延誤。第二,在沒有明確和透明流程的情況下,審批人員會對其決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產生疑問。對流程的不信任和猜疑會影響工作人員的士氣和工作效率。如果流程復雜且不明確,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來處理采購請求。這不僅會浪費寶貴的資源,還會造成物資的供應被延誤,從而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行。

2.2 物資入庫、報銷審批操作不規范,導致財務風險

在學校的實際操作中,存在著物資入庫、報銷審批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這些都會導致財務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物資入庫操作不規范。理想的情況下,物資入庫操作應該按照預先設定的流程進行,包括檢查物資的質量和數量、錄入物資信息和及時更新庫存記錄。如果流程不規范,就會產生一些問題。例如:如果沒有對物資進行正確的檢查,會造成物資質量不合格;如果沒有正確錄入物資信息,庫存記錄會出現錯誤;如果沒有及時更新庫存記錄,庫存數據會不準確。這些都會造成財務風險,如資產損失、財務報告錯誤等。第二,報銷審批操作不規范。報銷審批是財務控制中的重要環節,需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和流程。如果沒有對報銷申請進行充分的審核,就會產生批準不合理或者不合規的報銷;如果沒有對報銷的憑證進行正確的記錄和保存,會影響財務報告的準確性。這些都會導致財務風險與資金損失。

2.3 重要事項會議紀要不完整,信息傳遞不及時

第一,會議記錄人員未能準確記錄會議內容,對于重要事項的記錄不完整。第二,會議紀要的審核人員未能仔細審查紀要內容,未發現遺漏或不準確的信息。第三,會議紀要的傳遞方式是紙質傳遞或口頭傳遞,造成信息傳遞時間延遲或失真。第四,缺少合理的紀要歸檔和查閱機制,使得重要事項的紀要難以及時查閱和傳遞。

2.4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浪費和不當使用

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內部控制的加強對其非常必要,尤其是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以下問題。第一,部分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可能是出于各種原因,如歷史沿襲、管理層面的不注重,甚至是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理念。這樣的問題導致學校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缺乏統一和規范,容易產生浪費和不當使用的情況。第二,部分學校對于固定資產的分類并不明確,這不僅對資產的管理造成困難,也使得資產的使用效率降低。例如,相同類型的資產被分散在不同的部門,使資源利用不均,有的資產被過度使用,有的資產卻被閑置。第三,學校通常固定資產數量較大,且分布在各個部門和校區,因此資產清點工作非常困難。部分學校對固定資產缺乏定期和有效的清點,造成資產丟失、損壞等問題的發生。第四,部分學校缺乏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存在資產使用不當和缺乏維護的問題。例如,對于教學設備等高價值資產,如果缺乏有效的使用和維護制度,會大大縮短其使用壽命,給學校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2]。

2.5 崗位職責重疊,導致工作沖突和效率低下

學校加強內部控制是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風險,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常常面臨一些問題,崗位職責重疊就是其中之一,這會導致工作沖突和效率低下,具體表現為在學校加強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不同部門或崗位會涉及相似的職責和任務,如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都會對學校的財務進行審查和監控。如果這些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不明確或重疊,就容易出現工作沖突和重復,這樣就會導致資源的重復配置,浪費了學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3 學校加強內部控制的策略

3.1 建立明確的采購審批流程

面對物資審批流程不清晰等內部控制問題,學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手段來加強內部控制的效率,減少違規行為的風險。第一,學校應該制定和發布詳細的物資審批流程,明確每個步驟的責任人,包括誰可以提交申請、誰有權批準、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更高級別的批準等。這些流程應該公開透明,讓所有教職工都能夠理解并遵守。第二,利用技術提升效率。比如使用電子審批系統、物資管理系統等技術手段,自動化物資審批流程,提高效率,減少錯誤。這些系統可以提供完整的審計軌跡,增加透明度,便于監督和審計。此外,還需要定期更新和評估內部控制體系,以確保其始終與法規、政策和實際情況保持一致。由此可以幫助學校及時發現和修正可能出現的問題,降低違規行為發生的風險。第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編制、資金管理等方面的規定。在預算編制方面,明確各項費用的預算額度和使用范圍,避免超支和濫用資金。在資金管理方面,應該建立資金監管制度,對資金的流動和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防止資金的侵占和濫用。同時,學校還應該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督和審計,定期進行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解決。

3.2 建立嚴格的入庫和報銷審批制度

加強內部控制是為了確保學校資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其中建立嚴格的入庫和報銷審批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第一,在入庫審批制度方面,學校需要制定詳細的入庫流程,包括申請入庫、入庫審批、驗收入庫等環節,明確每個環節的責任人和具體操作要求。同時,設立專門的入庫審批崗位,由專人負責入庫申請的審批工作,使每一筆入庫都經過審批程序。此外,明確入庫審批的條件和標準,如要求申請入庫的物品必須符合學校的實際需求,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等。第二,在報銷審批制度方面,學校需要設立專門的報銷審批崗位,由專人負責報銷申請的審批工作,每一筆報銷都需經過審批程序。明確報銷審批的條件和標準,如要求報銷的費用必須符合學校的財務政策和相關規定,同時需要提供相關憑證和票據等。第三,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或委員會,負責對內部控制進行監督和評估。內部審計應定期對入庫和報銷審批流程進行檢查和審核,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舉報制度,鼓勵工作人員主動發現和舉報違規行為,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3.3 加強對財經會議紀要的規范和管理

第一,指定專人負責會議記錄,清晰其責任和權限,使會議紀要能夠全面、準確地記錄會議內容[3]。第二,制定統一的紀要記錄標準,比如紀要的格式、內容和要求,包括會議主題、出席人員、討論內容、決策結果等,提高紀要的完整性。第三,設立專門的審核崗位,由專人對紀要進行審核,審核人員應具備嚴謹的態度,仔細核對紀要與實際會議內容之間的一致性。第四,采用電子化的方式傳遞紀要,如通過電子郵件、內部通信工具等進行傳遞,保證紀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抑或是建立紀要傳閱確認機制,引導相關人員閱讀并理解紀要內容。第五,建立統一的紀要歸檔系統,將紀要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歸檔,并建立相應的索引和分類,以便后續的查閱和檢索。同時,注重紀要的保密性,僅授權人員可查閱。第六,定期進行培訓,提高相關人員對紀要記錄的重視程度,加強對紀要規范和管理流程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員的意識和執行力。

3.4 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第一,制定一套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和工作流程,規范資產的采購、使用、維護和處置等環節。同時,定期對制度進行審查和更新,以適應學校運營環境的變化[4]。第二,明確每類固定資產的定義,以便進行有效管理。例如,將資產分為教學設備、行政設備、運動設備等不同類型,并對每種類型的資產設置專門的管理負責人。同時,定期進行固定資產清點,確保資產的實際數量與賬面數量一致。在清點過程中還應檢查資產的使用狀況,及時發現和處理損壞、丟失等問題。第三,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維護制定明確的規定,如使用權限、使用頻率、維護周期等。對于需要處置的固定資產,制定合理的處置方案,如以合理的價格出售、捐贈或報廢,以實現資產的價值。第四,建立完整的資產檔案和臺賬,記錄每個資產的基本信息、使用記錄、維護情況和價值評估等內容。檔案和臺賬應定期更新和核對,能保證其準確性和完整性,這樣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依據和參考,方便其進行資產管理和決策。第五,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監管和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資產的損失和浪費。比如安裝監控攝像頭、加強門禁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規程等,為資產安全完整提供保障[5]。

3.5 對崗位進行合理設計,避免職責重疊

第一,對每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進行明確的定義和劃分。通過編寫崗位職責手冊或工作流程圖等方式,清晰地描述每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并進行公開和溝通。比如,對每個崗位的工作進行詳細的規定。這包括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時間等。第二,根據實際需求和工作流程合理規劃組織結構。合理的組織結構可以使各個崗位之間的職責清晰劃分,避免沖突和重疊。比如開展調整部門設置、合并崗位或調整工作流程等方式,優化組織結構,避免崗位職責的重疊。第三,建立跨部門的溝通機制,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和協作。定期召開跨部門會議,讓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互相了解對方的工作內容和進展情況,協調工作安排,避免重復和沖突。第四,通過培訓和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讓工作人員明確各自的角色和職責,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進而協調崗位之間的工作,避免職責重疊和沖突。第五,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對每個崗位的工作進行評估和考核。及時發現職責重疊和沖突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6]。

4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學校內部控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涉及學校的日常運營、教學質量、財務管理、人員管理等多個方面。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保障學校的正常運行,防止各種風險,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學校形象。而且加強內部控制對于維護學校利益、提升管理效率及保障合規性至關重要。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利于確保學校長期穩健地發展,并為學生、教職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更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解淑清. 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思考[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24):51-52.

[2]孫立維. 基于加強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思考[J]. 財經界,2020(36):54-55.

[3]李云. 加強學校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考[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6):228.

[4]李玲玲. 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建設——關于加強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 財經界,2010(10):212-213.

[5]浦軍. 關于加強學校內部控制的思考[J]. 中國集體經濟,2009(15):59-60.

[6]吳愛華. 會計集中核算后如何加強基層學校內部控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4):54-55.

[作者簡介]吳麗南,女,遼寧錦州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高級中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內部控制。

猜你喜歡
實施策略內部控制學校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策略探討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